如何把海外電商網站的落地頁轉化率從13%提升到30%
本文跟大家分享作者實際采用過提升落地頁轉化率的三種策略,一起來看看~
之前我自己也看過一些關于如何提升落地頁轉化率的文章,但是很多內容通讀下來的感受就是:說的都對,但是又不知該如何做起。
我琢磨了一下,覺得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這類文章通常缺乏實際的案例支撐,或者說作者本人并未有過實際的提升經驗,這就導致了文章里所言的很多道理都對,但是當你看完這些道理實際去做的時候,又發現不知該如何做起。
我對我自己的要求是,如果我寫這類文章必須是我自己親手做過的項目、有實際的經驗積累,而且文章中所講的方法都是得到我驗證過、能夠落地的。
最近我剛好在負責一個海外的電商網站,這個網站剛上線時,它的落地頁轉化率僅有13%左右,一個多月過去,我通過三種策略將它的落地頁轉化率提升到了30%。
這篇文章寫的就是我實際采用過的三種策略——因素分析法、盲選法和A/B/N測試,下面我會逐一講一下。
策略一: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一種定性分析的方法,是指將一件事物拆解成多個因素,然后對其中不同的因素進行分析的方法(我在學習心理學的過程中經常性的會用到這種方法)。
產品第一版上線時,數據統計下來的落地頁轉化率只有13%左右(公司里另外一個類似的網站,落地頁轉化率大概是20%)。所以看到這個轉化數據我還是挺失望的,因為這版的落地頁是當時我和運營討論了很久之后才定下來的,結果數據卻并沒有想象中的好。
這個時候我干了一件事情,就是找了十個左右的競品落地頁,然后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去逐個拆解了不同競品落地頁上所包含的因素。
比如一個落地頁上所需要包含的核心因素有:產品賣點、商品列表、為什么選擇我們、用戶評價、常見問題回答、倒計時、促銷信息等。通過這個過程,我其實對一個落地頁上應當具備的因素就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當然,有人會問,為什么在產品設計之初我沒這么做呢?
其實當時也有這方面的考慮,但更多是憑借個人的經驗在進行設計,沒有把這個工作給量化和細化。
在清晰一個落地頁上應當具備的核心因素之后,我將各種因素按照重要程度重新在落地頁上進行了組合。最終確定下來的落地頁因素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如下:落地頁主標題、產品四大核心賣點文案、落地頁主圖、商品列表、真假產品對比、為什么選擇我們、常見問題回復、用戶真實問答、網站底部導航欄。
這里還涉及到一個問題:一個落地頁上的因素到底多了好還是少了了好?
我們內部也有過討論,我個人的判斷是多了好,因素較多帶來的好處是:
- 解答了用戶更多的疑慮;
- 讓落地頁的內容顯得更為飽滿和可信。
但相應帶來的問題是:較多的因素如果排布不當可能會顯得雜亂,影響視覺體驗。
策略二:盲選法
【盲選法】用的非常成功就是“中國好聲音”了,導師僅根據選手的聲音來進行選擇,排除了外表、動作、衣著等一系列的干擾因素。
而我為什么會將其運用到產品上,這里有一段特殊的經歷:剛畢業實習的時候我去了一家電腦椅公司工作,這家公司所銷售的電腦椅連續多年在各大電商平臺上排名第一,他們所設計的款式更是頻繁被多家競品模仿。
大家知道電商平臺上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新產品的生命周期很短,相互之間的抄襲也是非常嚴重。而這家公司卻持續在發布“原創作品”,引領行業潮流。他們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所運用到的策略正是【盲選法】。
比如:要確定新的電腦椅樣式時,公司會把這個樣式交給五位工業設計師進行設計,每個設計師出三份設計稿,這樣就一共會有十五份設計稿出來。
然后產品經理會拿著這十五份設計稿在公司內部組織一次【盲選評審會】,邀請25-30位評審人員來進行盲選投票,最終選出票數最為集中的一張設計稿出來(如果票數比較分散的話,那么所有設計稿都會被打回重新設計)。
——通過這種方式,公司保證了每次新出的電腦椅款式基本上都能在市場上獲得較好的銷量與反饋。
而這次的落地頁設計我把整個盲選的流程引進過來并進行了改良,具體流程如下:
- 第一步、由產品經理給出三種不同設計思路的落地頁產品原型;
- 第二步、由三位設計師分別根據自己的理解設計出4張不風格的落地頁(前3張結合到產品經理的原型、第四張為個人創作);
- 第三步、設計師團隊內部進行第一輪評審和修改,并交付12張落地頁;
- 第四步、由產品經理進行主導,整個運營團隊進行盲選投票,從12張落地頁中選出3張效果最好的落地頁;
- 第五步、由前端工程師進行開發,然后測試;
- 第六步、由運營人員進行為期兩周的落地頁效果測試(每個落地頁取樣都需要在100以上)。
- 第七步、根據實際的投放效果確定最佳的落地頁。
通過這個過程,我們在內部產生了3張風格不同、但質量都很高的落地頁,并且這些落地頁是經過我們內部一致認可的。
策略三:A/B/N測試
A/B/N測試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了,是指當一個產品存在兩個或多個版本時,在同一時間維度上,讓用戶隨機的去訪問這些版本,然后搜集各版本的數據進行比對分析,從而確定出最好的版本。
因為做的是海外網站,直接在Google Optimize上便可以很方便的配置A/B/N測試。前面的兩個策略更多是定性的分析,是從感性和經驗的角度上進行的產品策略,但是最終我們還是要靠數據說話,只有用戶買單了才是真的有價值,很多時候我們認為對的可能并不一定正確。
經過在Google Optimize上的A/B/N測試后,我們確定了最終的產品落地頁,而這張落地頁的轉化率也達到了驚人的30%,巧合的是這張落地頁也是當時我們內部盲選時得票率最高的落地頁。
好了,這次的轉化率提升策略分享就到這里,需要提醒的是,各位小伙伴的在借鑒上述所講到方法的時候需要結合到自身產品的實際情況。
落地頁是否需要在設計上投入如此多的資源是看具體用戶的,我們產品的用戶群體是來自歐美一線城市的用戶,這部分用戶對于產品的整體設計、美感要求是很高的,所以我才會在落地頁的設計和內容上投入了如此多的資源和精力。
#專欄作家#
旺仔九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心理學碩士,服務電商類產品經理,微信號:Jackaniy(添加請說明來意)。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
受益,感恩分享
盲選法的成本會不會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