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App主義”的意思不是說不用App,而是指用盡可能少的App多做事,也就是用所謂的“超級App”來搞定各種需求。
高使用時長、大用戶量的通用性App(比如微信和瀏覽器),圍繞自身主基因(功能)開放接口,聚合大量第三方服務之后演變為平臺,即是超級App。
這看上去不是一種討人喜歡的做法。很多產品經理會信誓旦旦地說,“移動應用就要簡單直接,專注于解決用戶的一個問題”;用戶也會在App Store的評論欄里抱怨,“XX產品越來越臃腫了,這他媽不是我想要的”。
在移動互聯網初期,這些說法并無不妥。但隨著整體發展進入高峰,“純做App”的方式已經問題凸顯,比如留存率和使用率。
當前的現實是,我們已經進入了“后App時代”:用戶使用時長不斷向少數幾個高頻App集中,其他大量功能垂直單一的App幾乎無人問津。
事實上,用戶需要的是服務而不是一個App,他們并不在乎具體的實現形式是什么。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超級App,以服務或插件的形式滿足了各種垂直需求——相比較下載維護多個垂直Native App,這對用戶的壓力要小得多;相對的,開發者針對某個超級App開發一個插件或者一種服務,成本也小得多。
比如,招聘應用人人獵頭已經根據微信公眾賬號的特點打造了完整流程,在該平臺上發展了1/4的業務量;快播則以插件的形式與UC瀏覽器進行深度結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視頻解決方案。
據此可以演繹出的一個觀點是:移動互聯網整體正在變“輕”,因為有資格“重”的App只在少數。App很重要,但開發維護成本高,已經進入競爭慘烈的紅海期;插件或者Web等“輕服務”完全可以替代現在很大一部分(注意不是全部)Native App,而且成本極低。
未來的移動互聯網格局也許會是:少量超級App+大量基于超級App的插件和Web(滿足各種通用需求)+大量垂直小眾App。
為驗證上述推論,決定做一個實驗:剔除大部分第三方應用,只保留幾個多功能的“超級App”,外加幾個系統自帶的基本應用(音樂、天氣等)過活——當然,對于一個多年的移動互聯網從業者來說,突然玩什么“無App主義”,可能會演變成沒事找虐。
經過各種分析和模擬之后,最后選定微信、UC瀏覽器和百度地圖這3款超級App,來進行這次實驗。
使用場景一:上班,地鐵 主需求:資訊與閱讀
瀏覽器就是這階段的主力。導航頁和收藏夾功能在PC上很成熟了,所有人都知道怎么使用。我甚至可以將一些使用頻度高的Web以App形式前置到桌面(比如微博),進一步縮短訪問路徑。
微信主要用于個性化深度閱讀。因為主動推送機制,過多的資訊很容易造成打擾和信息過載,所以我只訂閱內容獨特的公眾賬號,與瀏覽器的泛閱讀形成互補。
這個場景替代的主要是Flipboard、Zaker類閱讀器和各種媒體Native App。
使用場景2:外勤,任意地點 主需求:線下決策
最適合這時出場的是地圖。除了最基本的導航路線查詢,也能跟著需求鏈條很容易地查找到周邊的衣食住行,并根據其中整合的點評、團購、優惠信息來做決策,完成支付交易。在其中甚至可以找到打車應用。
瀏覽器和微信也能在該環節中起到輔助作用。例如瀏覽器里可以找到Web App化的大眾點評和高德地圖(都能支持LBS),微信可以通過商家公眾賬號進行互動。但總體來說,一涉及到線下環節,使用起來沒有地圖那么平滑。
主要替代的Native App:O2O類,例如大眾點評、嘀嘀打車,以及各種線下商家App。
使用場景3:臨睡,家中 主需求:深度娛樂、社交
除了即時通信(多媒體聊天、QQ離線)、SNS(朋友圈)和媒體類公眾賬號外,微信還有一些夠奇葩的公眾賬號以供消遣。比如LBS相親賬號對愛(dui-ai)和HTML5小游戲賬號愛屁屁(AppKeji)。
而瀏覽器晚上擅長的事更多,比如上淘寶和京東購物,看視頻——如果愿意的話,能用云下載緩存想看的電影……瀏覽器應用中心里集成的各種游戲、電商、視頻、雜志、工具,在滿足一些基本需求時,完全夠用了。
主要替代Native App:電商類、通訊社交類、視頻類、游戲類等。
實驗結束,出乎意料的順利。原本以為時間一到,我會慘叫著“真TM受夠了”,一邊迫不及待地裝回一堆App。
當然,實驗只以我自己為樣本,需求也都很基本,不敢說反應了廣大用戶習慣。比如,游戲控顯然需要更勁爆的視聽體驗。
但從這一周的“無App主義”體驗里,還是能說出一些有趣的感受:
- 產品細分化本身不是壞事,但完全這么做的代價是整體維護成本遞增,所以用“超級App”來整合其中一些需求,很合理。
- 產品變重,不等于變臃腫。超級App前身也是輕量級App,如果開放接口和添加功能都符合本身基因,則會是理想的平臺,反之才變“臃腫”。比如在瀏覽器(主基因是展示)做RPG類網頁游戲,比在地圖(主基因是O2O)要靠譜很多。
- 體驗很重要,但也不要過分低估用戶容忍度。特別是對于一些有內容類應用,內容本身才是最大的用戶體驗,而不是承載體。更何況某些Web App的體驗其實沒那么糟,比如新浪微博和淘寶移動Web版,真心不錯。
- 你需要的Native App數量,可能遠比你想的要少。
幾天前,微信5.0的曝光引發了更多的想象。其實無論是微信、瀏覽器還是地圖,都在不斷加快服務的整合。未來隨著“超級App”的進化, “無App主義者”的生還也許就不再是意外了。
文章來源:鈦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