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類內容的變通:“DOU知計劃”后,知識創作者的生存現狀如何?
互聯網碎片化勢不可擋,知識科普內容求變生存,短視頻中的知識類內容在獲得“DOU知計劃”加持后,“文藝復興”會有可能嗎?
如今,知識類內容可能是參與抖音新階段的重要成員,也可能會是改變抖音生態的重要力量。
抖音上線8.1版本的48小時后,知識科普自媒體EyeOpener新設立的《這么多冷知識:那些理所當然背后的深意》專輯已經有了200多個收藏量。
在這個版本里,抖音正式上線了“DOU知計劃”2.0中為知識創作者推出的“合集”功能。
創作者可將主題近似的視頻裝進一個專輯中,用戶只需要打開紅人主頁,就可在作品/動態/喜歡一欄下面看到醒目的“合集”標識。同時,觀眾在觀看合集中的任何一支視頻時,下方都會出現合集的提示。
將單個視頻消費轉化為內容組合消費,延長使用時長,提升粉絲留存……說起合集功能,EyeOpener主理人溫智凡連連叫好。
而早在9月初,EyeOpener就作為第一批合集功能內測對象,收到了抖音的邀請。
9月9日,DOU知計劃2.0發布,抖音宣布在產品功能、運營激勵、內容創作者工具等方面將繼續扶持知識類內容。
會上宣布,截至8月底,抖音上粉絲過萬的知識類創作者超過5.4萬個,累計發布超1280萬條知識類短視頻,累計播放量超過1.3萬億_抖音知識賽道看起來是欣欣向榮的樣子。
那么,曾經受制于時長限制、消費場景限制的難題是否得到解決?新時期下,知識類內容又存在哪些挑戰?
卡思數據與DOU知使“EyeOpener”主理人溫智凡、”人類觀察所”創始人姜夢超,以及抖音頭部知識賬號“地球村講解員講解員”負責人王老師聊了聊,試圖解開上面這些問題,為創作者提供新思路。
一、DOU 知2.0,給知識創作者帶來了哪些實際影響?
1. 扶持力度
DOU知計劃2.0啟動儀式上,抖音為四位優質的知識內容創作者頒發了DOU知大使聘書,他們分別是向波老師、勇哥超級數學、人類觀察所、EyeOpener。
▲抖音總裁張楠(右一)、向波老師(左一)、EyeOpener(左二)、勇哥超級數學(右三)、人類觀察所(右二)
抖音表達了對平臺對知識內容的渴望,而為了推動這項需求的落地,抖音宣布將從多個方面給予知識創作者支持,包括:
- 產品功能上,開放合集功能,知識創作者能夠率先在抖音上創建自己的作品合集,梳理、展示自己的知識體系;
- 運營激勵上,優先把知識創作者納入“創作者成長計劃”,從平臺資源、創作者培訓、商業變現等維度提供支持;
- 創作工具上,推出《抖音知識創作者手冊》,公布官方梳理的知識短視頻創作方法論;
- 發起 “WOW科普短視頻教育計劃”,發布了包含100個知識點的知識短視頻體系化創作框架,為知識內容創作提供線索。
目前,合集功能已于9月24日伴隨8.1版與用戶見面。其功效已初步凸顯,截止發稿前,4位紅人的合集顯示已累積5.4億播放量,2800的收藏量。
對于三位受訪者來說,這是近來在數據層面上最顯著的變化。而其他諸如粉絲增速、平均贊量等數據則沒有過多體現。
當然,溫智凡認為或許受合集功能等因素影響,EyeOpener的粉絲在200萬至280萬階段的增速高于常態。不過生態建設需要時間,補貼等短時激勵早已不適用于當下的短視頻發展階段。
在人類觀察所創始人姜夢超看來,平臺提供的人脈等跨領域資源提供了不小的幫助?!拔覀兣c官方邀請的中國科普學院老師,一些大學教授建了個群,有些拿不準的知識和傳播方式會跟老師溝通一下?!倍兑敉瞥龅膬热輨撟鳌皊park原則”就來自于這些科普機構及高等學府的指導之下。
2. 行業專家或與草根創作者攜手開拓新業態
2.0的“DOU知計劃”將主旨從“人人都是科學家”轉變為了“知識創造價值”。
總裁張楠在創作者大會上暢想,“每個用戶在抖音上留下的每個視頻,都會成為歷史的底本,最終匯集成人類文明的‘視頻版百科全書’”。
半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抖音知識內容顯然正從權威機構牽頭、普通創作者參與的狀態,過度到各類創作者共創的生態階段。
如果拆分4位DOU知大使的成分,可發現向波老師、勇哥超級數學2位屬K12達人,而人類觀察所則為心理學科普,剩下的EyeOpener是從PGC一路跟隨到紅人時代的百科科普。
比起1.0涌現的“陳征博士——科學實驗大玩家”“地科苑”“玩骨頭的盧老師”等官方邀請、硬核知識科普的紅人來說,創作者的背景更為復雜多樣,且官方發布的“spark原則”及“100個知識點”也有意指引更多非科班、草根科普工作者出身的創作者。
人類觀察所創始人姜夢超認為,抖音或在表達“全民參與”的態度,盡量使知識內容看起來不那么嚴肅和生硬。EyeOpener主理人溫智凡也認可此舉是在向各個領域的創作者發出邀請,鼓勵更多人參與進來,從而形成包容、多樣性的環境。
而有著內容付費背景的地球村講解員負責人王老師,則提供了另外一個思路:或許還透露著抖音涉足在線教育的意圖,畢竟K12也是當下的一個風口。不過百花齊放畢竟只是事物發展初期的樣子,當賽道進入平穩期,轉變為由效率驅動后,故事的走向又會如何?專職的短視頻創作者拼得過行業專家嗎?創作者掌握知識與行業專家優化視聽表達,哪邊會跑得更快?
人類觀察所坦言賽道流量池有限,雙方雖然類型不同,但存在間接競爭。
“我們和硬核玩家不太是在一個賽道上,但競爭肯定是有的,每天的流量就那么多,可能沒有直接競爭,但還是會被帶走一部分流量”。
“草根科普作者最大的問題是權威背書不夠,科班人士的難題是鏡頭感、表達能力、視頻敏銳度不佳?!?/p>
溫智凡與不同背景科普作者交流后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他的想法是雙方通過合作來彌補彼此的不足,“專職人士和權威機構人士通力合作,雙方不是一個互斥的狀態,雙方根據各自的優劣勢,最后可能融合成為全新的業態”。
3. 抖音知識號如何變現:廣告、電商、衍生品/形象授權
與平臺的其他創作者相似,知識創作者也多采用廣告、櫥窗、衍生品/形象授權的盈利模式,每款IP又因基因及側重點不同而依賴不同的模式。
畫質精良,視覺考究,表達完整的IP適合廣告變現,人類觀察所與EyeOpener就是這樣的方向。
前者具備廣告公司基因,在視覺傳達上更具優勢;后者作為老牌知識科普IP,4年歷練,以誠懇打動受眾,在全網積累了一批粘性強、忠誠度高的粉絲。
▲人類觀察所商業分析(圖源:卡思商業版)
售賣書籍、3C日用品也是知識類賬號常見的變現模式之一,不過銷量并不穩定,還要取決于內容與賣品的關聯性與內容的煽動性。
溫智凡拿EyeOpener來舉例,“有一次,小說《圍城》加上快手的銷量,達到了600本,轉化率較高?!?/p>
但這是少數情況,一般情況下,據他了解,可能1萬個點贊才能促成1、2個訂單,“跟其他的盈利模式沒有可比性”。
而以行業專家,有職業及專業背書的達人,一個是擁有自己的品牌及產品,不需要依賴這些途徑獲得收益。
比如勇哥超級數學,他有自己的原創教材與付費課程,其抖音上的內容輸出更多是作為個人品牌影響力傳播的功用。再如向波老師,除了YouTube等平臺分成外,還憑借形象授權的方式賺取收益。
“火遍全網的K12老師”這樣的稱號往往作為名譽附加值,為他們的其他社會活動增加籌碼。
對于大多數知識創作者來說,目前的這些變現模式中還是廣告最為明朗。不過,如果要是結合平臺環境及趨勢來看,未來知識付費,K12教育,以及伴隨搜索功能搭建而帶來的全新營銷玩法,都會有不錯的展望空間。
據人類觀察所透露,頭條曾想達成內容付費合作,想將其內容做成小課堂放在頭條號的付費專欄上。頭條對付費的試水已經進行到了項目搭建上,當然平臺似乎并未直接選在抖音上。
而如果要用知識付費的盈利模式來做自我要求的話,首先內容需要做重,其次需要給受眾一個方便認知的個人形象。
“之后會嘗試知識付費的變現模式,但對此我們會面臨一個問題,就是缺少人設化運營?!钡厍虼逯v解員負責人王老師將平臺趨勢與對自身情況相對應,道出了其中的挑戰。
二、知識內容的創作指南,做一個抖音知識號需要投入多少精力?
1. 成本
目前的知識類抖音號,以剪輯、演繹、真人集錦為最常見的三種類型,其中前者占據絕大多數。
那么一個抖音知識號的成本如何?
我們來參考下3位的情況:
- EyeOpener:7人全職團隊,獨立工作室,2019年實現收支平衡,內容在3-10分鐘不等,保持工作日日更。
- 人類觀察所:真人演繹,用帶頭套的方式減輕對演員的依賴、對演員演藝技能的要求,縮減成本,內容以1分鐘為主,保持3更/周;200萬粉絲前團隊,配置為一個編劇+一個兼職攝影師,之后新增2個主力,主做資料搜集。
- 地球村講解員:獨立工作室,1個策劃+1個剪輯。內容保持在1分鐘以內,3.5更/周。
值得注意的是,3個團隊近來都加大了成本投入,EyeOpener的側重點是想通過擴充內容長度,進一步提高內容完整程度;人類觀察所此階段則將提升點放在服化道上,首先給觀眾不同的視覺觀感。
此外在視頻素材使用方面,EyeOpener與地球村講解員的內容均以公共版權為主,同時會購置一些視頻、音樂版權平臺的年費會員。
2. 最受歡迎的題材
“用戶更喜歡看什么內容?”
“平臺用戶有沒有自己的偏好?”
針對這個問題,三位抖音知識創作者分別結合自身經驗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溫智凡認為心理學相關內容正在冒頭而出?!癊yeOpener早期獵奇內容表現更好,世界上最高的幾個人、沒有人的村莊?,F在發覺目前最受歡迎的題材是心理學內容?!?/p>
從抖音、快手等平臺的數據反饋中都能感知到這樣的變化。相比以前子虛烏有,很難去驗證準確性的內容,如今用戶更期待相對硬核的知識點。
“心理學相關的內容贊播比將近10%,而一般的內容達到6%就已經很不錯了?!毙睦韺W與每個人日常社交息息相關,在使用場景與切人利益上與更勝一籌,在一眾選題中脫穎而出。
同樣與心理學相關的,還有主打心理學科普的人類觀察所,“抖音給我們定義的是心理學范疇,但我們除了心理學還在做社會學、經濟學、悖論,或者著名的實驗。”
面對“心理學”細分品類的定位,姜夢超發現首先被快速記住的是心理學相關內容??赡芷渲幸灿羞x題占比的緣由,不過“跟大眾的使用場景、自身緊密相關的”或許是心理學內容真正與其他賬號拉開差距的原因。
以人文、地理為背景的“地球村講解員”,在品類上的已經預先做出選擇,只不過不同的內容承擔的功能不同。
“我們的選題有兩個思路:第一,緊追時事熱點,比如之前關于臺風的內容。這種選題給我們帶來了大量的粉絲和聲譽;第二,生活中的細微面,生活中我們喜聞樂見的,卻不知道理由的事情。這種選題為我們的賬號留存粉絲?!?/p>
據卡思數據顯示:三者的用戶畫像均以男性為主,其中24歲以下用戶占據大多數。
3. 視頻會越變越長嗎?
為搭建完善的內容生態,抖音先后開放了5、10、15分鐘長視頻權限,而知識類賬號多次作為優先使用的對象。同時,星圖也開放了更多時長的交易信息。
卡思數據了解到,有知識創作者接到抖音運營的提醒,稱60秒以上的視頻會進入一個全新的流量池。
如將種種措施及平臺趨勢結合起來,或許我們可以認為:平臺正在調整知識類內容的主流時長。
那么,如何看待抖音知識類內容的最佳時長?
人類觀察所認為沉淀內容與用戶的同時需要兼顧平臺特性,認為3分鐘以內是合適的時長。長視頻難度高,但紅利可能也高。
EyeOpener則更希望完整表達,“時長太短的時候我們是沒有優勢的,開通長視頻后,我們的數據有明顯提升。我發現大量的粉絲是開通長視頻之后過去的。”
溫智凡向卡思分享了近期的一個發現,10分鐘左右的《習得性無助》比往期時間都長,反饋依舊很好,數據并未因時間變長而縮水。他欣喜于這樣的改變,經常跟朋友將其戲稱為“文藝復興”,碎片化不斷加深的過程在知識類內容身上似乎產生了逆向發展。
知識科普不是一個新鮮事物了,2014年MCN業態伊始,創作者紛紛占領各垂類山頭,知識類內容除了自行構成一個品類外,還作為內容形式散落在各個垂類中。
但如今,它可能是參與抖音新階段的重要成員,也可能會是改變抖音生態的重要力量。
作者:卡思數據,公眾號(ID:caasdata6)
本文由 @卡思數據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