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復盤:一次被迫下線的邀請活動
本文跟大家簡單的復盤一下關于APP的邀請活動,為什么此次活動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還被迫下線呢?
邀請活動作為一款運營常用的拉新手段,大家也都是非常熟悉的。當下哪款APP沒上這個活動,運營就好像不及格一樣。是的,在新公司報道的第一個月,這件事就被領導提上了運營需求,但我做砸了。
在上一家公司獨立帶項目時,我也做過多次邀請活動,效果還蠻成功,比如《增長實操案例:用游戲化的邀請裂變新增》。但這次為什么不行呢?我復盤了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一、活動準備前
活動時間:共13天,因為被迫下線,所以跑十幾天就緊急結束了,下線時還鬧了個烏龍。
活動目的:拉新(在具體一點就是以注冊人數為目的)。
活動形式:A用戶通過APP(入口)分享活動鏈接邀請B用戶。
- B用戶完成注冊,A用戶獎勵200積分
- B用戶7日內通過首單,A用戶再獎勵300積分。
是的,很通俗的一個活動,成本控制方面按照我們的積分兌換比例,一個新增用戶大概就是10元,一個新增下單用戶的價格是25元左右。對比投放獲客的ROI,該活動的獲客成本是低很多的,因此,成本結構看上去是沒問題。
風控措施方面:每日邀請上限為5人,也就是最高每天能獲得1000積分。有積分就有積分商城,是的,1000積分在我們的積分商城里可兌換2-2.5件實物商品。為平衡和控制邀請活動帶來的積分快速上升,適當對積分商城兌換門檻往上提升了些,控制在1.5-1兌換之間。
其次,最開始我還提出設置邀請總上限的需求,比如10人、20人;因為站在我的角度理解,單個用戶邀請自己好友(或有共同需求的朋友)去下載一個APP的動力&人情力,不會很多,太多就是有問題。
但站在產品的角度來講,既然拉人注冊,就不應該設置上限,有的人就是能拉到20個好友,不能一個限制誤殺更多人,因此沒加。
數據方面:跟產品提出需求,需要后臺能查到本次邀請活動的記錄,但沒有給出具體數據統計指標。這就導致了后臺數據上線后,有些數據查詢不到;是為一個運營錯誤。
二、活動上線中
活動第三天的時候,量就開始起來了,包括新增人數和積分訂單數量,運營需要不定時觀察下新增進來的人都做了哪些行為,被邀請人注冊時間會不會很連貫等一些小細節。
活動初期僅在APP上線了IOCN和banner兩個位置,原來計劃后續還將推送開屏、文章、短信以及PUSH等;進行更大范圍的覆蓋,但在活動過程中一直處于調整和緊張的氣氛中,這些計劃也就擱淺無法進行了。
到了第六天,每天的積分兌換訂單都有幾十單,引這起了領導重視,要求適當控制,不能光拉人注冊就平白送出這么多成本。因此這個時候,風控上加上了總邀請上限為10人的限制,加好限制,運營必須要跟緊,確保生效,我們第一次就沒生效。
到了第八天,仍然還是有很多積分兌換訂單量,因為羊毛黨可以不斷注冊新用戶再去拉人,獲得積分進行兌換,通過限制人數是無法防止的;因此又開始對兌換量大的商品進行了先下架,留一些兌換門檻較高的商品。
到了第十天,積分兌換訂單緩和了些許,但每天仍有十幾單,即使是積分加現金購買的形式,也阻止不了羊羊羊的熱情,畢竟準的來說對他們是賺的,如果僅站在新增注冊角度上,其實我們也不虧,但關鍵的是新進來的人體驗產品功能的少,轉化訂單的更少。
因此責令下線,因為這樣消耗下去毫無意義。這一天是周五,我跟產品通報了一聲下線banner及ICON,但周末發現還是有訂單繼續在兌換,大家很疑慮,一排查原來是在任務列表中也上線了一個邀請任務,沒下。
這樣一尷尬,周末加周一,十三天就這樣過去了。
三、活動線下后
我們來看下活動期間的邀請數據:活動13天里共有500多人參加,拉來了2500多人,平均每人拉新5人,羊毛黨跟老用戶邀請比例大概是6:4,不知道這個數據拿出去跟你們比會差多少。
活動期間共發出去50多萬積分,快速被消耗掉了30多萬積分,累計積分訂單量在三百多單,是之前三個月的積分兌換總量之和,這樣一比較真是挺多的。
完整體驗產品功能的新增用戶大概2%,被邀請進來下單的人數有數人,基本等于沒有。留存百分之三十幾逐漸往下掉,直到百分之幾,可以確定一開始是老用戶真誠分享,后面羊毛黨就來了。
四、活動復盤反思
當你看到這里的時候,可以稍微停留一下,試試幫我找找問題所在并在心理總結一下,或是思考下,在你的運營工作當中,有沒有犯過這樣粗糙且低質量的問題呢?
活動目的未焦距:將活動目的定位于拉新注冊量,是沒問題的。但前提是應該深思一步,當前我的產品應該要/拉什么樣子的用戶。如果是注冊,等于人把人領進門,產品的運營機制能夠將他留存下來嗎?或者能在一段周期內轉化他嗎?
如果都不能,那有什么價值?就像現在這樣這個活動一樣,是沒有價值的。
現在回頭來看,我們的活動目標選錯了一半,對于初創型產品和項目來講,我們寧愿新增的慢,但要新增的準,耗時耗成本拉取的用戶應該更傾向于精準用戶,讓更多有質量的用戶在早期產品中流轉,才能互相提高價值。
活動內容不清楚:眼尖的同學可能看出來了,活動一開始沒有寫活動開始&截止日期,也沒有量化本次活動拉新的目標是多少,僅僅寫個拉新,是不及格的,是一萬還是三千?應該給出具體數字,再來核算我要付出多少成本、拉來多少人。
像該活動,就是因為該講的沒講,所以訂單量起來大家都會很緊張,導致最終草草收場,因為大家提前不預知。
所以,當運營沒有獎勵可以做活動的時候,如果要拿會員、積分或其他產品權益做獎勵的話,就應該預先考慮和羅列可能已知會發生的情況,給在活動提報需求時充分講清楚活動會怎么做、會出現什么、甚至是優劣勢,講仔細才能打好預防針。
活動風控不全面:僅對拉新速度&積分兌換門檻做了基礎防范,未充分考慮到活動流程的漏洞跟羊毛黨之間的對弈,總體積分商品兌換門檻不高,羊毛黨就有時間去薅。所以,在選擇獎勵是亦要慎重。
活動對接不充分:我的建議是如果活動是由運營發起的,那就要跟產品、跟領導講清楚,所有UI設計、文案等大小事都由運營負責跟進確認,合理建議聽取,不符合你的預定規劃建議一律有資格否決,切不可做一半丟一半,真是大忌,具體不多說上面也看的出來。
沒想到做了六年產品運營的我,在運營的道路上也不是一直走在康莊大道上,羽扇綸巾的指點工作做事情,是人都會犯錯,何況在工作上,此時你可以開心的嘲笑我。
最后
我故意沒有深刻的去長篇復盤,模糊的寫完了這篇內容,因為交代越細致越多,就成了一篇模板會固定看的人的想法,總結的這些錯誤以后不能做。但工作哪能一模一樣,如果能對帶來啟發,期待你留言,我們一起舉一反三才有價值。
#專欄作家#
貓力,微信公眾號:運營增長,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目前從事產品運營崗位;擁有多份創新項目從0到1實操經驗;關注新娛樂、新消費等領域;擅長運營增長、商業變現、創新孵化等。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很贊,深有體會
其實數據方面,如果為了求快,可以讓數據分析師直接跑數,畢竟建后臺還是比較耗時間。跑數據的話,做好埋點,幾個SQL就能快速出數。
當看見樓主做了六年運營犯這樣的錯誤,我似乎心安了?哈哈哈哈。
但能準確復盤善于總結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無論是幾年的老運營,哪有從不犯錯的人吶。
謝謝樓主的總結。
試問版主做運營多久了?
“羊毛黨跟老用戶邀請比例大概是6:4″這個是怎么算出來的?
應該是用戶行為路徑的單一化吧,羊毛黨用戶因為熟悉活動流程,所以用戶行為路徑就是完成活動的最短路徑,不會有多余行為。如果是登錄IP或是設備ID之類監測出來的,要是能監測到,早就風控篩出來干掉了。當然我懷疑筆主也有可能是通過后者查出來的 ?? 。
羊毛大部分都是新進用戶,進來什么都不會做,直接往最好限制上去拉人并且當天完成兌換,這種路徑可以理解為羊毛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