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在新媒體宣傳上屢屢碰壁,問題出在哪里?
水爺是湖南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總監、芒果v基金管委會主任凌紅江先生的昵稱,一個周末的下午,和他在茶館聊了5個多小時,從近況聊到新媒體趨勢,聊到微信公眾號怎么推廣,以及最近的花椒直播平臺怎么玩。在和他的交流過程中,我和他都不約而同的感受到了:如今的互聯網時代的推廣,和傳統的電視臺宣傳推廣,已經不是一個時代的事情了,中間的推廣方式、推廣手法以及對執行人員的能力和要求,都很不相同。
芒果V基金是由湖南衛視旗下的慈善基金。這樣一個要內容有內容,要資源有資源,要明星有明星的公益基金,在新媒體宣傳上還是存在困惑:一個活動微博找了一兩個明星參與轉發,但是依然成不了熱門微博;一個微信公眾號文章,內容很有料,但也達不到十萬加的閱讀量。
問題出在哪里?我幫水爺是這樣分析的。
一、對流量的理解不夠
互聯網時代的推廣,核心關鍵詞是“流量”兩個字,對這兩個字的理解,直接關系到你對推廣的理解,很多初學者可能總是糾結于一些“術”的東西,怎么推廣?在哪里推廣?這些都是“術”,都是手段,但我們做推廣的人,一定要跳出這個思維魔咒,去掌握背后的東西,它就是“流量”。
我們用“流量”思維去分析一個推廣任務:
首先是流量從哪里來,我有沒有流量入口,可以給我帶來流量的?比如360的“花椒直播”產品,它的流量入口就是360全體系的線上產品,都可以給他流量;如瀏覽器、殺毒軟件等等。如果一個創業公司要做一個同樣的直播產品,他沒有流量入口,那就很頭疼了。他需要依賴渠道,沒有免費渠道,只能靠花錢去做廣告來獲取流量。
其次是流量來了,我怎么引流到我的內容詳情頁?這里涉及到文案、圖片、位置等因素。
最后是轉化率。我的產品本身好不好,服務夠不夠,口碑好不好,信任度夠不夠,有沒有大V幫我背書、價格是不是吸引人等等,這些決定著流量進來了,最后留下來產生多少收益。
二、對傳播規律的把握不到位
一條微博發出來,一條公眾號文章發出來,閱讀量和轉發量上不去,問題有很多個。
從互聯網的傳播規律來看,最基礎的是素材的制作。內容好不好是源頭,但是僅僅有好內容,隨便發出去還不夠。
可能有很多人會說,我知道,要在幾個人流量高峰期發文章,看的人才會多。沒錯,這還是整個傳播規律的第一步,它包含內容、時間,以及首發渠道的基礎粉絲量。
比如說,我一個粉絲數2萬的公眾號,在晚上9:30左右的常規高峰期發了一篇精心制作的圖文混排的文章。第一步算是不錯,但是我們基本上可以預計下這個文章的轉化率,大概是6%,也就是1200次上下的閱讀量。
完整的互聯網傳播規律,包括幾個步驟:
- 首發渠道
- 渠道的集中轉發
- 多版本的繼續跟進
- 大眾媒體或其他利益相關方的跟進和正面表達。
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每一個環節不到位,都可能會達不到效果。
所以,隨便發一發文章,轉發到朋友圈,轉發到幾個微信群,是不能達到目標和期望值的,我們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三、對新媒體認知不全面,還死盯著微博微信
水爺和我說,他現在給他們布置死任務,必須今年給我把粉絲做到十萬以上,花錢請人,花錢做推廣也要達到這個目標。我想了想,也沒有正面去掃水爺的興。我說,有個數據您應該看到了,微信公眾號已經過了紅利期,現在用戶基本上不會去點開訂閱號,去一個一個的看每個訂閱號的文章。
現在的用戶,要么一眼看下標題,要么就是在朋友圈看轉發的文章?,F在再去花時間、精力、財力去打造一個企業公眾號,似乎不是那么的容易,起碼很費勁。然后我還給水爺看了一個我自己引以為豪的例子:我給他看了花椒直播app,我搶注了一個昵稱是“沈夢辰”的賬號,但是我認證的是我自己的名字和簡介,沒想到通過了認證,最讓我欣喜的是一天漲了5萬粉絲,雖然這里面有2千多個精明的用戶取消關注,但是我還是賺到了,因為我搶占了花椒的早期紅利。
記得有一個標題很形象,“你錯過了微博微信,你千萬不能再錯過xxx”,最能表達我的意思。如今除了微博微信,還有很多BAT的產品,還有很多像今日頭條、秒拍這樣的平臺;每個平臺都是一個新媒體,而且每個平臺都有早期紅利。早期用心培養一個百萬級別的賬號,要比后期在微博微信上發展一個賬號輕松的許多,而且這些新媒體的賬號,都可以在后期通過運營手段將粉絲導流到你想要做大的平臺。
四、團隊執行力不夠強
水爺告訴我,芒果v基金的微信公眾號的推廣人員給他報了一個方案,要實行激勵機制,一方面獎勵編輯人員加大內容產出,另一方面要通過活動來獎勵關注的用戶;可能平均下來,要14元一個新用戶。他問我這樣的價格高不高,這種思路是不是符合互聯網運營推廣的套路。
我對這種方案還是持認可態度的。首先,獎勵制度是一個好方案,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定可以激發出團隊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其次,團隊也在積極嘗試用戶運營,雖然14元的價格有點高,而且是花在微信公眾號的用戶上,又不考慮變現。但是這種嘗試,還是值得認可的。
團隊很關鍵,一個是學習能力,能不能積極的掌握現在的新趨勢,新變化;能不能積極的像競爭對手學習,學習他們的長處,知己知彼;另一個是執行能力,對熱點事件的反應速度夠不夠快,能不能吃苦,能不能把服務做好,都是考驗團隊的重要因素。
自己從湖南廣電出來后的這2年,確實學到了很多里面學不到的東西。最開始出來的時候,也是一腦子的傳統媒體思維,什么事情都是高舉高打。創意很多,一會兒一個點子,眼高手低,這期間踩了很多坑,碰了不少壁。但是每一次跌倒,都是一次成長。經過2年的實踐和學習,我現在可以自信的宣布,自己已經兩只腳都踏入了互聯網時代,不再是一個門外漢,不再是一個以為看幾篇軟文,就自認為對一個行業了解的狂妄者。
#專欄作家#
楊浩,微信號:tuiguang2017,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磁石科技品牌公關總監,7年以上品牌推廣經驗?!稄牧汩_始學推廣》作者。主要關注社交、智能硬件、互聯網創業領域動態。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有些意思,謝謝分享。
怎么有一股軟文的趕腳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