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的運營方法論在工作中用不上?理論和實踐的距離有多遠

12 評論 15713 瀏覽 42 收藏 11 分鐘

去年9月,我開始運營這個公眾號,是這么規劃的:

  • 受眾:互聯網運營從業者
  • 定位:深入淺出的實操經驗,有獨特想法
  • 特色:以親身經歷或朋友的案例為論據
  • 目的:將運營經驗系統化結構化,形成方法論
  • 推廣:不做刻意推廣,以內容質量聚集用戶

在這半年多的時間里,收到的評價大多是正面的,但也有不同的聲音:

你說的我都懂,但執行起來可沒這么容易

方法論在我們公司根本用不上,看看就行了

運營的理論很難變成實踐,看完文章然并卵

看到這些評論,起初我有些不解,都已經列舉這么多案例了,為什么還說沒用呢。后來我明白了,從理論到實踐雖只有一步之遙,卻有本質不同,跨過這道坎不容易。

究其原因,要么是對理論的理解不到位,要么是執行中出了問題,造成理論和實踐的差距。給人感覺就是「道理我都懂,但依然不知道改怎么做」。

存在這種現象的原因

1.理論與客觀條件不匹配

理論是適用于大多數情況的,但仍需要滿足一些既定條件才成立,如果條件有差異,之前的理論就不一定適用了。

舉個例子,為什么說成功學讀多了沒好處,是因為馬云李彥宏等人的成功經歷是不可復制的,得出的經驗也是成功以后倒推出來的。這些理論經驗的成立,是建立在很多客觀條件同時存在的基礎上,缺一不可。

所以,用理論去套用自己的項目時,會發現雖然情況類似,但完全不適用。這就是理論和客觀條件不匹配導致的。

2.執行是另外一個難題

即使理論可以套用在實際項目中,但執行過程也可能出現問題,影響最終結果,讓我們誤以為理論是沒用的。

其實,「懂理論」和「會執行」是兩回事,搞定前者可不等于也能拿下后者,執行是另外一種技能,是同等重要的課題。要想達到最終效果,必須理論和執行雙管齊下,缺一不可。

那些只會寫文章,不會做事的朋友,就是因為只掌握了其中一種技能。那些只埋頭干活,不懂提煉方法和總結規律的朋友,也是一樣的道理。

3.理解的偏差

和幾位留言說我文章「空洞」的朋友交流,尋求改進建議。但我發現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并不到位,甚至一些核心觀點也沒領會到,仍然是拿著已有的知識去解讀我的文章。我的意思并非自己的文章都是真理,至少應該先能看明白。

比如,有個朋友說那篇「用戶分層理論」沒什么新鮮的,不就是馬斯洛理論嗎?其實大家都清楚,這兩者除了都是三角形之外并沒其他共同點。

除此之外,與「在行」上的朋友交流時,也遇到過類似情況。比如,我認為有個朋友的項目,最重要的是搭建核心用戶體系,講了思路和步驟。但他始終把這件事看作是「建群和拉人」,即便我多次挽回也無效,這就是理解上的偏差。

不同類型、背景、經驗的人,對理論的理解也不同的。比如那些經典的書籍,我們常讀常新,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獲。這就是因為隨著自己閱歷的增加,對于書中的內容有不同的理解。

所以,準確理解是第一步,實踐落地是第二步。如果理解有有偏差,甚至沒有領會,就相當于第一步沒跨出去,你們第二步的實踐效果肯定不會好。

解決問題的辦法

以上是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看起來每一步都有坑,都會影響實踐的效果。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有兩點

  1. 構建自己的方法論
  2. 保證實踐的效果

下面具體說:

1.構建自己的方法論

由于他人的經驗與自身的客觀條件不匹配,所以要有能力構建屬于自己的方法論,這樣才更適合實踐中的客觀條件,才能更靈活的運用。方法是將理論進行吸收和重組。

  1. 吸收。在理論儲備為零的階段,應該利用各種渠道去廣撒網的吸收現成的理論,暫不做正確與否的判斷。比如自己提煉的碎片化經驗、書上的知識、互聯網上的信息、其他產品的案例等。
  2. 重組。將上一步收集的雜亂、碎片化信息,按照不同的緯度進行多次重組,再這個反復的過程中,慢慢構建起相對完整的方法論。

這個從吸收到重組的過程,有點像「搭積木」。先要把一塊塊小積木收集到面前,做到盡可能多;再按照自己的想象,把面前的積木一塊塊的搭起來。在這個搭建的過程中,肯定是每一部分逐步完成的,比如先有花園再有池塘,最后才是整個公園。

2.保證實踐的效果

有一些非常具體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的將理論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并且保證最終效果。

①即使是細節,也要總結方法和指定標準

理論說:冷啟動時,種子用戶最重要,最初的500個種子用戶決定了社區的氛圍和調性,所以要去找符合定位的優質用戶…

實踐說:好,怎么找…

眾所周知,理論說的是沒錯的,所以這件事的關鍵環節就是怎么落地,怎么找到這樣的用戶。只是一聲令下,讓運營們分頭亂找,沒有方法流程和明確標準肯定不行。這樣對執行環節沒有把控力,更無法預估效果。

解決辦法是,盡可能提前確定所有可以確定的元素,不給執行者預留過多的操作空間,否則只會帶來不可控性。這里并非忽視員工的個人創造力,而是說創造力更適合釋放在「理論」層面,執行環節「去做」更重要。

這個引入種子用戶的案例,需要明確的步驟如下:

  • step1:去哪找。列出list,如微博豆瓣知乎貼吧
  • step2:去找誰。哪個頁面、找什么特征的人
  • step3:怎么說。制定3套文案,視情況更換

以上三步只是舉例,就不展開了。想了解種子用戶的事,可以看這篇文章。

再舉個例子,在社區冷啟動時需要運營手動預埋一些內容。

理論說:顯性基因決定論,用戶打開這個產品時第一時間看到的內容,就決定了用戶心中對這個產品的定位。所以我們要保證預埋的內容是優質的,符合社區定位的。

實踐說:好,埋什么…

簡單說一下做法,整個運營團隊明確優質內容的定位和標準,然后再為每類內容分別給出3個典型樣本,最后再告知團隊從哪里搞和如何產出這樣的內容。

②即使是細節,也要做好項目管理

執行環節,是由一件件碎片化的小事拼湊起來的。所以,執行的關鍵點就是做好每一個「碎片」。

這里說的「碎片」,就是指執行中的各個環節。比如上面的冷啟動案例,在整體策略確定之后,就要針對后續各個環節做項目管理。

為了達到引入30個種子用戶的目標,預計用3天完成。時間安排如下:

  • 確定5個引入用戶的備選平臺——0.5天
  • 聯系50個種子用戶——1.5天
  • 二次跟進并確定30人——1天

以上計劃,可以把目標和工作內容具體到半天,比如周二上午找到5個引入平臺,周二下午、周三上午、周三下午各聯系17個用戶,周四上午和下午進行二次溝通,各確定15人。

注:由于目標是30人,考慮到一些不可控因素和折損的情況,執行時計劃聯系50人。

嚴格按這個計劃去執行,結果就會更可控。如果是團隊協同作戰,這個工作方式就能更好的提高效率,保證每個團隊成員的進度一致,共同解決問題和釋放效果,做到事半功倍。

總結一下

理論,或者說方法論,代表著一種思考方式,肯定是有價值的。但他們可不是考試試題的答案,直接拿來就可以解決問題。

作為運營人員,不僅要學會靈活運用別人總結的方法論,還要學會構建適合自己的方法論,這才是進階之道。

#專欄作家#

韓敘,微信公眾號:運營狗工作日記,貓眼電影產品運營專家,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在從業的近10年里,專注互聯網運營領域,包括產品運營、用戶運營、社區運營和UGC運營。創業時經歷了0到1的艱辛,在百度時規劃了海量用戶的玩法。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運營的方法論一定是基于多年實踐多個案例的實踐,總結出來的通用的核心知識,簡單來說,是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一個活動為什么能夠刷屏,另一個同樣類似的活動為什么會死掉,其核心的東西,是運營人需要總結出的。

    來自河南 回復
  2. 最底層運營,想要將理論轉化為實踐,除了需要充分的理解和準備。

    來自河南 回復
  3.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來自陜西 回復
  4. 我身邊真正很牛的運營人,都是能夠很快將理論結合實際情況應用試錯并及時調整的人!

    來自安徽 回復
  5. 對于我這樣的小白來說,運營方法論理解起來都有難度,想要應用到工作中更具有挑戰性。

    來自山東 回復
  6. 我覺得韓叔的理論都比較實用,是可以運營到工作中的,而不是純理論

    來自江西 回復
  7. 贊同「懂理論」和「會執行」是兩回事,搞定前者可不等于也能拿下后者,執行是另外一種技能,是同等重要的課題。想知道一個運營新人如何培養自己的運營方法論?

    來自廣東 回復
    1. 運營新人由于缺乏實踐經驗,難以自己總結方法論,這時候可以通過向業內的前輩學習,了解他們沉淀的運營方法論以及指導怎么積累和歸納,接著就是一步步的實踐~

      這也是運營實戰營課程開設的原因,幫助很多沒有運營方法論以及不知道怎么搭建的同學打造,邀請騰訊/網易/豆瓣等運營總監級導師線下面授,把他們沉淀了10年的運營方法和盤托出,告訴你是什么樣的以及怎么做

      想搭建屬于自己的運營方法論,可以添加Ada顧問老師咨詢課程哦,微信/tel:18576628049~

      來自廣東 回復
  8. 從運營狗日志,到《超級運營術》,再到運營實戰營,一直很欽佩韓敘老師的運營思路,邏輯清晰,條例分明,直擊要點!

    來自廣東 回復
  9. 想系統學習運營知識,提升運營能力?

    這些在【互聯網運營實戰訓練營】你都能實現,跟韓敘老師面對面系統學習運營知識,請教運營問題,詳情加顧問Ada老師咨詢,微信/tel:18576628049~

    PS:除了咨詢問題還可以領取【騰訊、網易、豆瓣】等一手運營資料~

    來自廣東 回復
  10. 執行活動需要的資源,和涉及到的權限,往往超乎想像。最需的是實際領導者評判的標準

    來自浙江 回復
  11. 理論需要不斷的增強,實踐可以用目標管理的方式,像我們公司就用魚骨執行力app來安排運營人員的工作,團隊執行力提升很多。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