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用戶生命力,是數據增長的基礎條件
洞察用戶生命力的核心在于通過顆粒度更細的數據,將產品內部的化學反應呈現出來。讓我們能夠進行分析,能夠更精準的對問題進行定位。
洞察用戶生命力是制定產品數據增長策略的基礎條件,或許你已經閱讀過數據增長相關的書籍,但仍然很難做好數據增長。
并不是書籍上的內容有所偏薄,真實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缺少對用戶生命力的洞察能力,這導致我們沒辦法正確的將這些方法付諸實踐,并不是方法錯誤,而是我們沒能發揮方法的價值。
完整的數據增長策略應該是合適的時間做了合適的事情,只是知道“事情”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有“時間”的概念,更需要知曉聯系時間與事情之間的“合適”是何種含義。
當你具備對用戶生命力的洞察能力時,數據增長策略就不再神秘和難以下手了。
如果我們能夠在用戶心情愉悅時,誘導他付費升級,在用戶迫切需要的地方,誘導用戶分享轉發,那么我們的付費率,我們的分享率便會極大的提高。
困難的地方并不在于如何讓用戶愉悅,也不在于如何讓用戶迫切需要,而是我們如何去洞察,什么時候用戶愉悅了,什么時候用戶需要了。
這不是拍腦袋的直覺,我們需要更客觀的數據進行分析佐證。
洞察用戶生命力的核心在于通過顆粒度更細的數據,將產品內部的化學反應呈現出來。讓我們能夠進行分析,能夠更精準的對問題進行定位。
在上一節的案例里,我們補充幾個數據信息,你會發現問題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你的策略或許在投入市場之前就可以被判定無效。
經過一段時間的數據觀察,我們發現新用戶的留存數據非常良好,次日留存率甚至遠高于市場平均數據,達到了驚人的70%,7日留存率也在60%,30日留存率則是50%。也就是說每天新增10000用戶,在第30天時,至少有15萬至20萬用戶是會計入日活數據的。但日活數據依然是100萬,并沒有因此提升。
這表示,新用戶的留存并沒有太大的問題,他們確實留存在產品里了,日活數據沒有提升是由于其他原因導致。因為問題定位偏差,你準備的若干方案都變得沒有了意義。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我們的工作中上演,一旦問題定位偏差,你的任何解決方案都沒有了意義,如果已經投入到開發階段,勢必會導致資源的耗損,時間的耗損。
更重要的是,你會一次一次的透支團隊對你的信任度,你的壓力將會伴隨每一次的實施結果而倍增。盡管我們可以通過良好的溝通能力,出色的領導力去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但這并不能堅持很長時間。
任何措施都只能在表面維持友好的現象,任何偽裝都無法掩蓋你的信任度面臨余額不足的問題。
猶如我對此的形容:這是一個困境,而你深陷其中,在極大壓力的背景下,你極有可能繼續作出錯誤的決策,也許你會將毒蛇視為能夠助你脫離困境的繩索。
難以避免的,你將會越陷越深,最后的結局也許是產品下架,項目組解散,甚至公司解散。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導致你作出錯誤決策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們缺少對用戶生命力的洞察。
因為缺少洞察力,致使我們沒辦法準確的定位問題,直接導致我們做出了錯誤的決策。如果你能準確的對問題進行定位,結局將會截然不同。
依然是相同的案例,經過更深層次的數據分析,你已經發現日活數據不再增長的原因并不是新用戶留存,為此,你需要顆粒度更細的數據分析模型,來幫助你找出真正的問題所在。
通過對最近7天日活用戶的詳細分析,你得到了日活用戶的生命力分布如下:
在每天登錄的100萬用戶里,0%的用戶擁有150天以上的注冊時間;5%的用戶擁有120天的注冊時間,;10%的用戶擁有100天的注冊時間;35%的用戶擁有80天的注冊時間;25%的用戶擁有60天的注冊時間;15%的用戶擁有30天的注冊時間。
數據表明,真正的問題并不是新用戶的留存,而是老用戶的存續。
在100萬用戶里,僅僅只有10萬用戶擁有100天以上的注冊時間。這表示今日新增的10000用戶,在100天后將僅剩1000用戶,而在150天的時間內,這部分新增用戶將會流失殆盡。
用戶生命周期短暫,只能聚集150天存續用戶的合集,超過150天的用戶則會靜默死亡。
這個問題才是月新增30萬用戶,但日活數據沒有提升的根源所在。
對應的解決方法是延長老用戶的壽命,讓更多的存續80天的用戶,能夠存續100天,更多的用戶能夠存續120天甚至更長的時間。
在顆粒度更細的數據分析里,累計用戶從來不是由始至終的持續累積,而是用戶壽命范圍內的累計。
這需要你準確定義出在產品內大部分的用戶壽命有多長,并以此為區間值,統計該區間范圍內的新增用戶數量作為有效累計用戶。
在案例里,有效的累計用戶,便是150天的累計新增用戶,按照每天新增10000用戶的背景計算,也就是150萬的有效累計用戶,而不是持續累積下來的1000萬用戶或者2000萬用戶。對于已經徹底死亡的用戶而言,除了能讓數據看上去比較好看以外,不具備任何分析價值。
不僅如此,實際上這部分數據往往是我們在分析過程中的障礙,常常讓我們錯誤的預估了形式,錯誤的定位了問題,最終提出了錯誤的解決方案。
數據分析的顆粒度過大,導致我們難以準確的定位問題,同時也影響了我們對用戶生命力的洞察。
在案例當中,如果我們可以提高用戶的生命力讓更多的用戶從80天的使用時長進入100天的使用時長,也就是在日活用戶當中提高老用戶的占比,便可有效提升日活數據。而提升新用戶的占比,則意義并不會太大。
在案例的數據模型當中,注冊時間在80天以前是一個存續累積的過程,日活占比越來越高,而在注冊時間80天以后,用戶開始大規模流失,日活占比越來越低。
提升80天以前的用戶留存,是一種事倍功半的策略,即使我們讓更多的用戶存續80天,但在80天以后依然會產生大規模流失。
提升80天以后的用戶留存,則是一種事半功倍的做法,是一種延續用戶生命力的策略。
通過將更多的用戶從80天的生命周期延長至100天,最終表現形式是提升存續100天以上的用戶占比。即使我們沒有額外的新增用戶,因為老用戶的存續累計作用,也能極大提升日活數據,甚至有部分用戶的生命力能延長至150天以上。
我想你已經發現了,日活數據里,老用戶占比越高,產品的日活用戶越多,越能呈現一個正面發展的趨勢,反之,如果日活用戶當中,新用戶占比越高,則表示產品進入了一個瓶頸期。
此時,我們去提升更多的新用戶留存便是事倍功半,你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成本,但效果卻并不如人意。而延長老用戶的生命周期則是一種巧勁,能夠帶來根本上的改善。
洞察用戶的生命力,是產品進行數據增長策略時的基礎條件,其核心在于更深度的窺視產品內部的化學反應,需要借助顆粒度更細致的數據分析方法。
當你掌握這個方法以后,將不再單一的依賴想法或者做法,不再是依賴虛無縹緲的運氣,而是更科學的展開數據增長。
你將知曉產品內部發生了什么問題,我們對問題的定位也不再是寬泛的留存,而是顆粒度更細致的什么樣的用戶留存,是新用戶的留存,又或者是老用戶的留存。
你將知曉,用戶生命力的值(存續天數)對產品的迭代策略具備的極其重要的意義。
你也將知曉,一款成功的產品,一款偉大的產品,將不會離開兩個命題,即延續用戶生命力,以及阻止用戶的死亡。
對于產品而言,我們猶如醫生一樣,將會盡一切辦法,延長用戶的壽命,同時也會用各種可能性去避免用戶的夭折。
要做到這一點的前提便是你能洞察用戶的生命力,你能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否則,你將束手無策。
這就如同不知曉癥狀的疾病,沒有辦法診斷的疾病,再優秀的醫生也難以進行治療。
如果我們不能準確的發現用戶的壽命,你便無法知曉起點,你甚至無法知曉需要為什么樣的用戶提供什么樣的服務,畢竟將10天壽命延長至30天所需要的策略,與將100天的壽命延續至150天是截然不同的。
這并不是專屬于運營的落地方法,而是能夠輔助我們進行產品決策,輔助產品經理進行深度問題定位的方法,是我們能夠即學即用的產品落地方法。
他的作用在于能夠讓我們更準確的進行問題定位,從而制定最合適的產品方案,產品策略,最終依靠產品設計的方法提升某項或多項數據指標。
即使不改變運營策略,不依賴外部資源,也可以實現產品自身的數據增長。
思考一下:如果,我們將注冊時間為100天的用戶數占比提升至20%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你能否計算出此時的日活用戶數呢?
#專欄作家#
枯葉,微信公眾號:枯葉咖啡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9年經驗產品經理,3年產品總監經驗。擅長數據增長,商業模式。曾孵化過千萬級用戶規模的創業產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想請教一下最后那個思考,如果100天提升到20%,日活能翻倍?我感覺我算的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