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類業務,要重點關注這些分析指標

1 評論 4771 瀏覽 42 收藏 7 分鐘

本文分析了關注分析指標的意義與重要性,并結合電商產品裂變活動,分析了不同目標下的不同分析指標。

一、為什么要關注分析指標?

為什么要關注分析指標呢?

咱們開篇先看看做和不做數據分析的差別,先用兩個案例看看:

案例1:監測競品功能數據

產品初期,新上線功能,如何知道功能表現好不好?

產品部門A,無產品分析:產品處在比較初期的階段,用戶量較少,功能上線后大盤波動不明顯。不知道該功能效果如何。

產品部門B,有產品分析:對于該功能來說,使用點擊率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標。從數據監測的28.1%來看,對比成熟競品的點擊率30%來看,該功能的表現較好。

案例2:KPI沒完成,怎么辦?

A公司運營部門,無運營分析:KPI沒完成,壓力大,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不知道該做什么。

B公司運營部門,有運營分析:時間過去50%,但是KPI僅完成45%,落后于進度5%。分析:上半年核心放在了拉新上,影響到了收入,但積攢了勢能。建議:下半年將重點放在收入上,做相關的活動。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運營是運營目的和抓手;一系列運營動作;運營結果。運營分析包含對目標進行確認;對運營動作的過程進行監控、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診斷;對運營結果進行評估。

二、應該關注的哪些指標

那我們言歸正傳,看看應該關注的哪些指標。

以電商產品在朋友圈的裂變活動為例,步驟很簡單:打開app-點擊主頁上的banner-保存二維碼-分享二維碼到各類群或朋友圈-等待親朋好友幫忙砍價-是否砍價成功。

但項目的目標不同,數據分析關注的指標不同。

1. 目標:活躍

當目標是促進活躍時,關注點在每個環節的用戶的參與規模、用戶路徑、流失監測,數據分析側重在用戶行為軌跡上。

細分拆解每個環節:

第一步打開APP,指標是APP登錄人數;

第二部點擊主頁上的banner,指標是活動頁面訪問次數、活動頁面訪問人數、停留時長、跳出率;

第三步分享,指標是分享到社群的人數&占比,分享到朋友圈的人數&占比;

第四步等待砍價,指標是,社群的點擊率、朋友圈的點擊率、參與砍價的人數、二次分享的比率;

第五步,是否砍價成功,砍價成功人數。

大家發現沒有,目標是促活的時候,關注點是每個環節的用戶使用感受。

2. 目標:付費

當目標是付費時,關注點在就比較直接——轉化率、復購率、GMV、ARPU等。

用戶角度:付費的新、老用戶數;路徑的角度:付費轉化率、復購率;收入:付費總金額(GMV)、訂單量、ARPU;

不同業務的運營分析關注哪些指標:

  • 承擔業務收入的產品,業務收入=流量 * 轉化率 * 客單價
  • 如流量收入(以廣告收入為主)=廣告流量*轉化率*單次點擊價格
  • 如手續費收入(平臺傭金為主)=GMV*傭金率
  • 如產供銷收入(電商為主)=流量*轉化率*單次點擊價格
  • 如增值服務收入(會員收入為主)=流量*轉化率*ARPU值

聽到這兒,大家可能都糊涂了,這么多公式,這么多指標,這怎么記得住。

簡單點來講,萬變不離其宗,我們只記一個公式:

收入=流量 * 轉化率 * 客單價

其中,流量、轉化率、客單價根據用戶行為、活動目,又可細化:

(1)流量

就是用戶訪問的情況。像,流量、裝機率、激活率、PV、人均頁面訪問量、訪問來源、渠道;

(2)轉化率

①用戶瀏覽。平均停留時長、跳出率、點擊率、頁面偏好;

②用戶使用。注冊用戶數、注冊轉化率、首頁及各頻道頁停留時長、訪問登錄比、閃退率、新功能的用戶滲透率、頁面按鈕點擊率、跳轉率、跳出率;

(3)客單價

①用戶活躍?;钴S用戶數(日、周、月)、APP打開次數、使用間隔時長、連續活躍用戶、沉默用戶數、流失用戶數、流失率、沉默用戶召回率、流失用戶召回率、本周回流用戶、用戶畫像;

②用戶付費。付費用戶數(新、老)、付費轉化率、付費總金額、人均付費金額、復購、訂單、ARPU。

#專欄作家#

高高,微信公眾號:高高的運營手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資深產品運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如果關鍵節點的功能上線后,數據指標沒有變化的話應該怎么復盤啊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