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決定了你的產品價值?

2 評論 34333 瀏覽 86 收藏 21 分鐘

“怎樣提高你的商品利潤”?這是很多企業家畢生研究的課題。

攻克課題,就要通曉哪些因素影響產品價格。

上周,papi醬廣告拍賣,最終成交價是2200萬。面對這讓人驚詫的價格,拋開“陰謀論”不談,伊卜生以此展開,完整解析,交易型市場上哪些因素決定產品價格。

“這件東西根本不值這個價”。

你總是會驚詫,那些售價遠遠高過制造成本的商品為什么還那么有市場?

“一分錢,一分貨”這句老話,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被無數次地顛覆。

它輕而易舉的擊碎了我們自小學習的,市場供需決定市場價格的理論認知。

  • 如果一件成本100塊錢衣服,賣150~200,我們會覺得很合理。
  • 如果這件衣服的零售價格變成了10000塊,需求量必然減低,我們就會認為價格將會下調到合理的范圍。

假如真實的情況與你的預期或理論認知相反,這就會使你費解。人們總是天真的以為,那些價格高得離譜的產品,遲早會被低價傾銷的產品所打敗。就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也曾預言“如果能成倍地生產出大量的鉆石,平均開采成本會大幅降低,那么鉆石的價格將大幅度下跌。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鉆石的開采量超過了20世紀的綜合。但它的價格不僅沒有大幅下跌,從來都是逐年遞增,甚至在經濟大蕭條時期,依然沒有隨著購買力的下降而出現明顯衰退。這明顯有悖于經濟學常理。

受成本決定價格的那些致力于降低生產成本,贏得較低銷售價格以搶占市場的產品,為什么又往往以失敗告終?

為什么,我們抱著抄底的心態,判斷那些定價已經偏高的商品,價格很快就會下跌,到那時就可以低位買入大撈一票,卻總是事與愿違?

問題的關鍵是:產品擁有哪些屬性,才能比同類,或成本相近的商品更具價格優勢?什么樣的產品才更值錢的?

如果你問我這世上什么最值錢?

我會回答:寄托了人們“期望”的產品最值錢。

  • 非典時期,一斤大蒜,從幾毛錢漲到10幾塊,僅僅花了2個月時間,根本上原因是大眾對他殺毒效果的期望。
  • 一只股票,是漲是跌,取決于人們對它未來價值是增是減的預期。
  • 一間民房,賣到10多萬一平,因為它披上了學區的外衣,家長對孩子智力提升的期望大過一切。

所以,在交易型的市場上,所有已形成和將要形成的價格,無不依從于大多數人的心理預期而定。

既然期望值在決定產品價格的時候,起到更為關鍵的作用,

那么,期望值受什么因素影響?作為產品方,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提高人們對于產品期望值呢?

1 情感依附情感決定超越個人承載力

二戰剛剛結束,一位日本作家,在東京的火車站看到這樣一幕,一名50歲左右,矮小又骨瘦如柴的婦人,看上去只有35公斤不到。背上扛著體積比她自己大得多生活用品,兩只手還分別提著每袋至少15公斤的米面。粗算下來,所有物品的總重量該有60公斤。

正是迫切看到自己兒子的愿望,給了她遠超自身承受極限的意志力和力量。

人們依附于情感所釋放的能量往往是驚人的。

很多時候,一款產品在市場的價格也更多的取決于人們對它寄托了怎樣的情感。

從功能依附到情感依附

最初,人們購買、使用一款產品是因為它不可替代的功能,

一雙鞋,你可能會說出10幾種選擇購買的理由:

輕便、彈力好、材料保暖、穿起來舒服、透氣性上佳、做工精到,外形漂亮…..

綜上所述,我覺得200塊一雙還是很值的,如果它賣到1000塊,那么我必然不會購買。

基于對產品功能的理性判斷,人們會給出合理范圍內的預期價格。

“那是邁克爾.喬丹的XX代限量版”。喬丹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每出品一款籃球鞋,都會讓我熱血沸騰。

因為情感上的追求,你凌晨兩點起來去排號,擔心錯過而上鬧鈴,甚至還要向公司請半天的假,哪怕放棄全勤獎,也要買定它。

喬6

2自我形象:優越感

社會心理學解釋了,人們在什么時候,更能感受到自我的存在?

那就是,當感知別人不如自己的時候,這種存在感會增強。也就是優越感,決定人的自我存在。比如:意識到別人不如自己漂亮;別人是愚鈍的,我是聰明的;一個女孩喜歡找姿色不如自己的另一個女孩做閨蜜,心理動機就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優越感。當人們使用或購買一款產品,高價的產品,勢必區隔開了許多沒有能力擁有它的人;

這種區隔為一些人建立了天然的優越感。即使產品價格,或者使用成本高得離譜仍不會影響選擇。

LV

相反,一件本身自己很喜歡的東西,當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它時,一部分人會放棄最初的選擇,不再購買,甚至再也不關注它了。

3 社會規范

第三個影響期望值的因素是社會規范。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項實驗:

實驗組:

黑暗實驗室內,一個光點在一面墻上無規則的移動,科學家要求50名被試,估算出它移動的距離。實驗中,真實的移動距離控制在8~10英寸。參與者的估算誤差普遍在1英寸以內。

謝里夫實驗

參照組:

前五名估算的,都是以臥底身份冒充被試人員,這一次,光點并沒有移動,但他們的回答卻是,9英寸、8英寸、10英寸、8英寸、7英寸。

輪到其他被試對象回答,真實被試者起初會有些猶豫,但基本上都會依從幾位臥底的回答,即使有差別,出入也不大。

大部分的回答如下:

  • “我想,大概在9英寸差不多”
  • “8英寸多一點”
  • “不超過10英寸”

為什么人們會依從“偽裝者”呢?他們為什么放棄堅持,而選擇跟從多數人呢?得出自己認為的移動距離,難道不是他們所期望的嗎?

期望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可以寄托于情感上,也可以寄托在對事業、金錢的追求上。大多數情況下,人們無法精確的衡量,期望值該有怎樣具體的指標和數據。那么就需要依附于社會規范,為它丈量。

尺子丈量

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丈量標的的角色往往由“錢”來扮演。

價值是個虛擬的概念,而價格卻是有型的,但如果沒有人來定義,它仍然只會停留在虛擬的想象中。那是因為,人們對社會規范自動的依從,是在無意識狀態下完成的。

市場價格作為一種社會規范,大多數時候起到精確衡量期望值的作用。有了交易才有了價格,有了價格才會形成市場。價格沒有形成時,人們對它的價值衡量千差萬別,你覺得它不值一文,有人卻覺得它價值千萬。

市場規范法則一旦形成,無論之前你對它估算高于還是低于實際價格,都會依從社會規范,即使對價格的認知有偏差,也不會太多。

很多時候,社會規范都是由社會權威或意見領袖,先拋出來一個不成文的價格范圍。

比如:一本由“羅輯思維”主推的、國內獨家發行的書籍,大概在60~120元這個區間,無論高出其實際成本多少,人們都會欣然接受。

Papi醬貼片廣告拍賣會之前的發布會上,羅胖曾說,如果你覺得它值300萬,那么說明你想象的空間就只值300萬。言外之意是最終的成交價,一定會比300萬高很多。而且他還暗示,成交價在1000萬以上,甚至會高過2000萬。

試想,如果他沒有給出范圍,如果最終貼片以60萬成交,公眾也會認為那是合理的。

因此,某種規范一旦在心理層面形成,公眾的預期,就不自覺的往這個范圍上靠攏。

既然知道,產品的市場價格由期望值決定。期望值又受這三個因素影響。

  1. 情感依附
  2. 自我優越感
  3. 社會規范

問題的關鍵是,哪些因素,會影響產品價格?上升型市場,都有哪些特征?

A?交易角色

常規意識里:多頭在多方市場占優勢,空頭在空方市場自然更占優勢。

通俗點講,如果產品在市場中的價格處于上升通道,那么持續購入的一方,是在當中會占據主動。相反,如果產品價格持續下跌,拋售的一方更有主動權。

通常人們對市場角色直覺的認知,會將參與角色劃分為兩類。

即:買的和賣的。其實這是一種謬誤。基于這點,我要說的是,無論處于什么市場行情中,單一定位都是處于劣勢的角色。真正總能占據主導的,是那些擅于扮演多重角色的人。

多重角色:交易角色里占主導權的一方,這里所指的不是正常買賣交易中的任何一方。他們即可以是賣方,又可以是買方,還可能擔任游戲規則制定者的角色。

舉個例子:

封建社會,農作物的收成影響它的價格走勢。普遍的認知是,豐收年,農產品價格一定會走低;而災年,價格則會上漲??蓵x商就打破了常規:喬致庸等人在豐收年高價購入糧食,同時再以低于購入基準的價格掛出一部分售賣,一旦有人購入,逐步抬高銷售價格,同時在其中自己也先買進少量的糧食。

在市場交易中,買賣雙方的角色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通過多重角色的市場操作,可以打破固有規律。

比如:熊貓TV是王思聰自己投資的視頻直播平臺,他曾在平臺上連發7個千元紅包打賞某網紅,而后者因此秒入7萬。

在這次市場交易中,王思聰究竟是買方還是賣方呢?

視頻直播平臺的角色,當然是希望創造網紅的高身價,吸引內容輸出者,才會有更多的C端用戶絡繹不絕嘛,所以平臺的身份一定是賣方。

多重角色

但為了實現想象中景象,就要先實現一筆或幾筆驚人的交易。誰來充當實現交易者,很多時候買方的角色往往有自己來充當。不僅如此,那些擁有定價權的人,往往即充當,買方、賣方、甚至是游戲規則設定者的角色。

B?流通性

流通的產品才有價值,或者說反復被交易的產品,才能形成市場價值。

一幅名畫,世上無雙,在博物館掛起來展覽,可能還受到國家一級保護。不流通,價格再高也形不成市場。

一對核桃,在市場上被轉手多次,每一次的成交價都要高于上一次購買的成本,它的價格區間也就相應的形成了。從這個方面說,它比掛在博物館的孤品名畫,要更有具備市場價值。

基于流通性上的優勢,借助平臺的信息傳播效率,有部分網紅收入甚至高于一線明星。就是因為:以他們本人為核心的作品,在流通性上更強。

C?珍貴的感覺

回到文章開頭,我提到,鉆石的開采量和其價格關系不大。

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經典的廣告詞彰顯出鉆石的尊貴典雅,一直以來,鉆石都是奢華的象征。問及原因,大多數人都會回答:因為鉆石少啊,物以稀為貴,稀有就值錢了唄。

19世紀以前,鉆石確實稀少,只有在印度的河流和巴西的雨林里有少量的發現,全球的寶石級鉆石的產量每年也不過幾千克。當年這樣稀少的產量和華麗的外表,使得鉆石受到了西方皇室和權貴一族的青睞。因此,他的價格昂貴的令人咋舌。

隨著時代的發展,鉆石產量逐年擴大,如果你去詢問地質學家,他將告訴你,鉆石并非那么稀有。事實上,根據《道·瓊斯 歐文指南》中所述,鉆石比其他具有寶石質地的有色石頭更加普通。它們僅僅是被人感覺好像更為稀有。

特別是2012年,爆出一則震驚世界的新聞:俄羅斯公布了一個20世紀70年代發現的巨型鉆石礦,位于西伯利亞東部地區,直徑超過100公里的隕石坑內,儲量超過萬億克拉,能滿足全球寶石市場3000年的需求。

鉆石坑

很多人看到新聞,直覺的以為,既然它不再稀缺,那么零售價格必然該下跌了。

事實真的如此嗎?

從2012年-2015年底,鉆石在全球的平均零售價格不但沒有下滑,反而提高了30%。

正如名畫和核桃的區別,大多數的文玩藝術品,在剛剛上市流通時屬于稀缺品。比如:云南保山產的南紅瑪瑙、綠松石、青金石、波羅的海的琥珀。

但隨著人們對它們認知的增長,需求量也隨之增長。你會發現,它們已經不再那么稀缺了,可價值卻依然處于上升狀態。

圖1

在這個時代,網紅經濟并不是稀缺品,卻總能獲得高額回報,其實就是這個道理:并不稀缺,但總能讓人感到他們是珍貴的。

D?產業鏈完整度

回溯2010年,當時網紅經濟的產業鏈還不成熟。斗魚、insgram、熊貓TV等,GTV等平臺影響力也還未初步形成。彼時,作為電競游戲官方解說,年收入在80~120萬之間。而在2015年底公布的電競解說收入排行榜上,LOL視頻解說Miss的年收入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700萬人民幣。

miss

因此,產業鏈越完整,處于產業鏈終端的產品價格便越具有優勢。而受制于產業鏈存在流通障礙的產品,即使性能再優越,價格和利潤空間也會受制。

這也就是為什么,交通不便的深山里的稀有養殖品,只能在縣城廉價銷售。而稀松平常的養殖品卻能在城市賣個好價錢。

PAPI醬這種類型的短視頻產品并不稀缺,可貼片廣告能交易出天價,也是在于羅胖為其構建了一套投資、品宣、全渠道、變現的完整產業鏈體系。

產業鏈

結語

本文所涉及的是以經濟學和心理學的角度,解析產品市場價格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價格由群體期望決定。影響大眾期望值的因素有:

  1. 情感依附
  2. 自我形象:優越感
  3. 社會規范

構建上升型的市場有4點要素:

  • 交易角色的設定
  • 產品流通性
  • 制造珍貴的感覺
  • 完善產業鏈結構

PS

任何的理論都具有其普遍適用性,當然也有例外的特殊情況。

那些虛擬的、服務類的產品一般適用以上的規律。

當然也有例外的特殊情況。

但影響市場價格因子,不會在所有場景、所有產品上都有普遍適用性。

比如:貨幣等價物:黃金、石油、鋼鐵、頁巖氣等礦產類的產品,它們在很多時候對“期望值”這項影響價格的條件就未必敏感。

學習任何知識,首先要明確的是它們適用于哪些場合,哪些情況并不完全適用。否則,知識給予我們的誤導就會大于幫助。

 

文中所舉案例,只是起到讓理論直觀通俗的作用,并不代表伊卜生對事件本身的主觀看法。

部分參考資料來源:

亞當.斯密.《國富論》.(1776).Adams Smith.The wealth of Nations

馮.紐曼和摩根斯坦.(Von Neumann& Morgenstern)《期望效應函數》

基礎公式:

U(X) =?E[u(X)] =?P1u(x1) +?P2u(x2) + … +?Pnu(xn)

道.瓊斯.《道·瓊斯 歐文指南》.(1973).The Dow Jones-Irwin Guide to Common Stocks

 

請勿抄襲,盜版必究

作者:伊卜生,微信號:kangjian0705。微信公眾號:Ibsen2020。

本文由 @伊卜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學習了

    來自北京 回復
  2. 學習了 ??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