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 VS 初創公司,運營體驗有何區別?

1 評論 9272 瀏覽 30 收藏 11 分鐘

互聯網行業中,互聯網大廠幾乎是每個人都趨之若鶩的存在。那么在大廠做運營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呢?大廠與小廠的運營工作又有什么不同呢?

今天我要給你講述的主題是大公司和小公司做運營分別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并且教你如何結合自己的情況做出選擇。

一、大公司和小公司的運營區別

近年來,通過招聘網站的統計顯示,知名互聯網大廠的薪資已經超過我剛大學畢業那會兒讓人羨慕的投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知名外企聯合利華、寶潔這些明星公司。

進大廠就好像搭上了一艘順風行駛的巨輪,一年當別人兩年的成長速度,是讓身價翻倍的好路子,但競爭激烈,要求很高,也是不爭的事實。

大廠受追捧的原因無非是豐厚的薪水、規范的工作方法和流程、不容易死掉以及有面子了。

但一定不要僅為了穩定而去大公司,這跟十年前我們追捧公務員和銀行一樣,而他們現在大部分卻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并且做著較為枯燥的一眼看得到頭的工作。

小公司的大部分機會自然沒有大公司吸引人,但是有一少部分高潛力的明星創業公司,如果你能在早期加入,得到的能力上的提升和物質上的回報可能超乎想象。

那么,如果你手上擺著一份高速發展的創業公司的offer 和一份諸如BATTMD等大廠的offer你會怎么選?

我覺得這里沒有標準答案,我會為你展現兩種不同的工作場景,最后由你來根據自己所處的成長階段來判斷。

1. 互聯網大廠

我的前兩份工作都在大廠,先是攜程,再是阿里。確實這個開端對我的職業生涯非常有幫助。

以淘寶為例:

  • 縱向看,每個行業(比如服飾、美妝、家裝、電器等)都配備了完整的賣家運營、活動運營、內容運營等崗位,并且一個崗位會有三五位同學形成team,有資深的師兄師姐幫帶。
  • 橫向看,有跨行業的各種營銷線產品的運營同學,比如微淘、淘搶購、聚劃算、直播等。

這種完備的運營崗的配置,好的地方在于:有利于經驗的積累沉淀、形成規則、做成工具,雜事較少,有機會不斷精進,對一件事兒的理解更深。

不好的地方:部門之間溝通成本高;能力較單一。

吸引大廠運營想去創業公司的點可能是:

  1. 晉升越來越難,很多空降的中高層;
  2. 雖然薪水不錯,但期權獎勵門檻也越來越高,年薪可能沒有拿了風投的小公司給得多;
  3. 業務變化太大,有可能被砍掉或者被邊緣化,很難做到核心業務,也看不到一個商業的全貌,沒有在外面風起云涌的環境下學習進步快;
  4. 覺得自己挺不錯的,想試試創業。

但是大廠的人跳出去后可能遇到的坑有哪些呢?:

(1)阿里系的運營分P序列和M序列,大部分人都是P序列,也就是走技能路徑,而不是管理路徑。哪怕到P7可能手下也沒帶人,自己做事。

但是跳出去的話,拿這個區間的薪水的人肯定是要帶團隊的,那么帶團隊的能力會受到挑戰。

(2)預算、資源、團隊在創業公司都是極端匱乏的,做成一件事的阻力變小了,但助推力也變小了。說實話,阿里的外包設計師都比很多公司的全職設計師好用。

我就是走的這條路,先大廠后去的創業公司,近幾年才開始自己做的。

剛跳去小廠時,非常的不適應。比如我在天貓做品牌營銷,有非常高的預算,一流的外包團隊合作伙伴,非常棒的團隊群策群力;但是在小公司需要白手起家,如果遇到老板有不切實際的預期,就會讓人很抓狂了。

好的是,逼你豁出去了,不斷打破邊界打破舒適圈,也確實讓我進步很大。

2. 初創公司

再來看初創公司的情況:整個公司一共就兩三個或三五個運營把所有事兒做完。哪里需要哪里搬。整個公司做內容的可能就一個,做活動的也就一個,沒有人商量。

  • 好的地方在于:野蠻生長,短時間經歷各種戰場,容易成為復合型人才。
  • 不好的地方在于:事情雜,分散精力,不容易形成套路。沒有資源或外力支撐做出特別漂亮、亮眼的項目,對下一次跳槽的身價幫助不大。

吸引小廠的同學想去大廠的因素可能是:

  1. 覺得自己是搬磚的、是打雜的,想要在大平臺學到全面的、規范的、體系的東西;
  2. 屢次遇到不靠譜的創業公司,每次都以倒閉關門、拖欠工資收尾,想要尋求更有保障更有安全感的工作;
  3. 覺得自己還不錯,去大平臺深造下,鍍鍍金,互聯網+一下,身價可以倍增,以后不管是創業還是待在公司里,都更有主動權。

但小廠的同學跳去大廠的難度肯定比大廠跳小廠的難度高。這期間可能遇到哪些坑呢?

  1. 不了解大平臺招人的喜好和要求,根本就進不去,屢次失敗后對自己沒信心;
  2. 進去后自己的野路子,常常感到自己和其他同事難以融合,言行舉止、思維模式不在一個頻道上;
  3. 繁瑣的規則和流程、領導及領導的領導謹慎的決斷,常常讓你放不開手腳,難以大干一場,有力無處使。

有的人進去沒多久就灰溜溜出來了,也有的人臥薪嘗膽,空杯心態,度過了前一年的不適應期,開始了高速增長。

二、大廠喜歡什么樣的人呢?

1. 硬性技能要滿足企業的需求

不同崗位的基礎要求都不一樣,在JD也就是崗位描述上都會很清楚的寫出這個崗位需要什么樣的能力,大家可以去匹配,針對性的去完善自己。不打無準備的仗。

2.?軟技能,包括思維方式、個人特質等

因為顯露在表層看得到的工作業績只代表過去,這些業績可能是由于當時的環境決定的,并不能表示換個環境、換個產品也能做好。

軟能力中就包括目標導向,結構化思維,思考與學習能力等。

當然每家公司根據其企業文化和所處的階段,就算都是互聯網大廠,也各有對人不同的要求。

我就遇到幾位同學跟我說,他們能拿到很好的世界500強的offer,但就是進不了BAT,也有人說能拿到騰訊的offer,但就是進不了阿里巴巴。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為阿里有自己獨特的選人用人觀。

通常來說最好的成長路徑是去大公司習得過硬的本領,再去有發展潛力的小公司操盤。最后自己創業。

但如果無法如愿一畢業就去到大公司的話,也不著急。運營比產品崗好的是,它比較容易出活兒,在一個產品的運營過程中,產品死掉的概率很大,但是運營是有足夠的余地在產品生命周期里作出幾件能證明自己能力的案例的,這對你來說在下份工作中就有了籌碼。

所以不要拈輕怕重,當自己堅持不下去時,常常叩問自己:真的不能再學到更多的東西了嗎?

不管在什么樣規模的公司,你都必須要找到自己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才能堅持下去,并且享受其中。

這一次,我主要為大家介紹了大公司和小公司運營的區別,以及結合自己的情況如何做出選擇。

  • 大公司運營崗很完備,可以很精細很深入,比較適合初入職場的同學。
  • 小公司運營崗做的事兒比較雜,但能力鍛煉比較全面,在某個場景下更接近全棧運營或增長官的角色,比較適合敢于突破有一定操盤能力的人。如果你是暫時進不了大廠的野生運營,安心在當前的工作中找到價值,創造案例也是不錯的選擇。

 

作者:小馬魚,前阿里運營,《我在阿里做運營》作者,微信號:xiaomayu2019。

本文由 @小馬魚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以上節選于我的書《我在阿里做運營》,阿里內外都在看,發行5萬本啦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