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的微信群沒人說話
微信群大家都不陌生,每個人的微信里可能都有大大小小不下十來個微信群,也創建了不少群。但很多微信群聊著聊著大家都不說話了,具體原因是什么呢?
不要小瞧微信群的價值,畢竟,人才是信息的源頭。
秋招的時候,考研的時候,加入各種各樣的微信群能夠讓我們獲取到盡可能多的信息;基于興趣的微信社群可以拓展我們的社交圈——當然這不是說加了新群就瘋狂加好友,而是通過溝通和交流認可彼此的價值,愿意發展群友以上的好友關系。
所以今天來簡單聊一聊微信群這個特殊的產品。
為什么它是個產品?
因為作為拉群的這個人,也就是群主,你有著本群最大的話語權,由你來定義這個群的形態,哪些人可以參加,游戲規則如何,所以你就是這個微信群的產品經理,而群就是你的產品。
很多小伙伴提到說沒有時間去實習,又不知道做什么線上項目,很多人會選擇跟風去做公眾號,公眾號當然很好的自我成長和實踐能力的方式,但公眾號要求有持續的輸出以及相對較高的運營成本,很多時候一個人很難找到合適的方向并且堅持做下來,所以我建議可以從做好一個群開始。
那么這個產品特殊在何處?
- 【上線成本極低】對于一個新人產品經理而言,微信群這個產品省去了開發和測試步驟,可以在寫好產品需求文檔之后獨立上線,由你一個人完成產品的全流程,直接面向用戶。
- 【產品能力要求高】盡管直接拉一個群或者建一個群二維碼然后分發出去非常簡單,但用戶-場景-需求一個都不能少,一個定位不清晰的產品用戶是很難買帳的,最后的結果就是群聊熱熱鬧鬧開場,靜靜悄悄離場。
- 【潛在用戶量大】微信群聊作為一個內嵌于微信的產品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是龐大的潛在用戶,理論上來說微信的10億用戶都有可能成為你的群聊用戶,即使不是你的好友也有可能是你好友的好友的好友,以及基于互聯網極低的復制和分發成本可以讓群二維碼無限的分發。所以只要你的產品能夠提供價值,不愁沒有用戶。
- 【用戶即產品】群內的每一個人都是你的用戶,但同時他們也是你產品的一部分,你對產品的定義影響著他們在群內的行為,他們對產品的使用行為和反饋又幫助你界定產品,他們創造的價值成為你產品的一部分,這一點類似于一個小小的社區。
所以針對這個特殊的產品,怎么做好一個群聊?基于去年秋招自己搭建檸檬群面社群的經驗淺談一下我的思考。
Part 1 做個有靈魂的社群
首先,我們要對社群有一個清晰的定位:是熟人群還是網友群?
熟人群其實就是線下關系直接搬到了線上,比如班級群,比如室友群,比如家庭群,這些群是基于真實存在的強關系的,用于日常事務的溝通,可作的文章很少。
所以我們主要談第二種,網友群。
過去大家要認識新朋友要獲取信息要社交的話需要參加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但這樣的社交很低效,且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微信群聊給我們開辟了一個新的社交途徑:通過加群來認識新的朋友,鏈接更多的資源,交換更多的信息(當然信息本質也是資源)。
網友群又可以細為兩類:工具群和興趣群——其實就是不怎么說話的群和必須最好天天說話的群。
工具群往往有著很明確的用戶場景需求,且能提供穩定的解決方案;比如學校的內推群。
我們學校有個非常厲害的校友組織的內推群:即使大家平常都不說話,但這個群也不會糊——因為等到校友有招聘需求,同學有求職內推需求的時候,這個群隨時會在,而且隨著鏈接的有效人脈越來越多,群的價值會越來越大。
再比如社區團購群,有團購需求的時候打開這個群看看有沒有新的團購消息即可,只要你存在團購需求且老板能提供這個服務那就永遠不會退群——這類社群搭建成本高,但運營成本較低,不需要絞盡腦汁的活躍群,因為群的活躍指數根本不是核心KPI。
而第二種興趣群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主體,更接近于社群了:大家有共同的背景、身份或者興趣愛好,通過社群共享信息,在群內有信息的流轉和交換。
一個群聊成為了社群才有了靈魂,否則就是一個沒有感情的工具。
我們之前做的檸檬群面群就屬于興趣群的一種:雖然我們是通過社群為大家提供組織群面的服務,但由于我們不是商業化的機構,不需要通過群面賺錢也不需要通過社群賣課,所以在建群之初,我們的目的就不是做一個純粹的功能群,只是機械的發起群面-組織群面-然后結束群面,而是希望通過群面的方式篩選和我們一樣正在經歷秋招,并且苦于群面的朋友,一起練習群面的同時交流秋招心得和體會,共同進步。
Part 2 定義你的產品:用戶-場景-需求
那么想好要做一個興趣社群之后,需要進一步思考你的用戶-場景-需求分別是什么,產品給出怎么樣的解決方案。
以我們做社群的思路為例,梁寧老師在產品思維三十講提到過,恐懼是痛點,是產品有力的抓手。
對于參與產品/運營崗位的秋招同學,恐懼什么呢?大家最大的恐懼肯定是怕找不著工作,但我們沒有辦法幫大家找到工作,所以只能找到細分的恐懼去提供可能的解決方案。
因此,我們針對如下兩個方面的恐懼提供了解決方案:
- 害怕錯過秋招的重要信息——搭建微信群,隨時隨地共享信息
- 群面環節考察綜合能力,通過率較低,害怕無法通過群面——基于微信群線上組織群面通過增加練習次數的方式來幫助他們克服對群面的恐懼,并逐漸學習群面的方法和技巧。
由于很多時候信息的不對稱性會帶來天差地別的改變,所以大家害怕錯過消息,會加入各種各樣的秋招群或者信息共享群,因此單獨作為一個信息交流群而言,我們和其他秋招信息共享群似乎沒有差異化的優勢,那么用戶憑什么加入你的社群呢?
基于我們自己在秋招過程中的需求痛點,我們找到了群面這一細分的恐懼點作為產品的切入點。
我們通過定義產品的形態和主要功能,向用戶提供了加入我們的理由。
下圖是當時社群招新的推送原文:
(0901-公眾號社群招新推送截圖)
我們詳細的介紹了組織群面的具體規則,使得加入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清晰的了解到我們為什么而做這個社群。
基于這個共同的認知,也保證了我們作為一個興趣社群的定位。
Part 3?產品的核心功能:群面和交流
所以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定義了產品的兩個主要功能,組織群面和信息置換。接下來要考慮的是,怎么基于微信群實現這個功能?
【功能一:群面】
當我們聲稱我們能夠為用戶提供群面服務的時候,我們需要搭建怎樣的系統來保證穩定的提供這樣的服務?
我們四個發起人就組織群面這件事做了詳細的分工和討論:
此外還需要對群面的細節進行討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問題:
- 以語音還是視頻,用什么軟件視頻(經過多番實驗最后選定了zoom)
- 群面名額定在多少合適(兼顧大家踴躍參與的愿望和參與效果,每場大約8-10人)
- 群面是否設置旁觀席位(為了鼓勵大家多參與勇敢踏出第一步最終決定不允許旁聽)
- 群面報名以什么形式(試過群內回復也試過小程序,不過現在可以用接龍了)
- 如何保證群面效果(觀察員給予反饋/群內成員互評/事后復盤和討論)
- ……
通過腦暴群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我們逐漸完善組織群面的sop并制定了相應的規則。事實證明,在產品初期進行這樣的討論是很有必要的。
【功能二:信息置換】
怎樣才能保證大家在群內進行有效的信息置換,我們不可能強制要求每個用戶都主動分享信息,我們既不知道他們有什么消息,也不知道這些消息對于群內的大家會不會有幫助。所以為了大家能高效的進行信息的共享和交換,我們能做的就是需要保證良好的社群氛圍。
為了打造一個有靈魂的社群,讓信息流轉起來,我們做了如下工作:群成員實名,制定群規,定期審核群成員。
下面分別來介紹每一步工作背后的考慮:
群成員實名
雖然是網友社交,但我們希望通過實名來奠定信任的基礎,讓大家愿意在這里分享內容。
出于保護隱私,很多群都是昵稱作為備注,雖然熟悉之后大家會覺得昵稱很親切;但在初期,如果所有群都是以昵稱的形式在匿名的交談,這會在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這里是互聯網,要注意言談要保護隱私——所以我們要求每一位群成員實名,這是對社群的信任,也是對群內成員的信任。
當然,基于大家對于社群的信任,作為群主或者管理員也需要對群成員進行嚴格的審核,避免不良人員或者閑雜人等入群,傷害大家的信任。
有部分朋友不太理解為什么一定要強調實名,我只能解釋:可能這就是做產品的初心,總有一些想要堅持的原則,我們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交朋友,所以信任是基石。
制定群規
無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社群氛圍需要有一定的規則約束。說明在這個社群里什么行為是必須完成的,什么行為是被鼓勵的,什么行為是絕對不允許的。
比如進群必須改備注,備注就是你在群內的名片,這也是為了保證資源能夠高效的鏈接。
此外,如何規范聊天內容,大家都很反感群內沒人說話全是各種各樣的鏈接——關于砍價和拼團的鏈接是一律不允許的,這會成為群聊內容中的信息噪音,傷害用戶體驗。
對于很多品牌的私域流量而言,是一律不允許外鏈的,避免分流。
但我們不是一刀切,而是基于利己還是利他來判斷是否違反群規:
如果利己大于利他,或者純粹是個人原因的分享,我們是不鼓勵的,這樣的行為破壞了良好的社群氛圍,傷害了其他群成員的體驗;而如果利他大于利己,分享優質內容是沒有問題的,并且最好在分享鏈接的同時附上自己的推薦原因。
如果你推薦的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大家會慢慢形成對你的認可,而如果你推薦的內容不符合大家的需求或者沒有幫助,那么消耗了信任,以后即使分享內容也沒有人愿意點開去了解了。
群成員的定期審核
我們的社群從9.1成立至今,一共進行了三次群成員的審核。
因為從產品設計的角度,群聊中的每個用戶都是你產品的一部分,你的產品所能提供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群內資源的豐富程度和匹配程度。而群面群陸陸續續有人加入,所以我們需要保證新人的加入不會影響原有的社群氛圍。
第一次群成員審核,剔除的是經過三次警告依舊沒有改備注的用戶。一方面,這部分用戶基本不關注群消息,我們的內容無法對其產生價值,另一方面,這部分用戶不主動生產內容,因此用戶對于我們的社群也不產生價值。
第二次群成員審核,是在建群的一個多月后,我們對群成員進行了問卷調研,這次問卷主題為“不忘初心”。初心就是加入這個群參與群面,共享秋招信息。那么我們審核的標準是,不參與群內討論,不參與群面,未輸出有效內容的用戶退出群聊。
當然我們理解:不是每個人都能生產內容,二八定律在我們社群依舊存在,20%的人貢獻內容,80%的人消費內容。
但消費內容不是只看不說話,良好的閉環應該是20%的人提供內容,80%的人提供對內容的正向反饋,通過參與群內討論和表示感謝來鼓勵更多內容的產出。
無論貢獻內容價值大小,我們都鼓勵用戶去分享或者認可他們認為有價值的內容,不做伸手黨。信息分發的成本很低,但邊際效應很大,通過交換能產生更大的價值。
最后一次群成員審核,時間節點是秋招結束了,群面活動告一段落;群面群完全成為了一個興趣社群,所以產品的核心功能發生了變化。
對于只想練習群面的這部分用戶可以選擇退群,對于留在群內愿意交朋友的大家我們組織了線上破冰,通過自我介紹的形式加深大家的了解。
從網友變成了朋友,關系還在,群的活力就會一直在。
基于我們搭建的社群通訊錄,大家可以更好的了解彼此,互相幫助。
Part 4?優化你的產品:用戶體驗地圖
作為社群的產品經理,從產品設計的角度,我們有一些考慮,但也不能忽略用戶的感受,沉浸在自己對于產品的臆想中。因此我們需要通過梳理用戶體驗地圖來還原用戶視角。
簡單來說,用戶的對于社群產品的體驗分成三步:加群、待在群內、退群。
【加群】
首先需要有效的觸發,比如看到群二維碼,看到文案。如果你是一個用戶,看到這樣一個社群招新貼你會有什么思考和顧慮。
比如這個社群是干嘛的,能解決我什么需求,怎么解決的,為什么能解決等。
為了觸發用戶發生加群這個行為,我們需要盡可能的解釋清楚我們的產品定位和功能,打消用戶的顧慮。
除了一昧的堆積優勢自嗨以外,也可以講一講具體的解決方案和實施形式,以及我們做這件事的目的,使得你的文案更有說服力。
【待在群內】
待在群內的用戶即成為了你的真實用戶,由于我們不是一個app沒有首頁和登錄頁面,大家進來都是同一個群聊頁面,那么他加群的那一刻群內在聊的內容就構成了他所見到的你的產品的主界面,也奠定了對產品的第一印象,群是活躍還是冷清,討論的人多不多,討論些什么內容,這些都依托于你平時對于社群氛圍的運營。
每當我們加入一個新的群,我們都有一定的適應期,需要弄清楚這個小圈子的氛圍如何,我應該如何自處,應該說什么不說什么。
如果沒能幫助用戶在群內找到自己的生態位,大概率他們就會選擇不說話,然后就成為了沉默的大多數,如果群內內容也不是很感興趣的話,可能就逐漸邊緣化最后選擇退群。
【退群】
大多數情況下,即使不怎么感興趣,用戶也不會選擇退群,只是會關閉群消息提醒然后再也不打開,主動退群的用戶即我們說的產品的流失用戶,需要重點關注。
你可以試想一下自己在什么情況下會退群:比如和群內某個人三觀不合發生爭吵然后奮然退群,比如該社群沒有提供應有的功能滿足你的需求,再比如群內的聊天低質,信息噪音比重過大等等。
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你的產品出現了一些問題。
當然前提是這名用戶屬于你的目標用戶。如果該用戶不是你的目標用戶,只是走錯了片場的話,他的退群也是在幫助你優化產品。
所以,看起來很簡單的微信群聊,其實隱藏著很深的產品哲學。
以上是基于群主/管理員視角對于建立社群和運營社群的一點點思考。
社群運營的建議
最后,運營群的畢竟是少數,對于加了很多群的大多數人而言,我也有兩點建議:保持專注和不忘初心。
保持專注
高質量的群能夠滿足需求,鏈接資源,高效的獲取信息,低質量的群卻容易變成信息噪音。所以,雖然多加一個群意味著多一些信息;但信息的豐盈意味著注意力的稀缺,你會時不時點開紅點點,會時不時的被艾特全體成員。
股神巴菲特有一個打孔原則,就是說給你一張只有20個打孔位的卡片,代表你一生中能做的所有投資,一旦打滿了孔,你就不能再進行任何投資了,通過這樣的規則約束我們去認真思考正在做的事情,去做更想做的事情,去把想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同樣,我們也需要有效管理自己稀缺的注意力,退掉沒必要的群,只保留一定數量的必要的群,不要讓自己的注意力隨著微信的小紅點在各個圈子飄蕩。
不忘初心
要記得你為什么加群,時刻提醒自己的初心。如果是為了鏈接資源,那么需要確保你的核心競爭力,這樣才能基于共性高效的進行資源的互換。如果是為了共享信息,那可以試試先主動貢獻信息。
可以試著成為這個社群的kol,可以試著先主動分享你覺得有價值的信息和內容,抱著開放的心態去交流,或許會有驚喜。
歡迎在評論區交流一下你有加過什么有意思的社群,它給你提供了什么樣的解決方案呢。
作者:李濤,公眾號:檸檬two
本文由 @李濤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學習收藏了,今天就當一回課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運營,當然必須要有工具。給大家推薦一款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起點課堂】旗下獨立研發的私域流量運營工具——糧倉·企微管家。糧倉·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業微信的一款營銷型SCRM系統。集裂變獲客、留存促活、銷售變現、客戶管理于一體的私域增長閉環系統。覆蓋企業客戶運營的生命周期,助力企業私域流量運營,提升售前/售后服務能力。還可以免費開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
太棒了這個文章,思路邏輯清晰!可能乍一看,都是我們能想通的道理和邏輯,但是能想通,和能寫出來串聯成文章還是不一樣的!
感謝鼓勵~
寫的很好,感謝作者~~
??
作為產品新人,作者文章中表現的產品思維可以說超越很多工作多年的產品經理。
感謝鼓勵 ??
好文章啊,寫得挺用心的。居然沒有人點贊?
嘻嘻,感謝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