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觀察之二:中小學體制迷思
編者按:本文作者為三人行網絡教育聯席 CEO 邱偉(@邱無言),目前正在就在線教育推系列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發郵件至 qiuwei@srxing.com 跟邱偉互動。
我以一個教育局外人的心態,從外往里觀察,看到的卻是一幅應試教育體制下,各路人馬為滿足家長的提高孩子考試成績的特定需求而存在的特定產業;而互聯網切入基礎教育的嘗試早已有之,目前又層出不窮,但紛紛鎩羽而歸,并將失敗歸之于僵化的半行政化體制。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分數的暴政
基礎教育的本原應是普惠教育和通識教育。但在中國,普惠教育變成了尖子生選拔教育,通識教育變成了學科教育。因為中國實行的是考分一刀切的高考和中考體制。
因為以考試分數進行一刀切,學生想要進入最知名高校、進而獲得更好的工作機會,就必須想辦法取得考試的最高分,最終所有的形成了以考分為準備的應試教育。而對素質教育,國家雖不停提倡并下發各種文件,但卻在具體行為方式缺乏系統構建,形成了“素質教育是個筐,什么東西都能裝”的結果;后來,在不改革高考、中考的單一評價方式下,教育主管機構全面要求各學校對學生“減負”,減少作業量、考試量和學習時間長度,突出表現在“早放學”,很多學校在下午 4 點基本就放學了。在家長對提分需求不變的情況下,“減負”直接引發的就是家教市場爆發,這一市場最終形成學而思、學大教育、新東方三大上市公司,據粗略統計,已有巨額資本注入,等待上市的補習班公司還包括龍文學校、巨人學校、高思教育等公司。
應試教育的毒害在我當年上學時已有深刻體會,而近日,人大附中的一位學生的文章更讓我心涼,文章描述的是在一所中國最知名中學所發生的一切,讓我們認識到雖然我們的素質教育喊了這么長時間,教育主管機構下發了那么多文件和規定,但由于考試體制不廢,應試教育及其毒害是那么地陰魂不散。
加之中小學普遍是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倚仗政府的撥款來生存,因此在體制上中小學向政府靠攏地更近,在行為方式上,學校領導更像官員,教師更像公務員。這種體制缺乏改革的內在驅動力,再加上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平衡,更使得家長拼勁全力將學生往能取得更高分的“名校”送,最終,形成了“小升初”和“幼升小”這樣的權利尋租,形成了學校老師尤其是名校老師的絕對威權地位和家長的弱勢被動局面。
“應試教育 + 半行政化”色彩的中小學教育體制使得教育界形成了近乎封閉的小圈子,在面對市場化的創新面前,這種體制對創新型的產品缺乏主動的接受力:如果該創新產品和應試的關系不大,學校和老師一般都不接受;如果該創新產品可以提高成績,老師受制于學校規定也不敢一人造次主動接受,即使校長接受了并要求老師執行,但老師仍然會覺得利益被校長拿了而自己沒有,從而執行不力;而家長一方地位弱勢,同時缺乏對創新產品的足夠判斷力,更容易被夸獎的宣傳而不是產品本身所誘導;學生則不是付款決策人,其意見往往不受重視。
這也可以理解為什么像四中網校、101 網校、學科網等等致力于基礎教育、并成功活下來的互聯網公司,還有包括中國移動的校訊通在內的大型國企,想要拿到用戶,必須通過傳統的代理商模式,將收入七成、八成甚至九成都交給代理商,由代理商統一去做學校和老師的溝通工作,確保產品可以推廣下去??上攵?,在這樣的收入分配結構下,到底有多少資金被真正用到了升級產品、改善需求上。
綜上,“應試教育 + 半行政化”的體制是互聯網進入基礎教育領域的最大障礙。
拯救與逍遙
在我的身邊,我看到有很多朋友相繼投入面對基礎教育領域的在線教育,無不受上述障礙的制約,個個被傷得遍體鱗傷?!盎ヂ摼W人不懂教育,教育人不懂互聯網”,這句話似乎到今天依舊適用。面對基礎教育這個“刀插不進、水潑不進”的體制,面對用戶以提分為主要需求的市場,面對線上線下林林總總的、學生似乎總有做不完的輔導題,還有線下輔導機構幾乎占滿學生時間的現狀,我們似乎總有大聲呼喊卻沒法發聲的無力感?,F狀似乎是個泥潭,是個醬缸,要將一切淹沒、染黑。
然而,面對這樣的困境,我依然能夠看到希望:1)應試提分的需求真實而強烈,家長對其有著強烈的付費意愿;2)線上線下的輔導資料過多,家長莫從分辨優劣好壞;3)各種補習班的效果存在重大疑問;4)在學生時間在被各種輔導浪費的同時,有調查顯示,學生愿意在一切空余時間玩游戲和看動畫片,顯示出強大的娛樂需求。我羅列這些思考,給我們的啟發就是:中小學里面存在著龐大的需求,互聯網可以滿足這些需求,但迄今還沒有出現滿足這些需求的學習產品,呈現出巨大的市場空白。
綜合面對這樣的市場需求和體制,我們需要分兩層思索。
第一是做什么?無外乎兩個選擇:要么曲高和寡,從事素質教育,但很長時間可能都看不到做大做強的希望;要么同流合污,從事應試教育,為這個本已經“荒謬”市場再加上一把火。而互聯網,這一改造傳統行業的技術變革與創新,在其進入任何一個領域時,無不是要求“快、準、狠”,尋覓最剛性需求。應用到基層教育領域,這個剛需就是應試提分,即使我們知道這樣做有點助紂為虐的味道。但也許我們換個角度思考,換種說法會好受些:我們要做的,就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在學生獲得既有成績效果甚至提高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學生在應試學習中被浪費掉的時間,減輕學生經受的痛苦。
第二是如何推廣?我們已經知道傳統的推廣渠道將消耗去七成的收入,而渠道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且各種腐敗讓我們無力承受,傳統的代理渠道不值得考慮。非代理而直銷,要求開發出來的產品要么直接通達家長,為家長接受,要么通達老師,老師接受后再主動推薦給家長。前者要求該產品具有十足的直接穿透力,能夠形成口碑營銷;后者要求該產品真的能夠滿足教師需求,并且這種需求能夠帶動家長的進入。
假設我們能夠開發出如下產品:一款產品能夠分析出學生的學習缺陷,然后迅速補足這個缺陷,從而快速達到學習和提分效果;一款產品能夠有效甄別出哪些教輔和輔導班是優質,哪些是劣質的,從而節省學生的時間和家長的花費;一款產品具有十足的娛樂性,將學習和知識點的鞏固過程全部寓教于樂中……我想,這些產品的影響力都將是空前的,用戶的現實需求就能將用戶直接從目前僵化的教育體制中脫離出來,從而產生直接購買力。
面對體制的頑疾,也許我們無法根本無法療治,但脫開體制之外,我們仍要看到燦爛的未來:互聯網的開放性和多元性賦予了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的可能。只要我們能夠有效防止學生瀏覽不健康頁面,從而允許其通過網絡更多地了解世界,學習更多知識,獲得更多正能量引導,我們的教育必能完成中小學所需要的普惠教育與通識教育的真義。這才是真正讓互聯網的創新改變教育產業。
FROM 36kr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