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維度產品如何實現冷啟動、增加用戶粘性(1):工具型產品

20 評論 22920 瀏覽 157 收藏 17 分鐘

本文將從兩種維度對產品進行分類,并在本篇中針對工具型產品展開分析,分享四種冷啟動方式與四種增加用戶粘性的方法。

一、兩種維度的產品分類

1. 從產品與用戶關系的角度

從產品與用戶關系的角度可分為單點、單邊、多邊。

(1)單點用戶型

只要有一個用戶使用,就能產生完整的用戶價值。

但單點型因為無法形成網絡效應,用戶的遷移成本較低。

工具類軟件居多,例如xmind、天氣預報類、地圖導航類、日程待辦類、照片視頻編輯類、筆記類、單機游戲等等。

啟動:單點類產品和其他兩類比,啟動較容易,可以快速解決流量問題,但弱點是黏性低。

之前心肝寶貝的青蛙兒子們現在還有幾個人會想起它們?

(2)單邊用戶型

一群用戶同時使用,只有單個用戶使用,無法產生用戶價值。

電話和微信都是典型的單邊類產品。一個人沒法單獨產生用戶價值,需要很多用戶一起,產生網絡效應和用戶價值。

使用產品的用戶越多,每個用戶的價值就會越大,產品的網絡效應也越大。

社交類產品大都具有單邊屬性。

(3)多邊用戶型

兩種用戶或多種一起使用,才能產生產品價值。

比如大眾點評網站,需要商家、活躍點評人、圍觀用戶等多種角色的用戶共同參與。淘寶平臺由買家、賣家、還包括物流、直播帶貨者等多種類型用戶一起參與。這樣的產品,即使另一款新產品和它的功能完全一樣,也很難把用戶吸引過去,因為多邊用戶形成了強大的壁壘,啟動成本很高。

其實像微信雖然單就核心功能–聊天溝通軟件來說是單邊,但微信發展到今天的體積,已完全是多邊的平臺產品,形成了自己的生態。比如微信的小程序,讓用戶不用下載app就可以快捷使用各種程序。微信公眾號也是通過自媒體和專業媒體創寫文章,才使公眾號變成了豐富的內容平臺。

2. 從用戶需求角度

從用戶需求角度可將產品分為6種:工具、內容、社交、平臺、交易、游戲。

將上面的用戶關系與用戶需求兩個維度結合,才更容易理解。

今天先說說工具類產品。

工具類產品:

工具類產品大都是從單點產品起步。

工具類的用戶需求特點是“有事才會想起你”。沒事的時候則不希望過多的打擾。就好像餐廳的服務員,當我需要服務時,需要服務員3秒之內出現在我面前,而沒事的時候最好別盯著我吃飯。

用戶在使用此類產品時,大都希望不要注冊。

由于大多數的工具類產品,使用不會也不需要留下信息,用戶的轉換成本極低。所以這類應用往往拼的是產品本身的idea、用戶體驗、技術的差異性、以及誰能更好的解決用戶的問題、滿足用戶需求、解決用戶的痛點。

比如市面上有眾多修圖和拍照相關app,隨便數數都可以5款以上(美圖秀秀、LR、Snapseed、潑辣修圖、B612 、Photofox、VSCO、馬卡龍玩圖、Foodie、BLACK、Focos等等),修圖app的遷移成本很低,我可以下一堆,哪款好用、更能滿足我的需求就用哪款,所以這類軟件特別重視用戶體驗。

二、工具類軟件如何冷啟動

工具類軟件啟動相對較容易,壁壘較低。產品剛開始往往啟動比較低調,一方面從mvp開始不斷打磨產品,處于驗證階段。之后通過種子用戶口口相傳,讓越來越多的用戶會選擇你的產品。(前提是產品真的好用)。

所以前期沒有大資金宣傳和增長用戶的壓力。

當驗證階段進行的差不多了,對用戶留存建立了信心之后,就開始拉新了。拉新也比單邊和多邊產品低調的多。

推廣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 通過相關媒體

通過相關網絡媒體、自媒體的宣傳,讓用戶了解,比如微博、相關領域公眾號、少數派app、最美應用甚至蘋果的app store等。

也可以根據軟件的目標用戶,在相關媒體投放,比如如果是拍照修圖app,可以在攝影師和攝影愛好者感興趣的媒體和app上投放廣告或是通過軟文的方式。

2. 相關領域用戶的口口相傳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是在什么情況下了解到xmind并開始下載使用的?其實就是口口相傳。

可能是看到其他產品經理或者設計師在文章里用xmind做的腦圖效果不錯,或者工作中其他同事用到xmind、又或者招聘信息里也會出現會用xmind的職位要求。

口口相傳尤其要重視相關領域內KOL(Key Opinion Leader,意見領袖)的宣傳,這種宣傳剛開始可能是恰飯的形式,但當做的真的很好時,KOL會發自內心的主動幫你宣傳。

比如現在小紅書有很多照片類博主,都會在發布自己照片后貼上VSCO的調色截圖,這種并不是VSCO的宣傳,而是kol覺得你的產品真的有用時,會不自主的幫你宣傳。就像《用戶思維》里說的這樣,用戶并不是在幫你刮你的產品,而是在夸自己的調色技巧,但過程中就會夸到你的產品。所以終極產品思維是要讓用戶覺得用了你的產品自己很棒,“好產品讓用戶為自己尖叫”。

說到在其他設計師的文章作品里看到xmind制作的腦圖,需要引入一種工具類軟件用戶拉新的法寶—水印。

3. 通過水印

很多初創公司會忽視水印的效果,其實它的作用在早期啟動時引來流量和用戶非常有用。水印可以方便潛在用戶了解到產品的名字,方便在應用商店里下載。就像上面的場景,一位潛在用戶發現公眾號里的腦圖繪制效果非常好,但是他并不知道這是作者用什么軟件制作的。通過水印,他就可以立即在應用商店里搜索下載了。

包括照片拍攝修圖軟件B612和視頻編輯軟件VUE的流行,我認為都和水印有很大關系。比如一個用戶用VUE制作了一個視頻,發到了微信群里給朋友看,他的朋友如果覺得這個視頻制作的不錯,看到視頻里的水印,也可能下載VUE,也希望自己可以做出這樣好的視頻。

水印還可以作為升級會員(pro)的一項權益,當用戶成為會員后,可以去除水印。除此之外,水印還可以作為應用內購買,購買不同效果的水印效果??芍^一舉多得。

4. 鼓勵 用戶分享

除了水印,還要借助其他分享方式,比如把產品的內容分享到app,這方面內容型產品有天然的優勢。工具類在分享上會有劣勢。比如一款天氣預報軟件,有誰會分享所在城市的天氣預報到朋友圈?

這時就要沒條件,通過創意等方式創造條件。這時常會利用用戶的炫耀心理和攀比心理。激發用戶分享的欲望。

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有運動類app「keep」

用戶用「keep」記錄自己某次跑步數據后,可以把跑步數據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和其他社交平臺。但如果只是一句“我今天跑了5公里,太棒了”,相信沒多少用戶會把它分享出去。所以keep采用多種方式,激發用戶分享跑步記錄。比如可以直接儲存跑步記錄,更為一張長圖,把長圖下載到手機,進行分享。除此,也可以直接分享。

也可以一鍵生成軌跡動畫,并且可對動畫進行編輯,添加文字和背景音樂等,之后以視頻的形式分享到自己的社交應用里。

除此還可以選擇「方圖卡片」的形式,分享自己選擇的信息,比如把某次跑步消耗的卡路里形象成等量卡路里食物等。

總之,盡量為用戶創造分享的動力,讓用戶展示自我的同時,幫助產品推廣、提高拉新

三、工具類軟件如何增加用戶黏性

1. 鼓勵用戶注冊,提供更個人化的服務

這類軟件做到一定程度,往往也會鼓勵用戶注冊,但一定不能強制用戶注冊(除非你做到adobe這樣孤獨求敗的地步,一般不要輕易嘗試),而要采取鼓勵激勵,告訴用戶,注冊可以給他帶來什么好處,例如針對性的人性化服務。

2. 鼓勵用戶成為付費會員、訂閱高級版

這類軟件常會提供付費會員服務,把功能分為普通和高級(pro),有一些功能只有付費訂閱后才可以使用。如果用戶花錢訂閱了你的產品,尤其是一年甚至永久的服務,那他跑掉的可能性就小了不少。因為人都會心疼自己的沉沒成本。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工具類軟件訂閱的時間越長,越便宜的原因之一。

例如下圖,xmind訂閱6個月價格258元,一年388元(按6月算,原價應為516元)。

3. 讓用戶記錄、生產內容

這個方法,回應了上面的思考題,是不是所有的工具型軟件黏性都低?

其實也有很多黏性高的,例如豆瓣的記錄你的書影音。

我之前曾自己問過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有3款軟件會從你的生活中消失,你最不希望的是哪3款?

其中之一我選擇的就是豆瓣,主要原因就是我在豆瓣上記錄了太多自己看過的書、電影、電視劇,我無法想象這些記錄都再也看不到的一天。

(豆瓣雖然已經是平臺類產品,但我們可以想象有一個產品只做豆瓣的記錄你在讀、看過、想看的書影音的功能,這個功能其實是單邊類工具產品。現在也有這樣的應用,比如一款叫“私家書藏”的應用)

還有一些筆記記錄類產品、效率類產品,包括蘋果的備忘錄、熊掌記、Notebook、paper,當你在上面記錄了很多自己的所感所想后,遷移成本就會增加。如果不是另一款產品能滿足用戶特別想要的核心需求,一般不會輕易見異思遷。

其他的還有大姨媽這樣的產品,用戶記錄了關于自己的信息越多,時間越久,遷移成本越大。

4. 社區

-3說的是自己記錄,就像日記本、筆記本。4講的是:不光給自己看,還要給其他用戶看,并與其他用戶互動。這樣就形成了社區。

工具類產品往往做到一定級別就會往內容社區轉,也就是由單點變成單邊、甚至多邊。讓用戶和其他用戶產品互動,留下用戶關系,增加黏性。

比如剛才提到的修圖類、拍照類產品,很多都在往社區發展,不光可以在這里拍照、美化照片,你還可以把照片發在這里,如下圖的「in」和美圖秀秀的社區功能。

還有視頻編輯軟件發展到一定程度也會往視頻社區發展,例如「一閃」和「vue」,雖然它們都是視頻編輯軟件,編輯也是產品的核心,但也在逐步增加社區屬性。打造生產視頻–發布視頻–瀏覽訂閱視頻上下游一條龍服務。

甚至連「墨跡天氣」這樣的天氣預報類,也會通過增加社區屬性增加用戶黏性。

這次主要說工具類產品,以后在慢慢說其他類型產品:)

(產品思維沒有唯一的中心思想,我的見解難免有局限性和錯誤的地方,歡迎大家糾錯討論)

 

本文由 @ 一朵前浪花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企查查天眼查這類屬于工具型產品嗎

    來自廣東 回復
  2. 講的很好。文章的意思是工具類后期想要用戶粘性,實際上就是得慢慢通過內容來提升成單邊產品嗎?

    來自北京 回復
    1. 單邊其實是為了通過率增加網絡效應,增加用戶活躍度以及留存,但方法肯定不只這一點。每種類型產品都有自己的增加黏性、增加留存的方式,即使都是同一種,也有差異性的,因為它們面向的用戶可能就不一樣啊。不一樣的用戶,用戶特征肯定會有差異。所以具體還是要根據產品、市場、用戶等多方因素決定采用什么樣的方式提高黏性。

      來自北京 回復
  3. 工具類產品的冷啟動好難啊

    來自安徽 回復
  4. 什么時候更新2呢,期待

    回復
  5. 期待更新

    來自廣東 回復
  6. 等更新哈

    來自上海 回復
  7. 這個系列關注了,期待作者更新。另外能否轉載?

    來自浙江 回復
    1. 轉載公眾號嗎?

      回復
  8. 期待更新

    回復
    1. 謝謝期待,這個主題是我給自己挖的一個不自量力的大坑,可能更新會慢一些哈

      回復
    2. 哈哈,沒有關系,這次對于工具類的產品發展路線和運營思路講的很系統呀。方便問一下,有沒有什么推薦的方式系統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呢

      回復
    3. 其實主要還是自己自己做的項目和平時多看不同產品,多看多思考多記錄。剛開始也可以看一些增長黑客相關的書,了解概念。

      回復
    4. 嗯嗯,感謝感謝

      回復
  9. 有機會說說如何提升轉化

    來自北京 回復
    1. 好,以后有機會的~

      回復
  10. 浪花兄弟介意不介意說一下, 冷啟動的啟動階段如何選取免費的投放渠道,不限于平臺,人工運營,甚至換量~,謝謝

    來自上海 回復
    1. 好,以后有機會寫不寫,ps我主業是用戶體驗方向的,并不是研究運營方面的

      回復
    2. 你是從用戶體驗角度給運營提的意見嗎

      來自山東 回復
    3. 其實我感覺這篇涉及用戶體驗方面蠻少的,畢竟是關于啟動和黏性方面,雖然做用戶體驗方面,但上下游都得花時間研究哈。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