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個人公眾號賺錢?你必須知道的5個真相!

1 評論 11671 瀏覽 11 收藏 11 分鐘

做個人公眾號,一定要初生牛犢不怕虎,敢做敢寫,你不必做任何人,也不用向誰低頭。但要有自己的原則,用心寫真實熱愛的東西,踏踏實實首先做好內容。

最近看知乎,不斷推薦出好多關于做個人公眾號的問題。

主要集中在:

  • 微信公眾號還有前「錢」途嗎?
  • 公眾號剛開一天,這玩意兒怎么賺錢???
  • 運營一個個人公眾號是種怎樣的體驗?
  • 有哪些新媒體運營工具?做公眾號副業能不能賺錢?
  • 應屆畢業生能不能做公眾號?
  • 小白如何從零開始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
  • 如何通過文字賺錢?
  • 新手如何靠運營公眾號來養活自己?
  • ……

這些問題關注量很大,特別是那些有關賺錢的。在里面,也有很多值得借鑒和思考的回答。

我花了差不多2個小時去翻看了一下,發現收藏、點贊比較多的回答不是大V的,反而基本都是一些普通自媒體作者平時的點滴經驗。

這些答主很多都是大三、大四,或者畢業一二年,自己做的個人公眾號有2 3萬、5 6萬粉絲,很能引起大家身份的共鳴。

站在我干這行的角度,有些回答確實談不上說特別專業和深度,主要都是一些排版技巧、賬號注冊流程、新媒體工具、以及基礎粉絲來源途徑、常見變現方式、素材來源渠道等等的簡單經歷羅列,基本沒有往更深里說。當然,我不是說這些回答不好。恰恰相反,這些回答的收藏、點贊反而更多,比一些相對更專業的回答都多,證明是大部分讀者需要的。

也正好印證了那句話:哪有什么絕對的絕對,都只是無知在 “犯罪”,你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好的。

剛好,我也是個人公眾號,看完這些有5點小看法(真相),想要分享給你。

01?有關前「錢」途

大家都關心這行業有沒有前「錢」途,這無可厚非。賺錢,非常必要。

你可以看到,雖然新媒體的興起已經8年了,但還是在高速發展,它依舊還很 “新”,有更多的機會和機遇,前途也有更多可能性,甚至常常是有價無市。

靠它賺到錢的非常之多,不要動不動說紅利紅利,動輒幾個億的論調,這與99%的人都無關。

上面那些知乎答主,每一個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或聲譽、或人脈、或金錢、或成長、或見識,這都是活生生最好的例子。

所以,站在我的角度,這個行業一定是有前「錢」途的。

但具體到每一個人,你可以當我說的是放屁,因為,有沒有前「錢」途這事,你是問不出來的,是干出來的。

02?聚焦重點

2000多萬新媒體人,以及無數想要開始寫點東西的人,大多數可能考慮更多的是哪里有素材、怎么排版、漲粉小技巧、能在哪分發、有什么工具、什么時候可以有收益等等基礎問題。

這一點,從開頭那些問題的關注度和回答的點贊量就能看出來。

想要做好個人公眾號,這些東西肯定是需要了解的。但是,這些絕大部分問題,你只要動手搜索一下都有不錯的答案和解決途徑。

一個小建議給到大家:花2-3個小時去集中搜索這些問題,然后每個版塊選取你用得上的,放到一個日常清單里面去,以后看到新的再添加進去就行。

不要花太多的精力在上面,容易陷入無盡的表象層面。更多的時間要用在不斷思考自己的定位、粉絲人群的劃定及經營、內容的規劃、需求的挖掘、自己的提升上面。

03?保持真實

這是我認為這些答主們 “并不深度” 的回答,卻獲得更多點贊的最大原因。我相信打動讀者的,是他們自己做個人公眾號的經驗之談以及真情實感的表達。用自己的故事,用戶自己經歷過的來表達,假不了,自然能獲得感同身受。

我記得還是多年前,有個前輩跟我說:最佳的寫作,就是講真實的故事,威力無窮。所以做個人公眾號,最好寫自己的東西,帶有自己的經歷、認知以及思考,保持真實的一面。

因為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是不同的,你裝腔作勢用別人的文字來表達,不僅顯得假,還與你個人的習慣格格不入,強行為之,自然寫的東西既假又不貼切。用裝逼的說法,叫沒有靈魂

鸚鵡學舌,卻不得人意。還是多寫自己生活經歷得來的東西,用自己風格的文字表達出來,這可能會是你最強大的武器,這也才叫做個人公眾號。

04?全憑用心

用心二字,我一直認為是一個人能寫好東西,做好公號的最大潛力。

做個人公眾號,方法論、系統知識、運營手法有很多,但卻沒有真正說擺在臺面上的心法捷徑。

很多知識點,大多數的人確實不知道,但想知道也并不那么難,可以看書、可以請教前輩、可以去聽課、可以自己慢慢摸索出來。而真正決定輸贏的地方在于,知道了后,誰去做了,去做到了,并繼續一步步做好。

看那些答主的回答,我能感受到,他們無一不是非常用心對待做公眾號這件事,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懂得感恩,懂得一點一滴去積累。

所以做個人公眾號,要做一個用心之人,要有跟自己死磕的習慣和自覺性。什么樣的人能做得更好?比別人投入更多心血,更執著于一切細節的人。

我到現在都還不認識哪怕一個天才,我只發現了一個一個用心的人。

05?抓住核心

熱點、趨勢和玩法是不斷變化的,個人作者決定不了,核心還是把內容做好,有了拿得出手的內容,一切都有了底氣。

想賺錢?沒問題!你的內容做得怎么樣了?

那些優質答主的經驗,有一點是驚人一致,就是他們在一步步堅持做好內容時,突然有一天,廣告來了,錢也來了。莊家種好了,才有碩果累累的一天。

我自己不是全職做個人自媒體的,只是業余時間給大家分享點自己專業板塊的干貨,核心就是在做內容,堅持下來也有幾百萬字的原創了。

在騰訊、36氪、Linkedln領英、數英網、今日頭條、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廣告門、市場部網等等專業平臺上都是認證作者或特邀作者,分享的內容也有幸被很多平臺、雜志和課程轉載,一些平臺上的優質原創獎勵,基本該拿也拿了。

還有邀請我去做講師授課、去做內部培訓、去寫書、去合伙搭班子、找我咨詢的等等,基本不斷都會有。

為什么?其實我還是我,只是別人看到了我的內容,且認可了這些內容。這是核心,也是底氣。

當然,這些邀請我很多都拒絕了,心存敬畏吧,也許時候未到,也許想力出精品。

這些年我幫過的人也不比大多講師們教過的人少,形式不同罷了。這些東西,我基本沒怎么拿出來說,因為我的內容你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擺些頭銜搬些資歷又有什么用?

人都很奇怪,高度不夠時會懷疑一切,達到一定高度后,也會懷疑一切。因為遇見了很多厲害角色,見過了一些執著拼命的人,自己也就蟄伏了。

可以驕傲,卻也沒什么好嘚瑟的。

好了,最后收尾,作為一個老兵的心聲吧:

做個人公眾號,一定要初生牛犢不怕虎,敢做敢寫,你不必做任何人,也不用向誰低頭。但要有自己的原則,用心寫真實熱愛的東西,踏踏實實首先做好內容。

不要過于浮躁了,沉下來,一步一腳印,你會看到一個一個驚喜。

#專欄作家#

木木老賊,微信公眾號:木木老賊(ID:mumuseo),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知名上市教育集團品牌總監,專注于持續生產新鮮又有料的品牌營銷、新媒體運營貨、文案進階技巧。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幾百萬字。手動點贊??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