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訓練營模式,“場景”和“時間”如何決定“內容”?

1 評論 7924 瀏覽 17 收藏 11 分鐘

本文內容是作者基于目前日常工作中的思考,文章對“場景”、“時間”和“內容”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展開了闡述,希望能幫助運營同學在運營思維上有一定的成長。

基于訓練營的日常思考:

近期在整理自己思路的時候,突然想到一個有趣的詞—“信息傳遞效率”

四個關鍵點:信息發送者,信息接受者,內容,場景

先說“信息發送者”和“信息接受者”,在訓練營模式中,官方人員和用戶在這兩個角色中來回切換。

情況一:信息發送者:官方人員、信息接受者:用戶

在訓練營模式中,絕大多數都是此類情況,用戶大多數在被動的接受信息,我們在負責訓練營的時候,我們似乎從來沒有問過自己一個問題:用戶到底想要什么?

我們編輯“內容”時,我也只是告訴團隊成員:你想讓用戶接受到什么信息。而不是基于“用戶到底想要什么”去準備“內容”。

當直播第一天,我們讓用戶在規定的時間去聽課時,我只會告訴團隊成員,你們在編輯“內容”時,因為用戶是為了課程而來,所以我們只是需要提醒用戶以下兩個點:在什么時間,你需要做什么。

案例:今晚19點,我們去海底撈吃火鍋

如果我們多加一層思考:在什么時間,你需要做什么,你為什么要這么做

案例:

面向對象:一個單身男性朋友

今晚19點,我和一個單身的小姐姐在海底撈等你一起吃火鍋

如果我們再多加一層思考:在什么時候,你需要做什么,你為什么要這么做,你做了之后能獲得什么(或者不會損失什么)

面向對象:一個單身男性

今晚19點,我和一個單身的小姐姐在海底撈等你一起吃火鍋,你要是買單,我就把小姐姐的微信給你。

情況二:信息發送者:用戶,信息接受者:官方人員

“用戶的話,只能信一半”

這類情況,我用轉化的時候來舉一個例子,如果大家感興趣,網上很多關于銷售的教學,可以去其他地方學習一下。

當用戶說:我很想購買你的產品,但是我沒錢

實際上用戶說的是:我覺得你的產品不值這么多錢

思考:當“信息發送者”變成用戶的時候,運營人員需要學會翻譯用戶的話,將用戶發送的信息“翻譯”成用戶需求,然后對癥下藥吧!

“場景”和“內容”

1. “場景”決定“內容”

正好今天再和同事聊這件事,我按照我們目前使用“場景”的作用來驅動“內容”

微信私聊:用戶粘性打造

當一個人愿意和你獨處的時候,你們的感情升溫特別快!

所以我們在私聊的時候,要盡可能的要和用戶走近一點。你把用戶當朋友,不要那么高姿態,不要那么客服的時候,用戶也自然愿意和你交流了。當然了不要太耿直了,我的朋友。

微信群:環境影響用戶

和一群優秀的人在一起,你自然會優秀

我最開始準備說微信群是做信息觸達的,但是發現這個想法有問題,換成了“環境”更加貼切了。

為什么說微信群是“環境影響用戶”,當大家都為了一件共同的事組成一個群體的時候總會有一些跟不上群體的用戶,或者說猶豫不決的用戶,我們用“環境”影響用戶(水軍?)

然后在微信群內的信息傳遞效率相對于私聊來說,下降了不少。

兩個因素:1.微信群的打開率低于私聊的打開率。

2.群體接受信息的時候,如果不點名某個人或者某些人接受信息,那么很多人都不會關注(事不關己?)

所以我會要求團隊成員在微信群內發的消息需要有美感,因為相對于微信私聊來說,微信群聊的打開率會下降不少,以及包括我們都不喜歡看很緊湊的文字,所以通過排版、表情等等來突出信息傳遞的重點,當然,切忌花里胡哨。

朋友圈:造勢

當三個人在你身邊說了同一個謊言的時候,你還會覺得這是一個謊言嗎?

朋友圈是造勢用的,如果你理解不了這句話,可以去學習一下活動運營。

由于朋友圈被眾多微信商人的信息填充,我們想要在用戶的朋友圈抓住用戶的眼球,讓用戶閱讀我們的朋友圈,那就得來一些“花里胡哨”的東西了!

但是記得朋友圈不要全部是花里胡哨,讓人看到很“惡心”的。

短信:提醒一下吧!

恭喜你,獲得了華為p40的一分搶購資格?。槭裁次乙o華為打廣告呢?)

現在很多app的彈窗推送都被免打擾了,但是短信沒有啊,用戶收到短信的時候,依舊會有短信提示音的,還有小窗推送的,用戶肯定會看的!

當然了,短信的閱讀場景好多就僅僅限于“小窗推送”了,所以在短信里,重要信息需要“前置”,信息需要濃縮,但是別變成了:我,秦始皇,打錢。

外呼電話:大招

當你現在接到一個陌生電話,你會怎么想?

現在很多企業都有外呼電話了,由于我們團隊目前面向的用戶群體屬性,我沒辦法去很好的體會到他們接到電話的想法,所以只提幾個注意點

  1. 電話的歸屬地,外呼電話千萬不要把歸屬地弄成一個十八線的小鄉鎮?。?/li>
  2. 電話的標記,反正我們經常接到被標記為:外賣、快遞、騷擾的電話,自己體會一下,當你接到一個被標記為騷擾的電話的時候,你會怎么想
  3. 人工合成聲音,得看企業的技術團隊了,怎么讓機器人不像機器人呢?反正我上過好幾次當。

公眾號自媒體等等:大環境洗腦

終于澄清了!人每呼吸60秒,時間就過去了一分鐘

我們會覺得公眾號、自媒體是一個比較好的有“公信力”的場景,當然,也感謝某些企業的算法,當用戶用手機瀏覽我們在群內、朋友圈等地方推送關于我們產品的文章時,當用戶使用一些其他軟件的時候,自然有一些和我們產品有關的文章推送給他們了。

哦對了,不要太在乎被別人搶走了你的流量,用戶不傻,用戶不會只陪你一個人玩。

2. “時間”決定“內容”

上面都是基于“場景”的思考,但是上面我放的圖,還有一個時間維度,我們來看看時間維度怎么影響內容。

由于目前工作的原因,沒辦法把目前做的事拆解的太詳細,希望大家理解,但是按照時間維度來拆解,大概就是上圖這樣一個流程。總的邏輯是,每天都有能吸引用戶的新花樣(也可以說是提升用戶的沉沒成本)

對以上的一些理解會出現差異的詞解釋一下。

  • 課程內容:用戶報名訓練營,本身是對課程內容充滿的期待
  • 疑問:當用戶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后,就會開始產生疑問了,可以是課程內容本身的疑問,也可以是其他相關的疑問
  • 互動:可以理解為“被關注感”,比如在群內的時候,群主和用戶的互動高,在直播間的時候,老師和某個或者是某些用戶的互動性高
  • 課后福利:只要出勤課程,或者是主動找到助教的人就可以領取的常規福利
  • 驚喜福利:打破用戶認知的福利,比如常規福利是沒有成本的電子資料,驚喜福利就是包郵到家的實物。
  • 限時福利:讓用戶有感覺占到便宜的福利。
  • 畢業典禮:儀式感
  • 專屬:只屬于用戶的禮物,比如做一個畢業照?

最后“場景”和“時間維度”結合起來才會產生“內容”

當然,如果真的要落實到具體的“內容”產出,以及信息觸達的時間,還需要考了更多的因素,歡迎私聊我交流。

 

作者:杜爽;公眾號:小杜運營隨筆

本文由 @杜爽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公眾號注銷了,不好意思了,最近項目比較忙,過段時間會開通公眾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