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生理需求”到“自我實現”的互聯網大革命
如今的互聯網已經由“需要驅動”為主的媒介進化到“發現驅動”為主的媒介了。高速寬帶要求、實名制、移動設備已經慢慢弱化了過去完全基于實用的互聯網需求。不論是用戶、企業家還是投資者我們必須得適應互聯網“馬斯洛”需求層次的進化,而且承認用戶對互聯網的 “自我實現” 需求大大超出了過去對互連網的 “生理需求”。
一. Web 馬斯洛理論
我們可以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解釋,在我們滿足了生理上、安全上的需求后,我們開始尋求感情上的需求:創造、娛樂、教育、自我提高。在互聯網上,過去的20年,網民們一直在追求基本需求,而現在他們開始覺醒了,紛紛轉向自我實現,讓蓬勃的欲望肆意增長。
1992-2012年,滿足“生理需要” 的Web 時代
從 AOL1992年IPO到FB 2012年 IPO的20年時間,互聯網一直在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1995年Netscape第一次把互聯網帶到廣大用戶面前、那時本文作者還只是在一個叫 Global Village Communication的互聯網公司做產品經理,那時候的高速傳真速度是33.6kps, 那時候要靠互聯網謀生并不容易。后來基礎的上網、瀏覽、發郵件、搜索、身份標榜需求被AOL, Comcast, Netscape, Yahoo, Google, LinkedIn 和 Facebook這些公司一一實現了。
2012-? “自我實現” 的Web 時代
今天,數億的Facebook用戶達到了馬斯洛最高層次的需要——自我實現,所以我們現在在Web上玩游戲(Zynga, 憤怒的小鳥)、看視頻(YouTube, Hulu)、聽音樂(Pandora, Spotify)、發揮創造性(Instagram, Twitter, Draw Something)、窗口購物(Pinterest, Gojee)、接受教育(Khan Academy, Empowered)。
對Web 會跟對電視一樣的需求一樣?
Web需要最終會指向哪里?找個貼切的比喻就是電視:Web有數百計的頻道為觀眾提供不同的內容, Pinterest, ShoeDazzle, Joyous 和 Alt12是為有錢的年輕女人準備的、Machinima, Kixeye 和 Kabam是為男性玩家而生的、Gojee是為熱情的吃貨準備的、Triposo為驢友們誕生的等等。所以現在創業者們在創業之初就要想明白你為用戶提供了什么,你意識到用戶迫切的自我實現了嗎? 你打開了用戶自我實現的需求之門嗎?
二. 加速“自我實現”的外部條件:高速寬帶、實名制、移動設備
現在評估一個創業機會的關鍵是“為什么是現在?”之前AOL, Yahoo,Myspace時代一直在利用Web迎合用戶的需要,而現在滿世界都是對高速寬帶、實名制、移動設備的需求!
高速寬帶:這個年代我們不需要烏龜網速,世界工業國家寬帶普及率為26%、全球3G普及率為15%、Web用戶已經逼近10億了。
實名制:1993年紐約客描寫了一只著名的卡通人物:“在互聯網上,沒人知道你只是一條狗!“,那是互聯網匿名時代的一個縮影; 但隨后霍夫曼和扎克伯格用實名制取代了匿名制歷史, Q&A網站我們會覺得 Quora比Yahoo、Answers更可靠、名人資料網站Tweeter比Myspace更可靠、pins網站Pinterest比AOL chatrooms更可靠。而這些擊敗后者的網站全都是受益于實名制。
移動設備:這個充分體現了用戶的欲望需求——“我渴求它!”PC已經很完美地滿足了用戶的Web需求,但平板和移動設備卻允許我們一邊行走一邊體驗Web, 用手代替鍵盤、用咖啡廳代替辦公室、讓從來不敢想的事情都變成現實!
據報告,移動設備為全美流量貢獻了20%,高峰期一般在用戶下班之后,Flurry的報告指出用戶在移動應用的累計使用時間已經快接近電視了,很明顯我們不止在我們必須使用Web的時候才用移動設備。
三. “自我實現” 趨勢對于創業者、投資者的意義:
美國人每天花5小時以上用于娛樂和運動,卻只花3小時在吃、喝、家務上。在經濟衰退的大環境下,奢侈品股票指數(路易威登、巴寶莉、寶馬、保時捷、諾德斯特姆、CBS)遠遠超過公用事業類股指數(聯合愛迪生電力公司,太平洋燃氣及電力)。相對來說高利潤的公司也代表著高波動性,諾德斯特姆的Beta 測試指數為1.6、CBS的Beta 測試 指數為2.2, 太平洋燃氣及電力的Beta 測試 指數僅為0.29,但也就是這些高波動性在過去20年內驅動著硅谷的投資人讓這些經濟雪球越滾越大,而投資Web——自我實現絕對是有一個高回報領域。
過去的奢侈消費和娛樂業務一直被“好萊塢”控制著,但互聯網的計算機科學、設計、數據、低阻力、無界性將會比硅谷或者好萊塢更具爆發力,而現在早期入駐這個領地的無疑會成為Web時代的下一批統治者。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