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To C轉To B做運營,憋屈嗎

12 評論 11568 瀏覽 34 收藏 8 分鐘

編輯導語:由于To C市場的飽和,很多企業都轉向To B做運營;但是以前很多To C的運營手段在To B里不適用,這也就導致轉型后發現效果不好。本文作者對這種轉型做了詳細的分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世上本沒有運營,搞得人多了就有了To B的運營。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做了一個調查,88%的用戶是To B產品的運營,也有一些朋友從To C運營轉向To B的方向,我個人也是這樣,現在靜下心來想一想,做To B的運營,你開心嗎?

我剛從To C轉向To B的方向做運營的時候一點都不開心,數據量低得嚇人,而且很多To C的運營手段都不能用,即使用了對于業務的增長效果也不好。

這些都是結果上的呈現,做To B運營真正不開心的事情可以歸結于以下幾點。

一、公司預算不足

在公司做運營總會遇到0預算做事情的情況,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有類似問題;在大公司,還有一些內部資源可以挖掘,在小公司只能靠著一些渠道茍延殘喘。

老板還覺得招你進來沒有任何的作用,有運營與沒有運營,業務都能正常開展;因此運營也被定義為最沒有價值的員工,在業務受到沖擊的時候,首先干掉。

沒有預算的運營,無論是To B還是To C,都難以做出較大的成就。

靠著免費的渠道,做些有價值的內容;也只能做一些品牌性的曝光,至于帶來的用戶量,堪憂。

稍微有KPI壓力的公司,不會把曝光量當成最終的目標。

To B的增長也分為存量增長和拉新增長,在存量較多的公司,可以有更多的玩法,刺激存量用戶帶來銷售線索;如果公司連存量都沒有,純依靠渠道拉新帶來用戶,而公司又沒有預算,何德何能才能做好To B的運營工作。

即使一開始公司有投放的預算,通過投放獲取的用戶,不一定是公司采購決定的用戶,而且成單的周期比較長;如果公司沒有決心做好這件事情,那么投放的預算會逐漸地減少,最終也會無錢可用。

想讓馬兒跑,還不想讓馬兒吃草,現在的公司都有這種問題。

你還會被一遍又一遍地教導,To B的使用人和決策人不是同一個人,所以在運營的過程中要兼顧兩者的感受。

好嘛,都沒有錢獲取用戶,還能怎么考慮他們的感受呢?

二、簽單與運營關系不大

目前To B的產品,即使是SaaS版的服務,也需要商務進行跟進、簽訂合同、對公付賬。

運營做了什么呢?

運營從廣告的投放到拿到用戶線索,都是運營干的活;到了收錢的階段,所有的工作到了商務端去完成。

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僅僅是通過線上獲客,然后把線索交給商務,由商務完成跟進,或者用戶直接在后臺進行充值;在這樣的公司,產品的銷售和運營才有了強關系的綁定;而且公司的銷售成績和運營才有一定的關系。

在一些商務驅動的公司,運營通過渠道拿到線索給到商務,商務的跟進與成單與運營都沒有太大的關系。

雖然,運營做了很多前期的工作,最后的環節導致運營離開了交易的中心,加之公司內部的數據溝通能力較弱,運營還是會被定義為最沒有價值的員工。

三、SaaS能力弱

為什么在這里會說一下SaaS能力弱,并不是說SaaS產品的功能弱,相對于大客戶的定制化,SaaS版本的產品服務用戶有限。

數據保密是每個公司繞不開的話題,一些大型的公司,在業務上比較少地采用第三方的服務,大多都組建自己的工程團隊,研究這塊能力的應用。

一些中小公司可以采用第三方的標準化服務,但是他們的付費能力有限,這一類的成交金額都不大,客單價穩定在幾十萬到上百萬之間。

如果SaaS產品切不到公司的硬需求,難以成單。

做SaaS產品,除了做好規劃的產品,還需要接受大客戶的定制化需求或者私有化部署,一不小心就把產品研發團隊做成了外包團隊。

運營人員也就成了廣告投放或者品牌拓展的市場小伙伴。

除非SaaS確實做成了產品而非外包,持續強化SaaS產品的服務能力,運營人員還是有希望創造出運營人該有的價值。

四、數據呈現不好

這恐怕是做慣了To C的運營人員最難適應的地方,做To C的產品受眾比較廣,任何一個渠道都能篩選到有價值的精準用戶。

通常一場活動或者一場投放下來,產品已經積累了幾萬甚至幾十萬的用戶;甚至可以做到幾十萬的充值,不同的產品也會有不同的投放渠道,也能篩選出較多的渠道可用。

再來看To B的產品,一場活動有幾百個人參加就已經很不錯了,從這場活動中拿到幾個有價值的線索;后期通過商務的跟進可能成單,但是已經與活動相隔了很久,沒有了活動中的激情。

而且To B的獲客渠道比較窄,不會在每個渠道上都有流量,而且也要篩選有價值的To B的用戶,因此數據增長得相當緩慢。

習慣了To C的數據增長的刺激,到了To B中都變得緩和了——沒有激增、沒有激動,數據增長的曲線如蝸牛一般。

所有的運營方式都會搬出來使用,結果就是讓人失望,低落。

做To B的運營就是這樣,公司沒錢還希望你能做出較大的成績,而且產品不能覆蓋所有的用戶,一不小心就做成了外包公司;運營只是做了前端投放的工作,沒辦法完成交易的跟蹤,導致運營人員能夠產出的價值很低。

特別是To B的數據與To C的對比,太慘淡,原來的數據增長的激動,在這里都沒有了。

憋屈嗎?

其實做To B的運營確實挺憋屈的;隨著對于行業的熟悉,越來越看淡運營的技能,想從業務上做出一些成績,你發現這些憋屈都是你成長的必經之路。

 

作者:張沐,微信公眾號:運營官張沐,7年產品推廣運營經驗。

本文由@張沐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文中提出的問題都很客觀、現實,發現了這些問題之后,如何解決,或者如何驅動相關部門解決更是關鍵,不知道博主有沒有好的方法,能引導我們小白撥開云霧。

    來自北京 回復
  2. 正在經歷這樣的情況,希望有些解決辦法

    回復
  3. 同道中人啊

    來自廣東 回復
  4. 身為一個在To B、To G端堅守兩三年的人覺得,這類運營價值第一比較依賴公司的運作體系。既運營獲客給到商務后,商務需要做好客戶跟蹤并及時和運營反饋,運營看似是輔助角色,但實則商務只是幫助運營去觸達一線人群的環節。成單后,運營部不僅要和商務部保持溝通,還要和運維部的人保持交流,做好客戶售后服務,如此從前中后三個階段服務好客戶,以便下一期的續費,而下一期的續費,則需要給客戶出示使用報告和優化建議,一來是將我們的價值顯現,二來是向客戶推銷我們的新產品,和客戶建立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

    來自廣東 回復
  5. 作者中肯,把所有toB的痛點都標注出來,我需要收藏細細品。
    To B是成熟的思考和考量,To C是個需求或者沖動消費。

    來自上海 回復
    1. 謝謝如此高的評價

      來自北京 回復
  6. 你好~感覺你這篇文章很好,我想轉載到我們公司的內網供大家學習,可以嗎?會注明出處~

    來自北京 回復
  7. 大神你好~感覺你這篇文章很好,我想轉載到我們公司的內網供大家學習,可以嗎?會注明出處~

    來自北京 回復
    1. 好的好的~

      來自北京 回復
  8. 憋屈肯定是有的,但與其說是憋屈不如把它當作是新的挑戰,離開了To C的舒適區,進入了To B的新環境,盡管有不少方法和技巧會水土不服,但一些更底層的邏輯還是相同的,另外做了投放無法做交易跟蹤,但在后端業務跟進的過程會暴露很多運營所需要的B端信息和數據,這些也恰恰是需要運營挖掘和體現價值的地方。

    來自廣東 回復
  9. 從我的角度看,互聯網是個信息渠道,而c 端信息生態開發比較完善了,以前的紅利基于信息差,流量為王,現在呢?有流量還有沉淀,沉淀就涉及企業產品的價值觀,否則千篇一律的產品,靠廣告,靠營銷意義已經不大了。也就是說,大部分c 端企業,今后5年內會少一半,而b 端,剛好處于運營空虛階段,因為你也說了,大部分b 端產業老板不重視信息生態,所以反而b 端遇到一個好公司的潛力會更好

    回復
  10. 1、To B運營屬于博大精深,厚積薄發段位,如同健身,考核每天,每周是看不到啥子具體指標變化,但是日積月累益處就出來,這就是具體簽單是否和運營邏輯關系。
    2、摘花飛葉都是工具,武器,生活與工作就是互為運營結果,勤奮,智慧,機遇,平臺會加速縮短這個雞肋,積累過程,而不可逾越。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