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產品模型?
編輯導語:產品經理在日常工作中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在做項目時,要考慮到一個產品要怎么做、怎么呈現、怎么運營等等;在考慮這些問題時就會用到產品模型,產品模型由什么組成?本文作者詳細介紹了什么是產品模型,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前兩天和朋友瞎扯,聊到現在的工作,朋友說這個模式好像是運營導向型的,產品很難發力啊,于是我就問朋友說,除了社交、工具,再舉幾個目前還是產品驅動的模式。
后來就這個話題進行了一些延展,不知道怎么就扯到了產品模型這個話題,不少人(包括我自己)對產品的理解都是很淺的,甚至還停留在做個網頁或者App的層面,所以打算寫點什么強化下這個認知。
第一次聽說產品模型這個詞是在純銀的一篇文章中,他當時給到的定義是:
產品模型=商業模式+產品架構+運營體系
- 商業模式指產品的市場潛力,綜合了用戶與營收價值;
- 產品架構指產品設計上的框架與核心系統;
- 運營體系與產品架構類似,指運營上的組織流程與重點難點。
在俞軍老師給到的產品定義中,產品是集需求、生產和銷售一體的職位;表面上看這兩個定義好像沒什么關系,仔細一想,其實這兩者是同一個東西。
從產品的職責來看,產品首先需要確定一個東西要不要做,值不值得做,然后再看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做,最終把東西展現給用戶,輔助以必要的運營手段。
小到一個功能點,大到一個新產品,都需要考慮這些東西。
我理解的產品模型=商業模式+技術架構+產品架構+運營體系(斗膽在純銀大大公式的基礎上加了一些東西)。
產品模型的段位比較高,一般人接觸不到;這里,我嘗試著談一些自己的YY,畢竟沒實際操盤過,留著以后復盤用。
我個人是相信產品模型決定著產品的上限和命運,后續的所有努力都是勉強去接近這個上限而已;很多項目的命運,在立項的時候都已經決定了大半,后天轉型或者突破,都是小概率事件。
不廢話了,開始正文吧。
一、商業模式
市面上有很多關于這個詞的定義,感興趣的可以自行查閱下,我對商業模式印象比較深的一個定義是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和獲取價值。
理解下來,可以分解成這兩個關鍵問題:
- 幫助什么人解決在什么場景下的什么問題?
- 如何實現商業化閉環?
第一個問題可以延伸為這幾個關鍵詞,市場、行業、競品;第二個問題可以延伸為這幾個關鍵詞,用戶價值、商業價值。
市場指的是選擇哪個市場,畢竟不同市場的規模是完全不同的,舉個簡單的例子,據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2017年互聯網在線廣告的市場是3750億元。
是不是沒有什么概念,我們拿另外一組數據來對比一下。
根據中國國家旅游局的統計,2017春節假期前六天,中國旅游接待總人數已經超過3.23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010億元。
也就是說,整個互聯網行業全年的廣告市場規模,還比不上春節假期那幾天的旅游收入,這就是不同市場的規模大小。
市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現有市場,一種是新興市場;前者比如餐飲、旅游、教育等,后者比如互聯網、手機、打車等。
現有市場主要看滲透率,畢竟市場的增量相對而言比較小,所以就看能覆蓋到多少的市場份額。
舉個例子來看下,根據保監會的數據,2017年互聯網保險的規模是1835億;而整個保險行業同期的規模是3.6萬億,也就是說滲透率是5.1%。
如果你認為互聯網保險的滲透率是50%,那就還有9倍的增長空間,如果你認為滲透率是10%,那就還1倍的增長空間。
新興市場主要看用戶規模、單用戶價值及增長速度,畢竟市場規??梢约s等于潛在用戶數*單用戶價值,增速太慢的話就不能稱之為新興市場了。
根據CNNIC(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調查)的數據統計,截至 2018 年 12 月,我國網民規模為 8.29 億,全年新增網民 5653 萬,同比增加7.3%,互聯網普及率達 59.6%,較 2017 年底提升 3.8 %。
從這組數據里,你就能大致判斷出來目前互聯網的現狀了。
市場本身是有大小的,選擇哪個市場,很重要。
再往下就是市場里面某個具體的行業了,以互聯網為例,典型的行業比如廣告、游戲、在線教育、社區社交、音樂、長視頻、短視頻、直播、內容付費、O2O、打車、電商等。
行業本身是有著自己上下游產業鏈的,參見短視頻的產業鏈,感興趣的可以自行了解更多。
素材來源于艾瑞咨詢
確定了市場、行業和自己在產業鏈中的位置,就需要鎖定自己的對手了,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競爭格局,很多時候你實力的水平高低其實是取決于你對手的水平。
最后要確定的就是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前者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用戶為什么要用,后者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持續的創造營收。
商業競爭有兩種:
一種是零和博弈,這種情況下你能贏得的錢就是整個牌桌上的錢,也就是用戶愿意掏的那些錢,然后你再來和你的對手來瓜分。
還有一種是非零和博弈,可以一起先把整個市場做大,然后再分錢;但畢竟市場不會無限大,對吧。
市場決定著整個上行空間,行業的位置決定著你的對手是誰,競爭的激烈程度,以及是否有議價能力;這些在選擇方向和切入點的時候,已經確定下來了。
二、技術架構
我自己不是技術出身,對技術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只簡單的談一些想法,不一定對。
我是這樣理解技術這部分的,首先要確定的是技術是否成熟、是否可用,這直接決定著整個模式是否具有可行性;比如移動支付出來之后,催生了很多新興模式。
其次技術的重要性取決于行業階段和具體的產品模式,行業初期技術很重要,中后期相對沒那么重要,模式需要具體分析。
以iOS為例,剛開始的時候,技術很重要,基本都是技術驅動型的,到現在大家的技術其實差不太多,變成技術為業務服務了。
另一個佐證的論據是最早一批互聯網創始人大都是技術出身的,技術也大都很厲害,換成目前的AI行業,也是類似的規律。
技術本身就是壁壘,先掌握技術的人就會有著先發優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優勢會被逐漸的拉平,當大家技術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拼的就是產品了。
再說產品模式,一些模式是需要技術驅動,需要技術創新的,比如搜索、云計算等;一些模式相對而言不需要那么多技術創新,滿足業務需要即可,遇到問題的時候再想辦法解決。
比如滴滴的第一個版本是外包的,淘寶網的第一個版本是買的源碼修改的,也不太影響它們成長到目前這個體量。
當然技術還是很重要的,只不過在不同階段和不同模式中,重要性的占比可能不太一樣。
三、產品架構
這部分內容就是我們談論的比較多的東西了,什么范圍層、交互層、框架層、視覺層等等。
上面這些東西的優先級其實是在逐步降低的,畢竟那些肉眼可見的部分,實際上并沒那么重要。
一是肉眼可見,誰都能來比劃;二是沒什么門檻,有個幾年經驗做這些事情應該都沒什么問題,而且市面上大多數產品也都是相互借鑒。
難的在于如何確定整體的的規劃?方向和關鍵路徑是什么?如何做出正確的抉擇?如何持續做出正確的抉擇?決策的依據是什么?
外人只能從現在的表現和歷史的版本迭代中看到一些片面的信息,管中窺豹而已。
等什么時候我自己有足夠多的案例和這個能力的時候再細細分解吧。
四、運營體系
市面上有很多種分法,什么用戶運營、活動運營、內容運營、產品運營等。
我個人的理解是連接產品和用戶之間的一系列手段都可以稱之為運營,在不同業務模式中,運營本身的重要性和職能范疇也是不同的。
按照使用頻次來看的話,一次性和低頻次的產品,運營的側重點會在轉化和提高客單價上;中高頻次的產品,運營的側重點則會在留存和活躍上,其次才是付費轉化。
按照業務模式來看的話,不同業務模式的運營也是不同的。
比如內容型產品,運營本身就是產品中的一環,有了相關內容的填充,整個模式才能夠成立;那運營的側重點就是圍繞著內容的生產、組織來進行的。
比如企業服務領域,運營可能就更偏向BD一些,需要拓展新的客戶關系,維護好舊的客戶關系;在此基礎上,再考慮如何形成付費轉化和持續的付費。
產品有足夠差異化的情況下,拼的就是產品本身,產品差異化程度不足,那拼的就是運營了,看誰的CAC(單用戶獲取成本)更低,誰的ROI(投入產出比)更高。
五、最后
所以啊,狹義的產品只是整個模式中的一環,重要也沒那么重要,畢竟前面還有很多因素,很多環節。
廣義的產品,就是我說的這個商業模型+技術+產品+運營。
商業模型決定著整體的上行空間,技術和基礎設施決定著商業可行性;之后再看行業階段,技術存在壁壘就拼技術,技術構不成壁壘就拼產品和運營,產品差異化明顯就拼產品,產品同質化嚴重就拼運營。
以上,就是本文的主要內容,歡迎斧正、指點、拍磚。
#專欄作家#
王家郴 ,公眾號:產品經理從0到1,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喜歡網球和騎行的產品汪,目前奔走在產品的道路上,漫漫產品路,與君共勉。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6782406。有人抄你的 尷尬??????
是他抄人家的,人家 2016 年就發表了
看了個寂寞哈哈
做了一個很好的概括,希望看到深挖解構的下一篇
內容比較淺,僅停留在表面和簡單的數據拼接,沒有干貨。從產品模型的角度再深挖,比如如何構建產品模型、從整體規劃到具體的展示層、應用場景、業務層、結構層、數據層等等深入詳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