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會展SaaS產品的商業模式
編輯導語:因為上半年疫情的突然襲擊,很多活動耽誤了一段時間,包括一些展覽活動無法在線下展開,所以各大企業紛紛上線了云上會展;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云上會展SaaS產品的商業模式,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印象中大大小小的展會都是線下的,比如一年一度的廣交會、服貿會、農高會等;但是受疫情的影響,線上展會幾乎停辦;這兩年各大廠分分試水云上會展,但并沒有全面投入。
這次疫情可謂是最合適的催化劑,快速催熟了云上會展,各大廠紛紛快速布局云上會展;比如今年騰訊承辦了線上廣交會,阿里承辦了糖酒會、農高會等。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云上會展saas產品的商業模式:
一、展會的市場環境
1. 線上交易已是大趨勢
越來越多的交易場景逐漸向線上轉移或者實現線上線下融合;隨著移動通信的發展,用戶也越來越習慣線上交易,用戶教育的成本顯著降低(互聯網時代,交易的含義更為廣泛,本質上用戶與產品的每一次交互都是一次交易;比如用戶花時間來閱讀資訊,也屬于交易)。
2. 受疫情影響,線下展會無法舉辦
疫情作為催化劑,線下展會無法舉辦,而基于展會的重要性,使得會展不得不快速上云;再加上國內的企業數字化轉型已經進入加速期,進一步推動云上會展的快速發展。
3. 強大的技術支撐可以解決線下展會的核心痛點
大廠的AI、云計算、大數據等強大的技術不僅能很好的還原線下展會場景,還能解決“吸引觀眾難、布展成本高和缺少數據追蹤”等難點。
4. 云上會展市場仍是一片藍海
市場上還沒有現象級產品。相對于其他互聯網產品,云上會展的技術門檻高很多。目前看來,僅有大廠具有入場優勢,而且目前市場上還未出現現象級產品,是搶占市場的好時機。
二、線下展會的痛點
1. 展會費時費力
線下舉辦展會,耗費成本巨大。據了解,一場大型展會(比如廣交會),準備期長達數月,耗費的人力成本在數千萬元。還有展商運送展品等成本,總耗費巨大。但為了促進展商與意向廠商的交流與合作,又不得不舉辦展會。
2. 展會有時效
線下正式的展期就幾天,最多一個周左右。一旦展會結束,觀眾就無法再觸達展會的信息。與展商或者其他廠商而言,錯過這個展會,可能就錯過了很多商機
3. 參展門檻高
受時間、地域、門票等限制,抬高了展商和觀眾參加展會的門檻??赡苡行┱股痰恼蛊凡荒荛L途運送或者買不到展位號,就錯過了一年一度的展會,一整年的營業額就很不客觀??赡苡泻芏嘞胍獏⒓诱箷で蠛献魃虣C的廠商,因為買不到門票、或者因為事情錯過了展期,與商機失之交臂。
4. 不安全環保
線下展會的人身/財產安全保障困難,不定因素多。展會還會制造大量垃圾。每場展會在安保方面耗費的成本也是巨大,但即使是這樣也無法保障安保萬無一失。我大學期間參加過一次廣交會,去的時候是最后一天下午,好多展位都撤走了,地上留下了好多垃圾,后期在處理垃圾上花費的成本也不低。
5. 數據分析難
線下收集數據困難,且很難做到實時。展會的主辦方和展商不能及時掌握并分析展會數據,無法做到高效獲客。
線下展會以上痛點,云上展會都能很好解決。
三、云上展會的用戶畫像和獨特優勢
1. 展會的主辦方
- 線上會展可以極大的節約成本,且云上會展的受眾廣,永不歇展。
- 云上會展打造的數據銀行,可實現線上線下數據互通,以及實時洞察數據,方便主辦及時調整運營策略,實時受到反饋。
- 云上會展,主辦方還可以實時監察參展的展商,洞察明星展商,給予更大曝光量;及時發現違規的展商,給予警告或者封停,以免影響展會的正常進行。
- 云上會展提供直播、會議等產品工具,實現云直播、云會議,觀眾還可與主持人實時互動。
- 開展前可從平臺方的流量池里提前獲得豐富的展商資源和觀眾流量。
- 線上線下融合;線上展位與線下展位相關聯,且線下直播會議可實時同步線上;線下參展的觀眾,可通過掃碼填寫基本信息,一步把觀眾信息同步到線上。
2. 參展的展商
- 展商在家就能參展,省去運送展品路途費和管理費;展商工作人員的路途費、住宿費等都可省去;云上會展是收取低額的展位費,參展成本遠低于線上展會。
- 展品可實現365天*24h在線展示,非展期也可曝光展品,展品持續曝光給觀眾,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且支持觀眾與展商的在線洽談,交流合作,只需要一部手機就能連接展商和意向觀眾。
- 數據銀行,實現線上線下數據互通;展期和非展期,展商均可實時發掘有合作意向的觀眾,以及高潛合作方,通過名片觸達他們或者在線洽談合作;還可實時查看展品的曝光情況,及時調整運營策略。
- 開展前可從平臺方的流量池里提前獲得豐富觀眾流量。
- 線上線下融合;線上展位與線下展位相關聯,且線下直播會議可實時同步線上。線下參展的觀眾,可通過掃碼填寫基本信息,一步把觀眾信息同步到線上。
3. 觀眾
- 可隨時隨地逛展,無需門票;不需要經歷搶購門票,搶購住宿,到線下展位,茫茫人海中尋找合適的展商和商機;云上會展,只需要一部手機和網絡,就可實現在家逛展,線上洽談,尋合作機會;展會永不落幕,想什么時候逛就什么時候逛;通過關鍵字搜索分類搜索,就能尋找合適的商機。
- 還可通過強大的推薦算法,根據觀眾的歷史瀏覽記錄,精準推薦合適的展品和合作機會,觀眾在線洽談交流,就可以尋求合作機會。
四、平臺方的盈利模式
1. 盈利模式一:一次性+訂閱制
(一)平臺方對各角色的收費模式
1)平臺方對展會主辦方的收費模式
主辦方通常僅在展會期間才會使用產品,據統計,一個主辦方一年舉辦展會的次數在1-3次,故屬于產品的低頻使用者。
采取的收費模式如下:
- 使用平臺工具一次性收費+增值服務費;比如使用主辦方的后臺管理,一次展會收費XXX;需要開通高級功能,需要額外付增值費用。
- 平臺流量費:展商 and 觀眾;如果主辦方需要從平臺方的流量池中導出打上某些用戶標簽,XXX名觀眾作為這場展會的意向觀眾,給這部分觀眾push展會消息,需收取XXX元平臺流量費。
- 流量包訂閱費用:直播、會議、3D展廳、展位等;使用平臺的直播、會議等工具,按直播、會議的總時長進行收費。
- 其他增長服務費用:用戶畫像、用戶標簽等更高階產品;比如如果要使用用戶標簽系統,給參加展會的用戶打標,甚至生成用戶畫像,需要額外付費給平臺
2)平臺對展商的收費模式
展商除了會展期要使用產品,非展期也會使用產品來線上持續曝光展品和品牌,故始于高頻使用者。
針對展商采取的收費模式如下:
- 展期的展位費、展期的直通車費用等;展期,像展商收取展位費、高階產品增值費用、開通直通車的費用等。簡單來說,直通車就是給展商提供高曝光率,好的廣告位等。
- 非展期:展商年/月費+增值服務費;非展期,展商的展品依然可以在APP上曝光,平臺按照年或者月收取費用。
- 流量包訂閱費用;使用平臺的直播、會議等工具,按直播、會議的總時長進行收費。
3)平臺對觀眾的收費模式
觀眾隨時隨地都可能使用云上會展產品(特指云上會展APP等前端產品),故屬于高頻使用者。
針對觀眾采取的收費模式如下:
會員成長體系:觀眾有一套會員成長體系,設立會員等級,通過完成任務/充值進行升級,發布的商機可獲得不同的曝光率,可優先獲得優質展商資源等權益(各平臺根據自身的戰略目標,成長體系的機制有所不同)。
(二)增長飛輪(云展平臺、主辦方、展商、觀眾)
(三)商業壁壘
1)平臺自帶流量
平臺不僅僅只是云上會展產品工具提供商,而是通過不斷運營主辦、展商、觀眾,形成流量池,潤滑增長飛輪,使商業模式持續快速的運轉下去。
2)商業模式閉環
平臺、主辦方、展商、觀眾四方共贏,互助互推,實現可持續發展。
3)線上線下融合
線上和線下會展優勢互補,數據互通。
4)非展期的流量運營
非展期運營流量池,可為展期蓄勢。
2. 盈利模式二:定制化、私有化部署
除了云上會展SaaS這種標準化產品,市場上還有很多想要定制化、私有化部署自己的云上會展,基于這些市場需求,也是一種不錯的盈利模式。
- 對象:愿意花更多的錢做定制化產品的主辦方/展商;
- 產品:包括后臺管理平臺、APP/小程序/H5;
- 數據:與主線展會的數據進行隔離,流量私有化。
五、云上會展項目愿景
1)社會責任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展會;利用自身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優勢,助力會展行業的發展,加快實現線上線下會展融合。
2)催化企業數字化轉型
通過會展上云,帶動各行各業的展商往數字化轉型,從而促進國內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
3)對外展示公司數字化能力的窗口
通過云上展會項目,對外展示公司的企業數字化實力,吸引更多企業來尋求數字化合作。
4)未雨綢繆,布局全球
通過國內會展項目,不斷打磨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形成品牌效應,著眼布局全球。
以上為產品汪小皮親身淌云上會展項目的個人總結~關于云上會展的商業模式分享到這,歡迎大家留言。
本文由@小皮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請問這方面有相關的競品嗎?
合理分析產品的適用銷售途徑,有些適合線上直接購買,有些需要很強的現場體驗,我的理解,互聯網永遠是工具,關鍵是工具到底順不順手,和他的附加值
可以的啊
818車展算么
贊一個~
有沒有相關的云上展會的產品推薦的
阿里的云上會展可以參考下
謝謝??
云上會展的缺點是啥?
在線上展品不能試用,不像線下展會可以當場試用展品。目前云上展會的解決方案是寄送樣品給有意向的合作方。
那這成本還是有的
寄送樣品的成本與展商線下參展的成本比起來可小多啦,項目里面實踐對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