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完菜送根蔥,為什么大家都說好?
編輯導讀:叮咚買菜是一款自營生鮮平臺及提供配送服務的生活服務類APP,它的自動送蔥讓很多消費者印象深刻。小小的一根蔥,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這是為什么?它做對了什么?文章對此展開了討論,一起來看看~
年初的一場疫情,眾小區封閉,大伙兒無法出門,許多人開始嘗試在線上買菜。半年過去,生鮮電商依舊是今年以來最火的互聯網話題之一。
盒馬、叮咚買菜、每日優鮮、多多買菜等生鮮電商來勢洶洶,為了爭奪流量,各展身手。其中,叮咚買菜在下單前的一個小提示——“需要免費的小蔥嗎?”,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對這個細節,我們在天天問展開了一場討論,發現大多數用戶對叮咚買菜“買完菜送根蔥”的行為,表示了贊許,認為感受到了良好的用戶體驗。
那么叮咚買菜“買完菜送根蔥”,究竟有什么魔力,讓大家都說好?一起來看看吧~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21期:買完菜送根蔥,就是好的用戶體驗么?
文章內容部分來源于@書林 @天使小虹帽 @MMMYD_200 @哲學系產品經理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沒有感情的菠蘿頭 @Journee @蘭娜香 @產品阿鯤 @mkw @天份 @chichi @大魚燉海棠 @槍殺 @asuka 的精彩回答
一、做對了什么?
首先,先問一個小問題:叮咚買菜選擇送蔥,為什么是蔥,而不是其他商品?
對于買菜的人都知道,蔥通常作為配料和調味品,使用頻率很高,是炒菜的必備品之一,但又不是高價值的附屬品。
若是讓用戶買,但用戶的需求量其實很少,容易形成浪費。其價格低,對提高客單價也沒有什么幫助,所以不如作為贈品給用戶。
除此之外,叮咚買菜在下單時選擇送蔥,還有其他的妙處。我們接著看~
1. 還原線下場景
使用生鮮電商的用戶,一般是中青年人,一來是為了節省采購時間,不用超市那種來回逛。二來現在的各種App,都有比較顯眼的優惠力度及優惠券折扣,不需要在菜市場貨比三家。
但仍有很多人想念菜市場的“人情味”……
“想起我搬家后去的一個菜市場,分別在每家菜攤上都買了些菜,只有其中一家送了蔥。之后不例外,每次去菜市場我都直奔她家?!?/p>
“買完菜送根蔥,很熟悉的場景。以前在四川眉山買菜,其中一家的老板娘阿姨,每次買完菜她都會送我幾根蔥,其實我并不需要蔥。但是給我的感受就是老板娘熱情大方,我每次去菜市場買菜,只要她家有的我都在她家買,而且從不問價格?!?/p>
那么叮咚買菜在下單時可選擇送蔥的這個動作,其實是極大程度地還原了線下場景。
產品來源于生活,市場老板也會送蔥,可見在生鮮電商終這么做也能滿足用戶需求,同時也不需要承擔過大成本。
如同“人設”一般,產品也是有“產品設”的,這個設計就很好地豐富了叮咚買菜的“產品設”,留給了用戶一個細心周到、絕不斤斤計較的生鮮平臺形象。
2. 增強與用戶的聯系
除了通過低成本還原線下場景,買菜送蔥更多的是代表一種服務態度。叮咚買菜這么做,讓用戶完成購買行為后,多了一層與用戶之間的聯系。
用戶買菜,電商收錢給菜,那就是單純的交易關系,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但如果同樣的場景,叮咚買菜送給用戶一根蔥,雖然還是交易的關系,但它相比其他電商更為用戶考慮,使用戶感知到了來自產品的關懷。
對需要使用小蔥的用戶進行分析:
(1)需要幾根小蔥點綴,但是又不必專門購買的人
看到“送蔥”,會感受到驚喜,而后產生依賴,從此愛上通過此款App買菜。
(2)做菜時確實需要小蔥,但是加購菜品時漏掉的人
把這個選項看作提醒,可以避免遺漏掉買蔥。
并且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補充菜品”的概率?!笆[姜蒜”是被人們熟知的做菜佐料,想到“蔥”,就會想到“蔥姜蒜”,這個選項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醒用戶考慮“是否還需要買蔥姜蒜”,從而增加加購的概率。
(3)“喜歡接受贈與”的人
提示用戶是否需要蔥,實則是在用戶心智中強調“我”贈送了你一點小禮物哦,比起直接贈送的形式,更利于提升用戶對產品的好感。
進一步增加App與用戶的黏度,用戶可能會因為這個細節,將其作為買菜App的首選。
3. 超出了用戶對于平臺的預期
買菜送蔥屬于好的用戶體驗沒錯。但說它好,并不僅是因為它「免費」,也不僅是「送小蔥」,只有兩者結合才可以。
一般做菜時可能都會比較需要小蔥,這是用戶需求。在需求的基礎上免費,這樣的體驗就超出了用戶對于平臺的預期,讓用戶感覺到“占了便宜”或者“意外小驚喜”,這就是值得肯定的。
用戶有這個需求,他會覺得這個行為貼心,從而讓用戶記住產品,提高購買率。
用戶沒有這個需求,可以選擇“不需要”,但這依舊不會造成反感,也不耽誤他將這個設計告訴其他可能有這個需求的人。一方面,提高了商家產品在用戶心中的認可度;另一方面,提高商家口碑,形成了社群式的宣傳營銷。
4. 峰終定律
根據峰終定律,我們對體驗的記憶由兩個因素決定:高峰時與結束時的感覺。
一段體驗的高峰和結尾,體驗是愉悅的,那么對整個體驗的感受就是愉悅的。
購物即將結束的時候,在顯眼的位置提示用戶,可以送上一把免費小蔥,是典型地利用了峰終定律的案例。這會給用戶帶來驚喜感,引導用戶下次消費。
二、還能做些什么
叮咚買菜送蔥會被消費者點贊,是因為它利用了峰終定律,以還原線下場景的方式,不僅解決了消費者買菜的根本需求,還順帶利用蔥的屬性,以極低的成本加強了與用戶的聯系,讓用戶感到了超出預期的驚喜。
打造良好的用戶體驗,基礎是要解決用戶的根本問題,其次是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盡量為用戶考慮更多。那么,叮咚買菜能否再進一步呢,不妨考慮以下幾點:
1. 千人千品千面
針對于用戶,不是單純的買菜送蔥,可以把引流產品通過大數據分析,精準觸達到有各種需求的人群,也就是做到千人千品千面。
比如,買了蘸醬可提醒用戶免費得蔥,買了黃瓜可提醒用戶免費得蔥和優惠大促的蘸醬,但如果買了熟食、日用品,送蔥就不是很合適了。
精準分析,讓用戶自行多一些實惠的、自由選擇的權利。
2. 管理用戶預期
一旦用戶默認“免費送蔥”以后,如果未來沒有免費蔥反而會降低用戶體驗。
所以,叮咚買菜應該合理地管理用戶預期,結合用戶場景給予用戶所需的小恩小惠或便利,例如:
- 買核桃詢問是否需要幫忙夾開/提供夾子
- 叮咚配送員可以提供順手丟垃圾的服務
- ……
從諸如此類的場景去管理用戶的預期,讓他感受到是整體為他推送好的服務和好體驗,而不是把某個贈品或者福利常態化。
3. 讓消費者停留在“消費選擇”思維
消費者在線上購買生鮮,主要是圖方便。那么如果想要在免費送蔥之上提高用戶體驗,這類佐料就是優化的重點。
叮咚買菜不如直接將“送”改為“選擇”,讓消費者依舊停留在“消費選擇”思維。
即在下單前,用戶可以選擇需要“蔥”或者“姜”。
但加0.5元,可以兩個都“送”;當金額滿XX元,可以兩者皆得。
結語
簡單粗暴地說,對于用戶而言,送的東西能帶來快樂就是好的體驗。
無論是叮咚買菜,抑或是其他任何產品,好的用戶體驗需要不斷迭代,每個方案都有優化的空間。找到目標后,分版本實現,行于民需,惠于民心,必得民所青睞,產品也能從中獲取不斷發展的動力。
你認為生鮮電商在買完菜后送根蔥,是不是一種良好的用戶體驗呢?點擊下面的鏈接,一起聊聊吧~
參與討論請戳:http://996.pm/76vvq
#相關閱讀#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20期:不服,憑什么全互聯網只有程序員能過節!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19期:瘋狂的盲盒:有人上癮,有人賺得盆滿缽滿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18期:「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為什么能刷屏?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17期:如果有微信兒童版,可能會加入或去除哪些功能?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116期:做一款面向產品經理的婚戀App,有必要嗎?
素材來源:天天問話題精選
「天天問」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旗下的互助問答模塊,致力產品、運營、營銷等領域知識的學習交流。
本欄目由天天問運營?@Ella?整理編輯發布,歡迎大家踴躍提問,一起交流。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對于我這種很少做飯的上班族,核心需求就是買的量少,所以會期望滿足這三點:送蔥+起送價低+免配送費,哈哈哈~
建議你開會員,免配送費
受益了。關于第一點做對了什么:是否可以將邏輯梳理成:1、做對了什么事情(選擇了正確的贈送商品+還原線下場景) 2、達到了什么效果, 兩方面闡述比較好呢,文章用做對了什么統一說明,其中的幾點個人認為有重復部分,個人觀點,勿噴
菜市場買菜都會配點香菜和蔥的 這也沒什么稀奇 這點能運用到平臺上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好奇,其他平臺沒有想到嗎,還是說舍不得花這個小錢兒
18年就開始用叮咚了,他們的蔥送的不新鮮,之后索性自己買一把新鮮的而不去選擇“需要”蔥了
沒有優惠券的都已經不買了。
優惠…券…拜托別再寫卷了
感謝指正,已修改
我倒是因為他們主動退差價喜歡上叮咚的
只不過是和線下購物保持一致的做法而已。沒什么好吹噓的。去買過菜的人都能收到,包括社區生鮮小店和農貿市場。唯一奇葩的就是大型商超的蔥是需要買的。為什么呢,因為商超里的生鮮是入駐,不是自營,不是自營,不是自營。就這也簡單。
就像電商能給你開發票一個道理哦。
我曾經在叮咚買菜上買了一瓶牛奶,平臺送了幾根蔥給我,我當時覺得挺有意思的就發了個朋友圈,無形之中,借由一根小蔥,叮咚買菜在養成了用戶心智的同時,悄悄的利用用戶的獵奇心理,攫取了私域流量,進一步擴大的影響范圍,不得不說,一把小蔥的威力還是很大的;
個人感覺:核心在于為了避免用戶流失,提高留存率和復購率,而進行的放大用戶感知價值的策略
說人話呢?
1)對于我們經常做飯的人來說,小蔥這種相比「姜、蒜」調理更令人苦惱,畢竟姜蒜可以一次囤積很多,可以長放,有需要的時候基本上都有備用。然而小蔥卻放不了幾天就會壞掉,每次買都只能買一把…老板還不愿意送,這個功能真的挺討喜的;
2)文章里「喜歡接受贈予的用戶」這個說法太巧妙了,哈哈~受教了
??其實有時候不是蔥,應該是送季節性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