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精細化運營,我的幾點感受

1 評論 12250 瀏覽 67 收藏 13 分鐘

編輯導讀:隨著流量紅利的消失,企業為追求更高的 ROI,企業運營重心已經被迫從拉新流量轉移至存量用戶——對用戶進行精細的分群,并配以細分的運營策略,將合適的產品精準推送給用戶。日常運營工作中,我們應該如何去進行精細化運營?本文作者從用戶分層、用戶行為地圖和數據分析這三個步驟對此進行了詳細說明,與大家分享。

隨著獲取流量的成本逐漸升高,各個產品的用戶之間重合度越來越高。同時,淘寶千人千面的出現,讓大家看到了針對不同人群的精細化運營的可能性。將每一個人群進行精細化運營,最終提升流量的利用效率,讓流量變成真正的留量。

一、什么是精細化運營

和精細化運營相對的是粗放式運營,也就是在早期的時候,大部分會采用的一種運營方式。大家看到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根據大眾最終的實驗效果去反饋運營策略。

而精細化運營就相當而言,會比較細致。針對不同生命周期的用戶,同一生命周期的不同類用戶甚至是每個用戶,都展示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運營策略去完成最終的轉化。如果說早期的運營策略是一對多的模式,那么精細化運營就是多對多的對應關系。

在精細化運營策略之下,每一類用戶甚至是每一個用戶都被打上了N多個標簽,在這種情況下,也就出現了用戶精細化運營策略的優先級。20%的用戶創造80%的收益,重點將核心用戶做好用戶管理和維護,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雖然80%的用戶這部分的用戶數據看起來非常好看,但是很難創造更大的價值。當時間和精力有限的時候,將最核心的精力放在那能產生80%效益的事情上。

二、精細化運營的關鍵

前面簡單的聊了下什么是精細化運營,對于精細化運營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和輪廓。接下來我們來說下,日常運營工作中,我們應該如何去進行精細化運營。以下內容純屬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僅供參考。

1. 用戶分層是根本

如果說精細化運營是術的話,那么用戶分層就是道。這也是為什么說用戶分層是用戶運營的基礎的原因,之前也寫過關于用戶分層的文章,可以戳淺談用戶運營中的用戶分層。

根據用戶的基礎信息,行為信息以及消費信息可以將用戶進行多樣化的分層。

但是,如何進行分層關鍵還是看最終需要實現什么樣的目標。圍繞著目標進行用戶細分,前期先進行初步的用戶分層細分,當后期跑通之后,如果在這一層用戶中,用戶行為之間也存在某些明顯的差異,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可以再一步進行用戶分層。

用戶分層就想把一整個蛋糕,切成不同形狀的小塊,將這些小塊送給最合適的那個人。

拿淘寶來說,用戶的基本信息可以分為:性別、地域、年齡、大致職業,月均消費額度。

同時,根據用戶行為,可反推用戶身份屬性標簽:婚戀階段,是否有房,職業等非常詳細的信息。

用戶行為又進一步可以分為:日常購物時間,購物偏好,購物頻次,單次消費金額,優惠券偏好程度,購物習慣(是搜索購物還是瀏覽逛街式購物)等信息。

這里需要說明一點,很多產品的性別,年齡,職業這一些標簽都不太準確,這一些標簽要么來源于用戶手動填寫標簽(用戶可能存在胡亂填寫的情況),要么來源于產品手動標簽。(按照用戶可能存在的某個行為去進行劃分)。

淘寶之所以有這么多的用戶標簽,是有眾多產品的信息打通組合,逐漸優化之后形成的一個用戶N多個標簽的組合。還有一個核心是,購物這個行為上,可以解析出很多的用戶行為和用戶場景,再加上有淘寶的數據去進行反復校對,優化的一個過程。

還記得之前看過一個案例:某家商城里邊發現一群每月都來購買衛生巾的人群,但是后續幾個月有購買記錄,但是沒有來購買衛生巾的行為,于是就對之前一直聯系有過購物行為,但最近未購買衛生巾的用戶推送嬰幼兒商品的促銷信息。這一下推送為商場額外帶來不少的銷售額。

在用戶行為分層的基礎上,用戶洞察也是關鍵。用戶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行為,為什么這個行為又消失了,背后一定存在某種原因。

之前看過梁寧老師寫過的一篇文章,關于三大電扇平臺誰更精準的問題:

淘寶的推薦比京東好很多,但還是不如拼多多。大家可以自己在淘寶搜個比如“無錫排骨”,你看淘寶的關聯推薦還是“無錫排骨”“三鳳橋”,這一類關鍵詞的匹配。

我在拼多多上搜“無錫排骨”,拼多多除了關聯“無錫排骨”“三鳳橋”,還會給我推薦一下“四喜丸子”。這說明什么?說明淘寶在做關鍵詞關聯,而拼多多在做用戶理解,它試圖理解我的搜索動機和偏好。

用戶行為之后有一個核心的目的,通過搜索動機去做關聯推薦,比關鍵詞關聯更能適配用戶想要的場景,促進用戶轉化。這背后就是通過用戶行為做用戶洞察和動機分析。

2. 用戶行為地圖是關鍵

用戶分層可以說是精細化運營,甚至是用戶運營的基礎。而在用戶分層的這個基石上,一定是根據用戶行為地圖去做定制化的推薦和運營。

在這基礎上,根據產品的屬性將用戶行為拆分為幾個用戶行為關鍵點,從而在用戶行為關鍵點上向用戶推薦最適合用戶的產品,最大化的轉化用戶。

比如在簽到,福利頁這種用戶行為下,一定是貪小便宜的用戶居多,這類用戶的特點是時間多,但是用戶不容易進行付費轉化,所以給這些用戶推優惠券,或者激勵視頻的產品是轉化率比較高的產品。

而在用戶的Aha時刻是用戶體驗產品的高潮,如果在這個時候能夠給用戶推薦一些首次試用的付費產品,就很容易形成用戶付費轉化。

用戶在某個時刻,基于某個目的,來到某個頁面,從用戶的目的以及用戶屬性觸發,給用戶推薦最適合用戶的產品。

之前看到斑馬做的一個精細化的運營就做的挺不錯。在信息流投放廣告中,如果用戶付費未成功,斑馬會直接彈出一個關注公眾號獲取1元優惠課(原價69元)的二維碼,以優惠價格促進潛在用戶的轉化。這樣轉化用戶的轉化率非常高,同時后續根據用戶當時的行為給用戶推薦合適價格的產品,更容易形成轉化。

3. 數據分析是策略能夠成功的基礎

精細化運營是一件非常理性的事情,每一項的投入,每一個策略的變更都是基于數據的變現來做出調整的。而最終策略是否成功,也是需要對數據進行分析對比。

而能夠保證最終數據結論比較準確的辦法就是進行AB測試,將新的策略形成實驗組,而對照組保持不變,唯一的變量就是其中某個變量的改動,控制變量之后,才能更加準確地直接實驗是否成功。最終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數據形成對比,看是否實驗組的某些數據指標是否對照組的實驗指標更好。

有時候我們做實驗的時候會發現,某項數據指標上升之后,某項數據標志又跌下來了。這個時候,就涉及到設計實驗的總目標和副目標。

比如我們想要提升轉化率,但是可能我們發現轉化率上升的同時arpu值又下降了,這個時候我們就整體看收入的指標是否有所提升,如果收入整體上升,那說明策略是成功的,但是雖然轉化率上升,但是上升轉化率的收入沒有辦法補齊下降arpu值的gap,那么可能策略還是需要進一步調整優化。

同時還需要看實驗的樣本量是否達標,是否有足夠的樣本量去支撐保證最終的結果是顯著性特征。

一般來說,顯著性特征>95%以上,那我們就稱AB之間存在顯著性的差異。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計算顯著性特征的平臺:云眼??赏ㄟ^直接輸入數據,計算出提升率。

一般來說,AB測的結果最為準確。而從AB測中,去進行對比分析,也需要分清主次,更好地去執行后期的策略。

以上就是關于精細化運營的一些思考和感受,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專欄作家#

運營汪日記,微信公眾號:運營汪成長日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用戶運營的一切玩法!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謝謝!
    文中最后一個ab test 的小工具能分享一下嗎?非常感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