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在線教育學科運營:漫威英雄合體,還是打雜工具人?

2 評論 10886 瀏覽 61 收藏 29 分鐘

編輯導讀:很多教育機構都會有學科運營崗位,具體是做什么的呢?本文從體驗課購買環節、體驗課試聽環節和正價課續費轉化環節這“三個環節”路徑出發,對學科運營需要具體承擔的工作內容和能力需求展開了梳理總結,與大家分享。

學科運營,一個頗具神秘感的角色,是近幾年在線教育行業萌發生長的新鮮崗位。雖過去幾年,部分在線教育公司也已逐漸設置了這個崗位,但更多公司仍在不斷探索這個崗位的價值、職責、邊界。

很多行業內的伙伴,仍在不斷討論這個角色的定位,可見這個被熱議的“高價值”崗位具有一定的復雜度和爭議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它需要被更清晰地界定。

學科運營到底是負責“編小冊子”、“當水軍”、“搞講座”,還是“項目負責人”呢?看起來似乎是專業打雜的,哪里需要哪里搬,無法設定邊界;又好似扮演重要角色,缺了系統運轉受阻。

追溯這個崗位的誕生地-教育行業龍頭好未來。它當初為何需要這個角色的存在,基于公司的何種訴求,補足哪種功能缺口?

從今日反推來看,學科運營的角色更容易出現在用戶體驗鏈條較長、觸點較多、相對高單價的在線學習業務場景

在復雜度較高的業務線中,學科運營承擔著一個鏈接教研、教學、銷售、服務、產品、市場等多個端口的角色,站在業務線交叉的核心樞紐位置。

學科運營關注用戶全流程路徑的體驗:從接觸到產品的第一瞬間,直至用戶完成產品的全過程學習體驗。

目標是通過提升整個周期范圍內的體驗感,以達成終極使命:提升三個環節的轉化率-1)體驗課購買轉化率、2)體驗課轉正價轉化率、3)正價課續費轉化率。

三個使命都圍繞著“轉化率”,分別對應著三個環節:

  1. 體驗課購買轉化率:體驗課購買環節
  2. 體驗課轉正價轉化率:體驗課試聽環節
  3. 正價課續費轉化率:正價課程學習環節

這個角色既需要對內理解業務線不同端口的思維邏輯和專業語言,又需要對外能洞察用戶的痛點和心理,還需要懂得科學學習原理和規律,才能更高效與多方溝通對話,在全流程多環節協同合作、展開工作。

以上對學科運營在業務線的位置、角色、職責、使命做了全方位的一個簡單勾勒和概括。

接下來我們分別通過還原用戶“三個環節”的路徑,來可視化呈現學科運營具體承擔的工作內容和能力需求。

一、體驗課購買轉化環節

任務:設計拉新內容、創作售賣物料,提升用戶購買體驗感

目標:提升體驗課購買的轉化率

想象一位用戶(孔二娃的媽媽)正攤在沙發上刷朋友圈,突然刷到一個精美的動態廣告,或一位好友轉發的孩子作業打卡圖和夸贊話術、或朋友邀請體驗課程的漂亮海報,想到最近正愁是否要給娃(6歲的孔二娃同學)報個英語學習班。

好奇心驅動下點開了頁面,40多秒來回滑動課程簡章后,心想“嗯,斯坦福語言學教授參與研發,課程體系看著也挺完整、動畫形象還挺萌,朋友孩子也在學,反正9.9塊也不貴,報一個試試”。按照報名頁提示,隨后孔二娃媽媽添加到了一位叫“串串老師”的微信。

好了,以上是用戶第一次接觸到產品的情景。

購買環節的體驗感主要由在4個板塊組成:拉新產品設計、售賣物料制作、購買流程規劃、產品功能支持。因此,想要保障用戶在購買過程的順暢友好體驗,提升物料的購買轉化率,需要考慮哪些緯度呢?

  1. 拉新機制有效:拉新產品內容是否符合用戶需求且定位準確,拉新機制是否有效
  2. 創意設計吸睛:視頻畫面、版面設計是否搶眼、有創意,能迅速吸引家長眼球
  3. 物料賣點到位:賣點設計是否符合用戶心理、切中痛點,能高效俘獲目標群體
  4. 版面設計科學:詳情頁的版面長短、模塊位置是否科學、展示內容是否完整
  5. 報名轉化高效:報名步驟是否便捷、選項提示是否清晰,過程是否流暢友好

綜合以上,體驗課售賣環節既需要突出產品的差異化優勢,還需掌握用戶的特征和心理,創造優質的體驗感讓用戶一見傾心,短短幾十秒“看似輕松”地高效捕獲用戶的芳心。

基于以上保障目標和思考維度,作為學科運營需要具備什么能力呢?

(1)深度理解用戶

了解目標用戶群體畫像、能把握用戶心理、抓住痛點和癢點,減少任何冗余的思考和操作

(2)綜合提煉能力

對課程內容、教學模式、服務形式、學科學習規律的整合了解,把握售賣物料信息呈現的優先級、專業度、準確度,為用戶恰到好處地展示產品優勢和吸睛要點

(3)營銷文字功底

基于對產品、學科、用戶的綜合了解,能提煉課程關鍵信息、轉化為用戶語言,應用在營銷物料中-如推介軟文、推廣海報、售賣簡章頁、課程產品包裝、投放物料視頻腳本,一切為了提升營銷物料的轉化

(4)產品設計思維

基于拉新產品的不同形態(如幾節直播課/幾節錄播課/講座等),需要思考拉新產品設計,包括課程內容、時間節奏規劃、配套禮盒設計(如課程手冊、完課地圖、小本子、貼紙等),綜合考慮用戶需求、實用性、性價比、拉新效果、完課效率等多重維度

(5)數據分析能力

觀察并分析數據,如用戶在報名簡章頁的PV、UV、閱讀完成率、熱區數據、停留時長、轉化率等,找到可優化方向,并不斷迭代售賣物料,提升轉化效率

看完以上技能點,就不難理解為何好未來最開始(以及現階段)的學科運營,大都出自教學老師。

教學老師既熟知課程學科特點,還親自參與過教學過程(上直播課/錄制課程),且對用戶/客戶均有直接過招的經歷,鮮活的交流經驗有助于深度理解用戶需求。

只要再結合一些營銷和運營思維、文字功底、數據分析能力,就齊活兒了!反之,僅有運營營銷思維要轉型做學科運營,則有更多、更難的“功課”要補。

二、體驗課試聽轉化環節

任務:優化體驗流程,提升學員的學習體驗感

目標:提升體驗課轉正價的轉化率

“串串老師”很快通過了微信好友驗證,于是二娃媽媽開啟了和老師的第一次對話。

過了幾天收到一個課程禮盒,隨后老師邀請進了微信群,入群當晚舉行了開營儀式,圖文并茂、信息挺多,群里有點熱鬧。

后面幾天老師每天都提示上課方式、督促學習。老師偶爾也發一些關于學習方法、課程總結的小知識,二娃媽媽根據老師的提示,帶著二娃開始了體驗學習。

群里也有家長發的學習打卡,老師會進行點評鼓勵,二娃媽媽忍不住聽了幾個學員讀的英語,想和二娃的發音做個對比。每天群消息挺多,熟悉上課方式后二娃媽媽就不太查看群消息了。

過了幾天有人問老師是否有系統課,于是老師開始介紹系統課和限時優惠。

二娃對課程還挺喜歡,跟著讀的時候手舞足蹈。不過課還沒上完,且現在一股新鮮勁兒,還不知之后能否堅持。幾千元也不是一筆小開支。二娃媽媽還沒想好是否給孩子報正價課。不過看著那么多家長報名,趁著限時優惠先接龍搶個優惠券再說…

好了,以上體驗課試聽過程的體驗感主要由哪些部分組成呢?

掐指一算,主要包括這5點:教學閉環/學習路徑設計、試聽內容設計、學習效果外化設計、課程服務水平、產品功能保障。

站在用戶視角考,學科運營需要綜合慮哪些緯度,來提升正價課的轉化率呢?

(1)學習路徑的科學布署

教學閉環的設計決定著用戶的學習主線,因此如何結合科學的教學閉環讓用戶全程獲得完整的學習體驗感,需要切片設計用戶的每一步學習路徑,以盡可能達到沉浸式的流暢體驗

(2)產品功能的友好體驗

用戶在小程序、公眾號、APP或電腦客戶端上課,接觸到的產品端操作是否友好、順滑,比如跳轉是否有bug、提示信息是否清晰到位、頁面是否包含無效信息、交互體驗是否卡頓等,需要帶入用戶視角,反復體驗,不斷優化

(3)試聽內容的合理設計

體驗的學習內容就好比“試用裝”,試用裝的選擇是否符合目標群體的口味,是否能在最短時間內打動用戶,需要保障內容的準確度、難度、長度、趣味度、互動性、引導性等,以讓用戶更佳的狀態投入學習,產生內部學習動機,從中獲得愉悅感,促進完課

(4)學科老師的貼心專業

直播課或專業性較高的錄播課,會涉及專業學科老師的直播授課/點評服務,因此學科老師的教學水平、批改點評的及時性和專業性,以及營銷環節的巧妙融入,都將影響學員的體驗及轉化效果

(5)輔導老師的到位服務

作為與用戶“直接”接觸時間最長、傳遞溫度和“人性”的渠道,輔導老師的溝通語氣、傳達的關鍵信息和話術措辭、反饋的準確性&時效性,都將很大程度影響用戶對產品和企業的認知度、信任度和滿意度

(6)社群SOP的合理設計

SOP關鍵環節的轉化鏈路設計是否合理、不同環節的側重點和關鍵動作是否突出、物料話術是否到位&友好,都有助于推動用戶在學習路徑上的完整體驗

(7)課程提醒的及時到位

根據用戶不同程度的完課情況,老師文字、語音、電話,以及公眾號適時恰當的消息提醒,都是全方位、多維度促進到課的方式。

(8)效果外化的明顯設計

就如5ml的某品牌試用美白臉霜,課程“試用裝”在短期內同樣較難見成效。如何讓學員“感知有效”就是非常關鍵的設計。其他行業有很多經典案例,如洗衣粉中的藍色顆粒(效果外化設計)。

需要通過外部的刺激和誘因,如即時積分獎勵、榮譽獎狀頒布、等級勛章發放、排行榜公布、老師點評鼓勵、畢業設計頒獎、完課進步報告等方式,結合“游戲化設計”創造外化的效果,讓學生感知學習有效,產生內化的獲得感、自我效能感,以及受到肯定的愉悅感,提升學習體驗感,增強學習內外動機。

我們發現以上每一項,都將涉及至少幾十到幾百個觸點。那么,學科運營若要推動目標的達成,免不了與教研、教學、課程交互體驗、產品、設計、數據、銷售團隊合作,也需要與積分管理、公眾號管理等運營板塊的同事產生交集。

為了保障用戶在試聽全流程的優質體驗,學科運營如何在各個環節扮演好連接者、推動者、參與者、樞紐指揮者的不同角色,是非常重要的考驗,需要具備以下硬核能力。

(1)了解學生發展心理

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認知發展、行為心理等身心發展特征和學習行為狀態,需要有一定認知,有助于同理用戶,站在用戶視角參與體驗設計

(2)了解科學學習理論&方法

懂得基本的學習科學理論-如學習動機理論、學習金字塔理論,以及了解科學學習方法和工具-如時間管理、記憶曲線。這些理論和方法將應用到獎勵機制的設置、 課程內容的設計、輔導老師反饋等多個維度

(3)理解教學設計原理

能基于不同學科的學科特點和產品特性,確?!叭腴T測、教、學、練、出門測、練、評”教學閉環中的關鍵環節設計,能較為完整地適應學員的真實學習場景需求

(4)學習路徑設計能力

有能力參與用戶學習路徑中的流程設計,優化在不同學習場景下的步驟環節、互動效果、即時反饋、效果外化等,在同步考慮到路徑中轉介紹、營銷、促活手段的同時,最大程度保障流暢友好的學習流程

(5)繪制用戶體驗地圖

這個屬于最精細高階的階段,能根據用戶的學習動線,切片拆解動作和情緒,繪制用戶體驗地圖,能夠還原并可視化用戶全鏈路環節和情緒感知水平

(6)社群轉化SOP設計能力

對于轉化環節的SOP,無論按照開營、到課、督課、解惑問答、轉化營銷、結營頒獎等時間環節維度,還是從社群、個人號、朋友圈、公眾號、小程序的觸達媒介維度,甚至學習規劃師/輔導老師、主講專業老師、點評老師、水軍等的服務角色維度,都需要設計優化能力,保障用戶在關鍵節點的服務體驗和營銷效果

(7)跨部門溝通&項目管理能力

能進行跨部門溝通、協調、對接,分辨需求優先級、找準關鍵對接人,并推進項目高效進展的管理能力

(8)行業調研能力

能進行行業各家優質產品調研體驗、分析差異、挖掘亮點、學習遷移的能力

(9)用戶調研能力

無論是線上問卷、電話采訪,還是線下對話、追隨暗訪,有能力以定性或定量的方式,多方位、有針對性地調查分析用戶行為、傾向或反饋,為策劃更佳的體驗方案做支撐

(10)數據分析和A/B測試設計

基于轉化漏斗各環節數據,進行分析復盤迭代的能力;某些功能在正式上線前的A/B test,能科學設計測試環境來檢驗假設,做到科學設計、變量控制、追蹤復盤、不斷驗證

綜合來說,以上能力最終都將以文案內容、策略建議、需求方案的形式呈現輸出。尤其涉及到動產研的需求方案,涉及工程資源/人力成本,需要確保很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反復斟酌、謹慎決策、多方達成一致后才能啟動。

因此,合理調配資源、快速找準關鍵人,讓杠桿高的需求先行,都是綜合能力的體現。

看到這里,大家一定覺得學科運營就是個超級打雜,參與的工作鏈條環節很多,可涉及的工作內容無比“雜亂”、“瑣碎”,莫非是長著八只手十個腦袋的“monster”?

沒錯!學科運營不是一個人,而是幾人或幾十人組成的學科運營團隊。根據不同環節和職能范圍,劃分成不同角色,分別承載著轉化率提升的各個環節,共同承擔轉化率提升的重責。

接下來終于要進入到最后一個環節:正價課續費轉化環節。

三、正價課續費轉化環節

任務:優化完課體驗,提升正價課的完課率

目標:提升正價課續費轉化率

二娃媽媽最終在與“串串老師”打來的電話溝通咨詢后,(劇情需要)沒跟二娃爸爸商量完成了半年課的購買,開啟了系統課的學習。二娃的學習完課狀況如何呢?學習有沒有效果呢?半年后會不會繼續購買呢?

正價課的完課狀態(消課比)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出:用戶對于課程產品的價值感知度和喜愛度,很大程度決定著用戶的續費選擇。因此學科運營需要保障用戶的完課體驗,以提升續費轉化率。

這個環節主要涉及5個板塊:學習路徑設計、課程服務保障(輔導老師/點評老師)、完課激勵設計、續費營銷設計、產品功能保障。

(1)學習路徑體驗友好

不管是錄播/直播,基于用戶的過程性學習數據監控及完課反饋,針對課程內容、學習路徑采取相應的優化策略,確保課程體驗不斷提升

(2)督導點評服務到位

課程內容&學習路徑之外的服務,也是構成用戶完課體驗的重要組成,因此督課服務、點評服務、答疑解惑等需要持續優化

(3)完課機制設置合理

除了人工督課,結合產品功能、活動設置的完課機制設計,需要根據學習動線的高峰低谷區間,設置相應的激勵策略,以不斷激勵用戶持續完課

(4)續費營銷設計科學

設計續費節點,需要充分研究用戶心理、考慮用戶學習效果、設計多個續費節點,及續費優惠政策設計,甚至需要兼顧其他競品公司的推廣節奏。

基于以上幾個部分,基本可以保證相對健康的完課率;再加上臨門一腳的銷售關單能力,可保證續費率基本達標。

因此,在這個環節,學科運營需要具備以下能力:

(1)問題定位能力

綜合用戶的完課數據、用戶反饋、用戶調研,挖掘完課中的問題-基于內容、服務、功能、流程等層面,如查看數據發現-某節課的視頻片段被反復觀看次數異常,是內容有趣/費解、還是交互bug,需要分析問題、找到原因、給出策略

(2)完課激勵機制設計

結合活動激勵機制、榮譽獎賞機制等方式,如優秀學員報道、組織比賽、積分策略、升級關卡設置、課程界面可視化進度等游戲化設計機制,激勵完課

(3)續費策略設計

結合用戶效果外化的過程性評價、完課報告、考試比賽、測評結果等方式凸顯學習效果,以及結合綜合節日、熱點、痛點、學期節奏等節點特征,設計續費的時間節奏和優惠政策。

四、總結

1. 學科運營的本質

以上通過三大環節對應的三個核心指標,分別闡述了學科運營的職責范圍和能力要求。雖然每家的崗位描述各有差異,不過學科運營本質上是:通過在不同轉化環節,優化用戶體驗感,提升各環節的轉化率。

全程以用戶視角,激發用戶興趣、好奇、動機,驅動行動,感知課程內容的深度價值、學習流程的友好順暢、服務質量的專業優質,逐漸加深信任感、需求感,心動感,最終產生購買行為。

2. 學科運營的架構

基于不同公司的組織架構,有的以大學科運營團隊存在,設置了不同的細分崗;有的公司則只設置了獨立崗位,相關環節的缺位可能分散在各個部門。

從功能分工上看,學科運營可能以市場運營、銷售運營、服務運營、用研&用戶體驗運營、新媒體運營、學習端產品運營、數據產品運營、拉新產品運營的角色出現。

3. 學科運營的高階能力

  • 熟悉用戶畫像,掌握學生發展心理
  • 理解學習規律,了解科學學習方法
  • 懂得教學原理,優化設計學習路徑
  • 理解用戶情緒,繪制用戶體驗地圖
  • 理解用戶痛點,外化提升學習效果
  • 懂得產品邏輯,科學規劃拉新產品
  • 吸納綜合信息,精準提煉營銷要點
  • 精準定位問題,靈活輸出解決策略
  • 擅用數據分析,敏銳輸出邏輯規律
  • 擅長溝通協調,高效把控項目管理
  • 善于行業調研,敏銳洞悉行業趨勢

*理解我工整對仗的強迫癥行為。

4. 學科運營的職責邊界

學科運營不是萬能的,只能部分程度影響轉化率。

各個部門都擁有其垂直的專業技能,為轉化率加持:

  • 市場部對投放渠道質量、群體特質、時間段、結算策略的選擇和經驗判斷等都會影響“體驗課的購買率”和“體驗課轉正價的轉化率”;
  • 銷售部的執行力度、關單能力、考核指標、排期輪班、售賣鏈接的邏輯設置都會影響“體驗轉正價的轉化率”;
  • 教研部的課程質量、專業水準、趣味程度、交互體驗,都會直接影響“體驗轉正價的轉化率”和“正價課程完課率”;
  • 服務部的服務內容、服務質量、激勵傳達、關單能力等都影響“完課率和續費轉化率”;
  • 產品部的功能體驗,友好交互、跳轉順暢也是基本保障,若直播時卡頓停播、支付環節出bug,也都將影響轉化。

學科運營的第二重邊界在于:主要為業務線的轉化率負責。而業務線上的線索數量&質量(獲客及轉介紹策略)、業務總營收(GMV)分別處在轉化率的兩端,只有環環相扣的各個部門共同提升,ROI才能上漲,整條業務線的健康度才能提高。

當然,極少數公司學科運營負責人幾乎等同于業務線負責人,兼顧銷售團隊、教研團隊、線索增長團隊的管理,則將突破兩端,全權負責線索、轉化、營收的全鏈條。

5. 學科運營的困擾

學科運營在優化用戶體驗過程中,需要診斷問題、找到依據、給出策略、提交需求、測試判斷、明確方案,直至最終需求實現。

整個推動的鏈條不短,過程漫長且繁瑣,而且很少能得到即時正向反饋,甚至有些高價值的優化點無法監控成效(未處于數據埋點可監控的環節),因此很容易缺失成就感。

再加上各部門的諸多變量,以及不可控因素,如趕上期末時段、雙十一過后的期次,很可能心酸地發現:千辛萬苦推動了幾個優化點,轉化率居然還跌了!心態很容易崩,雖然也能理解變量太多,轉化率很多時候不受控制。

Ending祝福

優化需求層出不窮、優化空間永無止境,穿梭在各部門和各需求之間的學科運營,只有一顆紅心、抱有熱情、耐住寂寞、精益求精,才能堅持跑下轉化率量變到質變的馬拉松。

學科運營,是需要持續付出的強大心力和耐力,才能長期堅守的崗位。不過長期下去會瘦、口才會更好、忍耐力會更強、情商會更高。

標題中的問題,你有了答案嗎?

謹以此文拋磚引玉,歡迎行業伙伴前來探討指教。之后有機會拆解鮮活案例。

 

作者:孔一一,教育行業連續創業者,曾任K12獨角獸教育公司戰略&投資,微信:Flytotheplanet,公號:aijiukaixin(“愛就開心”全拼)

本文由 @孔一一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寫的很全面很棒,讓我對學科運營有個整體性的了解,感謝!

    回復
    1. 不客氣呢,歡迎交流探討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