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運營(九):互聯網醫院
編輯導讀:由于年初的疫情,互聯網+醫療逐漸被大眾所接受,也在減少接觸、減輕線下門診機構壓力等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國家接連出臺重磅政策鼓勵互聯網醫療的發展,互聯網醫療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本篇文章中,作者對互聯網醫療運營中的互聯網醫院進行了分析介紹,與大家分享。
一、互聯網醫院是互聯網醫療發展的必然產物
互聯網醫療最早的發展是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患者進行一些諸如掛號、預約這樣的方便線下就診的服務,之后開始產生線上的問診行為,線下的醫療服務也慢慢延伸到線上。
醫療是個強監管的行業,發生在醫院內的服務受到醫療規范的約束,保護醫患雙方的權利。當網上的診療行為進展的越來越深,涉及的學科范圍越來越寬。對政府來說,既要鼓勵創新,又要保證安全,如何監管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現有的法律法規中,醫患權利的保障的前提是診療行為必須發生在醫院中,醫生必須在注冊的醫療機構開展醫療行為。那么醫生在醫院里,借助互聯網跨出地域的限制行醫,如何來界定這種情況呢?醫生開具的處方以信息化的方式流轉到了藥店,這樣情況呢?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必須要創造一個虛擬的空間,或者從信息技術的角度叫做“容器”,由它來承擔原先實體醫院承擔的角色。這樣,所有的規范才能有實施的條件,監管才能延續要互聯網上?;ヂ摼W醫院的產生,對政策制定者,有了一個監管的參照系。
- 2014年10月,首家以“網絡醫院”命名的廣東省網絡醫院正式上線,由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互聯網醫療平臺公司、網絡醫療接診點等共同構建,當時定義為一個公眾提供醫療服務的新型遠程醫療平臺;
- 2015年12月,微醫集團依托桐鄉市第三人民醫院,創立烏鎮互聯網醫院,開創了在線電子處方、延伸醫囑、電子病歷共享等先河;阿里健康也在同期與武漢中心醫院聯合成立武漢中心醫院互聯網醫院,于兩年后湖北省衛計委正式授權;
- 2016 年 2 月,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互聯網醫院成立,開創了公立三甲醫院建設“線上院區”的先河;
- 2017年,銀川市政府憑借政策優勢吸引了以好大夫、平安好醫生為首的一大批企業設立互聯網醫院。
2014年在廣州體驗過網絡醫院的在藥店的使用,翻閱自己微博還能找到當時學習的藥店端后臺界面。
翻看互聯網醫院創建和發展的歷史,互聯網醫療企業是積極推進的一方,當微醫在烏鎮互聯網大會上推出互聯網醫院的時候,大家猛然意識到,互聯網醫院這個概念能夠解決當時互聯網醫療繼續發展的三個難題。
1)合法合規
在互聯網醫院的框架內,醫患在線上發生的診療行為只要在法規認可的范圍內進行,在線的問診復診就是合法合規,企業需要承擔風險變得可控。
2)在線處方
處方藥線上銷售的管制遲早會打開,國家最近已經發文有條件的放開,以互聯網醫院為依托,醫生在線開具的處方才得以被認可。
3)在線醫保支付
醫保開放在線的支付是互聯網醫療企業渴求的終極買家,互聯網醫院的概念為這種可能性提供了操作層面上的保障。醫保是為保障基本的治療訴求,執行嚴格的規范。目前已有部分省份在某種病種上進行了嘗試。
我們看到,早期這些探索摸著石頭過河,讓互聯網醫院的建設看到了曙光,七樂康、健客這樣的醫藥電商公司在互聯網醫院的建設中更為激進,他們敏銳的意識到互聯網醫院能幫助自己的業務從藥上移到醫,開電子處方,完成自己的醫藥小閉環。因此,健客在2017年下半年,不惜收購多地的醫院來利用實體醫院成立互聯網醫院。
公立醫院的互聯網醫院建設熱潮,則是在2020年的疫情爆發后,在患者無法來醫院的情況下,各地都看到了互聯網醫院發揮的作用。于是乎,在各種力量的推動下,各地一哄而上,互聯網醫院已經基本成為公立醫院的標準配置。
市場報告預測,全國的三級以上醫院預計在2025年前都會開設自己的互聯網醫院,假設建設費用預計100-150萬元/家,這個市場的規模就將達到90億元。
二、互聯網醫院的分類
從主體上來看,互聯網醫院分為兩類。一類是醫院依托實體開辦的互聯網醫院,名稱一般為XXX醫院互聯網醫院,另一類是企業開辦的互聯網醫院,企業沒有實體的醫院,通過在線多點執業的形式吸引醫生,很多企業在銀川和海南的互聯網醫院就屬于此類形式。
從運營上來看,我們又可以把互聯網醫院分為三類:
- 醫院自己開辦和運營的互聯網醫院
- 企業自己開辦和運營的互聯網醫院
- 醫院和企業共建共同運營的互聯網醫院
第1類是比較有實力的醫院,委托信息化廠商建設自己的互聯網醫院基礎設施,這些互聯網醫院借助互聯網載體和技術手段,是實體醫院服務的一樣延伸和擴展,提供健康教育、醫療信息查詢、電子健康檔案、疾病風險評估、在線疾病咨詢、電子處方、遠程會診及遠程治療和康復等多種形式的健康和醫療服務。
第2類是企業創建,實際上在互聯網醫院沒有創建之前,企業已經在開展各種在線的診療,互聯網醫院的設立是給這些業務一個正式的“名分”。線上分診、線上問診、線上處方、線上支付、處方送藥、健康管理等都是這類互聯網醫院的必備業務,在前面文章中提到的互聯網醫療的業務運營都會在其中涉及到。例如京東健康、阿里健康或腫瘤、腎病等單病種互聯網醫院,其主要解決的是在線開處方銷售處方藥,在建設互聯網醫院上本身就有強烈的需求。
第3類情況在疫情前多是企業發起,借助一個實體醫院設立和自己相關聯的互聯網醫院,來完善線上診療、在線處方等業務,也有出現一些企業收購一些體量不大的醫院來補足這個線上業務閉環的情況。但在疫情發生后,公立醫院都意識到互聯網醫院的重要,一些自身實力不強的醫院,就會選擇和一些企業合作。由企業幫助建設互聯網醫院,并根據醫院的情況定制一套運營方案。這個類型的醫院數量在不斷擴大 。
三、互聯網醫院的運營情況
1. 整體情況
疫情期間,中國經營報組織過一場關于互聯網醫院的在線論壇,阿里健康的副總裁汪強展示了抽樣的互聯網醫院的運行情況。在83個統計樣本中,有營收的互聯網醫院占到90%,但有超過70%的互聯網醫院一年的營業收入還不過500萬。超過50%的互聯網醫院是虧損的狀態。
圖5: 互聯網醫院運營情況統計
2. 公立醫院
也許因為運行狀況不盡如人意,我們確實很少看到公立醫院互聯網醫院的運行數據?;ヂ摼W醫療中,“皮婦兒”一直占據的在線問診的多數流量,兒童醫院在推動互聯網醫療的實施中一直表現的很積極,因為兒童醫院面對的看病群體——孩子家長,這個群體對互聯網的接受程度遠超其他科室,他們對看病效率的追求也更高,所以我們不妨來看看兒童醫院的運行情況。
2020年6月1日,首都兒研所開通了“線上復診、處方開具、送藥到家”的一站式互聯網診療服務,并且在當天舉行了一場在線義診。4個月后,兒研所公布數據,完成互聯網診療的患者人數為4022人,9月份就診量環比增長59.1%,外地患者占比73.1%,本地患者占比26.9%,其中,皮膚科、消化內科、保健科、內分泌科接診量最高。
兒科醫院的運行狀況應該是比較好的,平均下來每天的問診量是35人,平攤到每個科室也就是個位數的問診。這個問診量可能還抵不上科室里某位醫生在好大夫上每天接受問診的次數,更不能與平安好醫生每天幾百的單人接診量相比。
如果沒有一定的問診量,派醫生值班顯然是不值當的,沒人值班則很難保障恢復的相應度,除非加入類似全科醫生這樣的接診分診的角色。顯然,這個對公立醫院的要求有點高。
3. 企業互聯網醫院
好大夫在線的副總裁王宏達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公布,每天到訪的患者達到400萬人,日均醫患問診達到了30萬次。中國年門診量最大的醫院鄭大附一,每年的門診量是800萬人次,差不多是好大夫互聯網醫院一個月的問診量。
圖7: 好大夫在線問診量
再看看頂尖醫生的情況,好大夫收錄北京的協和醫院的醫生達到1459位,在線服務的醫生數達到826位,累計服務在線患者數超過75萬。上海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好大夫在線收錄了993位醫生,在線提供服務的醫生數達到843位,在線服務的醫生占比達到了84.8%。
四、互聯網醫院的運營訴求
1. 醫院的訴求
頂尖的醫院本身不缺乏患者,提供線上服務能夠帶來額外收入是有限的,在各方的推動下湊個熱鬧。也有部分公立大醫院一直積極擁抱互聯網,從患者體驗、社會效應或政府關系上,已經被醫院帶來了收益,接下來還會繼續引領互聯網醫院的探索。對于這些頂尖的醫院,也許等到互聯網真正滲透到某些學科的臨床路徑中,才會被重視。
普通的二級醫院或基層醫院,由于互聯網醫院建設費用及后續的維護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一般會選擇由企業參與共建,除了想趕上這股潮流,醫院也希望通過互聯網醫院導流更多患者,企業在共同的運營中也能帶一些資源,提升醫院部分的科室的實力,做出特色來。
2. 企業的訴求
前面已經提到互聯網醫院是互聯網醫療發展的必然產物,所以對部分從事多年互聯網醫療的企業來說,申請互聯網醫院的牌照,不影響原先的業務開展,運營按照原先的規劃該怎么干就怎么干,也可以借著互聯網醫院探一探更多業務方向。
我們也會看到,很多醫藥企業紛紛也在申請好了互聯網醫院,生怕自己走晚一步,搭不上這條船,錯過一個時代。但是對互聯網醫院的運營還沒有明確的規劃,需要參與更多上下游的合作。
企業共建的互聯網醫院,除去常規的線上復診開藥等功能,通常都希望通過線上導一些新的流量(患者)。如果僅僅是自己存量的患者,這個邏輯基本是行不通的,因為患者不來醫院,就不需要做檢查,那對這些醫院來說,只是在線上開藥,藥占比勢必會很高。
想要共建科室,就需要醫生多點執業的支持,線上的做法是讓醫生簽訂一個線上互聯網醫院的多點執業,例如丁香園的銀川互聯網醫院,但如果要有線下的診療,這個類型的多點執業就不適用了,現有的規定是要向醫院申請,去衛健委網上報備的,很多醫生會有顧慮,院長也不會批。
所以,這些互聯網醫院承擔著均衡醫療資源的使命,但實際運行脫離商業支撐卻舉步維艱。
五、互聯網醫院的運營需要更多參與方
今年8月的論壇上,國家衛健委遠程醫療管理培訓中心主任盧清君就目前互聯網醫院的運營情況,曾提出自己的看法,“需要把互聯網醫療運營委托給第三方企業,去建立與第三方企業的合作機制”。
阿里健康的副總裁汪強在分析互聯網醫院的運營現狀后也表示,互聯網醫院應該有更多的社會化力量一起參與,一起更好的把這樣一個互聯網醫療服務做到既有公益性又能盈利,這樣才能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舉個簡單的例子,上海的龍華醫院是有名的中醫特色三甲醫院,很多患者來龍華醫院看病,選擇長期的中藥調理,現在龍華開通了互聯網醫院復診,能夠延續中藥方子,方便快捷是患者的切身體會。但這個事情需要有專人做推廣才能真正規?;挥幸幠;瘞訕I務產生增量,醫院才會有積極性。通過一些補貼,激勵用戶完成“關鍵行為”,養成長期習慣,這樣的互聯網方法在這個場景中其實很適用,如果專人來幫醫院做策劃和運營,一定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再比如,綿陽市中心醫院與微脈合作共建運營互聯網醫院,微脈的團隊根據醫院的情況打造的不同的互聯網醫院的特色服務,例如孕期的管理包,打通線上線下,患者滿意,醫生提高收入。這就是第三方合作運營的好例子,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兒,合作共贏。
再比如,平安好醫生根據互聯網醫院的特點,制定了六大合作運營的模塊,在合作過程中雙方共同從醫院的實際情況出來,挑選適合的運營模塊,制定每家醫院個性化的運營方案。
圖8:平安好醫生的醫院運營六大模塊
六、未來還會發生什么
互聯網醫院的產生,為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打通了“任督二脈”,關于未來的發展,有幾個大膽的想法。
- 因為法規完善,醫生可以敢于做更多的嘗試,整合線上線下的臨床路徑,例如慢病管理,線上和院外管理成為標準化的臨床路徑的一部分。丁香園已經聯合醫學會提出過基于信息化的糖尿病院外管理標準。
- 患者就醫習慣的改變,醫院也不能只靠名醫名科室,如果專業技術不相上下,或者說在患者的認知中不相上下,互聯網上影響就會發生作用,改變患者對醫院就醫的決策。
- 出現類似美國Mercy這樣的虛擬醫院,這就不僅僅是生產效率的提升。復制生產力,那才是終極的武器。提升稀缺的專業醫療的供給能力,或者把頂尖的醫生的專業能力復制出更多。
七、結語
互聯網醫院的運營將來一定會大有可為,互聯網醫院已經成為公立醫院的基礎建設,但醫院沒有足夠的專業人力參與運營這塊。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旦某些醫院利用互聯網為自己在競爭中建立起優勢,其他的醫院必然就要設法跟進,互聯網醫院的運營就有很大的用武之地,這是醫療行業未來的一個變量。
互聯網醫院這樣一個新興事物,未來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就運營層面來看,打通在線醫保支付可能是目前互聯網醫院運營的勝負手。希望本文能給各位小伙伴帶來一些啟發,與君共勉。
作者:xunjie,公眾號:醫聊連連看(medlinklink);曾在兩家慢病管理公司擔任運營總監,現就職于頭部互聯網醫療公司。
本文由@移動醫聊xunjie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感謝分享,互聯網醫院最關鍵而且最難的在于遠程問診。對于疑難雜癥,遠程問診是個偽命題,因為問了基本上沒用,專家不敢給意見,多是建議到院進一步檢查治療。只有立足常見病多發病,才可能實現互聯網醫院的價值
看了半天 也沒看到運營內容在哪 都是一些現狀
是不是希望附件是一個互聯網醫院的整體運營方案,里面提到框架。
舉步維艱
咨詢一下咯,實體醫院的醫生去線上的互聯網醫院執業,是真的不需要備案么?
是按照互聯網醫院所在地的要求去備案,和線下多點執業不是一回事。
從知乎過來的粉絲
共建模式下,已有部分地區、城市的互聯網醫院已經基于數據監管下打通在線醫保支付了,平臺跟醫保局之間也可有序結算。只是基礎設施的搭建、用戶習慣、運營模式等還要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