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成功實戰筆記(4):如何提升續約率

0 評論 6406 瀏覽 16 收藏 11 分鐘

編輯導語:在上一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營銷續約率9個關鍵因素的梳理分析,客戶成功實戰筆記(3):影響續約率的9大關鍵要素,但怎么樣能提升續約率也是關鍵問題;本文作者分享了關于提升續約率的一些因素,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本文是實戰筆記的第四篇,上一篇主要講到影響續約率的因素,這篇主要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改變影響續費的因子,提升續約率,包括我在實戰中續約率100%增長的經驗。

續約我們都知道很重要,這個是SaaS模式的商業密碼,核心是一種復利思維,好的續約率,后期幾乎可以“躺著掙錢”。

但想要提升續約率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和目標客群、產品、客單價、服務等因素都相關,是一個綜合因素影響的結果;一般來說,客單價越高、定制化程度越高,客戶替換成本越高,續約率也越高,這里我們主要討論的是標準化產品的續約率,將從以下兩部分內容展開:

  • 如何找到影響續約率的因素?
  • 如何改變這些因素并提升續約率?

一、如何找到影響續約率的因素?

知其因,才能治其果,我們只有找到了“病因”,才能知道用什么藥方;上一篇筆記中我詳細闡述了影響續約率的9大關鍵因素,包括客戶、產品、服務三大部分,基本涵蓋了影響續約率的關鍵要素,大家可以根據這個自查。

但是理論到實踐之間是有很大的gap的,很多東西大家一看就會,一做就錯,這個就是經驗的重要性,也是行家和外行人、高手和新手的能力差距;TOB的產品千差萬別,細分行業不一樣,客群屬性不一樣,業務流程也不一樣,所以還得具體原因具體分析。

所以這里主要根據實戰的經驗,提供一些續約率診斷的方法論給大家,包括定量和定性兩種分析方法。

1. 續約率的定量分析

無法量化就無法衡量,我們需要找到一些能夠衡量客戶是否會續約的預測指標,然后去詳細分析這些指標的健康程度,關于指標的尋找,實戰筆記2中有詳細的闡述。

總結來看,TOB的產品,我認為只有客戶得到了產品的價值,客戶才有可能續費,因為本質上,我認為TOB購買SaaS軟件是一種投資行為,是需要看到回報的,如果帶來業務上明顯的回報(效率提升/直接產出),是不太可能繼續投資的;這個和TOC不一樣,TOC有可能是一種消費行為,消費的主要訴求是體驗。

因此如何找到衡量客戶是否得到了以及得到了多少產品價值,這個就很關鍵。建議大家在做續約率的定量分析時參考以下幾個標準:

  • 首先要做數據清洗,要排除非目標客戶,因為不排除銷售會簽約少部分的非目標客戶;
  • 我是否有產品價值的衡量指標,如產品使用活躍度、健康分;
  • 這些指標是否真正反饋了產品的核心價值,如果沒有,應該如何調整;
  • 這些指標和續約率有沒有達到統計學上的關聯關系(做歸因、關聯分析),我提升了這些指標,續約率是否一定或者大概率會提升;
  • 這些指標在不同的客戶分層、簽約階段、客戶階段、客戶來源、維護群里上是否有顯著差異;
  • 這些指標我有沒有系統性的去監控、維護起來,有沒有相對科學的數據采集體系;

如果你之前有相對完整的數據,基本上這些分析做完以后,你大概能拿到一個比較準確的客戶流失原因報告了,客戶到底是為什么流失的、什么時候流失的、在哪流失的,拿到了這些數據,你基本就有一個大致的判斷啦!

2. 續約率的定性分析

都做了定量分析,已經拿到數據報告了,我為什么還要做定量分析?數據是不會騙人的。

其實,我想說的是,數據有時候是會騙人的!因為有時候你的基礎數據有可能一開始就是錯的,比如你衡量產品價值的標準和用戶的痛點需求不是完全匹配、你的數據采集系統不是很科學、你拿到的數據過于片面等等,都有可能造成這些結果。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還需要做一些定性的分析,去驗證我們的數據報告的可行度,包括收集客戶流失原因報告和客戶訪談。

1)需要CSM每個月都詳細記錄下客戶流失的原因,是KP更換了、換競品了、倒閉了、系統沒有使用起來、需求不滿足還是其他原因,因為CSM每天都在跟客戶接觸,一直在跟進客戶的使用情況,他是最清楚(應該是)客戶不續約的原因的。

2)需要線下去走訪一些斷約的客戶,去問一問客戶為什么不續約,是和購買的時候講的不一樣、系統啟用成本過高、系統太復雜、沒有培訓用不起來還是其他原因,這些信息拿到以后,還需要自己去做一些綜合的判斷,因為客戶不續費其實不太會直接告訴你原因的。

拿到這些定性的數據以后,結合我們之前的數據報告,基本就可以判斷出客戶斷約的真實原因了,定期做2-3次,拿到足夠的樣本量以后,你就可以比較自信地著手續約率提升的工作了。

二、如何改變這些因素,拿到增長結果?

其實拿到了上述的斷約原因報告以后,具體怎么去做提升,基本也就比較清晰了,方案很容易出,但是要執行好卻不容易,這里我主要提幾個實戰過程中的經驗點。

1. 續約是一家SaaS公司的事情,不只是客戶成功的事情

續約率一般是CSM團隊的考核指標,這很正常合理,但是續約率的提升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公司各個部門共同努力,才能拿到一個比較好的業務結果;比如前端銷售要減少非目標客戶的簽約、減少overpromise,產研要不斷豐富產品價值、提升產品易用性和穩定性,技術支持要及時解決客戶的技術問題等等。

這些都是需要公司一號位支持,才能調動這些資源去為續約率服務的,絕非CS部門能夠解決的問題。

2. 產品優化是第一優先級

我認為產品優化是CS部門的第一優先級,因為用戶購買的核心是產品,每天接觸最多的也是產品,所以切記千萬不要一直用服務去兜底,否則會很被動,最終團隊也被拖垮了。

我們要做的是建立一個相對完善的需求收集、需求評估和產品迭代溝通機制,通過這個機制不斷提升產品的價值、易用性、穩定性,確保產品價值能夠得到持續地交付。

3. 堅持長期主義

續約率那么重要,有老板會說,那我就考核續約率好了,我只要結果。

其實這種想法是很危險,一味地看結果,只注重短期是否能出效果,會導致動作很短視、很激進,但提升續約其實是一件很滯后的事情,按年收費的的產品,今年的動作效果可能得明年才能拿到好的續約結果。

所以不能一味地看續約率,要更多地注重過程量的考核,活躍的考核、健康分的考核、客戶滿意度的考核,只有把過程做好了,做扎實了,續約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這個是一定要堅持的。

4. 成事在人

思路有了、策略有了、方案有了,那么就是團隊執行的問題了,好的人、好的團隊一直都是很稀缺的,同樣的方法在不同的團隊身上會拿到千差萬別的結果。

這里需要找到合適的人、搭建科學合理的團隊及配套的激勵體系,這些關于組織的頂層設計,下一篇我會重點展開來講。

增長黑客中有一句話很廣泛,叫無數據、不增長,不過我更喜歡另外一句話,叫無設計、不增長。

好的增長體系是需要經過精密設計和反復驗證的,微信搜索“SAAS老司機”關注我,一起設計客戶成功運營增長體系。

 

本文由 @SAAS老司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