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北極星指標,分析5大運營目標背后的選擇誘因

0 評論 6744 瀏覽 22 收藏 15 分鐘

編輯導讀:北極星指標,做運營的人都知道。在確立了北極星指標后,我們在制定運營布局時,一定要圍繞這個指標,并作為衡量效果的標準。本文作者列舉了五種最常見的運營層面目標進行分析,理清每種背后的選擇誘因,希望對你有幫助。

做符合產品生命周期的運營,這應該是運營最底層的邏輯了,而運營目標的確立一定是緊緊圍繞著對應產品階段的“北極星指標”。

北極星指標,顧名思義,就像探險旅程中點亮夜空的北極星,只要有它的存在,旅人們就不會迷失方向。同理,有它的存在,一個產品就能明確當下階段,最重要的目標是什么,從而更好的調用資源,發展價值?!氨睒O星指標”并非一成不變,而會隨著產品生命周期階段的變化而變化。我們今天不主要講北極星指標,所以不做展開。

確定“北極星指標”之后,我們在制定運營布局時,一定要圍繞這個指標,并作為衡量效果的標準。接下來我會就5種最常見的運營層面目標進行分析,盡量理清每種背后的選擇誘因。

一、要曝光

這點其實要追溯到市場與運營的區別這一問題,我的理解是,市場大方向是要在用戶心中留下錨定,也就是在意識深處種下一顆種子。等用戶在面臨多種產品選擇其一的時候,這顆種子就可以破土而出,迅速生根發芽,產生足夠的條件反射支撐消費決策,所以市場更多是要意識層面的價值;

而運營大方向是強數據導向,有因必有果,有投入必有產出,一個沒有數據結論的運營毫無疑問是失敗的,所以對比來看運營是要數據層面的價值,且在宏觀維度要把效果周期盡可能縮短,短平快幫助產品價值傳遞,從而使用戶產生行為。

要曝光更多是市場層面的目的,也就是不強求數據,要放長線釣大魚,通過在意識中埋點,間接促進數據。

比如,下面可口可樂的這個公交車站廣告,它并不像體驗課投放一樣要求效果立竿見影,更多的是通過這樣一個廣告,讓用戶產生一種意識上的條件反射,即“喝可口可樂=爽”,所以在吃炸雞或者悶熱的夏天運動之后,為了達到“爽”的體驗就要買可口可樂喝,通過這樣一種邏輯復刻,間接達到占領市場、增加銷量等目的。

二、要流量

流量可以有很多具象定義,針對產品的不同,可以是下載量、注冊量、私域用戶數、PV、課程報名人數等。就流量本身而言,我會把它按精度(依據用戶來源和關鍵性動作)拆分為兩大類:

1. 精準流量

比如主動數據,顧名思義就是主動搜索來的咨詢數據,可能是通過百度、也可能是通過公眾號、甚至是打電話直接咨詢產品。由于這類數據的主觀意識很強,不需要過多的意識培養,可以直接走銷轉鏈路,點對點進行用戶接待、挖需、答疑等步驟,快速產生轉化。剩下的沒有轉化的數據可以進入流量池,通過后續持續不斷的價值傳遞,最終實現激活轉化。

2. 泛流量

在這個維度上,以流量最大化為目標,先盡可能抓取泛行業人群,再對這部分人群進行分層與運營,導入私域長期培育,同時伴隨裂變自增長等操作,這是基本邏輯。

以上只是最簡單的分類,實際業務狀態要復雜很多,數據類型也更加多樣,而將數據類型拆的足夠細,是實現精細化運營的第一步。

要流量這個目的很基礎,流量不是終點,而是起點。一般有正金字塔模型和倒金字塔模型(漏斗模型)兩種流量梯度模型:

1)倒金字塔模型

即漏斗模型,比較常見,這種模式先用泛行業話題吸引泛行業人群,再自上而下,層層進行主動或被動篩選,形成由“泛”到“精”的用戶分層,之后可以針對每層用戶分別構建轉化策略與運營動作;也可以集中精力只抓塔尖20%用戶進行強運營轉化,其他進入流量池繼續培養意識,再利用后續激活動作,篩選意識已培養完成的用戶繼續轉化。

2)正金字塔模型

即由“精”到“泛”的邏輯,按戰略發展的考慮,先只要最精準的人群,降低精度可能會反噬真正垂直用戶的體驗,之后靠精準用戶的正向傳播,把開口逐漸放大,自然下沉,吸引有主觀意識的廣口人群。

知乎、豆瓣早期都使用過這種模型,才使得用戶忠誠度做得很扎實。知乎早期用邀請制的模式,不開放注冊,只邀請各行業具有影響力或專業背景的人,比如李開復、雷軍、keso等,由他們通過1v1邀請的方式再繼續將用戶引入知乎,形成了互聯網界的象牙塔圈子。在沉淀了1~2年的社區調性后,才全面開放。

舉個更落地的例子,要做一個視頻號來獲取流量,最精準受眾是懂技術的財務人,這個時候面臨視頻號內容調性的確定。當然如果你的資源夠用,完全可以做個矩陣出來,這里只考慮人力和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做泛內容可能需要考慮以下問題:

  • 雷同內容過多
  • 行業人群畫像
  • 相關意識培養周期與難度
  • 精準人群對內容的包容度
  • 對公司其他業務的支持
  • 公司對視頻號的定位
  • ……

綜合考慮,做財務+技術這類接受度不那么廣的話題,吸引最垂直的人群也許會是更好的選擇,相當于先培養一波優秀的人后,由優秀的人激勵下面的人往前面走,以此逐步形成用戶梯階。當然,這種狀態會可能比較理想化,在真實操作中要結合非常多的運營玩法且要順勢而行(比如趕上政府相關新政),才可能破圈而出。

三、要留存

留存,就是用戶對產品的依賴程度,留存的外在表現之一是活躍度,即使用頻率、使用時長等,日活、周活、月活都是最常見的指標。留存的內在表現又會取決于用戶粘性,從而產生復購和轉推薦的可能性。在2C互聯網的下半程,流量已經到了一個飽和點且獲客成本居高不下,各行業的規模邊界已然顯現,接下里更需要的是“留量”博弈,即如何讓高成本獲取來的用戶盡可能提高對產品的依賴度與忠誠度。

增加用戶活躍的玩法很多樣,對于平臺產品而言,任務玩法、積分玩法、等級玩法都是比較好的嘗試,注意要保證激勵系統的可實現性,獎勵梯度可以循序漸進,不必一蹴而就。我總結了一下,各種玩法的落腳點逃不開以下3種層面的用戶滿足:

1. 精神層面的滿足

用戶的內在榮譽感、外在身份特殊標識等都屬于精神層面的滿足,常見玩法包括等級、勛章、認證等,思路是抓住用戶炫耀的心理,給予虛擬成就,讓用戶產生獲取沖動,不斷活躍。

例如,得到的勛章系統,分為升級勛章、特別成就勛章、絕版勛章三大類,每個具體勛章背后對應的大多數獲取要求都是和活躍度掛鉤的。如絕版勛章里的“根本停不下來”勛章,它的獲取條件是2019國慶假期連續7天登錄得到學習,這其實就是通過用戶的收集癖來輔助維持特定時間段的活躍度。

2. 物質層面的滿足

有獎活動、會員積分兌換等都歸屬物質層面,這也是從傳統行業延續至今的一種用戶激勵方式。

3. 功能層面的滿足

即用戶通過積累活躍度提升等級后,可以解鎖新的權限,實現更多功能。例如,知乎對創作者設立了權益中心,將用戶分為1-10個等級,如用戶等級3級解鎖直播功能;4級可以推薦自己創作的優質回答或文章,該內容會自動匹配興趣人群,在知乎首頁「推薦」欄進行加量曝光展示;5級可以在回答、文章、視頻、直播、櫥窗中插入商品卡片,若知友通過卡片購買,自己就可以獲得相應的收益等等。而想要提升等級就需要持續創作回答、文章、視頻,或開直播、寫「圈子」、提問,這也就通過功能層面激勵了用戶的活躍。

四、要轉化

轉化與ROI二者的關系很微妙,很多情況下會被認為是同一件事,但本質其實并不是一件事,也就是說可能轉化率很高,但是ROI很低,因為存在成本,所以談轉化一定要控制變量。轉化又被細分為首次購買與復購,首次購買有沖動消費的可能,復購是用戶對品牌忠誠度最直觀的體現。

要轉化在兩個層面下更顯得意義重大:

1)私域流量的轉化模型

私域流量可以簡單理解為當前用戶獲取成本為0,將已沉淀在流量池中的用戶再次激活,使其轉化或復購。在這種場景下,變量已被控制,轉化即收益,抬高轉化為唯一目的。

2)驗證轉化環節邏輯

將一個完整的業務模型拆成幾個部分,分別評估效果,轉化可以說是局部目的,轉化高意味著運營邏輯的可行性,就項目而言的SOP、流程節點設置等沒有問題,接下來可能更要關注其它環節的各項指標,比如投放環節。

五、要ROI

ROI需要考慮的問題更復雜一些,一般來講,要ROI就是要追求短期效果,就是收益速度。跑通一套投放運營轉化流程,持續不斷的產生收益,最難之處在于找到一個動態平衡點(平衡是動態因為市場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使用戶數(即用戶體量)與轉化率(即用戶精度)二者達到一個合理值。我沒有寫追求最大值,因為它們背后包含的因素很復雜。

比如,用戶精度上升的連鎖反應可能是用戶總數下降,可能是數據成本升高,也可能是用戶需求和預期改變;但與此同時轉化率可能提高,收益也可能提高。簡單舉個實例,如果你的產品是CPA培訓課程,那“財報分析實戰訓練營”和“CPA備考集訓營”,二者吸引到的用戶體量與精度,以及后續轉化所需的周期與強度差別會很大,究竟誰的ROI會更高?MVP的數據表現才是唯一評判標準。

所以,上述的所有連鎖反應對于ROI的影響并不能一概而論,要拆開揉碎根據具體項目來優化調整所涉及因素,才能真正提升ROI。

 

本文由 @朱誠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學習收藏了,今天就當一回課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運營,當然必須要有工具。給大家推薦一款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起點課堂】旗下獨立研發的私域流量運營工具——糧倉·企微管家。糧倉·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業微信的一款營銷型SCRM系統。集裂變獲客、留存促活、銷售變現、客戶管理于一體的私域增長閉環系統。覆蓋企業客戶運營的生命周期,助力企業私域流量運營,提升售前/售后服務能力。還可以免費開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