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能否成功要看新浪微博給不給力?

0 評論 7189 瀏覽 0 收藏 5 分鐘

10月9日,新浪微博基金宣布投資了一款名為“微米”的移動IM產品,新浪副總裁彭少彬出任微米CEO。當天,經過重大改版的微米1.5版本在各大應用市場同時上線。湊巧的是,老冀在一個多月之前曾經跟微米的有關人士做過交流,就在這里給大家講講它是怎么來的。

據老冀所知,微米確實不是新浪做的,而是一個很小的創業團隊做的。他們從去年年初就看到了移動社交市場的機會,成立了一家名為“杭州酷越”的公司,年底之前把產品做出來了。他們給這個產品起的英文名字叫做WeMeet,中文名也就順理成章地變成“微米”了。
由于微米的某些高管曾經與新浪有過長期的合作,使得新浪也注意到了這個產品,而這個產品恰好補足了新浪微博的很多不足。微米主打的“群組”和“微米圈”比新浪微博更具社交功能,更適合草根用戶進行交流。而且,基于興趣和位置組成的群組也更具粘性。
微米也吸取了新浪微博在產品方面的很多經驗和教訓。老冀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新浪微博其實很早就推出過“微群”、“微吧”、“微刊”這些更社交的功能,但是卻一直沒有做起來,這是為什么呢?
主要問題還是出在當時新浪的組織結構上面。當時新浪微博的產品團隊被拆分成了網頁端和移動端兩個部門,相互之間的配合出了問題,前面說的這些“微群”、“微吧”、“微刊”是新浪微博的移動端上統統找不到,當然也就很難普及了。而且像“微刊”這樣的功能又太著急了,推出的時候還有100多個Bug,又沒有足夠多的人員運營,上線之后當然是惡評如潮。
因此,雖然微米已經做了很長一段時間了,但是卻一直都很低調,也沒有大規模發展用戶,目的就是把產品做得足夠好。據老冀了解,直到前不久,微米位于鵬泰大廈的“產品+技術+運營”人員也才有十多人。
微米是一款完全基于移動端的產品,它的用戶之間的關系基于三個維度:興趣、位置和好友,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興趣組建群組,比如老冀就看到有人組建了“女漢子集中營”、“就是愛吃素”、“美食分享”等,而且每個群組上還會標注如“北京大學”、“橡樹灣”、“巫山烤全魚(上地店)”等明確的位置信息,這就讓微米的每個用戶都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位置,找到適合自己討論的群組。微米也在群組聊天功能中推出了“密語”功能,類似于Snapchat的“閱后即焚”,也是為了增加社交屬性。
老冀也注意到了,微米在1.5版本前的一級界面上是“消息”、“群組”、“聯系人”和“我”這4項,而1.5版本則增加了“微米圈”功能,它與“群組”最大的不同是用戶發布的消息能夠讓所有的好友都看到,類似微信的“朋友圈”,這恐怕也是微米在產品的媒體屬性和社交屬性兩極之間做的一個妥協吧。
從產品的理念和未來規劃來看,微米應該能夠為新浪微博提供很好的補充,特別是補上其在社交方面的短板。不過,微米要與強大的微信、如火如荼的陌陌爭奪用戶,恐怕也要費不少的力氣。老冀認為,微米未來能否在移動社交上占有一席之地,一個取決于微米的產品迭代上少犯錯誤,另一個則要看新浪能夠給它多大的支持力度,大家應該還記得,微信實現對米聊的反超,就是發生在引入QQ好友關系之時。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