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校運營老司機:手把手教你搭建網校運營模式(二)

0 評論 7891 瀏覽 30 收藏 10 分鐘

這是《手把手教你搭建網校運營模式》的第二篇,第一篇我們講了這個運營模式的亮點,這一篇我們來討論一下這個運營模式的缺陷以及改進措施。

2014年,摸索半年之后,我們設計了這樣一個運營模式。

3267639-2b20309f8d798364

我在上一篇已經說過了,這個運營模式的最核心問題有如下四點:

  1. 沒有用戶自增長,就靠外部流量渠道拉新
  2. 內容沉淀差,只有問答社區這一個內容
  3. 沒有線下,用戶粘度不夠
  4. 教學服務弱,雖然起步輕松,但隱患同樣顯而易見

用戶自增長的核心是口碑,但口碑難做

線下教學的時候,我們可以很實時的掌握學生的基礎跟學習狀況,所以相對來說,我們可以實現比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目前在線教育還沒辦法實現對電腦屏幕對面的用戶這么精準的把控,即還不能實現因材施教,所以其實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員能不能適應這個老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即使名師也不能光依靠講課讓絕大多數學員掌握他講的這些知識)。這也是在線教育口碑難做的地方。

我們可以在服務上補,現在很多在線教育大企業都在往這方面努力,但對于很多初創公司來說,這個運營成本太高了,去模仿這樣的模式,我認為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在職業教育領域,一對一(老帶新,類似師徒制)可以很好的實現教學效果,但最大的問題在于行業標準化(也就是復制問題),這個模式在程序員群體是最容易實施的,資質不錯的程序員,大概工作一年半左右就可以帶人了。但是運營、產品、設計、市場這些很需要綜合素質,并且沒有非常嚴格的標準化的職業,工作一年半就想要做到帶新人,是真的非常難。

不過換個角度,我們短時間沒辦法改變在線教育口碑難做這件事,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運營模式的設計來推動用戶的分享行為。

我們可以從這些角度思考一下,如何推動用戶分享這件事

  1. 真實的利益,比如金錢,比如付費課程/付費公開課(這應該是我們最常用的一種方式了)
  2. 情感表達,這也是很多心理類文章一直占據大部分人的朋友圈的秘訣
  3. 價值的實現(為他人提供價值),這個特性比較適合我們在線教育的領域
  4. 幫助他人,比如健康、醫療類的就非常適合這個動機

內容沉淀是一件應該立刻做的事情

內容對于我們網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們該如何用更輕的方式來沉淀更多更優質的內容呢?我們又該如何讓這些內容產生更大的價值呢?這個就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我們可以用這些方式來沉淀內容:

1.問答,它的價值相信不用我多說了,Quora和知乎這些社區早已經證明了問答的價值;而學習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問題,而最有意思的是,新學員產生的問題老學員基本上都能回答的上,搭配激勵機制,一個問答社區可以幫助我們省下很多運營成本。(但其實問答最好是能夠實時,不過這個通過運營模式來保障有點難度,特別是前期)

2.直播公開課,我們可以從直播公開課當中挖掘太多東西了,首先是公開課視頻本身,然后是一些關鍵的問題及答案(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音頻),還可以截出一部分講的很精彩的音頻(特別是互動內容非常有價值的),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推廣素材

3.學習分享/學習心得/學習筆記

4.KOL自產,少而精

這一套內容即有精品也有長尾,而且都不需要我們網?;ㄙM太多的人力去生產。

我們可以用這些方式來讓內容產生價值:

  1. 將沉淀的內容整理成不同的表現形式,比如文章、音頻、視頻、ppt、思維導圖等等;
  2. 將內容有針對性的分發到對應的分發渠道上,比方說優酷土豆適合視頻,今日頭條適合文章、ppt、思維導圖跟短視頻,簡書適合文章、ppt跟思維導圖,文庫適合文章、ppt跟思維導圖,喜馬拉雅適合音頻;
  3. 盡可能精細的對渠道數據進行監控;
  4. 根據數據反饋優化迭代,既迭代內容,也迭代渠道;

為什么一定要有線下?

人是社會動物,對關系的需求從來不會停止。這個心理學早就已經證明。

而且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在微信上聊了一兩周也算比較有共同語言的朋友,給我的親密感還不如在線下聊的比較投機但只聊過一小時甚至半小時的朋友。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況呢?其實這個特性來自我們的基因。

我們的智人祖先進化了幾萬年,主要溝通方式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就是面對面溝通,這種習慣沉淀在了我們的基因里。但互聯網的誕生僅僅幾十年就快速改造了我們的世界,很可惜,我們的基因演化可遠遠沒那么快。在互聯網上通過微信等IM工具的這種不是面對面的交流方式,我們的基因表示接受不了。

所以就目前來說,為了真正的“聯系”,線下的成分不可或缺。

教學服務要輕還是重?

教學服務的重要性相信也不用我多贅述了,幫助我們的學員達成學習目標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也許“之一”可以去掉。

但是對于網校來說,特別是初創期的網校來說,輕還是重,這真的是個問題。

如果太輕,其實學員的學習效果并不好,我們不能給學員創造價值,學員自然不會反饋給我們更多價值。

如果太重,那就是坑了自己,本來創業團隊人員就比較珍貴,如果還要做這么重的服務,牽扯到的人力資源到底能帶來多少回報,還真的很難說。

所以我覺得這個事情還是需要

  1. 分階段,起步期如果確實人力不夠,那就盡量做輕,甚至可以不做(通過運營模式的設計來做的更輕,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折中選項);
  2. 即使你一開始是不做教學服務的,但是也請一定一定要規劃并且提前準備教學服務這件事,不管是資金資源還是人力;
  3. 服務其實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我們還是盡量選擇有有效產出的方向;
  4. 如果細分領域內容差異化很難做,或者網校品牌很難做,必須要通過服務來做差異化實現價值,那么挪一部分資源和人力來投入,也是有必要的;
  5. 一定要重視學員的反饋(千萬不要漠視用戶需求,即使只是一句小小的抱怨),如果發現學員需求服務的反饋頻率開始上升,那么我們就需要評估一下,然后果斷做決定,要做,就要快速落地。

 

作者:奈何(微信號:xiaobiaoge2015),在線教育創業者,喜歡分享,期待交流,希望能和更多的人一起改變教育。

本文由 @奈何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