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產品人寫的經濟學系列(三):稀缺性、分配、價格

0 評論 6453 瀏覽 6 收藏 9 分鐘

編輯導語:在產品業務項目運行流程中,產品經理需要依據市場環境、用戶需求等因素進行方案的調整與后續產品的優化迭代升級。其中,產品經理可能需要利用一定的經濟學知識來指導方案的打磨。本篇文章里,作者介紹了產品經理可能會用到的稀缺性、分配、價格等經濟學知識,一起來看一下。

一、稀缺性

有一家專門生產板凳的廠家,其生產原料為木材。由于其產品的質量好、設計時尚等特點,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常常供不應求。由于處于沿海地區,其所需的特別類型木材,往往需要到偏遠深山里獲取。

對于消費者來說,板凳就是一種稀缺商品,板凳在數量和供給量上,是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的。

經濟學所研究的是稀缺資源如何配置。所謂的稀缺,并不是字面意思的短缺。經濟學認為的稀缺,是指自然中某些資源,在面對人類豐富多樣的欲望、不斷升級和變化的需求中而言,在數量多少、供應量上相對而言都是不足的。

稀缺資源在市場上流通和交易,通過價格機制對其進行配置,達到稀缺資源流通到最需要的地方。這就是價格和稀缺資源的關系。其中,市場的供需關系,又能影響價格的變化波動,這就是三者的關聯。

既然稀缺資源是要流通到到最需要的地方,這就涉及到經濟學上的關鍵的3個問題:生產什么、為誰生產、如何生產?

  1. 生產什么:就是市場要滿足需求所生產的商品和服務。包括了生產的類型、數量等等。
  2. 為誰生產:生產流通的最終對象是誰。
  3. 如何生產:生產的設備、技術等方面?!叭绾紊a”指的是這條路應該如何走,才能更快達到目標,解決的是效率和成本的問題,怎樣用更少的成本、更高技術的生產方式獲得產出。

稀缺資源本身可能是單一用途,也可能是多種用途。

例如:土地可以用來建設足球場、也可以建設花園、酒店、商品樓,更可以建立工廠,土地是多種用途的資源。而某些特殊的鉆頭只能用于在海洋或隧道中的開采,那么這就是單一用途的稀缺資源。

二、分配

稀缺資源分配,交易偏好排序。

稀缺資源如何配置,跟需求的偏好排序密切相關。

偏好排序是需求優先級的象征。上文討論到了,稀缺資源和價格機制、供需是密切相關的。

這里的邏輯和復雜度較大,我們簡化下這樣的模型。

假如某個市場上只有 5 家專門生產生活日用品紙巾的工廠,其中 2 家還擁有生產打印用紙的生產線。每家工廠出售的紙巾質量和售價相差不大,型號也都是雙層抽紙。

其中的一家廠家,我們暫且稱為 A 工廠,其研發部門專門研發了 3 層抽紙,紙巾采用了更先進和可用于溶解為肥料可降解、對環境突然有促進作用的原材料制作。不僅生活可用,也可以用于施肥、公益等。但市場售價并不改變。當地所在的地方位于市郊結合,有種植的區域,如果紙巾用于降解肥料,則可以省去了許多施肥費用。

該地區的人對性價比的追求比較高,又在產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很快 A 工廠生產的商品很快變搶購一空,A 工廠將用于生產打印用紙的生產線,挪動一條出來生產該特色紙巾。其余 4 家廠家的紙巾供應量不變,但很快也產生了庫存的堆積。不得不通過降價的方式促銷,清空庫存。

此時,A 工廠發現了市場的廣闊、消費的供不應求,于是該類型的紙巾的價格繼續上漲。價格反映了稀缺資源配置的實際情況。

案例中可以發現,由于消費者對 A 工廠的紙巾的需求偏好,比傳統的紙巾的偏好更強,他們更愿意擁有這樣的紙巾。

即使原來的傳統紙巾也是稀缺資源,也在維持一定的市場供給平衡,但由于創新機制的作用以及對人需求的洞察,A 工廠生產了更加能滿足這些人偏好和需求的紙巾商品。于是,整個市場最后面,紙巾的生產逐漸過渡到這類的用紙上,其他的廠家根據該紙巾的特點去研發新年的生產線,在此基礎進行競爭。

消費者對稀缺商品的需求是無止境的。偏好既反映了欲望的類型,也反映了需求的方向。

三、價格機制

經濟學關注的是稀缺資源的配置。價格機制作用下將會激勵市場將資源分配到最有價值的地方。

在市場的供需關系中, “供大于求、供小于求”往往是常態。常見的限時購、限量版等,則是提供了供給上的限制來營造營銷噱頭,從而獲得經濟收益。

真實的市場情形下,供需關系或導致價格的變動,供大于求,購買一方更主動,會以更低價格選擇供方,供方為了減少過剩損失,價格會下降,促使更多人購買。

反過來,如果供小于求,則主動權在于供方,供方的商品稀缺,導致購買人愿意出價更高去獲得商品,此時抬高了價格。價格升高,供給繼續上升,此時逐漸往供大于求的天平傾斜,價格也因此逐漸回落,往復循環。價格是供需的晴雨表。

價格和成本密切相關。商品的價格形成,跟市場上有多少人購買密切相關。

所謂的商品的成本是該商品在其他用途上的價值。

例如:如果生產者生成出同樣的一臺電腦,那么電腦的成本是使用同樣的材料和人工在其他用途商品上的價格。也就意味著,商品的成本實際上是一種“替代物”,是將資源投入到其他地方所帶來的商品價格。這個價格就是其他用戶想要購買所支付的價格。

本系列課寫作參考了以下的書籍,特此感謝:

  • 《經濟學的思維方式》托馬斯·索維爾著
  • 《微觀經濟學》高志文、朱曉東主編
  • 《第一本經濟學》羅伯特·墨菲著
  • 《資本論》卡爾·馬克思著
  • 《經濟學通識第二版》薛兆豐著
  • 《經濟學原理》馬歇爾著
  • 《經濟學原理》張維迎著

#專欄作家#

阿藝師傅,微信公眾號:鋅產品,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曾擔任國內某top知識付費平臺B端產品經理,負責過億級用戶平臺的產品設計的工作。對系統設計、系統思考等方面較感興趣。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