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社交平臺要想學Instagram的強大,需邁過三道坎

2 評論 10289 瀏覽 34 收藏 11 分鐘

圖片社交是目前國內圖片介質用戶量最大的模式,nice、in、全景圖片、lofter等產品都獲得了不錯的“名聲”,可這離估值高達350億美金的Instagram還差的太遠,看不到一丁點兒“巨頭像”。 圖片社交要想發展壯大,就得邁過三道坎

視頻介質出了愛奇藝、優酷土豆、騰訊視頻、樂視網等大牌,網絡直播也是風生水起;音頻介質則出了喜馬拉雅、考拉FM、荔枝FM、多聽電臺等多家電臺創業公司,網絡音樂近兩年的勢頭也非常洶涌;文字介質是互聯網最為基礎的組成部分,無處不在,散落在互聯網的各個角落。唯獨圖片介質,在國內的處境極為尷尬。

網絡視頻、網絡音樂、網絡電臺、網絡直播等概念層出不窮,可卻始終沒有網絡圖片一說,盡管圖片也被參雜在各個領域里面,可圖片的價值上比不上文字的直白,下比不上視頻的深度,似乎永遠只是“點綴”作用,要想成長為垂直領域的巨頭,暫時還看不到曙光。

國內圖片應用的三種模式

除了像昵圖網、匯圖網這些圖庫外,國內大規模上的圖片應用主要有三類:

1.?搜圖模式

例如,百度識圖、360識圖、搜狗圖片。其原理是,像索引網站一樣,對各個網站里面的圖片進行索引并儲存,用戶可選擇按照網址/上傳圖片的模式,將圖片與搜索引擎的素材庫對應,只有被搜索引擎索引過的圖片,才能被識別到否則則會無法顯示。

  • 優點:為用戶提供海量圖片素材庫,用戶無需“原創”即可獲取到互聯網上流傳的各種圖片。
  • 缺點:微信朋友圈、某些獨立APP的圖片無法被搜索到,另外,有些圖片頁涉及到圖片版權問題,某些涉及到色情的圖片也被搜索引擎抓取并被放出來。

2.?電商化

類似于搜索引擎的模式,用戶將自己想要的商品拍照以后,直接將圖片上傳到京東、蘇寧易購、天貓等電商平臺,平臺再根據相關商品與拍照的物品進行匹配。

  • 優點:滿足用戶購物需求,特別是用戶非常中意卻又想即刻下單的商品,真正將移動互聯網的價值最大化。
  • 缺點:對商品的識別技術目前并不完善,經常不準確,另外,也取決于平臺的SKU,若平臺本身沒有該商品,即使圖片識別技術能夠識別出圖片的內容,但仍舊無法給到用戶想要的商品。

3.?社交

盡管國內的圖片社交應用都想對標Instagram,但從當下的發展現狀來看,國內在這方面還差的太遠,比如nice、in、全景圖片、lofter等,最多算的上“小而美”,離大而全的道路,既缺乏足夠的用戶量級,同樣缺乏足夠的內容沉淀。

  • 優點:滿足用戶對圖片介質的需求。
  • 缺點:功能性太過于單一,平臺的定位略怪異,比如,最近他們也跟風推出了直播功能,反而沒有在圖片介質上繼續深耕。

還有就是網盤推出的智能圖片功能,網盤本身并非以圖片介質為主,但包括人臉識別等功能,對圖片介質的幫助非常大。

圖片社交應用的三道坎

百度識圖、360識圖、搜狗圖片更多的功能還是集中在PC端,移動端方面,其并未推出獨立的APP產品,就連百度圖片早期推出的APP也已經更名為榴蓮了(主打短視頻),純圖片的工具化很難支撐一個APP成長起來,所以百度、360搜索、搜狗并未在圖片介質發力,屬于常理。

電商生態中,以圖搜商品只是滿足用戶需求的方式之一,而電商滿足用戶需求的方式有很多種,并且,電商也不可能以圖片為主要產品形態。

圖片社交是目前國內圖片介質用戶量最大的模式,nice、in、全景圖片、lofter等產品都獲得了不錯的“名聲”,可這離估值高達350億美金的Instagram還差的太遠,看不到一丁點兒“巨頭像”。 圖片社交要想發展壯大,就得邁過三道坎:

1.?越過微信、QQ空間、微博

微信、QQ空間、微博占據了大量用戶和流量,且微信、QQ空間的用戶和流量不外流。騰訊Q3季度財報顯示,QQ空間月活躍賬戶數達到6.32億,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數達到8.46億,微博財報顯示,微博2016年9月的月活躍用戶數(MAU)達到了2.97億。

微信朋友圈、QQ空間、微博吸納走了大量圖片介質的內容,用戶要再將這些照片上傳到專門的圖片社交應用上就是“重復”步驟,當然,有些用戶為了排除和微信朋友圈、手機QQ、微博的區分,會專門在這些圖片社交應用上上傳自己的“私人”照片,可這么一來,用戶量級就顯著下降。

圖片社交應用很多地方和微信朋友圈、QQ空間、微博的功能是沖突的,比如用戶曬圖的目的、用戶建立的社交關系、圖片介質的重疊,都有一定的交叉,而這種交叉會讓用戶更加傾向于用戶量更大的微信朋友圈、QQ空間、微博,圖片社交在沒有成為巨頭之前,很難吸引到用戶將功能遷移到平臺上來。

微信、QQ空間、微博的門檻,就像橫亙在圖片社交應用前面的天坑,跨不過去,就永遠只能在微信、QQ空間、微博后面“撿?!?。

2.?對標簽化的依賴,尋找到適合圖片介質的生長土壤

nice、in、全景圖片、lofter這些產品,都非常依賴于用戶添加的標簽標志,產品本身并沒有對圖片進行詮釋和理解(反作弊技術上會有識別),類似于百度網盤、騰訊微云的圖片智能識別功能,并未在圖片社交應用上看到。

用戶要想在平臺上找到“天蝎男”、“蛇”等內容的時候,要么是搜索用戶ID,要么是搜索標簽,平臺方面沒有主動對用戶上傳的與“天蝎男”、“蛇”等內容進行識別、詮釋,作為一個圖片社交應用,其本身都沒有對用戶的圖片進行理解,又如何能夠將用戶上傳的這些照片利用好呢?我們當前看到的,更多的只是社交平臺的鼓勵用戶上傳、互動等行為,至于上傳完成后,這些圖片如何處理,平臺方面并沒有做好,平臺是不會主動告訴你,這些圖片是什么內容。

文字介質和視頻介質都找到了自己的生存土壤,可圖片介質卻仍舊處在“標簽”階段。 互聯網的生存規則里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組合,千變萬化的組合,用戶、虛擬商店的貨品,如何被多次組合、多次利用,讓更多的用戶看到不同的視界,這些,在圖片社交應用上居然看不到。

3.?尷尬的商業化

不賺錢的行業肯定是耍流氓的行為,可在賺錢與不賺錢之間的界定,用金融的角度來看,是很微妙的,網絡視頻發展了十多年,行業虧損依然是常態,投資人照樣愿意為網絡視頻企業買單。

曾有人嘲笑過in依靠照片打印的商業模式,而nice、全景圖片、lofter在商業化方面也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青睞”,至于花瓣和堆糖的電商模式,更是遭受到了某些人的唾棄。

圖片社交應用要想走一條順暢的“發財”之路,似乎并不順暢,可吃瓜群眾們又喜好看到“一本萬利”的行業,否則,便會對此嗤之以鼻。但,要想能夠像網絡視頻、網絡音樂一樣,在遙遠的未來再博得大眾的青睞,就必須處理好這種尷尬的商業化問題,我始終認為,圖片社交應用在對圖片“內容”上的理解力度不夠。

花瓣和堆糖的堆糖的“墮落”,算是走向了一條真正“小而美”的路線,讓他們本身的團隊活的很滋潤,并不太難。可若是想要走Instagram的路線,本身就需要有強大的技術力量支撐。

如今的智能手機像素都是1000萬起,已經足夠產生一些質量足夠的圖片內容,這些內容,如何從微信、QQ空間、微博的手里搶過來,又如何將搶過來的這些照片利用好,達到圖片介質的巔峰,是非常大的考驗。并不是圖片本身不行,而是有些平臺對這些圖片糟蹋了,或者說,圖片并非他們的主要目的。然而,不是他們的,可以是你們的。

#專欄作家#

郭靜,微信公眾號:郭靜的互聯網圈。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自媒體人,百度百家作者,搜狐科技自媒體成員,鈦媒體專欄作者,網易科技專欄作者。同時為多家雜志長期供稿。關注互聯網,關注TMT。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那么筆者認為,像今日頭條這種不缺技術理解內容的公司,為何沒獨立一個圖片社交的APP?

    來自上海 回復
    1. 已經出土了,“圖蟲”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