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復盤 | 服務數十萬付費用戶后,再談訓練營的底層邏輯和迭代歷程
編輯導讀:訓練營是很多在線教育公司必備的一個項目,是轉化的一個重要場景。那么,如何做好訓練營呢?本文作者從自身工作經歷出發,從三個維度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終于把這篇文章寫完了。這篇文章我2月份立的Flag,昨天我終于寫完了,拖延癥自然是嚴重的,更主要的原因是,寫著寫著不可避免的會用到很多數據,結果我發現,沒一個能說。在6月份的某一天,我忽然想通了。于是決定把數據脫敏了,把文章給寫完。
一、為什么要做訓練營
為什么做訓練營,歸根結底,是過去的體驗課轉化太差了。這里說2個案例。
- 2019年,我們去某高校做講座,通過學生社團,撈來200人報名,最終到場80人不到,半場還有15人臨時退場,玩手機若干,最終轉化微乎其微;
- 某美股在線教育公司,線上公開課到課率常年不足25%,轉化極其尷尬(一家之言)。
為什么十年前大行其道的線下講座、線上公開課,到了今天,忽然不行了?歸根結底看來,是用戶的注意力不在你身上了,用戶行為習慣也千差萬別了。今天是一個極度富媒體的時代,不管是刷抖音快手,還是在愛奇藝看劇,都比在去聽一個枯燥無味還夾雜廣告的公開課有趣。
那有沒有方法把用戶注意力再重新集中到教培機構身上來呢?嗯,有,就是訓練營。訓練營就像線下的自習室一樣,創造了一種學習場景,然后你告訴用戶,在幾天的營期里,你可以給Ta一個具象的交付(舉例:測試報告)。
二、訓練營理論上可以解決哪些問題
教培做到最后,就是做交付,而訓練營的本質就是——創造新型學習場景,創造新型交付體驗。訓練營環節的交付做好了,轉化自然而言也就做好了。
教培行業發展到今天,教培轉化一共經歷了3場革命,分別是,線下公開課、線上公開課,訓練營。我們看這3種形式,不管是哪一種,其目的都是讓用戶來體驗,體驗,體驗!可以這么說,教培轉化的核心,就是體驗;體驗得越多,越能提升教培轉化率。
那要解決轉化,看下來其實就三點:
- 得有人來體驗;
- 體驗了得覺得好,?超出預期;
- 覺得好了得想買;
對應到訓練營上,訓練營必須要解決如下4個問題:
- 學習場景;
- 到課率;
- 用戶體驗;
- 成交動機(也即種草環節);
也就是說,訓練營必須交付臻于完美的學習體驗。
為什么現在市面上訓練營那么多,能真正做好轉化的卻少之又少,K12的4大在線教育機構還是陷入虧損泥潭不能自拔,我們可以反思一下,上面4點,他們有任何一點做好了嗎?
從學習場景上來說,事實上訓練營在口頭上是創造了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的。在流量源頭,我們不斷洗,不斷給用戶灌輸認知,不斷告訴用戶,你原有的學習方式不行,你應該:有保姆式的專業指導、有沉浸式的學習體驗、有互幫互助和平友愛的同學和督導老師…然而體驗下來,試問有幾個訓練營做到了?群內機械地發著上課提醒,輔導老師不遺余力地挖需和推銷…
到課率不高的訓練營本質和公開課沒區別,跟誰學有7種方式促成學生到課:APP push、短信、上課提醒電話、服務號、小程序、微信群、個人號,最終在職教板塊訓練營到課率將將30%。人都沒到,何談轉化?
正如上文所言,訓練營在甫一開始描繪學習場景有多美好,用戶進入訓練營之后就有多失望,從現在行業通行的訓練營玩法而言,訓練營幾無用戶體驗。
這里面做得最好的,或者說唯一做得好的,就是成交動機,優惠倒計時、成交曬單、限時拼團、限時秒殺、跟風購買等運營手段輪番上陣,然而前面3點沒做到,用戶轉化就變成了一個瞎貓撞見死耗子的游戲,永恒突破不了轉化率低瓶頸。
但事實上呢,訓練營應該是種草與拔草的有機結合,但最重要的環節是種草,種好了草,拔草才能自然而然。關于種草和拔草,下文我還會繼續講到。
三、我做訓練營的迭代過程
1. 學別人怎么做
在開始做訓練營的時候,我系統性地看了整個行業做訓練營的產品(不過那個時候行業也沒幾個),然后找到了3個比較好的參考對象:長投學堂、極光單詞、開言英語。
先說結論,我們系統性地學習了長投的社群運營方法,學習了極光單詞的打卡退費的玩法,在UI、產品設計上,學習的則是開言英語。
?(團隊初期的長投拆解)
我們把長投學堂拆解了一遍,從其中學到幾個最重要的點——
- 社群運營,在成本允許的范圍內,越重越好。長投除了APP的錄播課程外,班主任每天會額外在社群密集地輸出內容:晨讀、晚分享,晚間電臺…社群內容豐富到極度冗余;社群團隊角色圓滿豐富,班主任、學姐/學長、督導還有時不時被閃現的技術團隊,打造真實可信賴的形象;并且還是多群制,學習群、交流群、雞腿群、小黑屋無所不有。
- 兼職體系-內部活動運營+外部社群運營,外部社群運營從學員中選取,打造高信任感社群團隊。班主任、學姐等,很多是從正式課學員中篩選出來的,增加用戶的親切感和信任基礎,同時也給了很多用戶榜樣的引導力量。
- 由內而外,精神洗腦,不斷洗出來精準用戶,當然,其實質是IP打造。如果你看過任何一個長投社群,你都會覺得,太洗腦了。到了后來,我招聘到一個操盤手到我們團隊才知道,原來長投內部也是這樣子,不管是水湄,還是小熊,“宗教領袖”氣質特別足。
那我們怎么用呢?
首先,關于社群運營越重越好,肯定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幾乎把最優秀,最有耐心的人鋪了上去。前期不懂也不管什么其他的,就是讓用戶爽,讓用戶覺得被尊重、被照顧。
但在兼職體系這一塊,我們并不認為要做得那么重。長投是靠兼職來出業績,而由于我們做的是公務員考試,對專業性要求非常高,兼職幾乎很難達到這個水準。那我們選“班長”就可以了。每個營選一個班長,各種福利伺候他,讓他和官方,和社群運營人員產生強關系鏈,但不涉及錢這樣關系單純一些。
至于精神洗腦,因為我個人的氣質根本不是這一塊,團隊也就絕對做不出那樣的事情。在我個人的觀點里,最永恒的套路是真誠,只要我真誠待人和服務,我相信用戶自然能感受到我們的真心。另一方面,從從純理性分析來看,長投的用戶比較下沉,所以“洗腦”那一套是有效果的,而我們的用戶偏年輕化,整體受教育水平都比較高,大部分都上過本科,“洗腦”對這群用戶,是沒有效果的。
而極光單詞的玩法,我們一直很認同。所以非常自然地采取了打卡退費的玩法。這里需要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我和團隊講過, 也和即刻上的朋友分享過。但因為分享零散,沒講過因果關系。
所以,在設計產品模型的時候,我們的產品模型一切的出發點,是我要千方百計摁住你,讓你學完,學會,不管是采取正面激勵還是負面刺激,最好是兩方面都有,威逼利誘。
幾年前,我和國內某K12在線教育企業的創始人(那時候他們還挺靠前的)聊,一開始聊得特別嗨,但最后在“學習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這一點上,我們產生了根本性的分歧,最終,我們不歡而散。
他認為,學習是快樂的,是可以讓人分泌多巴胺的,而我則認為學習是痛苦的。這里講下背景,他畢業于哈佛,而我,國內某普通高校畢業,整個K12階段,我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和搞學習相關的一切事情。
我不評價他的觀點的是否正確,但我一直都覺得,我這樣的人,才是學生中的大多數。
所以,在設計產品模型的時候,我們的產品模型一切的出發點,是我要千方百計摁住你,讓你學完,學會,不管是采取正面激勵還是負面刺激,最好是兩方面都有,威逼利誘。
當然,我們自然也知道在后期,確實有很多用戶不滿極光調高學習難度系數的行為,但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極光是因為要在這上面賺錢,所以才會想要調整難度,做一些用戶體驗很差的事情。但對于我們來說,我們訓練營的目的是為了讓用戶體驗,爽起來,所以我們會想方設法,讓用戶來學習,從而把錢退掉。我們的退費規則也極其簡單,就是一個營49塊錢,打卡1天,退7塊,學完就退,當天就退,當時就退。
大家不要輕視這個意義,這個讓我們的到課率和全勤率遠高于行業,你可以理解為基本滿勤,然后因為摁著用戶學了,對品牌、老師有感知了,讓我們的轉化率也高于行業很多(嗯,行業的轉化率我是知道的),但我們的成本,卻比行業低很多,我會另外寫一篇文章再來講怎么低成本獲客。
至于UI設計上,因為我們公司整體就是一個審美冗余的公司,所以確實是開言英語的最好看,學起來也毫無顧忌,我們還在上面加了好多創新,比如說,分享的漫畫全部都是我們的設計師原創的,分享語全部是來自我們甄選自用戶的。這種東西雖然大部分時候是不被看到的,但是偶爾有那么一兩個用戶,發現了,那他對我們的感知,立刻就會提升太多太多。
2. 首次迭代-把訓練營社群放到APP
當然,事實肯定不會像傳說中那么順利,很快,我們就犯了第一次嚴重錯誤。當時趁著用戶對我們有一波忠誠度,我們非常自以為是地認為,如果我們把社群遷移到App上,用戶也會跟著我們到App上。然后我們就真的這么改了。我們在App的學習之外,還添加了班級群的功能,可想而知,那段時間的用戶到課率,以及用戶體驗度,就開始高臺跳水,跳到我們的老用戶找我們說,你們怎么不搞訓練營了,你們是不是跑路了…
從這件事上得出來如下教訓:
- 不要妄想取代騰訊,因為沒可能,即便是學習交流,要么QQ,要么微信;
- 不要濫用學生的信任,即便用戶對你親善,你也不該濫用用戶信任,去讓用戶接受和理解一個超出他認知范圍的東西;
- 做事情,一步一個腳印,不要跑,更不要飛。
這種和用戶行為對著干的蠢事,我們只干過這一次,即便在接下來還是犯了錯誤,但這類錯誤,此后我們沒再犯過。
3. 第2次迭代-訓練營流程標準化
雖然我們在最開始就仔細拆解了長投的玩法,但是在那個時候,畢竟才剛開始,所以我們并沒有做標準化,只是一味地憑著熱情去服務用戶,但很快發現,忙不過來了,而且社群運營在帶營久了之后,容易懈怠。怎么辦,必須要上標準化了。
下面我拿一張SOP給大家看下 ,但事實上,還不管是開營-營中(Day1-Day7)-結營,還是Wetool使用流程、督學標準化SOP、私聊SOP、營期上架SOP、老師溝通對接SOP、突發情況處理SOP等,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所有能標準化的環節,都要標準化。
當然標準化隨之而來就會出現一個問題,用戶覺得你是機器人。這個問題,后面我會講到解決辦法。
4. 第3次迭代(犯錯)- 社群運營也來搞銷售
在解決了社群標準化問題之后,隨著業務進一步擴大,社群團隊人員增多,很快,我們又陷入了一個爭論,社群該不該搞銷售?
最開始我們是分開的。用戶到訓練營之后,社群負責用戶體驗,用戶體驗后,銷售再來負責銷轉,這和K12訓練營的玩法是不同的。隨著團隊增加了數名K12過來的社群運營同學后,他們強烈要求,我們也想拿提成,我們也要做轉化。于是,干脆就放開手讓大家跑。但很快,問題來了。
- 社群與銷售團隊沖突不斷,對立嚴重,導致兩個團隊信息閉塞,本來是希望提高轉化率的,但反而轉化率降低了;
- 用戶體驗變差,因為社群和他聊著聊著,就想著與轉化用戶,這樣前幾天與用戶建立起來的信任度就馬上沒有了;而我們品類,本來就用戶決策周期長,大機構林立;
- 和K12不同的是,職業教育品類屬性強,很多專業性問題,剛入職不久的社群運營根本解答不過來,這讓用戶覺得不專業,自然轉化率也就變低了。
于是不得不,我們又把社群與銷售的職能分開。這里講講我們復盤后的邏輯。
- 成本角度:事實上,因為我們偏安一隅,地處長沙,銷售+社群的成本并不高,并且,因為社群服務與銷售的職能分開,轉化率得以保障,所以這些的成本,我們是可以負擔得起的。
- 分工角度:和K12不同的是,我們的付費客戶和服務客戶是用一個人,假如社群前期殷殷勤勤,后期無限騷擾用戶買課,只會讓用戶覺得前期你所有的行為都是套路。而對于心智成熟,相對比較高知的用戶來說,最好的套路就是真誠。讓社群運營真誠地服務用戶,讓社群運營扛起全勤率、用戶好感度的指標,用戶與社群運營的關系就會變得很緊密,而銷售則是扮演社群的銷售助理的角色,要買課,找我的助理去,不要找我,反而社群能從與用戶的關系中,找到主動權。這里得感謝lululemon和蘋果線下門店,是他們教會我,線下的門店服務人員,可以不賣貨。
- 專業性角度:公職考試是一個專業度很強的考試,懂考情考務的銷售必須要經過專業化的培訓和歷練,短時間速成有很多漏洞。讓銷售去負責銷售,等于讓專業的人去干專業性的事情,而社群,則做好服務即可。
或許有人會問,那為啥K12不把這兩個職能分開呢,我思來想去,得如下幾個原因:
- K12的付費客戶和服務用戶是不同的,付費客戶(父母)只需要問服務用戶(孩子)滿意不滿意就能得出是否購買的結論,社群作為銷售,是不太能騷擾得到他的;
- K12的社群還遠沒做到精細化運營的程度,整個群簡直就是一個殺豬盤,一個訓練營結束后拉倒,這些用戶鮮少再做維護,而我們,訓練營結束后,我們還是會一直維護;
- K12畢竟并不難懂,幾乎所有人都經歷過這個階段,所以它所涉及到的專業性不強,使得是個人就能說上兩嘴。
當然,不是所有的行業都要用訓練營,比如說你在一個藍海領域,用戶來了不用多少體驗就能買單,那直接轉自然是最好的。訓練營更多適用于行業入局者多了,市場需要更好的交付的行業。
5. 第4次迭代- 社群的定位與玩法
把社群和銷售再次分開之后,馬上,我們進入了一個終極思考,社群的定位是什么?我得出來的結論是,社群運營就是做服務,就是種草,把我的服務、老師、教育理念等全套體系,讓你體驗一遍,在你心里種下一顆種子,然后銷售去轉化,去拔草。
那么,訓練營怎么才能種好草?
- 督學,大部分用戶都是自覺不了、堅持不了的,所以,拿出來他的學習情況,沒學的督促他學習,時間不規律的挑他刺,時間規律的說他錯題多,就是每天不厭其煩地電話、微信語音,快速建立信任;
- IP打造,通過朋友圈+私聊+群聊三個手段——真實、可信賴的朋友圈;重點用戶每天私聊維護;訓練營內維持15%左右的核心用戶活躍,同時搭建訓練營社群運營的核心用戶粉絲群(是的,我們把訓練營的運營人員,也即社群運營當做IP來打造),打造出“我是一個剛好在這個機構工作的活生生的人,且還比較懂項目”的形象;
- 活動,每個運營的都會設計符合她IP屬性的活動,主要用來做寵粉福利和各個運營做IP串場,一個訓練營1-2場,就是無腦寵粉。
僅需花1個月左右,那些一開始還覺得我們的運營人員是機器人的學員,在其他地方覺得自己“顧客就是上帝”的學員,在我們這老老實實給運營打call,拉票..
真的,每一個用戶,每一滴流量都很貴,像其他機構一樣暴殄天物我們做不到,我們是被逼的。
本文由 @Kosa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學習收藏了,今天就當一回課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運營,當然必須要有工具。給大家推薦一款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起點課堂】旗下獨立研發的私域流量運營工具——糧倉·企微管家。糧倉·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業微信的一款營銷型SCRM系統。集裂變獲客、留存促活、銷售變現、客戶管理于一體的私域增長閉環系統。覆蓋企業客戶運營的生命周期,助力企業私域流量運營,提升售前/售后服務能力。還可以免費開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
歡迎加我微信進行交流:hushiyu2012,通關暗語: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關于流量、訓練營、職業教育、MCN這塊都可以交流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