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減1小于1:沒有對比,哪來的便宜!

6 評論 6718 瀏覽 26 收藏 15 分鐘

#本文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原創激勵計劃》出品。

人們對價格的感知判斷并不單純依靠產品本身數字價格的大小,場景、參照物、消費能力等都是潛在影響消費者價格判斷的因素。由此,則為商家平臺提供了提升轉化的思路:價格的高低與否大都是人的感覺,價格的高低與否往往在對比中凸顯。

盛夏,平常的一天,去超市買純椰子水。走到熟悉的貨架前,一款之前沒有見過的椰子水進入了視野。

  • 它有著獨特的包裝,在其他純椰子水白、藍、綠色包裝的包圍中,黑褐的底色與火焰花紋極為顯眼。
  • 它有著獨特的賣點。在其他純椰子水打出原味、純粹、NFC這些千篇一律的主題時,它以炭燒的制作工藝為賣點。雖然不知道實際味道能有多大變化,但乍看之下,明顯給人有所不同的感受。
  • 它的標價同樣有所差異。在這座城市、這個超市中,其他品牌進口純椰子水1L裝的標價普遍在12—13元間,而這款椰子水標價達到了16元。

雖然超過了其他品牌價格的30%,但我還是拿了一瓶放進了購物車。

一來它沒有貴到離譜,并非其他椰子水兩三倍的價格。二來它炭燒的獨特屬性,讓略貴的價格也顯得情有可原,不妨嘗試一下。

然而,人皆善變。

這瓶炭燒椰子水最終被留在了超市中,理由也只是結賬時出現的、短短幾個字的提示:“此商品滿30減10?!?/p>

粗略一算,如果使用30減10優惠,每瓶炭燒椰子水只需要11元,遠低于16元的標價。在11元折算價的對比下,單買一瓶16元,就顯得極不劃算。

而椰子水所在的A區,離結賬的F區很遠,我不想再去湊單,便把它留在了超市。

同樣的一瓶炭燒椰子水,同樣是16元一瓶的價格。

在20分鐘前,我認為16元值得一試;在20分鐘后,我覺得16元很不劃算。

不同參照物的出現,讓我對價格的感受迅速發生改變。

貴與便宜,都是人的感受。

人心善變,感覺善變。

人對價格的感受、對于貴或便宜的判斷,也會因為不同的對比參照物,而發生改變。

只不過,有些時候,參照物近在眼前。

超市貨架上,農夫山泉和百歲山的價格高低一目了然。

而另外一些情況下,參照物卻在我們的經驗記憶中。

給嬰兒一個大紅包,他并不能明白什么是多。但當他收了越來越多的紅包、見識了金錢的作用、明白了物品的價格時,再收到一個小紅包,就會知道什么是少。

今天,我們暫且拋開傳統理論中,價值、供求與價格間的關系分析,來看看價格對比,是如何影響人心目中對價格的感受的。

一、同款對比

在天貓上看中一款美白面霜,打開京東、唯品會搜索一下,很快就能判斷出哪家便宜哪家貴,在哪里買更合適。

選購商品時,同款商品的價格,自然是最簡單明確的對比參照物。

雖然在實際消費場景中,很少有人每次付款前都會比價。

但如果是一些常見的商品,在你三番四次看到其價格后,有些印象也是很正常的。

讓我們來簡單回憶一下:

  • 一瓶500mL可樂多少錢?
  • 星巴克的中杯咖啡多少錢?
  • 一小包紙巾應該是多少錢?

若你熟知它們的售價,當其價格翻倍時,你可以輕而易舉地做出判斷:貴!

同一商品,價格對比所帶來的感受非常直接。

但由于市場繁榮,品牌眾多,人們對大部分商品的價格,并不會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在這種情況下,把自己當作自己的參照物,制造價格對比,讓選購者感受到便宜,就成為了一種極為普遍、也極為有效的做法——降價促銷。

幾乎所有面對終端顧客的商品,無論線上還是線下,都使用過促銷。

而促銷對用戶認知所產生的影響,是數學所計算不出來的:

200元打對折,比100元便宜!

數學上不合理,感受中卻成立。

正是因為眼前有了參照物,而且是更貴的同款作為參照物。

如果某商品直接售價100元,人們又對它不太熟悉,在感受價格時,多半會調動過往經驗,找尋類似的商品來比對價格。

而當半價促銷時,原價200元擺在眼前,立刻就成為了最直觀的價格參照:

100遠比200低,所以100便宜!

就如哲學中所說的:矛盾雙方相互依存。

沒有高山,不顯平地。

有貴在,才讓便宜變得便宜。

二、替代品對比

即使是第一次見到碧根果,你也大概能知道它該怎么吃——因為它跟核桃很像。

人善用相關的經驗,去分析眼前的事物。

在選購商品時,與某商品具有相似性的其他商品,都可能成為選購者判斷價格的參照物。

因此,經營者主動為選購者挑選恰當的參照物,可以在刻意制造的對比中,讓自己的商品顯得便宜。

星巴克柜臺上擺著依云礦泉水,就是通過依云礦泉水高昂的價格,讓自己的咖啡顯得便宜。雖然礦泉水不能完全替代咖啡,但作為功能和體驗有相似之處的品類,它能在顧客感受價格時起到一定作用。

與目標商品相似度越高,在對比價格時的參照程度也就越高。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相似度高,價格對比也就比較強烈。而酸奶和牛奶雖然也有相似性,但相似度沒有不同品牌可樂之間高,在對比價格時,參照程度也就相對較低。

反過來講,繁榮的市場中,想要在定高價的同時,避免相似商品的價格對比讓自家商品看起來昂貴,就要盡量降低商品的普遍性。

1. 增加獨特屬性

就如那瓶炭燒椰子水,也許它的味道、成分與其他椰子水沒有太大差異。但賣點、包裝的不同,讓選購者愿意接受它高一些的價格。

增加獨特屬性,使選購者在感受價格時,無法完全以其他商品進行參照,就給了商品價格更多的靈活空間。

即使商品表面沒有太大差異點,你也可以給商品加上繁瑣的工序、稀有的原料。這些獨有屬性可以制造差異,與同類商品在受眾心中制造的價格錨點拉開一定距離,便于受眾接受你更高的價格。

2. 跳出對比圈子

商品間價格對比,會受到時間、空間的影響。

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緊挨在一起的參照物,自然比兩年前看過的某商品,能帶來更多影響。

因此,選擇靠近哪些商品、混跡于哪個圈子,也將影響選購者對價格的感受。

網紅煎餅店如果開在老巷里,跟其他煎餅攤挨著,四五倍的價格對比,自然貴得讓人吐槽。但開在新商圈內,周圍都是其他高溢價的網紅食品,它的價格就不會格外凸顯。

三、消費能力對比

當你看到某新奇商品,且經驗中沒有相似的商品能作為參照時,它貴或便宜的判斷,你是如何做出的?

選購者自身的消費能力占了很大分量。

一個人的收入狀況、可支配收入、消費習慣、消費意愿等因素,都會在感受價格時發揮作用。

月收入3000、租房居住、生活拮據的人,看到TF香水自然覺得昂貴。

但在不少人眼里,TF香水卻根本不值一提,克萊夫基斯汀的價格也不過爾爾。

與3000對比,1000是不小的數額。

與300000對比,1000就微不足道。

一些價格相對較高的商品,在面對消費能力較弱群體時,進行單位拆分,是降低人們價格感受的有效方式。

1. 時間單位拆分

分期就是典型的代表,一次性幾萬元的支出,給人帶來的感受極為強烈。相對的,每個月幾百元的支出,就顯得平和了很多。

每天10元所帶來的價格感受,和一次性3650的價格感受完全不同。

雖然購買者也知道最后的總支出一樣(分期甚至更多),但在決策時,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不完全是理智,潛意識的感受有很大發言權。

2. 產品劑量拆分

湯姆農場扁桃仁如果像其他品牌一樣按斤售賣,翻倍的價格無疑會凸顯其貴。

而湯姆農場選擇拆分為極小份30g售賣,雖然折算下來并不便宜,但一袋10元以內的售價,對于選購零食的人來說,卻是個可以接受的范圍。

四、機會成本對比

歸根結底,一切對價格感受的來源,最終都與機會成本掛鉤。

每個選擇都有代價。

你用一筆錢購買了某商品時,這筆錢就無法用于購買另一商品。

你用20元買了一塊芝士蛋糕,這20元就無法用于打車回家。

同樣是20元的支出,哪一項更有價值?對比就是這樣產生的。

當然,你或許會說,成年人不做選擇,我全都要。

但是,你可支配的金錢終歸是存在上限的,不能無限制做全選題。

花去20元后,可以再掏出20元,對于金錢概念淡泊的人來說,似乎影響不大。但如果數額再大一些呢?

  • 你選擇了買車,可能就無法支付買房首付。
  • 你選擇了買限量皮包,可能手里的閑錢就不夠支撐一次度假。

哪個選擇對你更有價值?價格對比所產生的感受因此而來。

而那些相對不重要的選項,在與更有價值選項的對比中,就會顯得昂貴。

  • 對于不關注某愛豆的人,看一場600元的線上演唱會,不如買一瓶小黑瓶眼精華,夠用幾個月。
  • 對于不曾接觸咖啡的人,咖啡店一杯普通手沖40元錢,買成菜夠做兩天的飯,顯得很是不值。

這些毫不相關的商品價格,也會成為參考,影響人們對價格的感受。

而這種感受價格的途徑,自然也可以利用起來,讓商品顯得相對便宜。方法就是:尋找價格高昂、性價比低、收益模糊的商品進行對比。

  • 用搓一頓飯的錢,讓孩子聽一堂有益終身的成長課。
  • 某餐館在菜單前幾頁展示豪華摩托并注明售價,表面上是老板的個人癖好,卻讓就餐者在豪華摩托的高價格對比中,覺得餐品相對便宜。

五、寫在最后

價格高未必就無人問津,價格低未必能百試百靈。

就如那瓶標價16元的椰子水,因為不同參照物出現,選購者對價格的感受也迅速變化。

歸根結柢,貴和便宜,都是人的感覺,而感覺善變。

與其等待顧客自己尋找參照物,不如有意識地為其選擇參照物,主動創造對比。這可以讓你距實現轉化,更進一步。

#專欄作家#

墨饕,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網絡營銷人,心理咨詢師。擅長消費者行為學、文字傳播學、市場營銷學等領域。

本文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原創激勵計劃》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價格錨定效應

    回復
  2. “歸根結底”倒數第5行!
    “有個錯別字”—“底”

    回復
    1. 所以,這個再次證明這篇文章的說服力,寫100個字對了,都比不上你看到1個錯字明顯。所以別著急做點事,關鍵時候你表現一下你就很突出了。唉,人性

      來自北京 回復
  3. 學習了

    來自廣東 回復
  4. 滿滿的套路

    來自福建 回復
  5. 講的好!有意識的選擇參照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