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招學會了,就是一個合格的活動運營

1 評論 13615 瀏覽 79 收藏 13 分鐘

活動運營由一系列看似簡單的工作組合而成,但是執行起來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

活動運營的工作

作為一個活動運營,通常你會涉及到以下工作內容:

  • 策劃活動
  • 確保開發上線
  • 活動執行
  • 效果評價
  • 總結歸納

策劃活動很簡單,就是要寫個活動策劃案;確保開發上線也很簡單,只要程序猿GG給力即可;活動執行依然很簡單,監控監控數據,不要出現異常,活動流程能夠順利執行就好了;效果評價很簡單,公司投入了多少錢,預期效果實現了沒,ROI低了還是高了,清晰務實的給出你的評價即可;總結歸納還是很簡單,活動從頭到尾,你都做了啥,為什么效果達成了或者沒達成,有什么經驗教訓得到了總結?

但是,把這些放在一起,可能就不那么簡單了……

之前批改云課堂的大作業,就碰到了各種各樣奇怪的活動方案。

所以說,看起來簡單的活兒,有時候還真不一定都能做好。

那么,就挑一些關鍵天賦出來,有志于從事活動運營的同學,可以試試練一下。

目的明確

目的明確其實是一條隱線,最忌諱的是為了做活動而做活動。

設計活動之前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這次活動一定有要達成的目的,或為了用戶活躍或為了傳播或為了收入,總之,所有的設計要圍繞這個根本的目的而來。

如果是為了用戶活躍,那么規則設置上就要注意讓用戶有活躍的行為;

如果是為了傳播,那么就要設置更多的傳播節點,最喪心病狂的就是在每一個節點上都設置傳播的可能,這一點有興趣的可以去研究一下各種借助社交平臺進行推廣的游戲設計;

如果是為了收入,那么就要裝作給用戶便宜,但實際上也沒有那么便宜但看起來很便宜,這個去研究一下電商就可以了。

如果你還有印象,亮哥曾經說過好幾次,運營要站在公司角度去思考和做事兒,所以,目的是非常重要的,活動可以借力時間節點、熱點事件,但核心就是要讓用戶根據設置的規則來實現活動的目的。

這是最為關鍵的,也是做活動運營的新人最容易忽視的,往往設計了一個活動,看起來用戶玩得很high,但老板一句話:你做這活動是為了干什么?。?/p>

就傻了。

所以,如果你要從事活動運營,請一定要把「目的」這兩個字刻在心上,否則可能真的做不好。

聊完目的,我們來聊規則。

邏輯與表達

為啥把這倆列在一起呢,因為我發現好多人設計活動,規則講不清楚。

講規則是不需要花活兒的,但是需要邏輯,需要表達能力。

邏輯是為了讓你1、2、3、4清晰明了,表達是為了讓你用最少的字數讓別人弄清楚你活動的規則是什么。

在活動的規則中,通常一定涵蓋了這些信息:

  1. 活動的時間(分為:報名起止時間、活動起止時間)
  2. 參與方式
  3. 獲獎條件
  4. 獎項設置
  5. 發獎時間
  6. 發獎方式
  7. 咨詢途徑

譬如說,一個活動需要先報名,再在活動開放時間去完成一些活動要求的動作,最后活動結束后進行發獎。

那么很可能,你就會這樣寫:

1、報名時間:2017年1月1日-2017年1月7日

2、報名方式:填寫手機號并分享活動至朋友圈即可獲取活動參與資格。

3、活動時間:2017年1月8日-2017年1月14日

4、參與方式:報名成功的用戶每日可以領取一個福袋,打開福袋,即可獲得卡牌碎片,集齊碎片可以換取卡牌,每一張卡牌代表一個中獎機會。

5、獎項設置:

  • 集齊卡牌A,可換取100M手機流量
  • 集齊卡牌B,可換取500元度假產品折扣券1張
  • 集齊卡牌C,可以換取全網通1臺iPhone7 Plus 128G

6、卡牌換取時間:2017年1月15日-2017年1月21日

7、卡牌換取方式:在卡牌換取時間內進入活動頁面點擊合成,換取卡牌和獎品。

8、客訴咨詢:24小時熱線電話123-456-7890,根據提示音操作進行咨詢。

看起來很簡單,但等等,有沒有遺漏?

有的。

獎品一共多少?有木有先到先得?獎品發完了或者超出時效怎么辦?

所以你看,寫規則,最重要的三點:

  1. 有邏輯
  2. 表達清晰
  3. 仔細認真

仔細認真不太能練出來,所以,先練邏輯和表達吧。

數據與嚴謹

之前有讀者說,公司沒數據,或者數據很少。

其實數據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需的數據你有沒有。

一個活動來說,普遍會要求對活動效果要有監控,這里的活動效果,會拆分成好多層:

LV1,最淺的一層,是活動觸達的效果,這里面就包括了對投放渠道的數據收集,投放渠道的數據有兩層,第一層是展現效果,有多少人看到,多少人點擊;第二層是參與效果,有多少人點擊了投放內容之后來到了頁面,并且相關的操作有哪些。

LV2,比最淺的高一點,是活動參與的效果,這里面就要求能夠分渠道來源去看待用戶訪問了活動頁面之后,是否有后續的行為,這些行為完全是由你的規則來定義的,如果要拉注冊,就要看UV到注冊用戶數的轉化情況;如果要拉交易,就要看通過該頁面上的商品列表去完成訂單支付的轉化效率;如果要考傳播,就要去看在這個頁面上有多少人做了分享。

LV3,更高一些,涉及到更深層的數據。拉注冊的,要看注冊來的用戶的相關行為,是注冊完了就走,還是有所停留,有更深的留存甚至后續的轉化;拉交易的,要看用戶接下來的時間段內還有沒有持續的消費;考慮傳播的,就要看分享出去的頁面回流的效果怎么樣,有沒有帶來二次傳播等等。

基于此,又會生長出另外兩塊數據需求。

第一塊,叫做數據監控。

活動目的對應的指標項里,有哪些是需要做監控的,是第一塊內容,監控可能是實時的,可能是非實時的,但最重要的弄清楚,數據監控究竟是為了什么,一種是為了運維保障,要考慮并發帶來的性能壓力,這是系統級監控。另一種是為了效果保障,要通過相關數據驗證活動流程在正常展開。

第二塊,叫做數據統計。

活動的目的一定要能量化,這樣才能進行統計。

統計的需求沒有監控那么迫切,但必不可少。數據的準備工作,通常在活動開始前就已經和數據部門去確認完成,這樣才能不耽誤后面的統計工作。

所有這些,依賴于開發GG或者開發MM有沒有在相關的活動頁面和流程中做好數據的埋點——當然現在有第三方提供無需埋點的數據支持工作,這個就看取舍了。

在數據方面的要求,就是要嚴謹,這里有一個小竅門。

先把用戶在活動中的流程給畫出來,從LV1一直排列出來,然后檢視在這個流程中,分別會涉及到什么樣的數據需要獲取,然后再理數據需求表,就會輕松很多。

最后,數據不是死的,是活的,所以,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很重要,在做分析時,一般能看出菜鳥與老手之間的差別。菜鳥會只關注表面的那些數據,老鳥會想知道,這些表面數據之外的其他數據的共性與不同點,從而得到更多的信息,這些信息是幫助活動改進的重要憑據。

當然,菜鳥會問,有哪些表面數據之外的數據是重要的呢?答案是,因產品而異。

做注冊活動,表面數據告訴你,效果不好,那么為什么才是緊接著要問的問題,除了活動本身的設計之外,注冊流程本身是否輕薄很重要,而已有的用戶,什么樣的人能夠忍受原有的流程,什么樣的人不會接受原有流程,其實數據早就在那里了,但你未必知道,不過你可以知道,這就涉及到數據的二次挖掘和交叉分析,今天的內容里是不可能涵蓋了的。

段子手是練出來的

之前看有璨寫過一個段子手的經歷,給我印象深刻,說從一個非段子手到一個段子手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呢?

恩,大概有365天持之以恒的練習那么遠。

很多人會頭疼活動主題,活動主題這件事情其實和段子手的練習很接近。

無他,唯手熟爾。

一個段子手可能需要從模仿起步,經過長時間的堅持練習,譬如每天寫兩個段子,然后發給別人看看能不能把人逗樂了。

這樣一直練習一直練習,練習個一年,大概就可以出師了。

活動主題也是一樣,你可以先模仿別人的主題命名方式,不斷去改,磨,最終達到一個主題出來,別人就覺得好想參加。

類似的,活動文案的磨練也是這樣,不停的寫,各種風格的都寫,不停的嘗試給別人看,問他看過之后有沒有參與活動的沖動,等到有一天,你寫了一個活動標題,一個活動內容,別人就好激動的問你,這活動啥時候有的時候,基本上神功就快成了。

題圖來自于Pixabay.com,攝影師是Snufkin

感謝?蘇鵬麗 帶來的選題。

#專欄作家#

張亮,微信公眾號:zhangleo1983,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知乎大V,互聯網從業者;《從零開始做運營》作者。聊產品聊運營,偶爾深度。分享一切有益有趣的內容。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哈哈哈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