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垂直化發展,為什么賣酒成為“首選”?
編輯導讀:只要能在現實生活中售賣的東西,都能夠搬上直播間,酒也不例外。前有因為賣酒鬧出的“潘嘎之交”,后有交個朋友直播間孵化垂直的酒類號,酒已經成為了直播間的“香餑餑”。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與你分享。
直播帶貨在2021年逐漸趨于常態化,大量的網紅、明星、企業家進入直播間進行帶貨,賣貨的品類也日趨豐富,直播間熱鬧不減。
而Morketing近期注意到一個現象,越來越多全品類直播間開始向垂直方向發展,而酒品類直播帶貨成為大家的首選。
例如交個朋友直播間正式孵化了垂直的酒類號,直播帶貨賣酒;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數次嘗試賣酒;在抖音平臺也有拉菲哥這類酒品自媒體;在薇婭、李佳琦的直播間,酒品是重要的產品類型。
那么,直播帶貨賣酒為何成為大家的熱門選擇?酒類品牌在當下,營銷方式發生了什么樣的內在邏輯變化?
01?酒品牌的賣貨邏輯變了
一直以來,酒類消費品牌都是“廣告大戶”。回看酒品牌的營銷歷史,一款酒如何讓全國人民都知道?那必須要上全國人民都看的電視臺。在1994年11月,孔府宴酒斥資3000萬元,擊敗孔府家酒和太陽神,奪得首屆1995年央視標王,廣告宣稱銷量遠超茅臺、五糧液。
進入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時期,酒品牌營銷則開始更多的從立體層面出發,根據傳播環境和用戶屬性來制定,有電視媒體TVC、代言人、戶外廣告、電梯廣告、數字媒體營銷等方式。
根據中天數據顯示:在“618”、“雙11”電商網購節及中秋國慶等傳統節日的拉動下,廣告投放呈現了快速上揚走勢,2020年前11月中國白酒的整體廣告投放同比增長9%。
但廣告只是解決消費心智認知,距離交易轉化還很遠,一直以來酒品在銷售方式上,非常依賴線下消費渠道。以白酒為例,一個典型的銷售鏈條是:廠家(大品牌廠商會下設銷售公司)——經銷商(一批商、二批商)——煙酒超市門店——終端消費者。
還分為三大類不同的渠道模式。
第一類是廠家主導模式,顧名思義是廠家在產業鏈上擁有絕對話語權,這是對于一些強勢的品牌,比如茅臺,對供應商體系可以嚴格制約。
第二類經銷商主導模式,這種模式主要是中小品牌,為了快速打開市場份額,把很多權利都下放給經銷商,自己專注于產品生產。
第三類是共贏合作模式,強調收益共享,通過股權的方式將經銷商和廠商的利益進行深度綁定。
如果說傳統的經銷商模式是酒品類流通的1.0時代,那么電商的發展,特別是垂直的酒類電商平臺的出現,酒品類開始以O2O的方式流通,進入2.0時代。
如今,抖音、快手等內容平臺的崛起,以及直播帶貨的模式興起,更是讓酒品類進入3.0時代,即直接面對消費者。那么“直連消費者”的賣貨方式適合酒行業嗎?
目前來看答案是合適的,這需要回歸到直播帶貨的兩個基本功能,第一個是銷售轉化效應,可以快速幫助品牌產生交易;第二個是品牌效應,也就是品牌廣告效應,可以幫助新品牌孵化、老品牌加深品牌力。
Morketing觀察到很多新的酒品牌,不論是微博營銷還是小紅書種草營銷,都是消費者心智層面的影響,而直播間,可以直接促進銷售轉化。當然,直播中的低價也是很關鍵的一個影響因素,直播賣酒更像一次大型的限時團購活動,廠商給一次性限時的薄利多銷。
02?先入局者正在享受“紅利時刻”
Morketing觀察到,越來越多的直播團隊開始盯上了“賣酒”這攤生意。如羅永浩在抖音的第二場直播中,就開始賣酒了。
在羅永浩的直播間中,男性粉絲的比例高達9成,3C數碼是最大的個人標簽,因此酒品一躍成為直播間中第二受歡迎的產品,當時谷小酒上架90分鐘,銷售額破1000萬,創造酒品帶貨記錄。
后來交個朋友直播間就直接孵化了“交個朋友之酒水食品直播間”,由朱蕭木擔當直播帶貨達人。交個朋友直播間向Morketing透露:“目前酒水食品賬號也是剛開始做,一切都還在摸索階段,從目前來看近30日直播銷售額超1383萬。”
由此可見,先入局者的交個朋友直播間已經開始吃到了來自“賣酒”的紅利,并在通過布局進一步擴大自己生意的盤子。
而顯然,并非只有交個朋友直播間看到了生意的紅利,如今不少企業家、明星也踏上了直播賣酒的路。
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被“奪權”之后,開始潛心做網紅,一邊是早晚讀書會,一邊是抖音直播賣貨。在抖音視頻里面,他一面不斷傳授抖音用戶們的職場技巧,另一面開始賣酒。
視頻中,李國慶左手茅臺、右手五糧液,喊著“老李出征,寸草不生,把價格都打下來了!”
再觀明星陣營,前有老演員張晨光、潘長江、相聲演員楊議,后有演員于震、曹云金、陳浩民等持續在直播間推薦酒飲。
除此之外,現在也陸續有酒類專業自媒體入局。
因為酒的類型眾多,白酒中分為醬香、濃香、清香等類型,洋酒的種類更加繁多,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等,所以酒行業需要專業的酒品媒體,來向消費者傳遞專業的酒品知識。
酒仙網拉飛哥在抖音平臺擁有超過432萬粉絲,累計發布作品數量8557件,獲得超過1800萬贊,據新榜新抖系統顯示,其在最近30天內累計銷售日達到3010萬。
Morketing了解到,其實拉飛哥是酒仙網的品牌IP,酒仙網是國內知名的酒類電商品牌,在2019年的時候開始進入抖音進行內容創作,科普酒類知識,后來將賬號改為“酒仙網拉飛哥”,進行品牌人設打造,快速積累粉絲基數,已經成為業內最會玩的酒類直播。
從羅永浩到企業家、明星、垂直專業媒體,我們看到,在短短時間內,一波人就靠著直播間賣酒,以及先行者的優勢,賺取了人民幣。而在這些人吃紅利的背后,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酒正在逐漸成為年輕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別是低度酒。中國酒業協會有相關數據顯示,國內2020年預調和精調雞尾酒的銷售量將有望達到1.5億箱以上,銷售金額或超百億元。
另一方面,在5G互聯網時代,抖音、小紅書、快手、淘寶直播等內容型流量平臺快速發展,消費品的營銷邏輯隨之改變,酒品亦不例外,且成效顯而易見。
03?直播間賣酒,你學不會
隨著酒品牌對直播帶貨認可度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主播紛紛帶貨酒類。據Morketing了解,酒品的直播帶貨坑位費大概在幾萬塊錢不等,會根據品牌大小、主播級別進行劃分;還有一方面就是與主播的銷售分成,大約在15%左右。
大部分情況下,酒品牌會直接找中部、頭部主播合作,以確保最后的成交量。這意味著,酒品相對其他品類利潤空間足夠大。
但與其他快消品不同,直播間賣酒這件事,一般的主播難以駕馭。
一方面,對專業知識的要求更高,白酒知識、洋酒知識,這些都是需要實戰品鑒的。直播間賣酒的規則是不允許嘗,不允許喝,只能倒出來在鏡頭面前展示,在短時間內依靠主播的講解引導最終交易,挑戰難度極大。
谷小酒創始人劉飛,曾對媒體表示:白酒的故事很復雜,要講清楚一款白酒可能50分鐘都不一定能講明白,但是直播帶貨的時候介紹白酒的時間只有5分鐘,想要在5分鐘內讓消費者了解一款白酒并且愿意花錢買下來,還有很多需要突破的地方。
另一方面,對直播間團隊的供應鏈挑戰也很大。實際操盤過大型直播機構的人都清楚,直播帶貨是需要背后強大的供應鏈支持的,甚至供應鏈團隊的人數超過三分之一,在全國搜羅合適的供應商,在酒品類上,如何找打合適的供應商,以及價格談判,這些都是需要專業人才打通的,中小直播機構很難觸及。
直播的后續服務,物流售后問題、產品質量問題,都是對直播團隊的應急能力的考驗,特別是在中低端酒品牌上,產品品質參差不齊,消費者存在買到低質產品的風險。
交個朋友直播間接受Morketing采訪時表示,在直播間帶貨賣酒的門檻正在提高。需要三方面的強大能力,一是優質供應鏈支持,二是專業選品團隊,不斷發掘新品類,三是強大的品牌推廣能力,不斷生產優質內容。
作者:Toby Lu,微信公眾號:Morketing
本文由 @Morketing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確實,當消費市場和營銷邏輯都在變的時候,也不外乎直播會成為買酒的有效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