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運營必須具備的4大底層能力,運營人真正的壁壘!

2 評論 8836 瀏覽 45 收藏 17 分鐘

編輯導語:為什么有的運營人員入行許久卻仍舊摸不到進階的門檻,仍在原地打轉?這也許是因為沒有對自身做好沉淀,沒有搭建好屬于自己的底層能力框架。本篇文章里,作者就運營人所應具備的底層能力及培養方法做了總結,一起來看一下。

歡迎來到運營思維系列連載第04篇,在這個系列連載中,我會重點去分享總結運營成長過程中需要具備的一些思維能力,盡可能讓大家能夠有所啟發,并在此過程中能夠有意識地建立屬于自己的思維框架。

直接進入正題,先問大家幾個問題:

  • 為什么有些人做運營1-2年就能獨擋一面?而有一些運營工作4-5年仍然在原地徘徊?
  • 為什么有些人看了大量的文章、報了上千塊的課程,看了大量的書籍,掌握了很多理論和方法模型卻仍然做不好運營?
  • 為什么在做運營規劃,撰寫方案,總結復盤和匯報的時候總是讓你痛苦不堪?實際接到一個項目時,在一段時間內毫無思路!
  • 為什么會存在“焦慮式運營綜合癥”,KPI壓力越大,焦慮越嚴重,然后做事就不擇手段或者沒了章法,很多事兒即使效果微乎其微,也不得不去嘗試?

這幾個問題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可能是很多運營比較關心的問題。要想明白上面的四個問題,我們需要拋開問題本身,去尋找其背后的邏輯。這就引申出今天這篇文章要提到的運營的底層能力。

請注意,我說的是“底層能力”,之所以稱之為底層能力,是因為這些能力當你去了不同行業,面對不同產品和不同項目時仍然能發揮作用。缺了它對大家的運營工作是絕對減分的,不同于其他加分項能力,這是成為一個優秀的運營不可或缺的能力!今天這篇文章我會分成三個部分:

  1. 大佬們眼中運營應該具備的能力!
  2. 對于運營來說最底層的能力是什么?
  3. 運營需要的底層能力該如何培養?

一、大佬們眼中運營應該具備的能力!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你認為作為一名運營,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總共有92個回答,總結匯總如下:

  • 推廣能力;
  • 制造確定性的能力、制造杠桿的能力;
  • 結構化思維的能力;
  • 懂策劃;
  • 懂行業特性;
  • 懂用戶;
  • 實現用戶增長;
  • 數據分析能力;
  • ……

當然還有人說:運營最重要的能力當然是不脫發啦!哈哈。至少說明不用為項目找機會、確定模式、做規劃、寫方案、落地絞盡腦汁。

這92條回答里幾乎包含了做運營要具備的全部能力。

對于運營能力這塊也去看了幾位大家熟知的運營大佬的看法,結合了大佬們的一些文章,大概引用如下:《運營之光》作者老黃的觀點——

以雷達圖的形式對運營所需要的能力進行了呈現,并給出了從P1到P5不同級別的運營需要的能力標準,分別如下:

來源:老黃<運營成長手冊(3)——一個運營的能力模型與成長路徑 >一文

《進化式運營》作者李少加的觀點——

來源:李少加<招聘運營人,我最看重三個能力>一文

《從零開始做運營》張亮的觀點——在<運營的大局觀與節奏感>文章中重點提到了”大局觀和節奏感”。

《運營筆記》類類的觀點——

來源:<什么樣的人最適合做運營?談談運營人員必須具備的素質和能力!>一文

不管知乎上的回答,還是大佬們給出的觀點都沒問題,如果匯總下來,基本上包含了一個綜合能力很強的運營,所應該具備的全部能力。

但是對于一個運營來說,要針對以上所說的全部能力一一去培養肯定是不現實的,而且很多能力必須要在特定的崗位和環境下去培養和提升。我們需要優先且有重點的去培養我們在運營過程中必須的,且是能夠發揮杠桿作用的能力,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底層能力。

二、對于運營來說最底層的能力是什么?

我認為作為一個運營,不管是從0開始進入運營坑,還是已經有幾年運營工作經驗的人,都應該培養四大底層能力:系統化思維、節奏感、數據驅動、敏感度。

以上四大底層能力是緊密關聯的,

這4個能力主要分為兩大層面:一個是思維層面,一個是實踐層面。

  • 在思維層面需要我們具備系統化思維,確保我們對問題的精準判斷,對需求的有效把握,在思考上能夠更深入,方案制定更加清晰;
  • 在實踐層面則需要節奏感、數據驅動和敏感度,確保關鍵落地計劃朝著我們預期的方向和目標推進,數據驅動和敏感度則是對我們達成目標的路徑不斷修正的過程。

我們來逐一談談這四大底層能力:

1. 系統化思維

在《【開篇】做一個有思想的運營!》的文章中,運營成長的雷達圖的評分判斷參考標準中,對運營的思維能力分為了5個等級,其實就是從系統化思維能力的高低來劃分的:

  • 小白:單點思維——不閉環,沒邏輯。
  • 初級:線性思維——思維有閉環,有邏輯,但是處于淺層次的。
  • 高級:面部思維——可以以某種思考框架和結構來思考分析問題。
  • 資深:三維思維——能夠做到結構化和系統化思考,能夠基于業務目標進行拆解和做業務流程化梳理,并在關鍵環節找到關鍵的抓手和業務手段,在思考層面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性的結構。
  • 專家:全局思維——對復雜的項目、業務進行抽象思考,并能夠清晰的梳理出業務基本邏輯,有強大的業務模型和運營方法論的輸出能力。

2. 節奏感

反面的案例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焦慮式運營綜合癥”,KPI壓力越大,焦慮越嚴重,然后做事就不擇手段或者沒了章法,很多事兒即使效果微乎其微,也不得不去嘗試。

節奏感缺乏的主要表現:

  • 缺乏明確的過程指標和里程碑目標的設定,對結果指標缺乏管控,總認為活動或者宣傳全部上線了,布局到位了就認為運營工作就結束了,坐等結果達成,實際上這個時候僅僅是運營的開始。
  • 整個落地流程和節奏不清晰,想到什么做什么,救火式運營。
  • 運營策略和手段不聚焦,缺乏重點,陷入瑣碎事項,對業務結果缺乏決定性的促進。
  • 不考慮投入產出比,無腦做事,不考慮所做的事情的性價比。

3. 數據驅動

這其實是大家都共識的一個點,做運營是需要持續性的依據數據來做參考,做決策分析的。

這里比較大的問題是,很多初入行的運營缺乏數據意識,在運營落地的時候習慣性憑感覺,主觀臆斷,以及缺乏基本的數據分析的方法。數據分析絕對是每個運營必須具備的最基礎的,最底層的能力。

4. 敏感度

做運營需要注意細節、有一定的強迫癥,有潛意識的思維和習慣,以及通過刻意練習帶來的敏銳度,拋出幾個問題讓大家感受一下:

  • 你會不會每天習慣性的去體驗自己負責的業務或者產品在APP的流程,并且能夠通過體驗快速發現細節問題?
  • 能否通過業務前臺單一維度的數據的變化,跟自己大腦關注的歷史數據,去做潛意識對比敏銳發現問題?
  • 拿到原始數據表,能否在不通過透視的情況下能夠快速發現異常數據?
  • 能否敏感的意識到或者判斷出過程指標和結果指標達成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并且潛意識地去思考優化方式
  • 對于課程展示,有沒有一些強迫癥去看課程名有沒有展示全,有沒有溢出,有沒有反復思考把某個詞語、備注或者符號放在標題最前還是最后好,是用小括號更能吸引用戶注意還是中文中括號?
  • 能否敏感地發現業務機會、可利用的資源和可以借助的熱點?

三、運營需要的底層能力該如何培養?

運營4大底層能力的培養是通過個人努力和客觀環境創造共同作用的結果,我們稱之為內因和外因——

  1. 內因主要是靠個人的努力學習和刻意訓練,這里的關鍵是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不走彎路;
  2. 外因主要是靠通過自己的選擇和對機遇的把握,將自己置身于特定的環境下去提升自己的能力,通過特定場景和環境來倒逼自己快速成長和提升。

在個人層面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

  1. 通過理性判斷和選擇,來為自己選擇適合的機會或者機遇。比如能否讓自己進入到一家不錯的公司,到一個不錯的項目里;
  2. 在獲得特定機會的情況下,要能夠主動思考自己能帶來的業務價值,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很強的驅動力,來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去彌補自己在業務推進過程中的能力短板;
  3. 大量的學習并做集中式的輸出總結,主要養成一個習慣:不斷的做記錄,總結和輸出。

特定的客觀場景下,我們需要關注:

1)從項目的0到1,1到100的過程中不斷的去積累經驗,盡量保持自己的經歷的完整性,但是能夠堅持讓自己的經歷具備完整性的運營不是很多。很多人經歷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 一直在0,未能突破便結束,最終給自己排除了一個實踐的坑(但是失敗的坑會有很多)。
  • 本身就在1或者已經在100,在基礎上做加減法,也就是說去到了一個業務很成熟的企業,負責的內容都是在已特定的機制下和特定的模式下運轉,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發揮的空間就很小,能做的比別人好的可能就是拼細節能力了。
  • 經歷從0到1,再從1到100:既具備了開拓能力,也能具備精細化的運營能力,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一直堅持下來并且在業務發展中發揮了核心作用,那么一定會成為一個牛人。

2)給自己創造超出自己當下能力的要求和挑戰

  • 接觸新事物;
  • 脫離之前的經驗,需要去做新的探索實踐;
  • 突然將自己置身于一個位置和階段,需要短時間跳出原有的舒適區、思維格局,在更高的一個層次上看問題。

由于篇幅有限,為了能夠更深入的講清楚這四大能力如何培養,接下來每一項能力,會作為一篇單獨的文章來進行輸出,在這里也給大家做一下預告:在這個模塊我會分成5篇文章來進行深入的探討分享,希望有更詳細的思路和經驗提煉,在這個過程中我會結合一些案例來進行分享,后續的4篇文章分別為:

  • 第1篇:做運營的4種核心能力之一:系統化思維
  • 第2篇:做運營的4種核心能力之二:節奏感
  • 第3篇:做運營的4種核心能力之三:數據驅動能力
  • 第4篇:做運營的4種核心能力之四:敏感度

這四種底層能力,是具備杠桿效應的,也就是說只要具備了這四種能力,你無論是從分析思考、有效學習、落地實踐、總結復盤還是自我成長方面都會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而且你會發現在完整的運營結構中,我們的工作應該是年度規劃、季度規劃、月度規劃和周度計劃一脈相承的,對于年度規劃來說,其他階段的結果都是年度規劃中的一個里程碑成果或關鍵節點目標。在具體的策略制定上都是對年度策略的拆解,方案和復盤是要緊密關聯的,本周計劃和下周計劃是需要有關聯的,只有這樣才能夠形成持續的運營積累和業務上的沉淀。

但是這些能力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看幾篇文章、幾本書籍就能具備的,需要在通過學習建立認知和找到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大量實踐,將自己置身于特定的環境中去做一些刻意訓練,復盤總結和輸出分享來進行有效提升,具體的內容在后面的文章中具體來講述,敬請期待!

#專欄作家#

超哥Jason,微信公眾號:超運營思維,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后續持續從運營思維、認知、分析、學習、實踐、總結、成長7個方面進行分享輸出!大廠某教育產品線業務負責人。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寫的很棒

    來自湖南 回復
  2. 感謝作者的分享,總結得非常到位。果然還是需要理論結合實踐,再不斷復盤總結才是最有效提升方式呀~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