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4大底層能力之四:如何培養運營的敏感度?

12 評論 6674 瀏覽 15 收藏 11 分鐘

編輯導語:敏感度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東西,但是是每個運營人都需要具備的一項能力。那么,敏感度究竟是什么東西?又該如何培養與訓練?作者從四個方面進行了探究,并總結了幾點經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在文章《做運營不掌握這4種能力,學再多的方法論也沒用!》中提到了運營4大底層能力:系統化思維、節奏感、數據驅動和敏感度 。

關于底層能力比較贊同知乎上的一條回答:就是那種下意識的行動反射,且這個行動對解決問題、改善關系、讓事情變得更好有幫助。換句話說,那些真的變成你身體一部分的認知或知識,才能被稱作是「底層能力」。

這種下意識的行動反射,對于運營來說,就是“運營敏感度”。也就是我們今天探討的運營的第四大底層能力。

01

關于敏感度,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些概念:

  • 商業敏感度
  • 內容敏感度
  • 用戶敏感度
  • 數據敏感度
  • 熱點敏感度

那么敏感度到底是什么?

敏感這一詞的解釋:指感覺敏銳,對外界事物反應很快,也指反應很快速,對一件事或某種東西非常敏銳,察覺快速,可很快判斷或反應過來。

概括來說就是:反應快、察覺快、快速判斷,?及時作出有效的動作和行為。能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

我們回過頭來解釋一下前面提到的概念:

  • 商業敏感度是指能深刻理解經營的本質,快速準確地作出商業判斷,實現業績增長的綜合素質稱為“商業敏感度。
  • 內容敏感度可以簡單的理解為:1)對內容本身的識別度;2)具體內容所在環境(場景)內的判斷力;3)對內容產生影響的把控力
  • 用戶敏感度:是指潛意識的能夠以用戶為導向,能夠準確判斷、理解用戶行為,精準把握用戶需求。
  • 數據敏感度:定義和判斷數據;發現數據異常能力;建立數據與業務之間的聯系,并且能通過數字和業務正向或反向地識別出數據背后的業務含義、問題和原因。
  • 熱點敏感度:熱點的獲取、反應、判斷和借力能力,也就是對熱點的把握快、穩、準!

我們會發現,幾乎在每個領域或者方向都需要具備敏感度,而且“敏感度”這一詞在運營的崗位招聘JD頻繁出現。

敏感度既有天賦成分,也有后天努力積累和刻意練習的成分。

02

敏感度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我們很難有一個特別清晰和具體的解釋。

當一個人對某個領域比較熟悉或者特別敏感的時候就很容易感知到,像我們熟悉的樂器尤其是彈過的曲子,如果電視上出現樂器與音色不對應、演員指法和曲子不對應的時候立馬就會覺得異樣。

我們說一個人有做某方面事情的天分,比如特別適合做運營,特別適合做產品,其實說的就是敏感度。但所謂的天分并不是完全天生的,而是在意識層面所發揮的作用!

就以運營寫一條push文案為例,同樣都是實習生,有實習生能想到或習慣性的做到充分分析競品,對比歷史push數據,1條push給到mentor 7個備選文案,最終數據也是歷史的3倍。

而有的可能就僅僅憑自我感覺或者模仿,以完成任務式的給出一個結果,至于結果如何并無意識去關注。

剛工作1-2年的運營,我們就能夠判斷出是否適合做運營,或者是否有做運營的潛質,甚至有的能表現出超過已經工作了3-4年的運營能力和工作水平。

敏感度核心在思維意識范疇,大部分運營會表現思維和行為鈍化。核心的原因是大家 “不愿想-思維惰性”“想不起來-思維慣性””想不到-思維認知局限” 和 “想當然-自我認知標準”

  • 不愿想-思維惰性:習慣性的固有的,且舒適的思維模式,深度思考本身就是一個燒腦,且有悖大腦舒適度的過程,因此,很多人都是停留在慣性思考上,存在惰性思維;
  • 想不起來-思維慣性:在缺乏結構和系統化的思維模式下,思考都是單點或線性的方式。想到什么是什么,因此經常性遺忘或者思考不全面;
  • 想不到-思維和認知局限:敏感度也是需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受到思維和認知的局限。思維能力和認知提升則需要通過刻意訓練,經驗的積累,視野的拓展來提升;
  • 想當然-自我認知標準低:沉浸在自我主觀標準中,比如面對某項任務,同樣是90分的判斷,在大眾眼中或者合理的角度可能就只是60分,而高標準的意識中的60分,可能就是大家眼中的90分。

面對任務,有的人哪怕通宵也要在承諾的節點前完成,有的人可能就覺得完不成并無大礙,明天或者后天也可以。

03

敏感度不同于”網感”,網感更多的業務項的理解、思考和判斷能力,它是屬于運營敏感度的一部分。因為運營的工作成果,不僅僅建立在業務判斷、思考和理解之上,還涉及到溝通、協同、資源整合、協調和落地執行能力等。

如果業務屬于硬素質,那么運營最終考驗的是:硬素質和軟素質的結合,敏感度也體現在硬素質和軟素質上。

運營敏感度源自于:1)天賦 2)思維底子和意識 3)刻意訓練的積累。

從最近幾年接觸到的運營人和團隊招募和管理的經驗來看。運營的天賦不是與生俱來的,這里的天賦是指做運營前或者剛轉崗運營前,就已經具備的運營潛質,這里的潛質更多的是指

  • 思維和意識
  • 做運營的一些底層能力或者潛質(也同樣適合其他崗位)
  • 自我認知、態度和個人素養(如責任心、驅動力等)
  • 學習意識和動力
  • ……

我相信,對于一個剛畢業從事運營的小伙伴,但凡在面對運營中遇到問題和短板,有比較強的學習意識和動機,能夠靠運營學習、實踐探索、再總結復盤和思考,并且在工作中具備較高的工作素養,如承諾一致,就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運營!

在這里大家應該避免的一個點就是”自我感覺良好”,即自我設定標準和要求,這樣會陷入在自我意識和認知里。這里規避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對比:

  • 跟自己歷史對比,是不是最好的
  • 跟部門其他同事對比,是不是做的更好
  • 跟跨業務線或者跨部門對比,自己是否是做的更好,有無突破和提升空間
  • 跟同行業,同競品對比

做到以上的核心思路:將自己變為一個外向性的人,跟同事、同行、跟新入職的人、跟比自己有經驗的人去交流,去充分了解競品。

除了跟人聊之外,公司內部的wiki或者km中的各種內容沉淀,都是信息獲取和間接的有效渠道。

04

運營敏感度能否被培養和訓練?當然是可以的!

只要非天生,那即可被培養,或者通過訓練和積累獲得。

前面也提到運營敏感度源自于:1)天賦,即做運營的潛質, 2)思維底子和意識 3)刻意訓練的積累。因此在敏感度培養上,也可以以這三個方面為出發點。

  • 天賦源自積累和日常思考形成的潛在的思維能力、習慣和特質
  • 思維能力則來自于有意識的深度思考,形成結構和系統的思維習慣
  • 專注某個領域持續的思考、實踐、總結形成持續的積累和強化

培養運營敏感度需要做到以下四點:

  1. 改變之前的固化的思考方式和習慣,突破思維舒適區,建立系統化的思維方式,逐步養成科學的或者有效率的思維習慣;
  2. 改變一些認知想法。避免佛系態度,提升自己的責任心和驅動力
  3. 不斷實踐,思考總結,通過可以訓練形成積累;
  4. 持續學習,不是被動淺層次學習,而是深入主動式學習,拓展視野和知識面,這樣你的敏感度也會隨著你的認知提升而提升。

#專欄作家#

超哥Jason,微信公眾號:超運營思維,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后續持續從運營思維、認知、分析、學習、實踐、總結、成長7個方面進行分享輸出!大廠某教育產品線業務負責人。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就是那種下意識的行動反射,且這個行動對解決問題、改善關系、讓事情變得更好有幫助。換句話說,那些真的變成你身體一部分的認知或知識,才能被稱作是「底層能力」。這句話說得太對了

    來自中國 回復
  2. 敏感度挺重要的,但要培養這個敏感度也不是一言兩語就能學會的呀,還是得結合理論多多去實踐

    來自廣東 回復
  3. 道理我都懂,但是我有點看不懂這篇文章了,希望作者多舉舉例子啦~

    來自廣東 回復
  4. 好抽象的文章啊我感覺不是很接地氣 內容可以再多些例子

    回復
    1. 后面會有一篇案例篇,主要篇幅有限,所以這次以思路為主

      回復
  5. 補充一下,我認為培養敏感度還是要持續的不斷的輸入,汲取新知識,比如看人人的文章哈哈哈哈

    回復
  6. 總結的卻是非常精辟,但是確實太過抽象,關于思維這一塊兒,其實需要更好的工具與方法,當然也有可能后續的咱們需要付費體驗,當然還是很期待有這樣的內容,如果有的話,還是很愿意嘗試付費感受的!

    來自北京 回復
    1. 還有下篇,結合具體案例來講的,以及結合具體運營工作給出一些落地方法??

      回復
  7. 如何培養運營的敏感度,這篇文章分析的挺好的,對我來說,周圍人都認為我是一個娛樂敏感度超級低的人,但對于另一方面又很高,其實從某一方面也表明啦自己關注點在哪里。

    來自河南 回復
  8. 敏感度核心在思維意識范疇,大部分運營會表現思維和行為鈍化。核心的原因是大家 “不愿想-思維惰性”“想不起來-思維慣性””想不到-思維認知局限” 和 “想當然-自我認知標準”這段話太有含義了哈哈哈

    來自江西 回復
  9. 缺少一些落地的方法

    來自廣東 回復
    1. 案例篇會有詳細的方法和案例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