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APP運營的工作職責和指標
![](http://image.woshipm.com/wp-files/img/96.jpg)
簡單來說,從產品上線開始,運營工作也隨之開始。運營的核心目的即讓一個產品活的更好,活的更久。讓產品活的更好是指通過各種推廣、渠道讓產品的裝機量、活躍用戶數、市場占有率等數據獲得提升。讓產品活的更久則是通過數據分析和用戶信息反饋收集產品相關優化信息,以供PM進行產品功能的完善,從而獲得更長的產品生命周期。
根據運營的目的,運營工作具體有:
1.渠道管理:這點對于移動互聯網來說尤為重要,因為移動互聯網渠道有限,應將注意力集中在應用市場、論壇或其他下載網頁、移動終端的內置三個方面。因此,渠道管理又分為兩方面具體工作:
a.渠道的擴大,即拓展商務合作伙伴;
b.渠道的監控,即及時了解推廣渠道的用戶數據與用戶質量,以及時調整渠道策略。
2.市場監控:監控產品行業的發展動態,分析競爭產品的相關數據,如:裝機量與活躍用戶數等,并提供相應的策略。
3.活動營銷:策劃相應產品線上或線下的推廣活動方案,以達到提升裝機量、活躍用戶數等相關數據的目的。
4.產品分析:協助PM進行產品調研,并提供用戶反饋,針對用戶行為進行細致分析,提同合理的產品改進建議。
需要說明的是,一切產品運營具體工作的基礎都是數據,只有準確地跟蹤數據,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才能進行其他運營工作。
運營的核心:效率
筆者理解所謂運營的效率,指的是能夠快速的進行產品更新、處理突發事件、順應用戶需求的變化等。
運營的3大要素:用戶、產品和渠道
用戶和產品不用多說,所謂的渠道,理解下來應該是聯系產品和用戶間的通道,舉個例子,QQ是產品,我們是用戶,聯系我們和QQ之間渠道便是互聯網,試想如果沒有互聯網的大規模普及,也不會有QQ今天的龐大用戶群,所以渠道建設在運營中所占的地位可見一斑。
運營的內容:運營策劃、BD、媒介、活動營銷、數據分析和市場監控
通過不斷的策劃確定產品的前進方向和更新,然后通過BD與渠道方建立良好的溝通,通過各種媒介向用戶宣傳產品,活動營銷自然是用來提升活躍用戶,數據分析和市場監控是為下一次策劃打基礎。值得一提的是市場監控中對手產品監控。
運營的3大目標:營收(即賺錢)、增加新用戶的數量、提升老用戶的活躍度
周鴻祎觀點是:好的產品要有2個特性:1、在一點上能夠打動用戶,比如360的免費。2、不斷的改進和更新。用戶的需求是不斷變化的,任何互聯網產品都離不開服務的屬性。
數據分析是運營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但是要明確的一點是,數據不是萬能的,千萬盲目迷信數據。拿到數據的不要先記著進行分析,而是要先確保數據的準確性。根據本人的工作經驗,越是復雜的產品數據越是不準確。而數據分析應避免泛泛而談,應當找到關鍵一個或幾個數據指標,圍繞這個指標做產品的規劃。任何產品都很難同時兼顧所有的數據提升,我們要做到是抓住重點。
運營的4大意識
1.成本和產出:不是有了數據提升便說明產品的更新成功,關鍵還是要對比下成本。每次完成產品的上線后,做一次成本和產出的對比,以此衡量迭代的效果,作為下次更新的參考。
2.聚焦和細分:不斷成長的產品將面臨用戶群的擴大,而用戶的需求則變得越來越多樣性,而為了,往往為了照顧不同用戶的需求而對產品進行細分,其結果容易帶來就是運營力量的不足和成本的增加。所以,在沒有足夠運營力量的情況下,做好產品的聚焦的重要性要大于細分產品
3.效率和量級:騰訊的盈利和QQ在線人數成正比關系。在平均用戶消費這樣的關鍵指標上,騰訊10年沒有進步。說明伴隨著量級不斷的攀升,產品的運營并沒有相應的提升。產品運營的效率已經跟不上了。效率是衡量產品經理的真正價值。想起了我一位執行力超強的前輩。
4.前奏和高潮:產品的運營不要希望一擊命中用戶的真實需求,一個優秀的產品運營面臨著是不斷的失敗和嘗試,最終迎來高潮。
總結
1.互聯網產品和運營是驅動;
2.不能把運營與產品混為一談,再爛的產品也得運營;
3.運營必須目標導向,數據為基礎;
4.平衡好各個業務邏輯之間優先和比重;
5.運營也如同產品一樣是有品味,有個性的;
6.有些運營是暗藏于產品中,這是運營的高境界;
7.用戶是運營中核心協同者;他們行為直接影響運營者的信心;
8.運營邏輯須與產品邏輯一致;
9.產品的愿景定義了運營范圍。
source:APP營
應該是隨便湊的數
我第一次發評論,這次實在忍不?。哼@文章文筆差不說,邏輯性有沒有?你的觀點可信度在哪里?論據用的例子有根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