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公司天天都在說的增長,究竟是要增長什么?

0 評論 3639 瀏覽 9 收藏 13 分鐘

編輯導語:對于SaaS公司,正確理解增長很重要,會關系到整個體系的運作。但首先,要通過公司的收入模式來確定它是不是一家SaaS公司。這篇文章探討了SaaS公司需要增長的對象,以及SaaS增長的邏輯和杠桿,推薦想了解SaaS公司增長的同學閱讀。

如何評估一家SaaS公司的價值?最客觀和最有效的評價就是增長。講別的,都是蒼白無力的辯解。

“引爆增長”已經成為整個SaaS行業的目標和口號。

那么,SaaS的增長,究竟要增長什么?怎么衡量增長的快與慢?更重要的是,SaaS增長的邏輯是什么?怎樣利用增長杠桿實現增長?

這些問題沒有搞清楚之前,SaaS的增長都是空談。

一、SaaS究竟要增長什么?

說到增長,大家的理解都不一樣。有的說要增長客戶,有的說要增長收入,也有的說兩者同時增長。

增長就是用戶數的增長,這個想法來自互聯網的圈地和免費思維。即只要用戶數量足夠大,遲早會轉化為付費客戶,由量變到質變的爆發式增長。不過,迄今為止還沒有SaaS企業證明這個增長策略行得通。而且老拿免費客戶數說事,地主家也會沒有余糧的。

為了表明增長能力,收入是一個必要的實證。不過,SaaS企業對收入方式有要求,不是說收入一年比一年多就是增長。SaaS增長主要看的是經常性收入RR(Recurring Revenue。

因為總收入的增長,不一定總能預測和維持下去,所以要看RR的收入占比。

那么,收入和客戶數雙增長總該對了吧?

這也未必,還要看客戶與RR的關聯程度。不過,通常雙增長已經接近增長的邏輯了??梢?,對SaaS增長的正確理解有多么重要。對增長的誤解,會導致整個營銷、銷售、客成和運營體系的全部偏離。

二、SaaS增長的邏輯與衡量

我們先界定一下,什么樣的公司才能算是SaaS公司。行業一般認為,只有總收入中的訂閱收入占比達到70%時,一家公司才能算作SaaS企業。

至于SaaS的增長,也需要有增長指標、增長邏輯和核算方法等要素,來定義、衡量和核算增長。

衡量一個SaaS的增長,頂層的指標有ARR、ACV和客戶數。

ARR(Annual Recurring Revenue)即年度經常性收入,它是衡量一家SaaS企業經營優劣的基本指標。ARR的魅力之處在于收入的“經常性”。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例外情況發生,這個收入明年繼續有,而且數額也不會有大的波動。這就是SaaS收入的可衡量和可預測性。

很顯然,符合ARR的收入模式是SaaS的服務訂閱模式,也包括可以劃分為ARR的用量模式。

另一個關鍵衡量要素,是平均年度合同額ACV(Average Contract Value),可以簡單理解為平均客單價。

至于客戶數,就是與收入口徑相對齊的時期內的客戶數。

下表摘錄的是一些IPO的SaaS企業的客戶數、ARR和ACV。

SaaS公司天天都在說的增長,究竟是要增長什么?

從這個表中,至少可以看出以下規律:

(1)大部分SaaS企業的客單價低、而客戶數多。這說明即使在國外,SaaS的服務對象也是以SMB為主。不過,對于增長快的公司來說,這種情況下其ARR也能高居榜首。比如HubSpot,其ARR已經超過十億美元。

(2)提高客單價ACV,將有效提高ARR。辦法包括做大客戶,或者提高定價。

(3)特定行業或領域,雖然TAM非常小,少到只有千家潛在客戶。但ARR仍能超過行業均線一大截。比如veeva的客戶數只有不到1000家,但其ACV卻高達數百萬美元。

(4)市值數十億美元的SaaS企業,平均只擁有的客戶數只有數萬家。即使在國外,這對于千萬級別的企業市場空間,簡直是九牛一毛。

SaaS的增長邏輯可以用以下公式表達:

ARRn+1=ARRn-Churn(流失)+TACV(總年度合同額)

看似簡單一個公式,背后對應著一堆復雜的因素和設計。比如:找哪些目標客戶,怎樣定位產品和設計服務,如何設計收入模式,如何定價,還包括了如何搭建SaaS組織,營銷,銷售和管理等。每一個因素,都可能對增長產生影響。

在執行順序上,首先是設定增長目標,然后再按增長邏輯向下分解為組織和任務。

一些對SaaS增長邏輯理解不透的公司,執行順序常常是反的。而且它們更多把增長寄托于所選賽道、爆款營銷、銷售大神等單點,導致結果的不確定。

三、你確定是在做SaaS嗎?

在談增長之前,首先要確認公司的收入模式,以此確定它是不是一家SaaS公司。因為這個增長模式只對SaaS有效。

SaaS公司收入的最大特點,是經常性收入ARR占大頭,而ARR對應的是訂閱收入。目前國內不少SaaS公司,其收入結構中占大頭的是非經常性收入NRR,比如,以項目方式為主的公司。

實際上,要把以NRR為主SaaS公司,后期調整成以RR為主的收入結構,是非常困難的。這可能需要重新設計業務模式和調整業務組織架構。

也有另外一種情況,即訂閱收入的占比確實達不到70%,但是其增長仍然很快,比如說Shopify。這種情況下,可以將按使用量計費的業務打包成經常性收入RR,也可以提高ARR。

國內有些SaaS公司的訂閱業務占比不多,收入更多地來自做項目等NRR。雖然也可以做出收入逐年增長的數據,但因為沒有訂閱續費的收入,所以增長靠的是新客戶合同。

最大的問題是,其營銷和銷售等獲客成本變成“經常性成本”。與其說這種增長是不健康的,不如說它的業務模式不對。

四、國內SaaS的增長殺手

在上述ARR的增長公式中,有一個churn減項,也就是流失。

流失在國外SaaS企業中較少發生或比較少量;但是在國內的SaaS行業,它卻是增長的第一致命殺手。這就如同一個水桶,它的容積再大、灌注速度再快,也經不住滿是漏洞。

本質上,流失相當于是縮短了增長杠桿的力矩。

所以,在增長的同時,必須堵住流失的漏洞,否則就會出現負增長。當負增長達到一定程度,整個SaaS收入模式就不成立了。

解決流失問題,是如何建立和考核客成(CS)團隊的問題。不過,國外和國內CS對增長的作用有很大差別,不能完全照搬。

國外CS的作用相當于后服務的促銷,以增加收入為目的。而國內CS的首要目的,是通過堵漏來減少流失,確保ARR的不降低。

五、SaaS的增長杠桿

確定了以訂閱為主的收入模式之后,就可以全力創造年度合同額,也就是公式的增項TACV。

決定TACV的只有兩個變量:客戶數和ACV。要想比常規方法更有效加速增長,就必須使用增長杠桿。

所謂增長杠桿,即提升客戶數或者ACV的有效方法。因為二者是乘法關系,所以不多的提高,就會產生巨大的收入增長。

先說提升ACV。

相對而言,ACV的杠桿效應更加明顯。比如,要想把新簽客戶數提高到原來的3倍,這個難度很大,至少需要再多招3倍的銷售人員才有可能達成。但如果把ACV提高3倍,還是有可能的。比如,可以通過向大客戶銷售,提升客單價。但是,大客戶的銷售周期也變長了。所以,這就變成了一個效率問題,即如何在客戶變大后,仍能保持或接近以前的銷售效率。

這是銷售組織要解決的問題。如果是銷售傳統軟件,這個問題基本無解;但現在銷售的是服務,通過重構服務銷售方法和流程,已經證明效率問題是有解的。

再比如,因為ACV直接關聯的是定價,所以提高價格也可以提升ACV。不過,價格是一個極為敏感的因素,提價有可能影響客戶數增長。

通過內容營銷和價值營銷等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價格;至少可以穩定客單價,不因價格戰無底線降價。

再說提升客戶數。

提升客戶數的主要方法有三種:增加銷售人員數量、優化營銷和交叉推薦。

不過,對于SMB來說,增加銷售人員不是一個高效的方法(但目前大家都在用)。其實合適的營銷策略更為有效,這是一個線索轉化效率的問題。在這方面,HubSpot已經給出證明。它在只有不多銷售人員的情況下,就能做到一億美元的營收。

交叉推薦是國外SaaS常用的方法。因為SaaS的業務細分化,所以客戶很少單買一個SaaS,而是同時使用多個SaaS來支持一個業務。

這樣,客戶買你的生態伙伴SaaS時,就很可能連帶買了你的SaaS。這個方法的極致玩家是Slack,它甚至花錢為生態伙伴做廣告。而當客戶點開廣告總會發現:不管買什么,都需要買Slack,否則不但一堆SaaS難以集成,也缺少一個業務入口。這個方法在國內很難奏效。因為沒有可交叉的伙伴,所有SaaS都想“一站式”擴展到別人的服務上。

不過,交叉推薦的確是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提升客戶數的有效方法。

六、寫在最后

增長是SaaS企業經營的首要目標,但它不是一種決心或一句口號,而是一種要求。

SaaS的增長不是靠一個“增長部門”或“增長黑客”就能搞定的。它是一個經過設計的增長-運營一體化的系統過程。

尊重規律、設定目標、利用杠桿和量化結果,是SaaS業務增長的基本原則。

 

作者:戴珂;公眾號:ToBeSaaS

本文由@ToBeSaaS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