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食抖快,「小紅書們」踩上視頻化油門
編輯導語:隨著短視頻的流行,各大app爭相涌入短視頻市場。與此同時,垂類社區尋求破圈機遇時,新老用戶間的爭議也接踵出現。對此,各社區該如何突破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在單立人脫口秀節目《諧星聊天會》的一期播客中,臺下一位觀眾提及自己的“短視頻上癮癥”:即使卸載所有短視頻App,卻轉角在小紅書小程序上陷入“短視頻泥沼”。
“戒掉了抖音,卻迷上在小紅書刷短視頻?!辈簧倬W友同樣紛紛發出調侃。
2021年,傳統印象中的圖文-視頻社區壁壘正在被打破。
越來越多相似的視頻內容涌現到小紅書、知乎、虎撲、Keep等這些垂類社區屬性明顯的平臺,滿足了原住民對視頻內容的需求。
同時,社區原有的圖文內容仍然是一條堅固的護城河。
除了短視頻,擁有明顯標簽屬性的這群社區也頻頻嘗試直播、電商等新業務。
小紅書和知乎的視頻、直播頻道
在這個強調“精簡”的時代,多下載任何一個App,都可能意味著收到更多的信息干擾。
當互聯網紅利消失成為老生常談的借口,代表App的拉新成本越來越高。
雖然小紅書、知乎、虎撲、Keep等社區的日活/月活數據可能只達到百萬或千萬,但也意味著上升空間更大。
它們在2021年的不斷努力,無形中對于擁有上億日活/月活抖音、快手形成蠶食之勢。
與此同時,當這批垂類社區尋求破圈機遇,擁抱更大的受眾面,相關爭議也接踵出現。
2021年沒有解決的問題,2022年會有新的應對之策嗎?
一、野心基礎靠垂類滿足
幾乎任何社區App都可以看到短視頻的蹤影。
點開小紅書,發現頁的“推薦“、視頻”、“直播”三個頻道被固定在前三位,位置不可移動。
而首頁信息流下滑一到三屏,大概率也會出現短視頻內容;
- 在知乎,“視頻”同樣位于首頁顯眼的Tab位置;
- 虎撲單獨設置了視頻頻道;
- Keep首頁下滑一屏便是運動短視頻專區。
短視頻內容的火爆,與各平臺扶持政策息息相關。
作為“晚輩”的社區們,從2020年初到2021年末,都在不斷加碼自身的視頻屬性。
在2020年4月的小紅書“創作者云開放日”上,相關負責人提出將推出100億流量向上計劃,直播、視頻和垂類成為了三大關鍵詞;
2020年10月,知乎推出視頻專區,同時發布“海鹽計劃”針對視頻創作者,推出5億元現金激勵、百億流量扶持、簽約機會和創作者學院等活動;
2021年12月, Keep推出全新的運動達人扶持政策,計劃投入億量級流量及5000萬運動達人優質內容獎勵現金,推出更專業且多樣化的PUGC內容。
Keep正式對外發布了達人扶持政策——“Keep萬人伸展計劃”
“搶人大戰”的景象一如早期的抖音、快手,隨著體量不斷擴張,視頻創作已經是抖音、快手的入門門檻。
現階段它們更需要不同垂類的專業創作者,這點反而是小紅書們的強項。
不同App之間,短視頻類型存在著些許差異。
美妝、穿搭、萌寵等內容在小紅書的出現頻率較高;
知乎保持一貫的知識輸入氛圍,科普講解是常見的內容類型,不少問題下方出現了“視頻回答”的標識;
強調“自律即自由”的Keep關注更多運動、健身向視頻……
相比于抖音、快手的內容泛化,社區平臺們的短視頻內容類型更加精準,這一點也與社區特性更聚焦有關。
你或許可以簡單回答出社區App的標簽,卻很難用幾個詞語概括抖音、快手的主要屬性。
用戶規模越大,意味著覆蓋的人群類型越廣。
當各平臺發起“搶人大戰”,意味著博主們也吃起了“百家飯”。
視頻拍攝、剪輯創作不像圖文方便修改,大多數博主通常將相同內容分發到各個不同平臺,但會觸發不同的用戶反饋。
“悠悠食記”小紅書和抖音主頁
以目前小紅書頭部美妝博主“程十安an”為例,擁有495萬小紅書粉絲,在抖音上,她擁有2224萬抖音粉絲。
相比“程十安an”的全網熱捧,美食博主“悠悠食記”擁有345.3萬小紅書粉絲,而抖音粉絲只達到18.5萬,兩者相差懸殊。
在用戶體量更小的keep,健身博主“韓小四AprilHan”擁有345萬粉絲;
在B站,相應的粉絲數字達到269萬。
由此可見,社區大小與粉絲數量并不一定成正比。
二、追求破圈和加速商業化,爭議卻倍增
雖然陸續誕生出具有不同社區屬性的優質短視頻博主,但2021年這些求變的社區來說并不太平,追逐破圈的同時,他們也陷入了更大的爭議。
得益于小紅書的種草心智,變現路徑簡單且快捷。
因此,在關注度不斷提升的前提下,也在2021年出現了亂象叢生。
雖然小紅書2021完成一筆新融資,投后估值高達200億美元,保障了平臺現金流不斷。
但由于資本市場環境的震蕩,原本有望去年沖刺上市的小紅書擱淺了計劃。
現有的環境下,保持用戶增長,度過這個冬天尤為重要,渴望獲取更多新用戶的小紅書,將矛頭瞄準至男性。
東興證券研究所的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8月,小紅書的用戶中,女性占比超88%。
小紅書用戶畫像 (圖源:千瓜數據)
男女比例不均,也意味著小紅書在男性用戶上具備增長潛力。
2021年,小紅書專門以20億元的代價推出了“男性內容創作者扶持計劃”,鼓勵潮流、汽車、科技等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小紅書同時也開始在男性社區打擦邊球廣告,招攬用戶。
據媒體報道,此前小紅書在虎撲的廣告語就是“超多美女盡在小紅書,免費看,不花一分錢”。
原本服務于女性的社區,如今卻彎下腰“討好”男性,自然也引起了不少原住民用戶的爭議。
如果說小紅書是女性的聚居地,那么虎撲則被稱為“直男的天堂”。
自創建至今,虎撲已經上線長達17年,卻兩度上市失敗。
作為一個垂直型的體育內容社區,虎撲主要為體育愛好者提供專業的新聞資訊賽事直播、論壇、電商等服務,其本質是滿足用戶的精神娛樂需求。
但當虎撲用戶逐漸從體育愛好者擴展到全體男性,內容專業度也會大打折扣。
在虎撲社區的步行街主干道,常見的帖子如曬女朋友照片,討論考公還是考研,或者分享自己被戴綠帽的悲慘故事,翻來覆去的幾種類型被反復炒冷飯。
高質量內容丟失,大神出走,導致虎撲對用戶的吸引力也越來越低。
虎撲社區-步行街
虎撲也考慮過直播的路子。
2020年5月,虎撲搭建了直播入口,希望通過直播打造專屬于虎撲的網紅生態,但現實跟預想有所偏差。
繼走紅的主播“冰淇淋小姐姐”素顏翻車之后,虎撲至今出圈的主播寥寥無幾,整體直播業務成色不佳。
2021年6月,虎撲第二次上市失敗,幾乎同一時間被爆出裁員40%,“直男經濟”遠沒有想象中好做。
與虎撲相似,捆綁在知乎身上的,同樣是“商業變現”這個老大難的問題。
前不久,知乎帶貨第一人“藍大仙人”在微博曬出的補稅通知顯示,宣布補稅完畢,一共補交稅款約34.6萬元。
看完藍大仙人的補稅單,有網友調侃稱:“人均百萬,剛下飛機的才這點稅?都不到薇婭的零頭?!?/p>
作為知乎打造的“知識帶貨博主”,“藍大仙人”2020年在知乎上寫的智能電視介紹文章成為爆款,獲得3.2萬贊,創下單篇帶貨量超過5000萬GMV的記錄。
目前藍大仙人在知乎擁有15.4萬粉絲。
據觀察,“藍大仙人”在知乎的變現方式主要是發布測評文章,文末附帶京東等電商平臺連接,當用戶通過他的文章鏈接,轉向平臺購物時,他就可以獲得傭金。
這種方式與常見的淘寶客相似,也是知乎博主常用的變現方式。
在這之前,“藍大仙人”曾爆料,其年收入在50-100萬之間,位于自媒體的腰部區間。
“藍大仙人”知乎主頁及文章
此輪補稅,側面上也是知乎大V帶貨收益的寫照。
知乎曾在招股書中公布過這樣一組數據:
截至2020年12月,知乎累計擁有4310萬內容創作者,已有100位知乎創作者月收入超過10萬元,1000位創作者月收入超過1萬元。
這樣的數據,跟其它平臺頭部大V相比,顯然寒酸了很多。
三、B站也許就只有一個
回顧2021全年,小紅書可能是對抖音、快手產生最大沖擊的內容社區之一。
根據晚點LatePost報道,抖音目前成立了一個機密專項組,專門研究小紅書。
而在競對的戰略重要性上,小紅書與B站被上升到了與快手一樣的位置。
一位互聯網分析師稱,小紅書約有 5000 萬活躍用戶、B 站約有 6000 萬,這一億多人是抖音滿足不了的人群。
小紅書視頻化進程對抖音、快手視頻化的蠶食也更加明顯。
雖然還沒有誕生張口就來的代表型博主,但已經陸續涌現出單平臺粉絲量占優勢的頭部博主。
同時,還有一個話題值得討論,互聯網用戶對短視頻平臺的在意程度,他們關注的是短視頻內容,還是平臺?
現在大多數App的短視頻信息流都是豎版劃屏模式,各個平臺差異性越來越小。
再加上博主的全網分發,各平臺同時段也屢屢出現同一個爆款內容。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批社區們似乎也不一定需要一個短視頻標桿博主。
不拘泥形式,或者所有創作樣態兼備,是這批UGC平臺“磨刀者們”的共識。
比如說抖音近期也上線了圖文功能,并且正在測試種草入口,儼然一副準備殺入小紅書腹地的躊躇滿志。
當然,爭奪用戶、爭奪創作者,是目前階段繞不開的話題。
但是,對于上文這些社區來說,例如不斷活躍的知乎、虎撲等等,其實還是跟之前一樣,試圖講更多好的商業化故事,但仍然沒有誕生好的營銷案例。
無論是小紅書,還是知乎、Keep、虎撲等等,它們在2021年的激流勇進,無疑是看到了社區前輩B站的破圈故事。
它們渴求自己也能成為下一個B站,獲得資本的青睞、用戶的“為愛發電”和市場的高關注。
可是,在現如今挑戰大于機遇的互聯網行業,B站也許就只有一個。
社區本是指因同好相聚在一起的一群人,互相交流自己喜好,尋找共同語言,因此每個社區都具有獨特的屬性。
但用戶體量是大多數互聯網App追隨的指標之一,為了完成這個指標,社區們渴望吸納新用戶。
但這些用戶可能跟原住民產生沖突與碰撞,引發新一輪爭議,當用戶內心的自留地被侵占,他們還繼續甘愿做這個社區的“鐵憨憨”嗎?
這個問題,至今也懸掛在“大前輩”B站的頭頂。
這些都是2021年社區正經歷或未解決的問題,加速視頻化成為常態之后,垂類社區們會在2022年交出一個新的答案嗎?
作者:熊柴柴;公眾號:壹娛觀察
本文由@壹娛觀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pel,基于CC0協議
沒想到這里也能看到諧聊
有人說B站變味了,其實B站還是從前那個B站,是因為B站的用戶越來越多了,人一多氛圍就不如從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