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運營:理財產品的價值點設計要素
產品的價值點是鎖住用戶的關鍵,本文分享了3個產品價值點設計的要素,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每款產品的設計初衷都是希望用戶容易記住,甚至是有口碑的,但是要做到“有口皆碑”不僅僅靠產品能力,還包括“天時、地利、人和”是一種實力+運氣的綜合表現。實力顯然是一個基礎條件,如何能具備呢?今天一起探討一下“價值點”的設計要素。
先歸納總結一下,把價值點設計要素分為以下三塊:
- 要素1:物質利益+精神利益
- 要素2:用戶可記憶的點,需要做到極致
- 要素3:長期穩定,用戶可被預期
要素1:物質利益+精神利益
“燒錢”是最近幾年我們經常聽到的詞匯,因為要獲取用戶最便捷的辦法就是給用戶物質利益。P2P理財有注冊送現金的,港股證券有送免傭的,基金有費率打折的……作為營銷手段這些物質利益的贈送無可厚非,算好ROI(投入產出比)以后能賺回來即可,但隨著競爭的加劇,往往物質利益的贈送都是超額的,雖然理論上花的錢越多,拉動用戶的效率越高。怎么辦?物質利益結合精神利益一起來辦!
提供精神利益的前提是先弄清楚用戶理財的“真實目的”,有人會問,目的不是很清楚嗎?理財就是要賺錢?。∪绻娴倪@么想,那只能說too young too simple。從“冰山理論”的視角上來看,浮在水面的理財賺錢需求是一個表現,水面下的通常還可能有各種其他原因,比如,擔心資產損失(如人民幣貶值)、小金庫賬戶、缺少消費目的、子女或老人的專項資金等等。
“冰山理論”: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夠被外界看到的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
看到上面舉例的“真實目的”會不會突然發現價值點好設計很多?當物質利益+精神利益共同輸出后,結果往往事半功倍。eg.專門對理財投資額外推出老人福利,每年可以去一些旅游勝地免費入住——解決老人的旅游需求、給老人獻愛心、與自有其他理財賬戶獨立;擔心資產貶值,對理財用戶提供咨詢顧問服務,如市場經濟分析、外匯出入境,甚至高端古玩珠寶等購買渠道。
“網紅”做電商為什么容易?因為在“網紅”的場景里很容易把用戶(客人)變成主人,買的不再是普通的貨,是跟紅人有一絲精神聯系的物品,不再需要打折,只需要精神聯系足矣?;貧w到理財的精神利益,就看自己手上有什么資源,可以給哪些相對聚焦的人群歸納好精神利益,結合適當的物質利于傳遞給用戶,這需要自己深入思考的部分,無法從什么所謂的方法上直接獲得。
要素2:用戶可記憶的點,需要做到極致
分享一下記憶的峰值理論;心理學家丹尼爾·卡納曼(Kahneman)的峰終定律 (Peak-End Rule) 是我們潛意識用來總結體驗,在過程中好與不好體驗的比重、好與不好體驗的時間長短,對記憶差不多完全沒有影響,我們所能記住的就只是在峰與終時的體驗。
上圖去宜家購物的感受體驗圖,可以看到“產品試用”會是大多數人記得的正面感覺,其他很多感覺是不會記得的(從以前同事eric分享中轉的)。
我們在設計給用戶價值的時候,一定要清楚哪些是明星價值(給予用戶留下記憶點的),哪些是普通價值(做到“還好”即可),在資源投入的時候 也需要有所輕重,全面開花只是一個理想結果。
要素3:長期穩定,用戶可被預期
給用戶提供服務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為一旦用戶接受的信息不穩定的及不可預期的就比較難體驗產品,通常21天才能形成某種習慣也不無道理。
長期究竟有多長期?這個要視產品的情況來看,一般可以按年度去看,金融理財產品可能按照月的服務略好,但切忌不要勉強留住用戶,尤其是金融理財產品,做什么簽到其實沒什么價值,反而增加了用戶的負擔。
如何可預期?分享兩個比較簡單的“可預期點”:一個是用時間點來標記,比如每月一號投資有紅包,另一個是可量化的具體動作,不如分享給幾個用戶就一定能在什么時間內得到具體的獎勵。
長期穩定和用戶可被預期看起來非常簡單,但很多項目做不到,可能的原因是:
- 第一:運營缺少計劃性,更多的只是隨機應變的執行;
- 第二:想法太多,經常為可能的新奇特放棄已有的打法。
所以,說一千道一萬,沒有一份責任心,沒有好的執行力,再好的創新也只是想法,讓用戶記住你的價值點,就會產生口碑,然后,一切就自然而然的都有了……
作者:獵人自語,互聯網從業12年的產品經理
本文由 @獵人自語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寫的好粗糙。。。
嗯 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