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社交、社區有什么區別

23 評論 6170 瀏覽 34 收藏 18 分鐘

媒體、社交和社區這三者與我們如今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時常有人提出疑問:它們三者區別何在呢?本文從三者定義出發,結合事例淺析媒體的功能以及社交和社區間的本質區別。除此之外,還從馬洛斯需求的角度對人類在這三者間的選擇進行解讀,推薦感興趣的同學閱讀分享~

據 CNNIC 最新發布的《第 48 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網民使用率較為靠前的是即時通信、視頻、購物支付、搜索引擎以及新聞資訊。

媒體、社交、社區有什么區別

其中,即時通信是社交的形式之一,典型的代表是微信,它的月活躍用戶數幾乎等同于我們中國網民的數量;視頻占比最高是短視頻,典型的代表是抖音快手,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人們刷短視頻;搜索引擎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找到想要的「信息」,跟新聞資訊一樣,屬于媒體的范疇,典型的代表是今日頭條,網民可以獲得最近發生的新鮮事件。

這正如華興資本劉佳寧 2019 年在雪球嘉年華分享過:如今互聯網的競爭早已不再是單純流量的競爭,而是變成搶奪用戶時間的競爭。當下最占據用戶時間的產品在視頻和游戲之外脫離不開社交、社區和媒體三個屬性。

這里先給它們下個定義:

  1. 媒體:人——內容
  2. 社交:人——人
  3. 社區:人——內容——人

一、什么是媒體

說到媒體,都會涉及到內容、信息,百度百科給出了如下的定義:

  1. 內容:指事物所包含的實質或意義,牽涉的是人類通過眼耳口鼻耳等器官對外界事物的感知。
  2. 信息:泛指人類社會傳播的一切內容。人通過獲得、識別自然界和社會的不同信息來區別不同事物,得以認識和改造世界。
  3. 媒體:即媒介,指的是傳播信息的載體、工具或手段,實現「信息從信息源傳遞到受信者」的目的。

由此看出,內容跟信息相近,而媒體是傳播內容或信息的工具

在紙媒時代,最常見就是報社的雜志以及電視臺的新聞,通常內容生產來源于公司的雇員或合作機構,屬于 PGC 范疇。

而到了互聯網時代,隨著博客、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網站的興起,普通大眾也可以發出真實的聲音,內容的生產方式從 PGC 變為了 UGC,這促使了紙媒的衰落,迎來了自媒體時代,以至于很多傳統的媒體人紛紛轉型做自媒體,比如省政府主持人程皓經常在抖音發布自己對社會熱點的獨特見解。

媒體最重要是規模效應,也就是可以觸達多少人,第一個的要求是時效性,也就是事件發生后,能夠越快報道越好。要是放在紙媒時代,記者就必須開車趕往現場,然后對著攝像頭進行實時報道,這無疑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但隨著短視頻平臺的崛起,小編可以網絡搜集普通用戶發布的視頻,核實后簡要剪輯,然后在評論艾特原作者就實現了轉載,這就以極低的成本獲取大量的新聞源,比如湖北廣播臺旗下賬號經視直播,一天就可以發布十幾條短視頻形式的新聞。

其次,媒體也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基于客觀的事實去發表自己的觀點,受眾一般是對某個事件感興趣并且希望進一步了解的人,比如 2016 年江歌因保護劉鑫被陳世峰刺殺,事后劉鑫不僅不配合調查,還在網上造謠詆毀江歌媽媽,以至于江歌媽媽最近在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劉鑫涉及生命權糾紛,目前處于二審階段。

這些天我反復看了相關資料后,心里不禁好奇:面對日本法院鑒定的事實,為什么劉鑫不愿意承認,背后還搞那么多惡心的事情呢?

隨后抖音博主心理咨詢師邱波在視頻分享到,心靈成長,就是面對真實的自己的過程。而對于這件事,劉鑫無法面對真實的自己,不愿意承認自己性格里有極端的自私部分,盡管她在生活中一直在使用這個部分。

看見、承認、接受這 3 步是我們心靈成長的必經之路,也是一個內心很煎熬的過程,會產生很多的自我懷疑、焦慮、恐慌、憤怒甚至攻擊。

二、什么是社區、社交

社區、社交是一對孿生兄弟,它們的定義如下:

  1. 社區:因為共享共同價值觀或文化的人群,居住于同一區域,以及衍生的互動影響,而聚集在一起的社會單位。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同一區域」被弱化,而「共享共同價值觀或文化」也變成「具有相同興趣、文化偏好和價值觀」,因此,社區是一個基于某個點(興趣點、話題)交流互動并持續產生內容的空間,簡稱同好互動空間,比如因為愛好讀書或寫書評,我們會聚攏在豆瓣。
  2. 社交:全稱是社會交往,是人與人基于某種角色進行互動與交流,無論是志愿或非志愿的,比如血緣關系的父與子、交易關系的買家與賣家。

由此看出,社交與社區的基本組成因素是人、互動交流,也就是「跟誰聊」、「聊什么」。

但社交與社區是有所區別的。

1. 社交相較于社區,普遍存在壓力

人是因為訓練和壓力才成為角色的,比如寶媽,對于剛出生嬰兒的各種反應,比如哭啼、吐奶,也需要自己不斷求助他人或翻閱書籍,讓自己知道應該做什么。

從旁人看,生完了孩子成為了寶媽,理所當然就應該懂得怎么照顧好嬰兒,很少關注寶媽的真實感受,比如半夜三更起床喂奶的心酸。這就導致嬰兒稍微照顧不周,可能會引來旁人的指責甚至謾罵。

而這些在現實中尚未滿足的寶媽需求,在網絡上直接誕生出親寶寶、寶寶樹、丁香媽媽等母嬰社區,寶媽在里面可以暢所欲言,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比如曬帶娃故事、聊情感八卦等。

在社區里,彼此基本是陌生人,可以脫下面具展示真實的自我。比如知乎最熱的失業話題:27 歲的人生到底有多無力?

回答這個回答的,多半是剛好處于這個年齡段,或過了這個年齡段,回答自己是怎么度過的。而消費這些內容的用戶,都是這個年齡階層。

這使得他們可能有共同的感受,就像是在人海茫茫中尋找到知音,進而卸下自己的偽裝,展示出自己內心的焦慮以及無奈。

媒體、社交、社區有什么區別

2. 社交是「先交流后內容」,社區是「先內容后交流」

在社交里,與微信好友聊天時,都會帶有明確的目的,比如維系感情,大腦就會尋找對應的話題聊天,也就是俗話說的「見人講人話,見鬼講鬼話」,特別是添加了一個朋友,第一時間會通過他的朋友圈動態、簡介進一步了解,然后準備一番話術進行破冰。所以在社交里,其中「人和人」為第一關系。

而在社區里,比如刷抖音時,不管是主動搜索還是在 APP 推薦刷到的,當我們主觀認為是感興趣的,那么我們才會點擊閱讀,這時候我們一般處于較為輕松的環境下,評論時也不需要理會作者與我們是否認識,甚至為了安靜刷抖音,不被熟人發現自己的小癖好,通常的做法是禁止 APP 訪問通訊錄權限,或直接注冊一個小號。所以在社區里,「人和內容」為第一關系。

要知道,角色化生存就是我們真實的生存處境,有利于分工協作,但是只有去角色化地認識、溝通、交互,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感情。

因此,社交是角色化,優先注重「跟誰聊」;而社區是去角色化,優先注重「聊什么」。

而對于內容,社區與社交的目的是不同的,我在文章《什么是社區?這是我做社區一年的答案》分享過,在社交中,我們通過內容打造出一個符合自身需求的人設,比如在朋友圈營造出不斷精進的學霸;而社區中,當內容產生后,其他用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消費這些內容,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比如我之前學習「如何搭建管理知識」,在知乎將知識管理的高贊回答都刷了一遍。

許昕在《互聯網社區產品方法論》提及過,絕大多數社區產品和社交產品都兼具社交和社區元素,比如豆瓣小組,除了發帖、互動(社區),還可以發私信(社交);而微信,既可以對話聊天(社交),也可以瀏覽或發布朋友圈動態(社區)。

那么如何區別一個產品是社區,還是社交?

答案是看產品一級頁面,也就是產品側重點,豆瓣小組一級頁面是話題列表,私信功能在二級頁面消息中,因此屬于社區產品;微信一級頁面是對話列表,朋友圈入口在發現 tab 的二級頁面,因此屬于社交產品。

媒體、社交、社區有什么區別

三、從馬斯洛需求解讀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從人類動機的角度提出需求層次理論,該理論強調人的動機是由人的需求決定的。

媒體、社交、社區有什么區別

圖片來自知乎博主雪峰成長的文章《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模型》

需求層次分為 5 個層級,底下兩層是缺失性需求,分別為生理需求(食物、空氣)、安全需求(人身安全、財產),這是作為人的基本保障。

頂上三層是成長性需求,分別為愛與歸屬(與他人建立情感,被某個社會群體接納)、尊重需求(自我價值的肯定,以及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自我實現(發揮潛能,實現理想)。

這個需求層次是由低到高逐級形成并得到滿足,而且人在每一個時期,都會有一種需求占主導地位,而其他需求處于從屬地位。

在我個人理解里,人對缺失性需求是較為敏感的,比如在富途證券 APP 購買了股票或基金之后,內心害怕虧得連渣都不剩,就會不時查看 APP 最新的相關資訊,期望自己適時賣出;又比如逢年底,擔心自己會被公司優化掉,就會跟同事打聽消息,或者到脈脈 APP 刷相關的消息。

在這些需求里,最重要就是了解相關的最新信息,以確保自己的人身或財產是安全的,屬于媒體的范疇,所以在這些 APP 里,都會提供新聞資訊、話題熱榜等內容,為用戶提供相關的信息。

媒體、社交、社區有什么區別

在缺失性需求得到一定的滿足后,我們就會追求成長性需求。但需求還沒得到滿足,我們可能就停不下腳步。

這時候,即使身邊有朋友陪伴,但我們還會感到孤獨,這背后則是自己覺得還沒有人理解到自己的痛苦,平時可能會表現出嘻嘻哈哈的樣子,但夜幕降臨,一個人躺在床上時,一想到問題還沒解決,或自己想要的還沒要到,內心的焦慮、驚恐等負面情緒就會蔓延出來。

比如 2019 年剛工作時,我從書籍中了解到知識體系的重要性,但知乎大 V 分享的方法在我這里得不到落地,而當時身邊的人,要么不注重搭建知識體系,要么分享的方法無法讓我認同,那時候表面跟別人說不在乎,但內心一直都很在意,直到一年半后遇到了歡喜老師,通過印象筆記才構建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才極大地緩解了我對知識的焦慮。

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同類人的重要尤為關鍵,你們擁有類似的價值觀或想法,容易產生共鳴。對此,他會給予你信念,還通過自己的行動幫助你,讓你走出困境或實現夢想,或分享自己類似的過往經歷,讓你相信你并非是一個人,內心的孤獨感得以解開。如果有人讀懂了你的痛苦,并且還認可你的價值,那么你就會感到找到了知音,與他建立更為深度的關系。

在尋找同類人時,我們可以通過社交的方式,比如我通過朋友推薦或「在行」APP 連接到張亮、類延昊等行業大 V ,他們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幫助我掌握了 PDCAT 以及社區運營等方法,也可以通過社區的方式,比如在知乎認真閱讀大 V 小貓倩倩關于職場方法論的回答。之后我閱讀了她好幾篇的回答,非常認同她的觀點以及主張,然后加她微信,進而她成了我導師,像一盞燈照亮我前進。

所以,社區與社交的鏈接方式稍微有點不同(社交:人——人,社區:人——內容——人),但本質上都是為了尋找同類人。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壓力到位,那么社交也會得以繼續,比如有時面對同事的無端指責,不懟回去,工作上與他還保持交流溝通,只是基于薪酬、能力等因素,我們還沒想離開這間公司。

最后小結一下,從馬斯洛需求層次模型出發,每種需求都可以用媒體、社交與社區等方式承接,但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側重點,媒體更多是讓你快速獲得相關信息,讓自己有安全感,而社交與社區是為了讓你找到同類人,讓自己的價值得到尊重以及認可。

 

作者:貓曉豆豆,社區運營,會一點知識管理。微信公眾號:貓曉豆豆。

本文由 @貓曉豆豆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get到了新知識,從馬斯洛需求層次模型出發,需求不同側重點就不同。這樣看就能清晰的把握三者的區別了

    來自中國 回復
    1. 謝謝你的認可

      來自廣東 回復
  2. 媒體:人——內容
    社交:人——人
    社區:人——內容——人
    這幾個 概念真的很容易模糊,不是太懂,不過現在懂了,感謝分享!

    來自云南 回復
    1. 謝謝你的認可,(??????)??

      來自廣東 回復
    2. 我也認可

      來自廣東 回復
  3. 一點兒不成熟想法:抖音既是媒體,也是社交,略帶社區,但規模效應對它十分重要,所以它更像是內容—人。但例如豆瓣,更像是社區社交,媒體元素較少,上豆瓣時尋求同類人的動機更加明顯,它更像,人—內容—人。

    回復
    1. 是的,抖音的媒體屬性較重,央視、人民日報等媒體機構都入駐。而豆瓣更多偏向于展示自我個性,利用內容展示自我,吸收同類人,更偏向社區

      來自廣東 回復
  4. 沒看到這篇文章之前也沒有想過三者之間還有這種區別。

    來自山東 回復
    1. 是的,我之前也困惑很久,所以花了一個月梳理了一把

      來自廣東 回復
  5. 有時候這三個概念很容易混淆,但是明白了之后也很好區分

    回復
    1. 嗯嗯,的確容易混淆

      來自廣東 回復
  6. 媒體:人——內容
    社交:人——人
    社區:人——內容——人
    愛了這個解釋,簡潔明了

    來自廣西 回復
    1. 是的,其實會發現,社交與社區最后的目的都是鏈接同類人

      來自廣東 回復
  7. 看完了解了,有了個清晰的認識,三者也是可以相互轉化

    來自山東 回復
    1. 是的,只是側重點不一樣

      來自廣東 回復
  8. 這幾個概念雖然容易混淆但是有共通之處,看完文章一下子清晰了許多!

    來自廣東 回復
    1. 謝謝你的認可

      來自廣東 回復
  9. 這三者的界限真的不好分辨,有點模糊

    來自江西 回復
    1. 謝謝你的認可

      來自廣東 回復
  10. 看完這篇文章真的是豁然開朗,文章條例很清晰

    來自江西 回復
    1. 謝謝,畢竟寫了半個月

      來自廣東 回復
  11. 作者用內卷舉例子真的非常生動形象,馬斯洛需求曲線也能很好的幫助我們去理解

    來自江西 回復
    1. 哈哈,也不算內卷啦,只是自己的真實經歷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