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內容,要平衡長短期收益,也要懂取舍
編輯導語:做好內容,要平衡長短期收益,也要懂取舍。內容是一篇文章的重中之重,那么什么是好內容呢?本篇文章主要是一篇講「什么是好內容」的文章,先明白是什么,才知道怎么做。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這是一篇講「什么是好內容」的文章,先明白是什么,才知道怎么做。
一、在討論什么問題
之前在平臺工作,在和合作伙伴交流的時候總會聽到「我們創作的都是很好的內容」之類的話。坦白說,聽到這話我還是挺擔心的。
道理很簡單,你認為的好,不代表我也認為好;哪怕你和我都認為好,也不代表用戶會覺得好。內容好不好這個問題,從創作者、平臺、用戶三個角色來看,差異是很大的,而且這里沒包括三個角色還可以拆出更多種情況的組合。
所以,對于「好內容」的定義和認知,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觀點,這里藏著巨大的分歧。更嚴重的問題在于,在日常溝通中,我們會無視這個分歧去討論問題。也就是說,每個人拿著自己對于好內容的定義,去與對方討論。
這樣的討論看似達成共識,實際上大相徑庭。我們經常會搞不懂,這個項目問題出在哪里?這個合作這么不痛快問題出在哪里?最底層的理解都不一樣,事情不可能做得好。
以上直播內容,你覺得哪個是好內容?
綜上所說,遇到的問題是:每個人對好內容的理解是不一致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討論好內容的標準是什么,以及如何理解好內容。
之所以在前面寫了這么多,是因為我相信:理解問題的本質是什么,比知道怎么做更重要。一旦把問題看透,就可以迎刃而解;反過來,在不理解的情況下去做事,要么不是最優路徑,要么只是靠運氣。
二、討論這個問題有什么意義
好內容的標準和認知,不僅關系著內容型產品的定位和戰略打法,而且會指導執行。
首先,從產品類型上來說,分為內容型和交易型產品。對于前者來說,好內容的標準是核心問題,與產品定位和戰略打法是相關。對好內容的解釋不同,打造出的產品會有很大差異。
然后,這個問題也會直接影響日常工作中的大小決策。比如員工在討論,應該鼓勵和打擊什么內容的時候,如果公司對好內容的認知沒有統一,就有極大的溝通成本,也會不斷出問題。
三、現狀是什么樣
上面提到了公司內不同角色對「好內容」的理解不同,存在分歧,這就是現狀。
主要有兩個原因:角色決定視角,以及人才類型有短板。
- 首先,角色決定視角。公司內不同角色,職業背景、工作職責和目標都不一樣,對內容的理解肯定也不同。從心理學上說,人們往往認為自己負責的事情是重要的,叫自我服務偏差。比如負責時尚領域的運營,和負責三農的運營,對內容的理解就未必一樣;負責中長視頻的運營,與負責短視頻或直播的運營,也會有不同視角。
- 其次,人才類型有短板。意思是目前互聯網公司里真正懂內容、有內容鑒賞能力的人很少,在這方面有人才短板。不是說現有的人能力不行,而是專有在內容方向的人才太少了,這個主要是互聯網公司對人才的要求導致的。
離互聯網行業比較近的內容人才,一般是從媒體或門戶出來的,這個群體的能力短板是數據和邏輯思維,但互聯網公司的話語體系以產品或技術為主,在論證一個事情的時候需要有數據和邏輯。這樣就造成人才技能和需求的不匹配,從而帶來互聯網公司內容人才稀缺的結果。
四、好內容是什么
這里討論的好內容,是針對產品或平臺來說的,而不是用戶視角。比如,對于抖音這個平臺來說,什么樣的內容是好的,這是本文要討論的。
先說結論:
- 定義好內容的出發點是平臺利益,也就是好內容能給平臺帶來正向收益。
- 平臺收益分為短期收益和長期收益,前者的衡量標準是客觀指標,可以拿到確定收益;后者的衡量標準是主觀取舍,可以拿到用戶認知和忠誠度。而好內容就是兼顧長短收益,找到適合平臺的契合點。
五、什么是短期收益
短期收益體現在指標層面,也就是這樣的內容數據指標呈現的效果越好,平臺的收益越大。比如,用戶會不停的刷短視頻,連續看了幾百個都停不下來;比如,用戶會追更一篇小說或者一個up主的直播,等等。
這些內容帶來的用戶行為,會提升整個產品的用戶使用時長、人均vv/pv、互動數等指標,而這些指標與DAU/MAU這樣的核心指標有正相關關系??梢岳斫鉃檫@樣的內容生產和分發的越多,短期內會帶來核心指標的提升。
要明確的是,這個收益只是短期的。內容平臺追求短期收益會帶來什么問題?放到這次的話題里,就是:好內容僅僅等于兩三個指標的組合,會有什么問題?
內容是由人生產出來的,如果用兩三個指標去衡量內容的好壞,就等同于告訴人,只要你做到這樣的指標,就能拿到想要的收益。再進一步說,做內容就等同于做指標。
再簡化一下,就是:人做指標,這樣對嗎?
人做指標,適合標準化的流水線作業,效率高且能規模化量產,過程由明確的標準來把控,只看結果就好。比如眾包類業務,外賣或快遞配送、滴滴司機等所有計件支付報酬的工作。
但不適合復雜性較強的業務,也就是沒辦法通過簡單可衡量的標準來管理過程的業務。比如,需要多個角色協作的業務,以及依賴創意的業務。在這樣的業務中過多強調完成指標,可能會引誘人去找錯誤的捷徑,造成動作變形。雖然指標完成了,短期收益拿到了,但傷害了長期收益。
a. 舉一個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春節前某4S店打來電話,說有一張滿1000減500元的券,只要我到店,就可以在微信上領取。
我回答說,可我還不需要做保養,也不用修車,這個券用不上。
對方回答,不是非要這幾天用,到店里哪怕洗個車都行,快過年了洗車店都關門了。
我又質疑說,既然在微信上能領這個券,為啥還要去店里呢?
對方不情愿的告訴我,他們有車主到店的任務指標,在春節前要完成。只有車主到店做了記錄,他們才算有效計數。
這就是典型的人做指標,但并不適用于4S店服務車主這種復雜業務場景,結果就帶來這種荒唐的拉動用戶的行為,對4S店本身沒有任何收益,車主也不會認為這是一次優質的服務。
b.?再舉一個互聯網行業的真實案例。某個頭部短視頻平臺希望提升內容供給量,所以讓運營去通過提升創作者的生產頻次,來提升內容量。
這個方向沒有問題,但只關注結果指標,對過程不做約束,也不試圖解決創作者不愿意來發作品的問題,那么只會迫使或誘導運營動作變形。比如讓個別作者發布大量低質內容,看似整體內容量提升,但發布內容的作者數、內容質量、作者對平臺的信心都沒有提升。
這個案例看似短期指標是達成了,但傷害了平臺的長期收益。另外,這種逼良為娼的行為也會打擊團隊的斗志和信心,造成人才流失。
這兩個案例本質上是一樣的,在不合理的場景下讓人去做指標。同理,在內容領域,在如何生產好內容這件復雜且依賴創意的事上,是完全不適合人做指標的。
回到主題,這就說明僅用幾個指標來衡量內容的好壞,只能拿到短期收益,但很大可能性會傷害長期收益,所以是不可取的。
可能有人會說,抖音或快手官方會引導用戶發布與某個道具貼紙、BGM玩法、熱點相關的內容,而且在短期內越多越好,這不就是在追求指標嗎?
沒錯,這是官方平臺為了推火某件事或玩法的造勢,達成數量指標對結果是有幫助的。但這些并不屬于好內容,官方也沒有這方面的訴求,所以不在本文討論范圍內。
當然不是說指標在這里毫無價值。
指標是用戶對內容喜好的體現特征,可以即時看到用戶的反應。比如用戶是否愿意點擊、有沒有看完、評論的欲望強不強、是不是對這個創作者感興趣,等等。
有了數據才能刻畫一條內容,有了海量的數據,就可以試圖去找可能存在的規律。這個規律可以用在內容生產,也能用在內容分發。
試圖找規律并應用在實踐,靜待一個周期后的效果,就探索長期收益的過程。
六、什么是長期收益
長期收益是指在做完一件事后并不能即時拿到直接收益,但推測或預測在一個周期后會呈現的收益。我認為,長期收益有時是能追蹤測算和歸因的,如LTV;有些是無法測算,偏主觀信念。
舉個例子,比如口碑就是偏主觀信念且無法歸因的長期收益。飯店對顧客提供了超出預期的服務,但不會在當下看到收益,因為顧客不會額外付費。但顧客因此滿意,會帶來更多的消費頻次,以及拉來更多的新顧客。
只是難以歸因這個顧客哪一次后續消費,是因為這次的滿意而產生的。也很難識別哪幾位新顧客,是這位老顧客直接帶來或間接撬動的。
不僅是好口碑難以量化長期收益,好內容也是。原因是:
- 效果后置;
- 內容傳播的復雜性;
1)效果后置
好內容效果后置的原因,其實是即時反饋的數據好,并不一定代表內容好,正如上面講到的短期收益。所以在看內容好壞的時候,要有意識的兼顧長期收益。
用戶在看到喜歡或滿意內容的時候,內心感受是沒辦法馬上呈現的,而是會通過一次次的訪問提升好感,產生信任,并愿意付出更多。只有在用戶愿意「付出更多」的時候,效果才會體現出來,這時候距離用戶的首次滿意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這就是效果后置。
真正容易讓人難以分辨的是,用戶在看到不喜歡內容的時候,數據卻體現他/她「做了這件事」。也就是說,有行為但不喜歡。所以要看這樣的用戶,之后是否還會再來,以及要調研用戶的主觀感受。
在這個問題上,很典型的案例就是快手。在之前很長的時間里,高線城市的快手用戶是因為獵奇才用這個產品,比如深夜看爆頭吃播、看跳冰箱、看Giao看郭老師、看吵架等等。從數據上來看,用戶是有行為的,并且訪問頻次和時長都挺高的,但很多用戶并不會給這個產品好的評價,并且羞于對外人承認。
之后快手在內容生態上做了很多努力,這些問題基本都解決了。但可以理解的是,在優化這些問題的時候,出發點是長期收益,觀測的指標會考慮到效果后置。
2)內容傳播的復雜性
內容包括圖文、音頻、視頻等,屬于社會科學里的傳播學,是媒介形式。而在媒介傳播的過程中,會涉及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傳播效果。
如果認為好內容會帶來好傳播,那就需要人的參與來把控這些眾多因素。需要解釋的是,這里說的好內容,仍是指讓平臺收益最大化的內容;好傳播是指能達成目的的傳播。
來自《傳播學教程》,作者郭慶光
上圖是對大眾傳播模式的理解方式之一,可以看到涉及因素不僅包括傳播者、訊息和接受者,還包括這三者的不同情況。這些因素的不同組合,都會影響傳播效果。
在這些因素組合里,很多是沒有客觀標準或去量化的,比如自我印象、人格、環境等,所以需要人參與進來做判斷。
這意味著對人有非常高的要求。對于產品和用戶群體理解要足夠透徹,不同群體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理解要到位,對于未來發展趨勢也要有見解和預測,否則就沒辦法承擔人的判斷價值。
七、好內容有什么特征
好內容肯定不是面面俱到和完美無瑕,而是有記憶點、有態度、有棱角,這樣用戶才會容易接受、愿意傳播、容易再次回憶起來。這是一次好的傳播,所需要的。
好內容的特征,可以通過要什么和不要什么來表述,也就是有取舍。
在做取舍的時候,重點往往不是取,而是舍。舉一個《讀庫》主編張立憲的例子,他在「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稿件」一文中講了讀庫需要稿件的標準,讓人記憶深刻的不是讀庫要什么,而是不要什么,以下摘自原文:
小說、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不屬我們的選稿范圍。學術文章,不屬我們的選稿范圍。千字文,不屬我們的選稿范圍。心情隨筆,個人感懷,親情文章,人生頓悟,不屬我們的選稿范圍。書評,影評,樂評,不屬我們的選稿范圍。如果您的文章中,經常出現“我感到……”“我想……”“我覺得……”這樣的句式,則基本不符合我們的選稿標準。如果您的文章中定語太多,或是結論評價類的形容詞太多,則不符合我們的選稿標準。如果你的文章試圖以小見大,或直接以大見大,以探討人生終極問題和家國大計為己任,我們也要對您敬而遠之。
以上只是節選,大概能看出《讀庫》對于好內容的「舍」,已經表達的非常清晰,對于執行是有幫助的。
反而在講「取」什么的時候,很難說清,張立憲用了這樣的描述:
“用寫一本書的力氣來寫一篇文章”,我們最需要這樣的稿件。希望您將投稿的目光投向《讀庫》時,想的不是“我要寫一篇好文章”,而是“我要把一件事情搞清楚,并記下來”。當動筆的時候,你心里有著一定的謙卑和熱忱。庶幾可矣。
對于內容平臺來說,也是完全適用的。當發現去講鼓勵什么內容的時候,很難具象,那么也可以從反面去講,也就是:反對什么內容。踐行反對這些,就等同于鼓勵那些。
在做內容規劃的時候,可以試著不把重點注意力放在「取」,而是先想清楚「舍」什么,或許會是破局的一招。
把平臺里騙流量和違背價值觀的內容打掉,這就是拒絕這部分內容。節約下來的流量就會流轉到其他內容身上,那些有潛力的好作者好內容拿到了流量,就像星星之火,可能催生出更多的好內容。
以上,就是在討論好內容這個話題時,沉淀的思考。想再次表達,很多時候我們都急著去做點什么,但又發現自己沒有好辦法,就非常焦慮。實際上不是自己不知道做什么,而是沒有搞清楚事情本身。
這就是在文章開頭提到的,先明白是什么,才知道怎么做。你會發現,當把事情琢磨透之后,不知道做什么這個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專欄作家#
韓敘,微信公眾號:運營狗工作日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原貓眼電影產品運營專家,創業時經歷了0到1的艱辛,在百度時規劃了海量用戶的玩法。從業10年,專注互聯網運營領域,包括產品運營、用戶運營、社區運營和UGC運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emmmm確實,好內容的定義還是蠻多,還是要看不同方的需求吧
不同號的好內容定義也不同,最終目標都是可最大化達到短期收益和長期收益
這有點像是一篇觀點文了,畢竟好內容對于不同人來說其實看法不一樣,但我也會參考作者的想法去思考的,感謝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