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刀”虛假筆記,小紅書急于擺脫“種草”困局

14 評論 6153 瀏覽 5 收藏 13 分鐘

編輯導語:小紅書又一次向虛假筆記“揮刀”,這次將刀口對準通告平臺和MCN機構。本文根據近日小紅書對多家MCN機構以及通告平臺的訴訟情況,對小紅書“內容+電商”的運營模式進行有效性分析。其中包括此次小紅書打擊灰產營銷、整治“內容”亂象、未來營銷的前景等方面,推薦感興趣的童鞋閱讀交流。

不久前,小紅書正式對云媒易、群量、盛世麒麟等3家通告平臺和MCN機構提起訴訟。小紅書方面表示,這些機構從事“代寫代發”虛假種草筆記的業務,幫助商家及博主進行虛假推廣,對平臺內容生態和平臺信譽造成極大傷害,同時嚴重損害了用戶的合法權益。

為此,小紅書要求上述機構立即停止針對小紅書的虛假推廣交易等行為,并賠償小紅書經濟損失1000萬元,賠償金將用于平臺虛假種草治理。

“揮刀”虛假筆記,小紅書急于擺脫“種草”困局

小紅書通告接單平臺

這并非小紅書的第一次“揮刀”行動。早在1月份,小紅書就對微媒通告、成寶、南京貽貝等4家通告平臺和MCN機構提起過訴訟。去年小紅書還接連打擊了多家品牌營銷“虛假筆記”等。

而這一切的背后反映出,小紅書正在嚴格治理虛假種草,且重視程度“空前絕后”。

一、小紅書決心斬斷灰產營銷

在這次決定起訴通告平臺和MCN機構之前,小紅書已經針對不同的虛假筆記內容,有過數次“大整治”。

Morketing了解到,在2020年9月23日,小紅書就啟動了“啄木鳥”計劃,針對虛假推廣行為進行專項打擊,項目啟動首月就處置賬號7383個,筆記21.3萬篇。

隨后,2021年12月,小紅書啟動新一輪“虛假營銷”治理專項,首批29個涉嫌虛假營銷的品牌被封禁。在小紅書平臺內容搜索多芬、半畝花田、老金磨方等品牌名,都顯示“該品牌涉嫌虛假營銷,相關內容不予展示”。

而小紅書對品牌發布的虛假內容進行治理,其實背后是“越來越多消費者,在進行消費決策前,都會瀏覽小紅書的筆記,以此來進行產品分析”。

甚至網上流傳著這樣的新品牌傳播公式,“5000篇素人小紅書筆記+薇婭、李佳琦直播間+1000篇知乎問答”,就可以成功被外界看見。

特別對于急缺流量曝光的品牌來說,開始鋌而走險,通過外部中介平臺和接單平臺,以產品置換和現金結算的方式尋找大量的素人,在小紅書平臺一次性鋪設大量的虛假營銷內容,往往很多素人連產品都沒有用過,就分享種草筆記,促使內容極具誘導性。

除了中介平臺和不合規的品牌營銷被打擊,醫美機構也是“難逃一劫”。

自2月17日起,小紅書會分批次取消包括醫美機構、醫美平臺和醫美服務商等在內的共計216家私立機構的認證。并最終處罰違規賬號16.8萬個;處置了違規筆記27.9萬篇,其中下架站內涉嫌營銷引流的醫美筆記14.2萬篇。

可以說這是小紅書有史以來最大力度、最嚴格的醫美專項整治行動。

這兩年多,數次的治理行動,也表明“虛假種草”的治理是一場持久戰,亦是小紅書不能輸的戰爭。

二、從“種草”到“拔草”,還有多遠

從小紅書自身來講,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筆記種草的屬性,已讓小紅書成為了現在影響新一代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重要平臺。目前小紅書目前月活用戶超過2億,其中超7成用戶是90后,估值攀升至200億美元。

但美好之下,也有隱憂。對于內容平臺來說,惡意營銷內容、虛假信息、“黑醫美”亂象等灰產內容,這些如同平臺的“雜草”一般,需要定期來清除,不然這部分“雜草”就會肆意生長,最終影響整個平臺的內容質量和用戶體驗。

整治背后,其實也是對小紅書平臺未來盈利能力的考量。

擺在平臺治理者面前的首要問題:什么是“種草”內容?什么是真實的內容分享?什么又是商業廣告?

但在小紅書上,真實內容和廣告的區分界限模糊,甚至因為有虛假種草筆記的存在,導致很多用戶看完內容,被引導到電商平臺交易后,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了。也有以前一些小紅書的忠實用戶表示“以前買東西,都參照小紅書推薦來買,現在感覺越來越不可信,可信任度直線下降”。

再加上,在《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到“互聯網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能夠使消費者辨明其為廣告”。

可以說,小紅書的整治行動,本身事關平臺生存。另外,整治完后,小紅書該如何發展?

根據《 2021年小紅書品牌調研報告》顯示,2021年小紅書的收入主要由廣告和電商兩部分組成,二者的份額占比分別為80%和20%。

一方面,在廣告收入面前,電商的占比很小,廣告才是小紅書增加收入的重頭。

為了禁止品牌、廣告主與達人的“私下交易”,導致平臺沒有收入。小紅書在2019年1月推出“品牌合作人平臺”,品牌方、內容機構、博主在這個平臺上交易,等于是雙方的內容撮合交易平臺,2021年1月該平臺更名為“蒲公英”。根據協議內容,小紅書會從交易商單中抽取10%的服務費。

另一方面,整個互聯網環境,以及各大平臺戰略布局,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電商閉環生態”。即將創作者與品牌的合作引導到官方平臺完成,用戶從“種草“到“拔草“環節都可以在小紅書主站完成,這幾乎每一個內容平臺夢想,實現“閉環生態”。

比如抖音早就斬斷外鏈,直播帶貨交易通過抖音小店來完成;快手前幾天也是宣布斬斷淘寶、京東外鏈,采用快手小店完成賣貨交易;B站也在直播間上線“小黃車”功能,讓用戶能邊看直播邊下單購物。

為了跑通“種草+電商”的形態,雖然小紅書電商多次變陣,但就是收入占比提不上去。小紅書目前更多還是在完成內容價值,用戶因內容來到小紅書平臺,完成內容獲取后,最終的交易環節還是回到傳統電商平臺,比如淘寶、京東等平臺完成交易。

為此,小紅書很早之前就成立了“小紅書福利社”,這塊業務主要是做跨境電商,但后來因為跨境電商供應鏈不完善等問題,網上也充斥著大量關于“小紅書福利社”產品的真假討論,后來小紅書作了戰略調整,2018年6月,撤下了電商業務。

但小紅書的“電商夢”還在繼續。2019年2月,小紅書將獨立的電商部門中的“三方電商”業務并入社區品牌(商業化)體系,自營電商業務依舊還存在小紅書APP的重要位置上;2020年,在直播電商最火的時候,小紅書順勢而為將直播中加入商品鏈接功能。

然而時至今日,電商仍是小紅書最大的挑戰。

三、在小紅書上,還值得做品牌營銷嗎?

面對灰產行為,小紅書的數次整治行動,不僅是打擊了惡意營銷者,甚至有媒體報道,一些創作者也在這次行動中被“誤傷”。

原因是小紅書對于沒有走官方平臺報備的合作內容,還有商業推廣內容的判定標準較為模糊,比如探店內容、開箱測評內容、好物推薦內容,這里面會涉及到有沒有收商家費用、有沒有收品牌費用、產品是否是自己買的等問題。

因為這些交易,小紅書平臺無從知曉,所以就會導致,經常有一些創作者探店、開箱、好物推薦的內容,在發布后被“限流”。

那么,當前擺在創作者、品牌等面前,小紅書的品牌營銷還值得做嗎?

一位從事電商直播帶貨的人士向Morketing透露:“對比其他內容創作平臺,小紅書可能是對普通創作者比較友好的平臺了,抖音上幾十萬粉絲的價值甚至抵不過小紅書上幾萬粉絲的價值,甚至很多中介推廣公司,只要你小紅書有上萬的粉絲數量,就能接到推廣需求?!?/p>

從內容創作行業流傳的鄙視鏈來看,平臺粉絲價值排序是,微信公眾號>小紅書>B站>抖音>快手>知乎>微博。足以可見,小紅書的粉絲價值排在前列,而粉絲價值越高,博主收入也就越高。

小紅書官方層面也開始意識到引導創作者、品牌在小紅書上正確的“營銷姿勢”。

在小紅書商業生態大會上,小紅書CMO之恒提出“我們的商業化愿景是助力每一個好產品生長”,隨著更多生活方式的破圈,小紅書正從商業角度探索多元生活方式。

于是,Morketing看到“大整治”的同時,小紅書在商業化層面做了新的升級,對外發布三階段營銷方法論,平臺將營銷分為內容摸索期、聲量提升期和心智打造期。

比如在內容探索期,要注重產品賣點、素材等;在聲量提升期,要在細分賽道內持續深耕;在心智打造期,要具備品類賽道爭先實力。這些小紅書營銷方法論,正在普及給創作者和品牌們。

四、結語

如此來看,對于此次小紅書對灰產營銷的重拳出擊,證明了平臺內容自我凈化的能力,但也側面印證小紅書在內容與電商之間的“搖擺不定”,本身以“種草”出圈,但平臺商業化進展,又困于“種草”之中。

總之,小紅書要繼續構建“內容+電商”的模式,就必須要厘清“種草”與商業推廣的內容邊界,并且公布清晰的標準,加大在電商基礎設施上的投入,若沒有這個基礎,小紅書從“種草”到“拔草”,距離依舊還很遙遠。

 

作者:Toby Lu,微信公眾號:Morketing

本文由 @Morketing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幾年前小紅書上月入過百萬、二十歲開蘭博基尼的帖子鋪天蓋地,整改以后雖然好一些,但是營銷風興起

    來自安徽 回復
  2. 平臺粉絲價值排序是,微信公眾號>小紅書>B站>抖音>快手>知乎>微博,知乎的粉絲被拍到這個位置我很不認同,從我多年經驗來看,知乎粉絲含金量應該是最高的,在知乎上想要擁有1萬粉絲都非常困難,大概是文人相輕。

    來自湖南 回復
  3. 確實可以整治一下,一搜索相關內容全是廣告營銷

    回復
  4. 不僅是小紅書,大部分的新媒體app都需要政治一些虛假信息,以免欺騙消費者。

    來自山東 回復
  5. 像我們做評測的一點流量都沒有……也是醉了

    來自北京 回復
  6. 笑死我了,又想起去年的小紅書翻車事件,實在是,牛!是該好好整頓了

    來自北京 回復
  7. 小紅書、抖音現在都很少去刷了,基本都是假推廣,假測試

    來自江蘇 回復
  8. 小紅書、抖音、B站都有假種草,太難了真是。買東西都找不到參考

    來自江蘇 回復
  9. 到處都是廣告都是托真的讓人很難相信小紅書了,趕緊徹底整治吧

    來自河北 回復
  10. 就應該這樣重拳出擊,平臺自我整治才能讓更多用戶產生信賴感和安全感

    來自河北 回復
  11. 啊啊啊啊,不得不說,現在的小紅書還真的是挺讓人心寒的呢,之前一直都還挺喜歡看的,但是現在好多都是廣告,甚是氣人。

    來自河南 回復
  12. 我也是,每次想要購買商品時,都會去小紅書搜索一下,也無功無過吧

    來自江蘇 回復
  13. 大眾點評是不是也該清理一下

    回復
  14. 只能說一句“干得漂亮!”太多的虛假不僅容易造成用戶信任感缺失,也影響平臺的形象,與其定位背道而馳

    來自廣西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