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社群人際關系,可以借鑒商業(yè)模式思維
如果你善于找到你自己的價值標的還善于設計交易路徑,在談判領域你就很容易跟別人達成合作,并且你也很容易整合身邊的資源。
活躍度一直是社群的一個焦點話題,這也是很多企業(yè)絞盡腦汁想去解決的問題。在微信運營中針對學習型社群,一直會有這樣的一個誤區(qū),所謂的社群KOL就是那些經常在社群里面活躍的人。
微信社群活躍不是靠的貼吧KOL那套邏輯
那我們來分析一下:來到一個社群,我們最希望接觸KOL的當然是那些有思想有能力的精英。對于精英來說,時間是他們最寶貴的財富。微信不同于以往的論壇貼吧,沒有明確的目的作為精英怎么可能浪費自己大把的時間泡別人的群閑聊。
在微信群里面所以除了管理者,經常泡群的都是一些相對初級或者是一些有利益訴求的成員,他們想通過不斷的活躍獲得關注。
所以很多時候對于學習型社群為了維持活躍往往會造成兩種極端,要么就是大咖在對話,職場新人不敢插話,也插不上話。要么職場新人在一起叨逼叨,說一些毫無養(yǎng)分的話,大咖看了搖了搖頭直接就把群屏蔽。這樣社群的聊天水準就一直提不上去,成員素質也上不來影響社群的層次。
而我們做社群終究還是商業(yè)目的,并不是每個企業(yè)都可以任性的挑客戶,社群成員層次很多時候參差不齊。在運營的過程中總不至于把那些說一些沒有養(yǎng)分但是又沒有違規(guī)的人嘴巴給堵上,這是很多人最糾結之處。
社群成員的鏈接都是先從價值鏈接慢慢演變成情感鏈接,價值鏈接的載體往往就是話題。然而在社群里面真正想實現(xiàn)深度互動還是有很多隔閡的,比如能力差異、比如身份地位、比如行業(yè)差異等等。因為這些差異性,這也是為什么社群很難形成真正的融合。如何打破這層隔閡對于盤活社群意義重大。
以往職場新人為什么跟大咖融合不了
以往在社群里為什么大咖跟職場新人很難形成互動,難道是大咖勢利眼么?顯然不是,真正的大咖往往很謙卑平和,只是實在沒法進入同一個溝通的頻道。
對于這個現(xiàn)象我們用商業(yè)模式的思維來解析一下,以往的人際交往模式兩者之間本質在于沒有價值閉環(huán)。我們先了解兩個東西:1、價值標的;2、交易路徑。
以往職場新人不知道自己身上的價值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夠給大咖帶來什么,認為自己跟大咖的每次接觸都是在麻煩別人,所以很多人會有一種自卑感。企圖心強一點的就直接厚著臉皮打招呼了。但是這僅僅解決的是心態(tài)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
知道自己的價值標的還得設計一個價值交易路徑,這樣才能真的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關系。所以就是因為缺這兩個東西,在社群中職場新人跟大咖往往會存在隔閡。
職場新人的價值標的在哪里?
那作為職場新人他的價值標的究竟可以有哪些呢?我隨便舉幾個例子。
- 粗暴一點的,你遇到一個大咖很欣賞他的文章,你把他所有文章都發(fā)自己朋友圈,再多發(fā)一些群里。然后扔個截圖給他,你看看他對你的態(tài)度會怎么樣!
- 當他在社群里丟出一個話題的時候,你雖然是個小白但是你可以站在一個用戶的角度提出建設性的建議,這樣絕逼不會犯錯。
- 對方是營銷方面的大咖,沒關系。你雖是小白,但起碼懂點行業(yè)的信息,拿行業(yè)的東西換專業(yè)的東西有可能幫助他找到價值洼地,這點就絕逼充滿誘惑力。
- 即使你再是個小白,但是一些頭腦風暴你可以開開腦洞,哪怕你是個實習生你也可以蹦出一些絕妙的靈感。
- 作為職場新人,你還可以給大咖做及時的反饋,就是照著他的東西去做了,然后出現(xiàn)什么結果立馬告訴他,這樣他就可以不段的修正自己的理論,而且看到你的進步他會很自豪的。我就是這么被廣州一個做孵化器的哥兒們用這個套路給套路的。
- 實在不行,大咖有什么細碎的雜活兒你可以搶著上嘛,越是大咖越是沒有精力搞那些細碎雜活兒,你把這些事給做完了這就是一種價值輸出呀。
- 你購買了他的產品或者他的服務,那你就是一個他的客戶。有的時候要善于利用你的客戶身份,我覺得吧,對于客戶別人起碼的禮儀還是要有的。
細細數(shù)來你身上可以交易的價值標的真的是太多了,上面所說的也僅僅是一小部分。你看看嘛,哪一樣是需要你掏錢的嘛?哪一樣是需要你很有強的能力作為基礎的嘛?哪一樣是很耗費你精力的嘛?
善于找到自己的價值標的最后可能你能給大咖提供的要遠遠超過對方給你提供的,所以最終的結果可能是他對你更加主動。而你消耗的僅僅是你的剩余價值,剩余價值對于你來說是幾乎沒有成本的價值輸出。
社群如何設計價值交易路徑
讓大家人圍繞著話題,而不是人圍繞著人
職場新人很難知道自己的價值標的是什么的,這需要操盤社群的你去引導。當別人知道了自己價值標的時候,你還得學會設計實現(xiàn)價值交換的交易路徑。
首先第一個,你得設計活動場景,讓大家圍繞著話題賺,而不是人圍繞著人轉。當一群人都沒有具體的事情時必然就陷入論資排輩,這是人潛意識的行為?;顒拥膱鼍笆菄@著一個具體的話題或者是一個具體的活動,大家都解決問題為目的,奔著一個方向。
討論話題時所有人要明確自己的角色
在這個過程中,職場新人你要先描述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急著做出判斷。別沒事站在一個專家的視角去指點江山,這樣對于別人毫無參考意義。
職場小白要避免自己的角色不清晰,到底是站在用戶的角度還是站在從業(yè)者的角度還是站在一個專業(yè)的角度,把自己角色定義清晰再說出自己的感受,這樣你的發(fā)言會對別人很有價值。
明確社群在整個價值交易中的位置
看NBA的人都知道,球隊之間總是各種球員轉會交易。球隊之間可以用來交換的標的不只是球員,還有選秀權、現(xiàn)金等。有時候因為球隊工資帽限制,或者交易的標的不對等,兩個球隊之間很難達成交易,所以需要拉入另一個球隊進行三方交易。
在社群運營中,用戶與用戶之間有時候也很難單獨形成價值閉環(huán)。這個時候社群需要在這里面起到一個重要的紐帶作用,我們利用商業(yè)模式的結構設計了一個社群與大神和菜鳥的三方交易結構圖(隨便畫畫,參考為主,只適合部分場景)。
因為善于商業(yè)模式設計,所以我所經營的所有社群從來沒有因為身份能力的懸殊出現(xiàn)溝通斷層,大家相處都很愉快。
其實仔細想想,除了社群層面,如果你善于找到你自己的價值標的還善于設計交易路徑,在談判領域你就很容易跟別人達成合作,并且你也很容易整合身邊的資源。在職場領域,你很容易獲得別人的幫助讓自己飛速的成長。
#專欄作家#
馮健,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實戰(zhàn)派社群運營。專注社群運營,通過社群讓傳統(tǒng)企業(yè)積累自己的營銷資產,有資本的想象空間。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哇塞,自己也加了一些群,開始挺激動的,想學習,新思路,方法,腦洞,慢慢的也是很少人聊天或變成扯淡群了,我也在里面潛水了,總結的挺好,謝謝分享 ??
蟹蟹分享,之前自己樂于加群,所以在以前就發(fā)現(xiàn)了這種現(xiàn)象,慢慢自己就成了群中沉默的那一類,刪群覺得可惜,不刪又覺得一天聊些有的沒的很沒意義,而自己也沒有深挖癥結,就想過一些簡單的發(fā)生此種現(xiàn)象的可能,沒有好好整理出思路,還好你理清了這些,蟹蟹大神分享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