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內容營銷?內容營銷都有哪些類型?
編輯導語:內容營銷對于每一個互聯網平臺以及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了內容營銷才能有效提升產品的價值等,本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內容營銷的相關內容,從UGC、PGC、BGC三個方向展開描述,一起來學習一下。
最近看了一些關于內容營銷的科普文章,發現它們大多都存在一個誤區,那就是普遍都以為內容營銷只是博客文章、新聞、信息圖表、音頻、視頻、文章等等之類的內容。
這樣理解雖然沒有錯,但是這些是狹義的內容營銷介質,而不是廣義的內容營銷類型。
我告訴你,內容營銷有且只有3種方向:UGC、PGC、BGC。
如果你真的以為內容營銷只是狹義上的文章、視頻、新聞等等,那你肯定會在營銷道路上止步不前的。
因為你的行業觀直接被局限了,請立刻把你對內容營銷的這些理解,從你大腦中給刪除掉。
相信你看完我這篇文章,你的視野會更加開闊。
一、UGC
什么是UGC?官方解釋是用戶自發生產內容。
這是隨著互聯網的多元化發展,互聯網陸續涌現創新的產品形態 ,每個細分賽道都有不同的社交產品,網絡社交平民化,而衍生出來的一個概念。
目前當紅的內容平臺:
- 知乎:以問答形式產出專業知識為主;
- 嗶哩嗶哩:以各種視頻內容輸出為主;
- 小紅書:以女性為中心主要進行美妝、穿搭等生活分享為主。
用戶便是網絡內容的瀏覽者,也是網絡內容的創作者。
那么有沒有一種可能,讓用戶自發性地為品牌生產內容,達成營銷效果?
我們看看一些大品牌是怎么做的。
1. 網易云音樂
早在2017年的時候,網易云音樂聯合杭港地鐵舉辦過一場走心營銷,活動名字叫做「樂評專列」,高達5000條的精選樂評和滿紅的車廂穿梭在杭城,帶來了巨大的圍觀效應。
而這些樂評全部出自于網易云的評論區,全是網易云用戶的肺腑之言,包含了真情實感,讓來往的行人感受到了深度的情感共鳴,讓人直呼“這波好喜歡”、“扎心了網易云”。
其中更多的人,都會拍照拍視頻發布到社交媒體,一時間在各大社交媒體造成刷屏現象。
這場營銷有兩個UGC特征:
- 營銷內容取之用戶;
- 造成刷屏現象,用戶自發傳播。
2. 奔馳CLA
在2013年,奔馳當時的買家年齡平均為54歲,比寶馬和奧迪買家平均要大 5 歲。
其次用戶在BBA三個品牌中,愿意購買奔馳的意愿最低。
所以奔馳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上奔馳,以及為了給自己的新車CLA做宣傳造勢,所以選擇在 Instagram 策劃一場內容營銷。
這場活動的主題就是邀請 instagram 最頂級的5名攝影師,開著奔馳CLA穿過美國一些最美麗的地方,來一場連續5天的公路旅行。
然后讓這些有一定影響力的攝影師拍攝下 CLA 在途中的風采照片,并發布到ins。
在一周內獲得最多喜歡的攝影師,將會獲得一輛全新的奔馳CLA。
在本次營銷活動中,奔馳不僅獲得了50萬以上的UGC內容,還獲得了:
- 87000000次的自然瀏覽量;
- 200萬次Instagram點贊;
- 150張汽車形象照;
- Facebook 和 Twitter 上產生了超過 50 萬次內容提及(50萬的自發用戶生產內容);
- CLA在9月打破銷售記錄,在美國的銷售額打破寶馬;
- 1999年以來,首次在美國領先豪華車市場。
接下來再來說說其他的一些UGC案例:
- 如「抖音超級話題」造梗,引發廣大用戶追梗,滲透各個圈層;
- 如聯合小紅書博主進行品牌種草;
- 如知乎渠道進行內容建設,甚至淘寶商品的買家秀都是UGC內容。
以上的這些都是UGC內容營銷模式,不要再局限于內容營銷僅僅是發視頻、博客文章等等了。
二、PGC
什么是PGC?官方解釋是專業生產內容。
對于新手而言,理解PGC可能會不那么容易。
我用大白話給你解釋一下,因為UGC的內容是用戶自發創作傳播的,那么質量肯定會參差不齊。
而這些參差不齊的內容,一方面很快就會消失在互聯網浪潮中,沒有長效價值。
另一方面,對于重視品牌的企業來說,質量不好的內容在某種意義上也會有損品牌形象(講事實,不引戰)。
其次,互聯網發展至今已有些年頭了,我作為用戶的角度,網絡已經不再僅僅是用來沖浪娛樂的地方了,我越來越關注一些更專業的內容。
如我進行消費之前,往往都會在網絡上去查詢一些專業內容,去這個產品是否適合自己,甚至會細致到要了解這個產品用到了哪些原材料,是否有害。
也就是說用戶對內容的要求越來越高。
所以呢,一些品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誕生出了PGC內容營銷模式,就是去尋找一些有領域資質、權威人士聯合創造有專業性的內容。
下面舉幾個關于PGC的營銷案例:
1. 各大社媒的頂級KOL(意見領袖)
這個相比就不用多說了吧,大家也都懂。
各個細分行業,都有很多專業的KOL可以選擇合作,內容創作、產品測評、行業縱深、品牌公關等等,形式多元化,滿足不同營銷需求。
一方面KOL不僅可以帶領自己的粉絲圈層,為品牌產生可觀的收益;另一方面KOL生產的專業內容可以在長時間內持續增長,復利效應。
2. 行業白皮書&電子書
撰寫行業白皮書是一個很龐大的工作體系。
目前市場上已存在非常多的咨詢公司、研究機構,如果你企業有實力的話,也是可以聯合、贊助這些專業機構制作行業白皮書,塑造品牌專業形象的同時,可以在用戶群體中持續傳播、經久不衰。
3. 網絡研討會
進行網絡研討會,可以邀請一些業內的專家、博導,贊助前來做策劃一場講座,在傳播專業知識的同時,即能獲取收益,又能達到品牌傳播的效果。
除了以上以外,還有很多PGC內容營銷介質,如微電影、漫畫、雜志、新聞報社等。
三、BGC
什么是BGC,官方解釋是品牌生產內容。
這個就好理解了,就是品牌自發去生產出對用戶有價值,可展示品牌文化的各類內容,如文章、視頻、課程、報告等等。
讓消費者基于內容認可和價值認同,從而激發購買行為。大家耳熟能祥的新媒體運營便是BGC。
下面同樣也是舉幾個案例講解:
1. 社交媒體賬號運營
- 短視頻的抖音、快手;
- 中長視頻的B站、西瓜;
- 圖文的公眾號、知乎、小紅書。
各個平臺都有著不同的內容生態,可以為品牌實現不同的目標。
2. 新聞門戶
如搜狐、百家、大魚等等門戶網站,因在搜索引擎權重較高,所以比較受BGC內容營銷的歡迎。
3. 品牌白皮書&行業研究報告
企業動用自身資源,輸出相關的長篇幅資料。
如品牌白皮書,披露品牌目前的市場份額,營收數據,用戶畫像等。
如果資源允許的話,也是可以輸出一份行業研究報告出來,用于進行市場教育,品牌傳播。
除了以上之外還有很多的PGC內容營銷介質,如直播、互動、TVC廣告等等。
最后再次重申,內容營銷的3種方向:UGC、PGC、BGC。
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生三,三生萬物。
本文由 @孟開闊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但是不乏有品牌買水軍做虛假數據騙自己啊hhhhhh
文章寫的很棒,把內容營銷介紹的很詳細,學到了很多
文章寫得很好,收獲了很多,感謝作者的分享,值得收藏
這幾個英文字母,前段時間總是搞混,看了這篇文章,清晰很多。
看完這篇文章,讓我對UGC、PGC、BGC這三種方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這篇文章寫的也太好啦!讓我對內容營銷有了更深的了解。
俗話說,做好內容,在文案上影響了消費者用戶,這個營銷也就成功了一半
用戶既是網絡內容的瀏覽者,也是網絡內容的創作者。但是,還是會有些法外人士會給文案,讓用戶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