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萬字玩法長文,破10億GMV經驗總結(上)

2 評論 2826 瀏覽 18 收藏 30 分鐘

編輯導語:直播帶貨的玩法一定很復雜嗎?應該如何做?這篇文章給出了答案,從分析直播間組品的底層動機入手,提出了自然流模式的路徑規劃,認為市場上部分流量冷啟動模型在現實應用時是不適宜的,并討論了引流款的價格錨點等實用的玩法,推薦對直播帶貨玩法感興趣的同學閱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可能會覺得一套玩法要有多復雜,其實并不是,好的玩法都是尊重規律,去繁從簡。

一套玩法,如果它的整體邏輯非常復雜,那一定不是一個好玩法。

人們所謂的玩法上的失敗,大多是對玩法底層的不理解,以及細節處理的缺失。

3萬字系列將結合個人100+直播間的實操經驗,從底層、細節兩方面,深入拆解自然流玩法,本文為上部,主攻底層邏輯。

一、直播間組品的底層動機

在人們習以為常的印象中,自然流的直播間都會有引流款、福利款、利潤款等排款,并且缺一不可。從邏輯上沒問題,引流款撕開推薦,福利款承接流量,利潤款測款打單。

但實際上,不同的直播間有不同的組款模型,別開貨品質量,而與之相關聯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主播。

我們往往會發現一些直播間,即便是第一場開播,沒有任何引流款、福利款,直接正價款憋單開價,也能完成直播間冷啟動。

我們也會發現一些直播間,首場開播確實用了引流款,但是在沒有福利款承接的情況下,主播也能完成冷啟動。

能夠不依賴任何低價引流的直播間,玩法是其次,主播的轉款能力才是關鍵。

在一個超強主播面前,幾乎不需要任何引流款,即便冷啟動場觀很低,但不管是價值呈現、氛圍塑造還是節奏把控,主播幾乎都能點對點吃透用戶,并以此塑造直播間的互動跟交易數據,獲得直播間的良性增長。

再往后推次一點的主播,可能直接正價款開單困難,但搭配部分引流款,拿捏用戶心理,把引流款跟正價款切換做好銜接,只要氣氛烘托到位,正價開單同樣水到渠成。

而到了我們自己身上,就要想法設法的按照引流款、福利款、利潤款排款,為什么?

因為我們即便能看到如此優秀的直播間,但大多數直播間卻沒有如此優秀的主播,針對主播跟組品的關系,一言概之。

所有的組品模型,都是為了彌補主播能力的缺失。

這是當前很多直播間的現狀,如果本身就是新手團隊,而且在沒有成熟主播的情況下,我不建議去玩自然流。不是說100%失敗,而是在短視頻、店播、千川、內容直播等眾多玩法面前,沒有必要把時間熬在吃主播的流量玩法上。

你又不是沒得選?是不是?

很多層面的所謂我沒有選擇,基本來源于兩個點,第一是自我作死,選擇一個玩法上匹配極為困難的賽道,明明是一個造單車的能力,偏偏想著造飛機。第二是行業信息差,閉門造車,盯著一套玩法研究到死,但很多時候把視野打開,會發現還有N條大路通羅馬。

很多時候所謂的玩法的失敗,就是自身能力與玩法的不匹配。

我經常說相比較資金成本,團隊的時間試錯成本是最寶貴的,我認為我比大多數看我文章的人GMV都高,但我卻時常擔心后局失利,我也曾在很多次會議中跟直播間負責人提醒——我們每多在直播領域賺一天的錢,就等于離紅利散去更近。

二、自然流模式的路徑規劃

玩法沒有對錯,只有利弊。常規的憋單型玩法固然有周期性短的弱勢,但是爆發性強;遞進式玩法看重長效運營,但是爆發弱,且對爆品要求嚴格。當你覺得AB鏈不能再玩,但刷直播間還是照樣有人風生水起;當你覺得高反不能再玩,卻有大量團隊應用進投放型玩法。

很多時候人們感嘆某某玩法不能玩,實際上不是不能玩,而是自身水平無法駕馭玩法。

每個團隊的玩法衍生,都基于當時環境下的人貨場,以及內部化的運營型調整,這也注定了大多時候對玩法效仿,無異于東施效顰。

相比較把責任歸結為玩法的不透露,我更關注執行層的問題,理論層信誓旦旦,到了執行層就脫節,這是大多數團隊即便給了他玩法,但還是玩不好抖音的根本原因。

從新團隊的角度,相比較遞進式玩法,我更鼓勵新手團隊先嘗試短效玩法,在于立竿見影的玩法下,能更快收集執行層結果,從實操層獲得數據感知。

相比較永遠把想法停留在腦子里,干,就有希望;不干,依舊望洋興嘆。

玩法獲取的方式很多,洞察所有的培訓博主,別白嫖,以為花錢就是被割菜,要知道比起自己試錯,花錢買方案是一件性價比及其高的事情。有了數據層反饋,就等于測出了基本面的不足,貨不行,換;場景不行,換;人不行,優化??傊米羁焖俚姆绞?,不是去驗證自身的實力,而是發現哪里不足。

短效玩法有錯嗎?沒錯,一個賬號干死了能賺30萬,10個賬號就是300萬,試問有多少直播間能做到如此投產,本身就本著短期收益的心態玩直播,如果是我,我也這么干,只不過這剛好不是我。

抖音這個事上,不可能永遠起號起號又起號,只在岸邊劃水的人,是學不好游泳的.

想入局長效型玩法,就要做好熬的準備,缺乏多巴胺的事物總是令人缺乏激情,但是從未來的角度,也只有長效才能留下長期資產。遞進式算長效型玩法,別的形式也存在,如果你不知道,說明你的圈子世界不夠大。

單一性的算法指標增長往往玩法也更短期,而長效型的玩法,更注重直播間指標的均衡。

三、一種畸形的流量冷啟動模型

在習以為常的印象中,一個自然流的直播間,首先要做的是引流款打開場觀,其次穿插福利款,洗標簽承接價格梯度,利潤款測品打單。理想化的模型確實如此,但是在實操過程中,細節化處理就會出問題。

我們能看到非常多的直播間,初期冷啟動靠引流款打開推薦,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然后再試圖用福利款清洗標簽,再幻想轉利潤款。

而問題就出現在這里,一開始用一個非常低的引流款,把直播間流量撕得非常大,這時你真正想要去洗標簽,想去賣正價款,會發現非常艱難。因為你的前端人群基礎量太大了,最后數據螺旋下降,直播間掉層級,場觀跌落到千人級別。

在“2萬字長文,2022直播算法拆解”中就寫道,一個新號前期能通過互動類指標打開自然推薦,是因為從平臺考核的角度,只要能滿足人氣層指標,就能獲得自然推薦,但是隨著場觀遞增,算法考核更為多元化,將從側重人氣層涵蓋到交易層。

這也是多數賬號死亡的點,完成了人氣層的遞增,但無法做到交易層。

那么,如何才能夠順利跨越交易層?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去理解流量規模對洗標簽的影響。作為一個新號,幾乎沒有大規模的交易數據,用戶泛且行為淺層,這類用戶本身就極為不精準,伴隨著場觀無限擴大,洗標簽的難度自然就會越大。

我們可以把流量跟標簽看成一個公式,標簽是分子,流量是分母,既然無法大規模增加分子的規模,那么勢必就要去減少分母的規模。

這也是遞進式玩法冷啟動設計的原理,一開始不需要場觀太大,可能一萬兩萬就夠了,在這個情況之下,介入交易指標去做數據增長,同步洗標簽,你會發現簡單很多。

起號,流量是起點,承接是過程,爆單是結果

任何一套玩法,在制定第一步的時候,就要能設想第二步怎么走,直播的每個階段都互為影響,比如能夠在冷啟動階段,圈定好泛流量的人群規模,本身就是在給洗標階段減少阻力,反之亦然。

四、論引流款的價格錨點性

假設已經接受了”流量規模對洗標簽的影響“,但是在操作中,也會出現一種現象,即原本設計只初始打開自然推薦,但是”無意中“卻把場觀拉大了。

我也不想這么干啊,但推流來了擋不住。

不要給自身設計的引流款缺陷找理由,縱觀大多數能短時間撕開大場觀的直播間,引流款都具備一個共性,即絕對低價。正價品200的直播間,將售價30的款式做9.9賠貨拉流,拉升百人在線不是難事,但售價150的款式,做59.9拉流你試試。

我們要樹立一種思維,洗標簽的步驟,從引流款的選擇就已經開始。

引流款對用戶的標簽影響,有著非常重要的錨定作用,一個是款式,一個是價格,很多人注重了款式的定調,因為款式能夠錨定基礎的人群畫像,奠定用戶的消費屬性。

但是卻忽略了,只有價格才能錨定深度的人群畫像,奠定用戶的消費層級。

針對一個冷啟動直播間,不一定要用一個極致的引流款憋單,相反,完全可以用高客單引流款。對于一個在冷啟動階段,本身就不需要撕開大場觀的直播間,采取絕對低價,無異于給后期洗標添堵,把引流款做那么低門檻的目的在哪?撕開自然推薦嗎?

那會想,我高價引流款拉不動那么多場觀,但事實并非如此。

采取高價格錨定的商品,前提是本身產品的價值它就很高。只要把直播間的話術、氛圍塑造的到位,同樣可以打開自然推薦,只是相對低價對絕對低價而言,引發的互動指標降低,帶來的場觀規模變小,但是人群卻更為精準。

而冷啟動本身就不需要大場觀。

一個日客單9.9的早餐店,門口放1.9的雞蛋吸引進門,顧客吃不飽也有可能去點一碗10塊錢的粉,一個日客單599的高級茶餐廳,門口放1.9的雞蛋吸引顧客進門,落座后看到高價菜單,用戶只會點一杯白開水。

冷啟動用高客單引流,賠貨的本質就是拉垂直,而定價往往決定流量圈層。

五、低價轉正價的另一因素,氛圍

采取福利款拉升價格梯度,清洗標簽,是轉正價的常見手段,但也時常遇到,明明福利款已經能承接,為什么正價仍然轉不動。

很多人忽略了直播中的一個隱形且關鍵的因素,即直播間氛圍。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多數人僅能從字面上記住,但卻仍然無法從思維上認識到,抖音本質上是興趣電商。興趣電商中,用戶常見的消費行為,并不像淘寶搜索下的貨比三家,而是氛圍渲染下的情緒消費。

拆開具體的消費流程,抖音當中大部分用戶購買一件東西,并不是因為我需要,而是在進入直播間后,被直播間內容所吸引,并在產品、場景,以及主播的講解加持下發現,這個東西還不錯,并由此產生下單行為。

實際上,在我的大多數食品、百貨直播間,幾乎沒有福利款,為什么?

因為一個買的起9.9食品的人,必然也買得起29、39的食品,如果用戶不購買,顯然不是價格所在。

而是情緒還沒到位。

一個具備高轉款的直播間,一定是極其擅長玩用戶情緒的直播間,從場景、產品陳列到主播話術、語氣節奏、直播公屏,每個點都拿捏的死死的。甚至作為同行的直播人,進入競品直播間都不免發出驚嘆,氣氛真他媽牛逼?。?/strong>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福利款不需要,一個賣39.9T恤的直播間,9.9拉流無可厚非,但同樣是夏T,是300-600的高客單,缺乏福利款就會出問題,因為人群被分層了。其次還要考慮另一個因素,當引流款的價格越低,福利款所需要設計的階梯價格就會越多。

六、套路是不可或缺的營銷“藝術”

大部分自然流的直播間,都離不開一個詞,低價。

因為貪便宜,是多數人的共性。一旦涉及給對方貪便宜,套路就不可避免。為什么要有套路?我會反問,為什么不能有套路?要白白給用戶貪便宜嗎?

什么叫套路,線下一家燒烤店,門口擺放宣傳牌,30塊錢五個菜,隨便吃。結果進門口發現菜是五個菜,但菜是什么菜,碗是多大的碗,兩碼事。

什么叫套路,所有能在直播間看到的營銷手段,都是套路。

低客單價憋單,50 個用戶扣,實際只放了 20 單,是不是套路?承諾馬上開始放單,但主播遲遲不放單,反而選擇不斷去憋單,再去拉在線,是不是套路?明明做的是 9.9的價格,但最終要放的時候,趁著高流速的羊群效應,直接上一個59的產品,是不是套路?

如果想玩自然流起號,一定得有套路思維。

如果沒有套路思維,正兒八經拿個低價品來,我送給你,等一下,待會正價品要買我的,怎么可能?

套路并不是售賣偽劣產品,而是通過看似不合理的手段,營造直播間氣氛,加強直播間的促單效果。

相反,以損害消費者產品質量為由的套路,終將都不長久,這是不鼓勵的。

但大多數新手不具備套路思維,或者玩不好套路。如果不會玩套路,去蹲點那些早七晚十的直播間,追黑馬型的自然流賬號,看他們直播間是怎么玩套路的。如果你愿意花一個星期的時間,每天去拆個 5 到 10 個直播間,你一個星期至少可以掌握 5 到 6 種套路。

套路的最小門檻就是你的心理門檻,一定要玩套路;第二是拆解門檻,有能力把模式拆出來;第三是使用門檻,套路在你直播間能流暢運轉。

七、流量規模下的追爆品機制

自然流玩法,想要獲取高GMV基本是兩種途徑。第一種,不斷迎合平臺算法,刺激流量推薦,高場觀獲取高GMV;第二種,冷啟動后將直播間洗成精準模型,場觀不大,但是配合測爆品機制,爆品推動高成交率,直接將場觀拉爆。

在去年上半年,我普遍采用的都是第一種途徑,不管是豆莢起號玩法,還是福袋起號玩法,本質都是場場做數據,場場做流量遞增,再用場觀獲取高營收規模。

但是會出現一個問題,短期內數據遞增可完成,但是長期保持高流速運轉,對數據的遞增建模要求太高了,只要有幾場數據下降,賬號掉層級就很難再拉回到最初的流量水平。

自然流玩法,如果想要長效,仍然要回到追爆品機制,即不依賴流量規模做營收,而是通過直播間測試爆品,用爆品推動高GPM后,算法不斷推送流量繼續成交,最終吃高權重獲得周期性流量。

在做賬號當中,會經常出現的一個錯覺是什么?你會感覺好像場觀大,直播間就起來了,并不是的

賬號想要追爆品,完全不需要高場觀,為什么?

一個直播間,如果說能保證流量垂直的情況下,比如開播 3 到 4 個小時不說十萬二十萬流量,一兩萬流量就足夠你去測爆款了。

一兩萬的流量在一個四個小時的直播當中,至少可以保證幾十人在線。百人以內在線低嗎?不低??船F在千川投放當中,平均在線也就是十幾個人,而一天的成交額基本都是五位數以上。

做抖音,先有流量,再有轉化,再有爆發性流量

按照遞進式玩法的經驗,前期小步撕開自然推薦,再通過福利款承接的過程,基本就能做到破萬的場觀規模,而且流量還能比較精準,這時候只要出現一個爆款,直播間就能被拉爆。

爆品拉爆有一個好處,隨著大量的正價品成交,直播間權重會直接跨越到另一個維度。

從流量角度,自然推薦的規模是遞增的,從質量角度,標簽更為精準,以往一萬流量能夠賣八千,現在一萬流量能夠賣一萬二,因為UV價值提升了。

七、論算法結構與腳本編排

直播就是游戲闖關,商家是選手,算法是規則,權重是獎賞。

一個能夠完成互動指標的直播間,等于向算法證明了人氣能力,平臺會給到流量推薦。為了達到這個點,在新號階段,低價憋單肯定要占大部分。低價調取用戶興趣,憋單獲取用戶行為,而其中串聯的整體就是直播腳本。

對于一個新直播間,制造腳本的難度并不大,五分鐘循環腳本即可。

因為任何一個進入直播間的用戶,都沒有辦法在你直播間停留超過5 分鐘。既然無法長期留住用戶,就需要一套針對五分鐘的用戶腳本,讓每一個用戶都能識別,這個直播間在做什么,能得到什么,我要怎么參與。

5 分鐘腳本做什么,做你的停留、互動、點贊、評論,再配合賽馬機制,只要能夠優于同行,就能獲得平臺的流量獎賞,至此完成直播流量的冷啟動。

如果說五分鐘是一個回合,那每一場直播就是一個劇場。

直播開場伴隨極速流量,人氣排名非常重要,為了迎合算法考核,憋單款承接流量,拉升直播間人氣,在停留、在線、評論等指標上碾壓同行。極速流量過后,為了保持人氣與成交的均衡,開始補密集成交,福利款、低價利潤款循環打單,用高轉化率彌補交易數據。

對于一場直播而言,開播前一小時至關重要,只要滿足了算法對前一小時數據的考核,后續會獲得更為持久的推流。而相反,如果一場直播在前一小時特別是前半小時拉跨,那么開播一個半小時或兩個小時以后,你會發現流速整體就變慢了。

一小時后的流量,泛粉褪去,極速流量降低,流量變得更為精準,用爆品為主體,點擊轉化率高的新品為副品,不斷循環打單,即保證整場GMV的核心部分,又能不斷測試新品。

結尾部分,再次用高成交低客單產品,甚至福利品收尾。

開場30分鐘沖刺人氣模型;30-90成交模型,沖刺GPM,90-150分鐘,爆款模型;150-180分鐘尾部模型,繼續拉升流量,創造系統記憶點。

概括起來就是,從用戶流程上,按照五分鐘的腳本節奏,抓住用戶,調用用戶,轉化用戶;從數據流程上,該做人氣做人氣,該做密度做密度,該做GPM做GPM,從產品流程上,該低價憋單就憋單,該打爆品就打爆品。

如果每一場直播是一個劇場,那多場直播就是一個回合。算法根據單場流量分配下一場的流量,但只有多場流量的加權,才會獲得持續的推流,而背后就是操盤手對于每場直播的掌控能力。作為一名合格的操盤手,從心態上,要把每一場直播都當成一場全新的冷啟動。

八、單個賬號的天花板效應

賬號進化到一定程度,會發現數據呈現停滯狀態,有人會懷疑是賽道的天花板,有人懷疑是流量的天花板。

事實上,團隊的天花板,可能是限制營收規模的最大阻礙。

每一個團隊的能力水平有限,每一個賬號所展現的數據水平,基本就代表了團隊的操作水平。在我的直播間當中,一旦遇到增長瓶頸,我會從三個維度解決問題。

第一,團隊維度。查看當前流量結構的數據維度,互動數據、流量數據、交易數據、漏斗數據,有哪些值還可以進一步優化。優化到什么地步?優化到團隊無以復加的地步。到了這個階段,我會認為團隊對于單個流量的拉動能力已經接近了天花板

第二,渠道維度。當無法在現有流量渠道做遞增,就要去考慮其他流量渠道的補入,比如自然流的直播間,遇到增長的瓶頸,會開始增加短視頻的介入,而付費流的直播間,優先考慮是否能夠通過優化,提升投產比,還不行,再去思考自然流的介入。

第三,賬號維度。如果單個直播間已經無法繼續優化,會考慮新增直播間,以對同品類的經驗,重新復制直播間,而在過去的操作中往往會發現,新增的大部分直播間,都能夠通過矩陣化,進一步提高營收產出,拉高市場份額的占比。

九、自然流玩法的未來模型

作為最低成本的起號方式,自然流起號,仍然是大多數中小團隊的選擇,我們也同樣能看到,每天大量的在線破千甚至上萬的直播間。但是在不久,我們要去接受的現實是,在線破千人的自然直播間一定會越來越少,而百人、甚至幾十人在線將是常態。

在抖音的流量生態中,交易用戶的增長越來越趕不上商家直播的增長,因為從流量供給的角度,兩者的關系不是點對點,而是多對一。

平臺對于用戶的標簽分層也更為完善,在早期直播帶貨中,即便是低價憋單,系統對于人群的推送仍然界限不明,但在當下,算法對于直播間流量標簽的分級,已經非常精細化,這也是為什么從去年到今年以來,低價轉款越來越難。

這已經給到了人們非常多的提示,平臺生態在變化,用戶也在變化,作為商家,我們不能一直用去年的經驗看未來,更無法用現有的經驗去賭未來。

我在上一次直播中,提出過一個概念,叫玩法設計的關鍵是轉化路性,而不是流量路徑”。

一味流量論的直播間,不管現有的場觀規模多大,以后大概率會出問題。相反,從玩法側的角度,是否應該去思考自然流、低在線,但是標簽精準、高成交的直播間模型,到底要如何去設計?

流量時代,有人落寞,有人出圈,規律如此。

每一個新階段破圈的團隊,一定是在新階段到來前有所預判,并且做出了執行層的準備,而人往往容易陷入對過去經驗的依賴,例如很多做豆莢帶貨的人,后來轉型直播不成功,同樣很多做淘寶電商的人,轉型直播也半路折戟。

所以,你能保證現在風生水起的人,在下一個階段還能繼續弄潮嗎?我覺得這是要打問號的。

我只是提一個醒,因為我已經在做這樣的改變。

 

作者:尹晨,微信公眾號:尹晨帶貨實錄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WhtMFHbykdpXKIwuCcICfg

本文由 @尹晨帶貨實錄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作者:藏狐

來源公眾號:腦極體(ID:unity007),從技術協同到產業革命,從智能密鑰到已知盡頭。

本文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 @腦極體 授權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確實就像文章說的,其實很多直播間的物品都是一樣的,主要是主播不同

    回復
  2. 只能說滿滿的知識點,沒有一句話是多余的,作者GMV轉化經驗非常足。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