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群」打造九大法則9:「行動」——一起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編輯導語:有意義對于任何事情來說都十分重要,我們活著就要做有意義的事,本文作者分享了打造新社群的法則之一——一起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感興趣的一起來看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前文探討了「新社群」打造的七大法則「界線」、「符號」、「成長」、「故事」、「布道者」、「儀式」、「神殿」,待聊「共建共創」,今天講講第九法則——「行動」。
“活著就要做有意義的事;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著”。——《士兵突擊》
前文中,品牌猿認為,新社群最高層級(第五階)必然是“做點有意義的事情——自我實現,一起前行!”
這自洽和他恰于三個邏輯:
- 「馬斯洛需求模型」中最高層是——「自我實現」——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是有意義的,我們都希望參與比自身更偉大的事業,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
- “如果讓公民多管小事而少操心大事,他們反而會關心公益,并感到必須不斷互相協力去實現公益”——法國思想家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
- 當下的新消費人群(Z世代)也是如此?!八麄兩朴谂袛?,精于想象,樂于表達個人觀點,并愿意寫下自己的人生故事,他們積極主動,多疑善思,富有創造力,他們已經到達了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頂端,那里的目標是自治,成長和自我實現”。——《品牌翻轉》
如何幫助社群成員「自我實現」?我們引出了新社群的「行動」法則——一起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一、從「我」到「我們」的行動
(2022年冬奧會)這次開幕式與08年最大的不同,是角度從“我”轉向“我們”——張藝謀
站在2022年,需要認知升級——從「我」到「我們」。
首先,「我們」意味著自信活力,共同熱愛。意味著社群向著聚集和融合,吸引和結識同好的方向發展,未來世界是由我們一起探索和創造。
其次,「我們」意味著平權平等,無分主客。當成員意識到和品牌一樣擁有這個社群,掌控這個社群的方向,把自己的生活與社群緊密連接時,這樣的社群活性才算真正被激活,才有可能誕生出群體的智慧和自然造血的能力。
其三,「我們」還意味著開放的心態。偉大的「新社群 」還應該像一張邀請函,邀請他人與「我們」一起推進比自身更偉大的事情或者是事業。
隨著越來越多的“小圈”變得司空見慣,你會發現“粉絲”、“主人”、“親”、“米粉節”這樣的社群已經不再成為主流;與此同時,誕生出了代表「我們」的語言:多抓魚的「漁民」、漢服的「同袍」,混沌的「同學」,露露檸檬的「熱汗節」。
這也是“家人”這個詞,被傳銷/直銷/微商等百用必靈的原因。
二、去做「有意義的事」
對于任何有夢想的品牌和社群來說,「崇高的事業」關乎未來,決定我們前進的方向,描繪了我們想要生活在其中并愿意投身建設的那個世界。
但對于平凡的普通人來說,并非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崇高的事業」。
此時,「新社群」來了,他承擔了新使命——引導「我們」一起進行某個「崇高的事業」。
這也是「我」到「我們」升級的必要性——我們既可以自己發起,也可以選擇加入別人的,然后將其變為自己的,我們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堅持不懈地建設,直至成為一項大家的「崇高的事業」。
對于社群成員來說,「有意義的事」更接地氣。
1. 有意義的事情——自己成長和幫助他人成長
畫幅畫,繪個本,插個花,時裝個秀,表演次話劇,“人生可以更美”,不再僅僅是一句廣告語,而是生活中的每一件讓內心愉悅的小事,是需要學習從容不迫消磨時光的勇氣,這是阿那亞的各類社群活力四射的內因。
這也可能是北京人跑到河北秦皇島買房加入社群最樸實的追求。
而更“有意義”的事情,不僅是自我的成長,彰顯生活態度,還可以是幫助他人成長。
寫作的目的,不是改變那些捍衛現狀的人,而是召集那些已經準備好接受挑戰的人,用新現實取代舊現實的人。這一新現實更有助于滿足我們內心的需求——獲得安全感,為比自身更偉大的事業做貢獻,以及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
另一個角度,一個社群就是讓參與者吃吃喝喝,走走看看,沒有任何“意義”,如傳統的4S店組織的各類自駕游那樣,他們被理想、蔚來、嵐圖這些造車新勢力淘汰是遲早的事情,這無關新能源。
2. 有意義的事情——有價值的小事
社會責任已經滲透到這一屆新世代的心智中,這是一種全球現象。此時,你的社群可能只需要輕輕“推”一下,給出一個個行動的機會。
低門檻高實現度對社會有點價值的“小事”。
比如環保責任和宣言下的“小事”:拒絕塑料、使用紙質吸管,自帶咖啡杯,植樹,騎車走路,垃圾分類等。
渺小卻是微光對他人有點價值的“小事”。
比如“我的團長我的團”,比如那些微小的“志愿者”。
在上海這次史無前例的大敗退中,這些志愿者和團長們撐起了上??挂叩陌脒吿臁?/p>
一位朋友組織團購十幾次,從資質審核,組織參團,驗貨驗碼,挨家分發,向老人收款,解決不滿,每次和大戰無異,最后自己還貼錢,她們卻依舊執著于此,因為她們知道,她們在做一件微小卻有價值的事情。
當“團長”累嗎?確實累,但我必須站出來。有時我們上門送物資,一些老年居民會給我們彎腰90度鞠躬,我們百感交集——受不起,但真的特別感動?!持驹刚?/p>
在這種灰暗的背景下,這種努力就越顯得鮮亮。
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無法阻擋其他的無力,但是可以讓身邊的小環境變得有尊嚴,成為小島,連成群島,從而守望希望。
3. 有意義的事情——崇高的事業
最后,所有“小事”,都可以匯聚于某個崇高的事業中,是方向,是指引,是品牌和社群的價值觀的行動延展。
而他又不同于品牌所謂「崇高的事業」,因為他融合著一群人的某種感性和情感,熱愛和執著,理想和夢想。
中國首位LCP的香港洪子健“以樂高傳遞中國文化”;公路商店由“為你不著邊際的企圖心”延展出的“文化探索”;多抓魚由“循環生活”到“可持續”;十三余致力于國風文化的年輕化傳播與普及。
三、有意義的事情,是「行動」不是“活動”
「新社群」第四基柱是制定「行動綱領」和第九法則是「行動」,那么,如何「動」呢?
1. 持續,堅持做某件事,甚至將其變為一種生活方式
比如堅持10年的“脫貧攻堅”和未來15年“共同富裕”行動。
比如三頓半,從2019年開展的一項長期的空罐回收計劃——「返航計劃」(將散落在星球的咖啡空罐進行回收),一年兩次,已經持續了5季。
- 第一季主題是「返航計劃」,嘗試讓用戶參與進來;
- 第二季是「星際郵局」,讓咖啡館參與進來;
- 第三季是「to°the‘StarS」,讓生活方式的合作方參與進來;
- 第四季是「take coffee flight」,讓更多精品咖啡店參與進來;
- 第五季則是「on the mission」引入新的伙伴方,讓三方開始受益。
比如螞蟻森林,在過去五年中參與了中國11個省份的生態修復工作,累計種下了3.26億棵樹。
這個時候,事情已經超出事情本身,而是「新社群」的新邏輯——做某事來凝聚成員,甚至在將其變為一種生活方式。
再看看菜鳥驛站聯合單向空間圖書館#翻書越嶺#,非常優秀的一個活動,卻只是一個活動甚至就是一個秀,只留下幾幅海報,很難產生真正的價值,自然無法凝聚當下的用戶。
2. 行動加持「一件事」,而不是多件事
很好理解,持之以恒某件事才能做到極致,才能擊穿,才能吸引同樣志同道合的人加入,而社群就是要聚集這些同樣喜歡或者熱愛某事的人。
天真(innocent)果汁把「編織小帽子」這件事做到了極致:在歐洲叫「小帽子計劃」,在中國是「大帽小愛」,一個小小的毛線帽子,成為凝聚核心人群的始終行動,也由此出圈。
3. 有趣,豐滿,立體的「行動」,而不是單一的重復
在新的“世界”不斷被創造中,在各種新科技無窮無盡的涌現中,在新消費人群不斷被碎片化時,始終堅持“某件事”極具挑戰性,此時的「行動」需要與時代相鳴。
就如“種樹”這件事,螞蟻森林行動的5年+,從過去收集“能量”,社交“能量”,到現在保護地巡護,神奇物種,不斷升級。
其實可以充滿更多激情——與環保品牌共鳴MANNER,星巴克和喜茶的環保主題店;釘釘的元宇宙世界;從線下走到線下綠色社區、螞蟻菜市場、大樹主題美術展。
“意義”更有意義,“意義”才能更持久。
如果說新社群的價值,是成長;那么一起「行動」,做點有意義的小事,就是在商業、生活和意義之間搭建了一個橋梁,他可以拯救、復活每個人內心長存的某件事。
所以,「行動」對于新社群意義重大,意味著透明和知情下做一件事比說一件事重要,意味著新的歸屬感爭奪從搶占心智到身心成長,更意味著新社群的邏輯和模式不斷升級重塑,這是新社群不可逆轉的趨勢,也是新社群可能在未來,獨一無二的存在方式。
#專欄作家#
品牌猿,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公眾號:品牌猿創(ID:brand-yuan),新商業生態的窺探者,品牌戰略顧問,專注品牌創新與進化。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專欄作家
品牌猿,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公眾號:品牌猿創(ID:brand-yuan),新商業生態的窺探者,品牌戰略顧問,專注品牌創新與進化。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