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宏觀視角出發,企業該如何做增長?

6 評論 6160 瀏覽 39 收藏 16 分鐘

編輯導語:如今,增長已經成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流量紅利見頂,如何實現企業的增長成為了一個重點需要攻破的難題。作者總結了五個方面的內容,從宏觀視角出發,談談企業如何做增長,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今天是一篇關于增長的分享,如果你耐心看完,有些共鳴,歡迎留言交流,相互分享見解,我將非常榮幸。

我將從增長三要素、三要素應用、對抗增長迷失、建立增長杠桿、搭建增長模型5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觀點.

一、增長三要素

我認為增長有三個必備的要素:新客群、新產品、新渠道。

  1. 新客群:客群是有痛點的人群,他們的痛點在特定的場景下產生。
  2. 新產品:滿足特定場景客群的痛點。
  3. 新渠道:本質是觸達,觸達給對應的客群,選擇渠道等同于選擇客群。

當某個客群有一個痛點,通過一款產品滿足這個痛點,通過某個渠道銷售給這個客群,這就形成了一個生意模式通路。

企業的本質無非多個生意模式通路的集合。

任何企業的增長都逃不出這三個要素,我們日常所見的增長,無非都是這些要素中的一個或者多個發生改變:

  • 蘋果不斷推出新機,喜茶不斷推出新品,是新產品帶來的增長。
  • 淘寶商家轉戰抖音直播,跨境電商,是新渠道帶來的增長。
  • 拼多多的成功是新客群帶來的增長。

我們互聯網中常常提及的概念,無非也是這三個要素的體現:

  • 我們常常說的打磨產品核心競爭力,用戶記憶點,其實就是新產品的體現。
  • 我們常常說的私域,社區團購,其實是一種新渠道,用戶觸達方式的變化。
  • 我們常常說的下沉市場、垂直領域,往往是面向新客群的增長思路。

再發散一下,從中國好聲音,到我是歌手,再到樂隊的夏天,從青春有你,到浪姐浪哥,你細品,本質是不是都是這些要素發生了變化。

可以說,無論做任何增長,其實都是圍繞這三個要素去構想,有沒有哪個要素可以改變,或者同時改變。

當我們理解這個三要素后,我們可以嘗試把我們的業務這個三要素畫一個網格圖,就能看到我們當前的客群、渠道、產品的匹配關系。下圖是我一個朋友,保健品品牌的生意模式舉例。

值得一提的是:生意模式通不通,對于增長來說非常重要,只有生意模式通,才能有量。就好比你沒有辦法在電視購物上賣客單價幾十塊的保健品,同樣你在京東上賣1000客單的保健品,你也很難出貨,因為客群不匹配,這個問題我們改天專門探討。

二、增長三要素的應用

我把業務增長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對于剛起步的業務。可以在當前的生意模式下,通過轉化提升做增長。

就比如你的產品、渠道、客群都定了,生意模式也通了,那就不斷優化迭代產品,不斷優化渠道轉化率,洗這個客群。我們很多APP都是這樣起來的,抓住了一個痛點,有了一個產品,然后就是多渠道獲客、做轉化、拉留存、做復購,跑通商業模式。

在前期,只要是需求點抓得準,產品不賴,獲取增長相對容易。

第二階段、對于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業務,現有的客群洗得差不多了,這時就會遇到第一次增長瓶頸。這時就需要改變三要素去尋找新的生意模式。

  • 做完了北上廣深,做二三線市場,再做下沉市場。
  • 傳統的渠道都已經覆蓋,摸索新的渠道,比如社群運營。
  • 做新的產品線、甚至開發一個新品類(喜茶)。

在京東和天貓殺的難解難分之時,大家都以為這個市場基本上很難出來巨頭了,拼多多異軍突起,新人群(下沉市場)+新渠道(私域裂變模式)+新產品(低價的產品定位)。

第三階段、對于紅海市場,該有的人群、渠道、產品線均已經被覆蓋了,此時該如何做增長?

在已有的生意模式里再做細分,切更加細分領域的市場。

代表app:得物。

得物抓住了年輕人喜歡買正版潮鞋,擔心買到假貨這個細分的痛點,圍繞這個痛點建立產品核心競爭力,首先提出了“先鑒別再發貨”這樣的購物流程,以強中心化的平臺定位把控商品質量,給買潮鞋的年輕人一個完美的購鞋體驗。后來再由潮鞋這一品類,快速延伸到全品類,打造潮流社區,飛速增長,成為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電商購物APP。

在天貓京東拼多多三大巨頭絞殺下還能殺出重圍,這是因為得物,抓住了更加細分更垂直的一個市場機會。

同樣,2019年,樂隊的夏天,也在各種音樂類綜藝中脫穎而出,它并沒有踩中什么勢,僅僅是擊中一個精細的客群而已。

看似紅海的市場,但經過對更細分人群痛點的拿捏,通過針對性的產品策略,還是可以找到新的生意模式。

三、對抗增長迷失

找到增長的根源,將增長持續。

增長迷失是很多企業容易出現的問題?,F在很多企業在取得增長后,容易陷入增長的快感,被一時的增長沖昏了頭腦導致迷失,結果前一刻還風頭正勁,下一刻就崩盤。這背后的原因就是沒搞清楚增長來自哪里,沒有為下一刻的增長提前布局。

當你取得了階段性增長時,請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的增長來自哪里? 我的這個增長是否可持續?我的增長里,哪些是線性的,哪些是指數的。

朋友吳做首飾品牌,去年開始在得物上賣,一個月1500w銷售額,今年得物月活翻倍,吳什么都沒做,銷售額一下子就到了4000w,可以說他趕上了得物快速增長的勢能,那么問題來了,這個增長是否是持久的?

  • 得物MAU是否會持續增長,這種增長會持續多長時間。
  • 是否會有更多競品涌入,獲客成本是否會進一步增長,行情是否會越來越卷。
  • 得物的平臺扶持是否會有變化,是否會擴新品類導致流量大幅下降。
  • 供應鏈、發貨的能力是否能跟得上快速增長的規模,倉儲物流成本是否會成倍地增加。

隨便列舉,都會發現在這個增長的背后,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這些都為后續埋下了隱患。

正確的認識自己的增長來自哪里非常重要,是自身的能力提升帶來,還是時代帶來。很多老板都錯誤的估計了形勢,以為是自己決策正確、管理有方帶來的增長,過度自信導致昏招頻出。大潮過去了,才知道誰在裸泳。

不知道增長在哪里,比不增長更可怕。

做企業就必須要正確看待這種一時的增長,抓住增長背后的因素,消除隱患,提前布局。讓增長變得可持續。

四、找到增長杠桿

實現可持續增長需要借助增長杠桿,實現指數增長。找到你的業務增長里,哪些是線性的增長,哪些是指數的增長。比如:

  • 我做線下地推,一個銷售人效是一天拉5個用戶,我想增加用戶數,就只能增加銷售人數,這個就是線性增長。
  • 我賣貨,上直播帶貨,上一次出100w的量,這個就是線性增長。
  • 我做廣告投放獲客,花1美金獲一個客,這個就是線性增長。

這種線性增長非常常見,線性增長本身沒有問題,但問題就在于它不可持續,你總不能為了增長無限擴充銷售團隊吧,你的廣告投放成本總是會越來越高吧。

想實現可持續增長,必須得在線性增長基礎上有指數增長,也就是要找到增長杠桿。常見的增長杠桿有以下幾種:

復購,是第一種增長杠桿。

我本月的新交易用戶里,有50%的用戶會在下月完成復購,到了下個月這部分復購用戶我是沒有付出額外成本的,到了下下個月,又有下個月的新客戶復購,每個月交易用戶數越來越多,我付出的成本只有每個月的新用戶成本,這樣就形成了可持續的指數增長。

復制,是第二種增長杠桿。

凡事往前看三步,當你一開始做決策的時候,你就應該想到,這個模式是否可以復制。一個不可復制的模式,就算他再有價值,也都是短期的。

比如我們談一個異業合作,一家公司想和我們API對接,這時候需要判斷的就是這個API接入了后,是否可以打造一個行業標桿,形成一個行業標準接口,接入了這家公司后把行業類似的公司都按照這個模式接入,如果合作沒有可復制性,非常個性化,甚至可以不合作。

品牌,是第三種增長杠桿。

我們常常說到一個詞是品牌勢能,當你的品牌建立起來之后,你會發現做增長容易了很多,不斷地出新產品,就能獲得增長。

朋友吳給我講了他自己一個案例。他做飾品的早期,主打男性送女生首飾,他70%的用戶都是男性,因為男性在廣告投放的時候,下單轉化率很高,ROI高、利潤高,投放男性很賺錢。

但后來他發現,這些男性幾乎沒有復購,因為在這種送禮的場景下,他們對品牌的認知幾乎為零,雖說下了單,但沒有沉淀。前些年拉了很多男性交易,但實際上除了當時賺的一點現金流外,什么都沒沉淀下來,這就是只獲得了線性增長的收益。

直到后來,他開始轉型做女性,女性自己買給自己,這種的品牌認知就上來了,復購率也上來了,開始有了一些指數增長的基礎,慢慢量級就滾起來了。

傳統的供應商,都是按渠道出貨,渠道為王,多一個渠道,就等同于多了增量。這種渠道就是線性增長,渠道是有限的,渠道數到了瓶頸,增長就到了瓶頸。

為何很多傳統的供應商都在轉型做私域,私域本質是一種觸達用戶的變化,通過私域的觸達,提升用戶的粘性和品牌認知,用戶產生復購,這樣就有了指數增長的機會。

順便提一個客觀規律:在一個生意模式的初期,增長都非常容易,越往后越難??赡芎驼5恼J知相反,大家都覺得從0到1很難,但其實我認為從0到100,是最容易的,但從100-10000的這個過程很難。

這是因為,只要生意模式通,總是容易度過0-100的階段,但新戶的獲取是線性的,你沒辦法讓新戶每月增長,100—10000的階段就必須得玩增長杠桿了。

五、搭建增長模型

最后分享一個非常非常實用的增長模型,可以說大多數的業務都適用,我現在都一直在用他來制定團隊考核,預估目標,列目標達成的關鍵路徑。

大概說下這套增長模型的邏輯:

  • 整體GMV = 業務新GMV + 業務老GMV
  • 業務新GMV = 當月拉新人數 x 新用戶客單價
  • 業務老GMV = 存量用戶人數 x 老戶活躍率 x老戶客單價

整個模型標黃的部分為入參,其他的部分全可以通過前一個月的數據算出來。如果假設新戶老戶客單價不變的話,那實際上決定了每月GMV的只有兩個參數,當月的新用戶人數以及存量用戶的活躍率?;谶@個可以做運營路徑拆解,制定運營策略。

這套增長模型非常好用,它可以預估接下來一年、兩年甚至更久的業務走勢,通過調節其中的參數,可以獲得不同的增長趨勢,讓目標的達成路徑更加清晰。

當然這只是一個最基礎的增長模型,實際應用時可以結合業務情況,針對業務新業務老有進一步的拆解,以滿足業務訴求。

以上五點,是我對增長的一些理解,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探討。如果你有什么見解或者遇到什么問題,也歡迎留言討論。我將非常榮幸。

 

本文由 @SUSU魏慶強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Pexels,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贊?? 經驗之談。

    來自上海 回復
  2. 作者確實給予了企業做增長的方法,而不是泛泛而談,寫得也很專業。

    來自江蘇 回復
  3. 文章寫的很詳細,感覺很有用,不錯,收藏住了。

    來自河南 回復
  4. 企業的增長不過是給定產品產量的增加,產品成本和 收益曲線 的相互關系來決定.

    來自山東 回復
    1. 廢話

      來自上海 回復
  5. 挺受用的,準備轉行做產品經理,可以幫忙指導下嗎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