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T媒體的模式、盈利、代表與分類

5 評論 17272 瀏覽 31 收藏 17 分鐘

TMT媒體們到底能走多遠,依然給大家留下了一個疑問,但你可以參與進來、也可以駐足旁觀。

TMT是科技、媒體和通信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意指未來(互聯網)科技、媒體和通信的TMT產業。業界TMT領域的新媒體或新銳科技媒體或科技博客。

雖然形式與模式上的高度相似、面臨著諸多質疑,但不僅吸引了大量互聯網從業者,且即使在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的情況下,依然獲得了資本的垂青。

他們并非新興事物(十幾年前就有一批在互聯網領域十分活躍的科技博客),只是如今他們不是出于興趣,而是作為公司獨立運營??萍济襟w的用戶數量有天花板,只能在這塊垂直領域里面耕耘,流量(具體流量)上限比較明顯,幸好用戶群的轉化率較高。

36氪、果殼、鈦媒體、虎嗅、愛范兒、Zealer……他們大部分創立于2010年,并在2012年迅速發展?,F在六年過去了,不妨讓我們全面梳理一下:

一、模式

1.?線上——內容為王

科技圈受范圍影響、新聞等內容有限,雖然公司各有側重但同質化依舊嚴重。所以能擁有資深撰稿人資源,最先發表高質量原創文章的網站,才能獲得用戶的垂青,產生足夠的影響力。反過來,也只有擁有夠強大的影響力,才能有機會最先獲得高質量的內容資源。

內容的生產方式有三種:PGC、UGC、CGC。

對于各網站來說,現今應最快爭取到大量高質量的PGC內容,形成影響力,成為領頭羊。

內容的模式如下:

(1)新聞稿件

包括產品資訊、行業資訊、公司資訊、線下活動報道等

特點:簡單平實促進信息快速流動、但缺乏深度剖析

(2)分析觀察

這類文章包括行業分析、產品分析、調研報告、個人經驗、名人訪談等

特點:主觀性強、質量良莠不齊,對編輯要求較高

(3)業界八卦

這類文章主要就是行業爆料、內幕消息

特點:通俗版本的信息、大部分屬于嘩眾取寵,但存在用戶對內幕消息的強烈需求

(4)數據圖

更直觀的展示數據及分析結論。

特點:簡單易懂,形式上同質化嚴重

(5)視頻

極客公園內容來自極客公園線下活動,滿足了不能參加線下活動用戶的需求,同時擴大線下活動的影響力與知名度

Zealer的內容主要來自測評。王自如說希望做有自己觀點,能正確引導數碼消費者的媒體。

如何評價王自如的評測?說話快、流利、吐字清晰,媲美主持人,頭表現力好。

他填補了視頻媒體領域的一個空白,豐富了科技媒體的形態。

(6)創業項目

平臺上創業者在線遞交商業計劃書,供投資人在線瀏覽

特點:運營情況較差、有價值的項目較少,唯有36氪將創業項目單獨做成平臺

(7)招聘

招聘及求職信息的發布

特點:用戶精確度,但職位較少沒有形成規模

(8)互動

無論是門戶網站還是這些新興的獨立網站,論壇都是必備的模塊,用戶在此與網站互動,與其他用戶進行溝通,同時還能生產大量內容

2.?線下——社交服務(權威感)

這些網站并不把自己視為單純的媒體,甚至得出了“做媒體會死”的結論。他們將線上流量引到線下,將論壇互動變為實實在在的沙龍、大會等線下活動。

需要因素:

(1)邀請到行業知名人士或投資人

體現活動的高端水準、舉辦者豐富的人脈資源,吸引大量的行業從業者或創業者

幫助從業者開拓眼界、尋找投資、接觸潛在合作商等

(2)聚集質量較高的創業項目或產品

讓投資人尋找合適的項目,讓從業者和創業者互相學習、找到合作伙伴、找到潛在用戶、交流思想,結交人脈等。

如: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中國互聯網創新產品評選、36氪創業知識匯、36氪開放日

二、收入來源

這些網站還沒有成熟且明晰的盈利模式,需要通過暫時做信息傳播來積累。

總的來看,這些網站像是中介,向上匯聚企業資源,向下匯聚讀者資源,并想方設法將兩者打通(仍在探索),分享打通中產生的價值?;镜拇蛲ǚ绞接幸韵聨追N:

總結:現最主要的任務還是提高影響力,并加快占領這個領域的市場份額……盈利可能還過早。

三、具體介紹

科技媒體的日常工作并不復雜,就是持續關注科技領域的“錢”——如果時政新聞是圍繞“權”來做的,那商業報道就是圍繞“錢”來做——哪個創業公司融了資,哪個D輪公司要上市,哪個巨頭要并購,哪款熱門手機量產過千萬,哪個富豪最近說了什么話……總之,把“錢”的新聞寫清楚,工作任務就完成了一大半。

36氪

  • 定位:互聯網創業生態服務平臺、股權類互聯網金融平臺
  • 創始人:劉成城沒有特殊背景,早期通過編譯TechCrunch的文章起家,后因過分山寨遭遇風險而于2010年改名為36氪
  • 特點:36氪的創業團隊以理工科背景為主。吸引了不少理工男的粉絲,迅速積累起用戶規模??陀^的科技新聞媒體中立態度,讓他們在一個適合的時間,將一套早該引進的理念完完整整地照搬進來,36kr成功的依靠了資本的力量,成為創業者獲取資本垂青的重要背書。這個價值遠遠超出其媒體價值,也是36kr對TechCrunch最本質的模仿。
  • 時間線

果殼網

  • 定位:開放、多元的泛科技興趣社區
  • 創始人:姬十三、本科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后于復旦大學獲神經生物學博士。
  • 特點:科技主題,優勢體現在專業科研問題的解答上。果殼有自己的垂直社區,問答作為網站一部分不需要承擔流量造血方面任務。作為科普領域,果殼本身專業度非常好,但是影響力還需提高。
  • 時間線

鈦媒體

  • 創始人:資深財經媒體人趙何娟,曾在第一財經日報、財經雜志、財新傳媒等主流財經媒體任職,專業資源優勢
  • 特點:更加注重內容的專業度和公信力。相比鈦媒體最具媒體屬性,注重報道新的資訊,就各種相關事件發表評論,并有一些深度調查報道。
  • 時間線

虎嗅網

  • 定位:有視角的商業資訊與交流平臺
  • 創始人:李岷、前《中國企業家》雜志執行主編,專業資源優勢
  • 特點:作為科技媒體的開創者,以評論性內容為主的科技媒體?;⑿崾怯幸暯?、有態度的商業資訊與交流平臺。文章內容的水平層出不窮,能夠看到很多觀點和互動。篇幅較長。虎嗅的特點是有料、有態度,虎嗅網的用戶是最有投稿積極性的,因為他尊重作者的觀點,作者可以在虎嗅上發聲。
  • 時間線

愛范兒

  • 定位:拇指設備小眾討論
  • 創始人:王偉興Wilson Wang頗為神秘,據說他在一家企業做管理工作,是“學經濟的”,本人有時也在愛范兒寫文章,但不直接負責內容團隊的建設。在愛范兒作者隊伍中,經??梢钥吹矫绹⒌聡榷鄠€國家的華人作者,這些資源很大一部分是在那些年的BBS里積累起來的。
  • 特點:堅守科技博客本質,在內容上精耕細作,由于是硬件測評起家,比起其它網站,更關注硬件設備,主要集中于對產品的報道,評測,其推出的三個app,愛范兒、AppSolutio和玩物志,分別對應新聞觀點、軟件應用、有趣硬件三個領域。
  • 時間線:從2008年開始玩硬件評測,成立了愛范兒BBS,2016年11月21日掛牌新三板。

極客公園

  • 定位:通過線上社區和線下活動,發現、啟迪、點亮創新者,鏈接更多資源與可能性,幫助他們更有效率地探索。
  • 特點社區屬性尤為突出。極客公園的特點便是聚焦互聯網產品和科技趨勢,通過優秀的產品觀察報道,以及高質量的線下活動,匯聚了中國互聯網最優秀的創業精英和產品人群。
  • 時間線

ZEALER

  • 定位:科技生活方式第一站
  • 創始人:王自如Shawn Wang、堅持“做中國人自己的科技評論”
  • 特點:以視頻形式來進行電子產品測評
  • 時間線

雷鋒網

  • 定位:偏向智能硬件的綜合服務平臺
  • 創始人:林軍,所著《中國互聯網史》、《沸騰十五年》
  • 特點:2011年科技博客雷鋒網誕生后,一直為讀者提供關于移動互聯網、硬件創業以及軟硬件結合開發的第一手資訊與行業深度解讀。與雷軍系的關系限制發展

騰訊科技tech.qq.com

  • 主要欄目:企鵝智酷、騰訊創業、獨家外媒、自媒體、新聞、產品、測評、太空科學等
  • 特點:國外獨家版權、多圖詳實的財報分析、原創獨家內容(企鵝智酷、解碼、棱鏡、科技不怕問、智囊團等)
  • 側重:分析

網易科技tech.163.com

  • 主要欄目:創業club、新聞資訊、智能、網易手機、網易數碼、測評、易見等
  • 特點:創業講座、名人入駐、手機直賣等
  • 側重:創業

新浪科技tech.sina.com

  • 主要欄目:產業、創世紀、VR、創業、數碼、手機、眾測、探索等
  • 特點:活動舉辦、智能硬件測評
  • 側重:眾測

四、分類

很難單純地比較他們之間的區別,他們和其他科技媒體一樣,

形式上高度相似,在內容上大量重合。

但不同的科技媒體終存在著各自的偏向性,在長期的運營中逐步凸顯。

科技媒體分類主要在兩個維度:

  • 科技理想和商業精神
  • 私人觀點和公共知識

上世紀IT史上有兩個重要的程序員:理查德·斯托曼和比爾·蓋茨。一個是自由軟件的精神領袖,預言“軟件的自由,關系到人類的自由”。另一個是最成功的商業軟件開發者,靠寫代碼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以他們為代表可以劃分自由軟件商業軟件兩個陣營。如和Mac OS X、Windows。

缺乏開源運動的影響,在中國難覓自由軟件的勢力,而開源閉源之爭到今日也演變成兩種新的時代精神,國內也延展出第一個陣營區別:科技理想與商業精神。在這個維度上所有網站并非絕對的、但是或多或少有一些偏向,如果殼與36氪、虎嗅等。

而傳達的內容,衍生出的是第二個維度:私人觀點與公共知識。私人觀點可以理解為業內分析、八卦吐槽、小道消息;公共知識則是更加理性、更加中立的內容,如虎嗅與36氪、果殼等。

還有一個獨特的現象:近鄰日本動漫和時尚潮流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產品模仿的對象都身在遙遠的美國。有時候看科技資訊就是看主編用日本人說話的方式講述美國人成功的故事。

商業科技媒體雖然發展的如火如荼,但其真正的井噴期并沒有到來,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傳媒集團進軍科技媒體是大勢所趨,同時科技媒體進軍更多商務領域也令人期待。

而在這一路走來、我們確實看到了更多優質的內容、激發了更多的思考。重要的是這些媒體采用互聯網的方式、吸收社會化傳播和用戶創造的精髓,讓我們看到媒體可以更加人性化、充滿互動性、可以形成良好的討論氛圍。

TMT媒體們到底能走多遠,依然給大家留下了一個疑問,但你可以參與進來、也可以駐足旁觀——這來自北京的創業園區、深圳的硬件工廠、踩著資本帶著期待的風,一定會拂過我們的臉龐。

#專欄作家#

咸魚姬,微信號:yun4001yu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致力于學生族產品圈的互聯網觀察者。在校學生,熱愛繪畫寫作烹飪二次元。文風樸實剛健、為人幽默風趣,歡迎交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應該順便分析一下傳統的垂直媒體,比如中關村,太平洋等等,他們雖然很大程度上淪為廣告平臺,但是大大的賺錢

    回復
    1. 文章主要側重在新媒體一塊哈:D
      謝謝你的建議,你提到的網站我沒怎么太了解。我會去學習的

      回復
  2. 沒有提到科技美學嗎?畢竟科技美學的閱讀量用戶數是很多專業媒體都不能比的。

    回復
    1. 科技美學也是一個數碼測評網站。如名字所說強調了科技與美學,那言是一個很值得佩服的人。也是盈利模式的原因我很難過后來的發現。。對于這樣充滿才華和能力的人,希望他們得到想要的。也希望科技美學越走越好。

      回復
    2. 后來的發展。。。我又打錯字了。

      來自四川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