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供給運營:為什么你的供給端繁榮不起來?你得先讓人進得來

2 評論 2716 瀏覽 9 收藏 8 分鐘

編輯導語:為什么明明整體行業前景趨勢不錯,但是在自己的平臺上,供給就是不行呢?花了大力氣在供給端上,最終無論數量還是供給質量,均遠不如預期,這是什么原因?作者對此作出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前段時間跟一個朋友聊天,跟我吐槽說明明整體行業前景趨勢不錯,但是為什么自己的平臺上,供給就是不行,他們花了大力氣去招募、去做供給端的培訓,設計了相當豐厚且簡單的獎勵,但是最終無論是供給數量還是供給質量,均遠不及預期?

簡單了解之后,我發現他們整體運營理念和產品設計思路表面上都很好,但實際上當落地時就不自覺地扭曲了,剛好也讓我警醒反思。

問題一:只想要優質供給

這個乍一看沒有問題,只要是市場,就沒有不只想要優質供給的,優質供給能夠帶來的好處就不贅述了,頭部的創作者、頂級的品牌、大零售商……追求他們的投入產出比最高,從實際的落地效果來看,每次活動都能給平臺帶來明顯的聲量大。所以他們為此制訂了一套非常嚴謹、客觀的評估標準和分層分類模型和扶持激勵手段,力求讓每一個入駐的供給都是優質供給或者都能夠成為優質供給。

但事與愿違,并沒有等來預想中的繁榮,反而每次頭部供給活動后,整體的供給數據還會下跌,預想中的大規模入駐只停留在理想中。

當聊到這里,問題基本顯而易見了,只想要優質供給的代價是,運營人為設置了極高的準入門檻(當然他們自己不認為),導致絕大多數供給直接被擋在門外。舉個通俗易懂的例子,不一定對。見過對游戲行業說,縮緊版號是希望出來更多更優質的游戲,倒逼供給側改革,但是游戲真的被倒逼供給側改革成功了嗎?游戲文化領域百花齊放了嗎?

對比下來,就會發現,當平臺業務側過于追求供給、希望每個供給都是優質供給時,反而最終跟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形成了對立,市場經濟嘛,要自由競爭,你一個尚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平臺,上來畫了一條線說我是為了大家好,你們達成就能進來,那誰還會進來呢?

問題二:根本沒有充分摸底供給現狀

很多人會說,定下來高標準也是為了平臺嘛,畢竟誰也不想涌進來一堆低質供給破壞生態對不對?那這里就是犯了第二個問題,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是更為嚴重的,那就是并沒有充分的了解到,你所在的市場的容量和供需到底是有多大?

拿上面那個朋友的舉例子,他們是做一個垂類的交易平臺,整個行業既有大型品牌,也有小到鄉鎮工廠和作坊式個體戶,大大小小可能有數十萬家。我問他真正符合你們優質供給定義的占比多少?他沉默了一會兒,答不上來。于是我們打開交易平臺,發現實際上能夠建店的不過也就數百個,占比可能不到1%。

當運營在設計門檻時,過于追求“優質”的標準時,最大的問題是會圍繞著“愿意配合平臺”的供給表現出來的特質去進行設計,但這樣就是非常典型的認知偏差,沉默的大多數沒有被真正重視,他們自然也沒有辦法(或者不愿意付出成本)去達到那個已經被人為扭曲過的“客觀”門檻。

問題三:產品設計復雜

至于第三個則是相對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基本上做運營的都體會過,很多平臺入駐極其的離譜和復雜。

拿百度舉例子,百度各類生態入駐基本都超級難,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深有體會,賬號體系一環套一環,最后全亂掉,做商家入駐,等7天、14天甚至更長審核期,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

我試了試他們的平臺,嗯,也是這樣,而且bug極多,不得不懷疑產品經理是不是某些公司來的。

這樣供給怎么可能進的來?直接就擋在了門外面。

我們舉一些正向例子,知乎一開始也是門檻極高,但是內容生態的特點是,聚集的互聯網、金融、科技領域的頭部用戶,他們既能是內容消費者、又同時能無障礙的發帖和回答,成為供給方。那么換種說法就是,知乎的供給是沒有門檻的,沒有門檻,那自然而然就能快速發展。

再看拼多多,拼多多的商戶建店極其簡單,幾乎是無門檻,我試了下,我一個沒有營業執照的都可以立刻注冊一個店鋪并上架商品,雖然后續想要經營好會需要更多要求,但是實際上在注冊環節無阻礙,很絲滑,這就夠了。

從供給豐富的角度來看,好的產品就該這么設計,當然不是專業的產品經理,就不在這塊多闡述了。

總結

寫到這就差不多了,供給繁榮的前提是你要有供給,而不是先給供給設定高標準的門檻和不易獲取的扶持政策,誰會愿意當冤大頭呢?

你的平臺調性都沒有最終定調,你根本就沒能力直接刻畫一個通用模子給到供給方,最后只能是自縛。

做好行業調研分析,充分了解行業的現狀,門檻能低就低,拿頭部供給作為做自身標準這不是初創期平臺應該做的。

至于合規和風控,說實話,除非有極大的監管壓力和灰黑產和違規作弊供給已經影響正常運轉了,否則你現階段做無意義事情的目的是什么呢?

最后的最后吐槽一下,找頭部做showcase在我看來基本是一個沒有什么用而且很偷懶的操作。中小供給學不來,頭部供給做做樣子,畢竟實際上也只是投石問路,不會投入太多精力,大家互相應付,自娛自樂。

畢竟實際上的商業邏輯一定都是:中小先入局,成本低,船小好掉頭。頭部資本靜觀后效再入局參與或收割,先行參與的那都不是真正的頭部或者核心部門。

 

作者:木山,公眾號:運營方法

本文由 @木山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大部分品牌還是要確定好自己的定位,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戶進來

    來自江蘇 回復
  2. 說到底產品還是要做好自身,才能為用戶更好地提供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