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速成,成就經久不衰的流量密碼

6 評論 8041 瀏覽 46 收藏 16 分鐘

#本文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原創激勵計劃》出品。

為了對抗焦慮,很多人會通過學習充實自己,提高能力。但是學習是需要長時間積累才能看到效果的,很多人沒有耐心,他們只想要馬上看到結果。因此一些付費課程會打著“XX天速成”的標題,套路了一波又一波消費者。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分析,與你分享。

這年頭,人都學精了。

標題黨太多,干貨太少。

甚至有很多偽裝成干貨的標題黨,在你點開、看完、找著做過,都未必能意識到——所謂的干貨,水分有點大。

但無論你意識到與否,你已經為它提供了流量,甚至在你試圖把“干貨”變成自己的技能,又不得要領的時候,還將為它付費。

有一種標題黨模式,主打速成理念,最適合知識類內容:

  • 新手特訓,1個月學會編程。
  • 跟著我練,14天擁有迷人嗓音。
  • 28天,煉出巧克力腹肌。

這種套路,在視頻、文章、廣告中,幾乎隨處可見。

而被頻繁使用,卻又印證著,它確實很有效果:

  • 即使這種套路,十幾年前就已經存在;
  • 即使類似的標題,我們千遍百遍,甚至在同一個領域內,幾乎完全一樣的標題都見過不少;
  • 即使我們都有過失敗的經驗,曾經按照某幾個視頻的說法,做過7天、14天、28天,卻沒有見到什么明顯的效果。

但這依然不妨礙人們再次相信、再次點開、再次觀看、再次嘗試。

這個流量密碼,真的很神奇。

一、這招為什么有人信?

類似的套路中,短短的一個標題、一張圖片,就包含了3個重點要素:

時間 + 效果 + 案例

比如,標題為“28天擁有巧克力腹肌”,配圖則是一張對比圖,左側是一個弱氣少年,右側則是他腹肌洶涌的樣子。

而這三者相結合,往往就能從理性與感性的多重角度,快速說服瀏覽者進行點擊。

1. 時間要素——穿上理性的外衣

在這三要素中,時間,主要用來說服瀏覽者的理性。

別看只是一個7天、14天、1個月,這樣簡單的字樣,能給瀏覽者帶來的理性欺騙就已經不少。

1)想象空間——可能性符合認知

如果說,一個視頻的標題是“5分鐘擁有好看的腹肌”,會有多少人相信?

完全不合理。

即使是不怎么健身的人,偶爾的時候,也肯定做過遠超5分鐘的體力鍛煉。所以誰也不會相信這樣的說法。

但如果把時間周期拉長,結果就完全不同。

你覺得1天能擁有明顯的腹肌嗎?

7天呢?

那14天呢?

1個月能不能做到?

當這個周期被拉長的時候,就會有更多人相信。

因為在越長的周期中,人們就有越多的可調配時間,也就會產生越多的可能性。這自然就給了人們更多的想象空間。

具體相信與否,與瀏覽者的相關經驗、認知也有一定關系。

就像一個嘗試過幾次健身的朋友,可能相信1個月能做到。

一個沒有健身經驗的朋友,可能也會相信7天能做到。

精通此道的健身達人,或許認為普通人1個月也不可能做到。

但這種速成類內容,本身目標也不是圈內人士。

只要讓普通大眾認為這一說法具有合理性,擁有了一定的信任感,就具備了他們點開的部分前提。

2)行為時間——周期性有計劃感

這類標題所使用的時間關鍵詞,往往也具有迷惑性。

7天是1周,14天是2周,28天是4周,要么就是1個月,都是公用的時間自然節點。

這樣說的好處,是給人一種計劃感:方案是有詳細計劃的,我按照它的說法,周一做什么,周二做什么……一周是一個小周期,四周一個大周期,就能夠完成目標。

而原本,我們無論是上學、上班,還是自己規劃要做些什么的時候,最慣用的就是以星期為單位規劃,然后不斷重復。

因此,這樣的日期使用,會讓我們產生一種,它是有嚴密規劃的感覺,從而更認為它具有合理性。

3)毅力可及——速成性符合人性

如果時間寫的太短,1天2天,很難取信于人。

但如果寫的時間太長,1年2年,又很難有人感興趣。

因為實在太難了。

人都是有惰性的,如果一件事情,需要經年累月的持續付出,很難輕易讓人提起興趣。

當一件事,具備嚴重的收益滯后屬性的時候,人們就不會產生太多嘗試的欲望。

這就是兒童教育領域很熱的話題:延遲滿足。

給小孩一塊糖,把他帶到房間中獨處,并告訴他,如果1個小時糖還在,就再給他一塊糖。

大多數小孩都會把糖吃掉,而沒有吃掉糖的孩子,擁有更強的延遲滿足能力,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更容易獲得成功。

以上兒童教育領域的觀點,我們今天不去評論它的結果準確與否。

但它的實驗過程中,卻也驗證了一件事情——把糖吃掉的小孩,是大多數。

多數人耐不住長期的寂寞。如果一直付出,而沒有看到回報,人們很難繼續下去。甚至從一開始,知道需要長期的付出才能得到結果,人們就會望而卻步。

所以,這類標題里的時間設定,通常都在幾周、一個月的范圍內,很少有超過三月的。

畢竟,一個月以內,是人們認為自己鼓起勁來,可以堅持下來的時間。

……當然,實際上能不能堅持下來,是另一回事。

2. 成果要素——擺上誘人的果實

標題中的成果,就很好理解了。

都是能給生活,帶來實際改變的一些話題。

  • 如果能通過28天的訓練,獲得良好的身材,無論在社交中,還是在健康上,都能有很大受益。
  • 如果能通過1個月的學習,學會一門新的技術,那自己又可以有了生財之道。
  • 如果能通過7天的美容,就擁有白2個色號的皮膚,那任何一個女人都會感到滿意。

如此切實、巨大的回報,在標題當中,人們能了解到的付出,也無非是不到1個月的時間。

權衡來看,是非常值得的。

利益驅使,給人值得一試的感覺。

3.?案例要素——拉出成功的先驅

標題配圖中的對比案例,更是強化了利益感和可得性。

1)感受利益

  • 對比圖里,學習繪畫1個月,所畫出的插圖,就已經如電子游戲中的一般精美。
  • 對比圖里,健身1個月所獲得的體態,就已經是模特的級別。

當人們本身就擁有相關需求、擁有改變欲望的時候,這樣的案例,能夠放大人們對利益的感知,覺得奮斗1個月的目標,更值得為之努力。

2)感受可能

  • 對比圖中,那個看起來啥也不會的青年,1個月后就抱著吉他和搖滾歌星沒什么區別。
  • 對比圖中,那個挺著大肚子的中年人,2周時間就瘦了下去。

其他人能做到的事情,我們認為,自己也能夠做到。

而且這些對比圖,還會打開我們的聯想,讓我們喚醒腦海中那些看過的其他案例。比如,某女明星,一個月就練出馬甲線的故事。

當眼前的案例,與記憶中的案例疊加在一起,我們就更為確信——他們能做到,我也是有可能做到的。

二、這招為什么還有人信?

在點看、看完、嘗試的時候,很多人或許還抱著“人行我也行”的想法。

不過,在實際嘗試之后,人們就又會發現:人與人,就是不一樣的。

在開始時,每個人擁有不一樣的奮斗基礎。

在過程中,每個人付出不一樣的努力程度。

最終結果,自然也天差地別。

再加上一些類似的說辭,本就是刻意編撰出來的標題黨,未必具有可行性,更讓人們在茫茫嘗試之后,卻收獲寥寥。

但有趣的是,很多人嘗試過、失敗過,卻依然抱有希望。

再看到類似的標題時,還是會點進去。

這又是為什么?

1.?努力,心底的認知

雖然一些方案、計劃,本就未必合理。就算照單執行,也很難見到當初許下的效果。

但在人們參照計劃執行的過程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一絲不差的堅持下去?

或者是需要做的事情打些折扣,或者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而且,人們對于自己不夠努力這件事,心底里往往一清二楚。

但又不愿意否定自己的人格,不愿意承認自己是個不努力的人。

所以,人們會很快淡忘這件事,不去審視、回想這個方案具體怎樣、有效與否。

因為一旦想起、談起這個話題,自己沒有付出足夠努力,就是一個繞不開的坎。

2.?成果,成倍的放大

當然,也一定有一些人,擁有更強的執行力,照單全做了視頻、文章中要求的全部練習。

雖然他們同樣無法收獲,當初視頻中許下的那種成果。

但他們所收獲的一點點成果,卻會被他們成倍的放大,并從中體驗到滿足。

  • 練了一個月,沒練出腹肌,但比練之前瘦了一點,也算是一種收獲。
  • 學了一個月,雖然沒有精通PS,但學會如何處理簡單的圖片,也算是小小的勝利。

在已經付出努力后,人們不會承認自己的失敗,而是會把目光集中在成功的方面,使自己的行為合理化。

因而,人們滿足于自己收獲的部分成果,甚至被自己的付出所感動,自然也就不會怪罪那個謊言般的視頻。甚至還會感謝它的存在——如果不是這個視頻,當初自己可能不會動起來。

確實,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也是這類視頻,給人帶來的最大受益。促使人真正動了起來。

不過,若能換一個更準確、更合理的計劃,在相同的時間內,能不能取得幾倍的努力成果?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3.?熱情,持續的衰退

看完視頻,行動起來的那一刻,是人們熱情最旺盛的時候。

但在逐步的行動中,很多人的熱情會開始消退。

一方面,對多數人來說,熱情是個消耗品,就像煤氣罐里的煤氣。每次動起來的時候,都要消耗掉一部分最初的熱情。

另一方面,時間,本就會磨滅掉熱情。

1天、2天,或許還熱情似火,積極投入行動。半個月、一個月過去,人們熱情消退,目標也發生轉移,自然也不會再在意,那一個月前看過的沒用視頻。

4.?利益,永恒的利益

過去的一次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

即使沒有徹底失敗,離成功也很遠。

就算如此,也不能阻礙人們再次踏上相似的道路,因為前方還有利益。

當新的一個視頻、一篇文章出現,恰好符合自己正想要學習的東西,恰好滿足自己正想奮斗的目標,人們就還會再次被其吸引。

過去的失敗經歷,都會因為以上種種原因,被人有意或無意忽視掉。

即使有些時候努力付出很多,讓人無法忽視,也會被理解為“那個視頻有問題”、“那篇文章有問題”、“那個作者有問題”,而不是這種速成的思路,本就成功率低。

而過去但凡有一點點成功,即使只做到了最初想達到的1/10效果,也會成為人們下次繼續行動的動力。

人們還會點開相似的內容,還會開始相似的嘗試,周而復始、無休無止。

所以,也就有越來越多的人,把一知半解偽裝成完善計劃,從人們手中持續獲取流量、付費。

不過,努力嘗試的人,又有什么錯?

正確的道路,被大量錯誤的內容所掩蓋。若不去碰壁,不去失敗,又怎么能有機會,碰到小概率的真相,然后從錯誤的循環中解脫出來?

低效的努力,也總是通往高效努力的一個起點。相比停留在原地的人來,他們已經走了很遠。

被無效知識所欺騙,是時代的傷痛。

在欺騙中繼續前行,也是一種快樂。

#專欄作家#

墨饕,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網絡營銷人,心理咨詢師。擅長消費者行為學、文字傳播學、市場營銷學等領域。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本文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原創激勵計劃》出品。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人人焦慮的時代,短視頻都0.5s停留時間,誰不愛標題黨

    回復
  2. 我基本就不看這種了。唯一一次上當是在1024,信了一種減肥藥,事實證明1024也照樣都是騙子

    回復
  3. 所以標題黨即使被人吐槽套路老沒關系,總會有想走捷徑的人自己走進他們的套中

    來自廣東 回復
  4. 人人都恨標題黨,人人都點標題黨,標題的吸引力自然功不可沒。

    來自云南 回復
  5. 說句實話,剛看到這樣的語言的時候,就會忍不住的了解一下,了解完之后,保持清醒,交錢就算了。

    來自河南 回復
  6. 有太多急功近利的人,他們想要快速學成,所以可以吸引人,但是速成也是不可能的

    來自浙江 回復